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接受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的把握密切相关,因此,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问题,研究与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与接受过程,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接受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人类与对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都有一个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从广义上讲,接受表示认可、吸纳和验收的意思,在哲学意义上,接受是“研究人类的思想文化产品与其认识者之间的关系的范畴,它标志的是人们对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1]
接受理论的凸显始于大众传播迅速发展、全球日益信息化、符号化的时代。在各种必需信息还很匮乏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没有多少选择和拒绝的余地。而在信息量空前增加,人们不得不在巨大的信息量面前有选择地加以接受的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态度成为影响信息接受度的关键因素。从宏观上讲,人们对一切思想文化精神客体的接受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即事实接受;一类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即价值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要属于价值接受,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面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大脑的各种活动体系的组织结构、功能状态的运作原理。它包括反应状态、解读状态、筛选状态、整合状态和化解状态这几个层面的运行和规律性变化。它们的运行具有环环相承、螺旋上升、多级反馈的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呈现出阶段性与整体性、变动性与稳定性有序互动的有机统一。
1.反应状态。反应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感官系统(视、听、感、触)对外来接受客体(概念、思想、观点、形象)作出的大脑反应。是大脑受到外来接受客体刺激后形成相对应的观念形象在接受主体意识中的再现。接受主体大脑意识中一切观念形态的存在必须通过反应才能获得,大脑没有反应状态,也就不可能对外来接受客体进行复制和再现。接受主体的反应强弱归因于两个因素:一是所传递的思想信息的刺激强度、频率、覆盖度直接影响接受主体的反映状态。接受主体对刺激强度高的思想信息容易产生接受注意,对刺激强度低的、偶然性的思想信息往往忽视,有时需经反复刺激才能引起接受者注意和反应。二是接受客体对接受主体内在需要的契合度。接受主体的接受注意和反应有一定的指向性,对契合自己需要的外来信息能产生反应的集中;对不契合自己需要的外来信息则反应冷淡,甚至产生反感而拒绝接受注意。由此可见,反应状态是接受主体的思想接受准备状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启动接受活动的起点。
2.解读状态。解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主体的大脑意识对接受客体予以接收,并进行辨别、识读的活动。解读状态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最初应对状态,即产生第一印象。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解读主要包括对思想传导者的意图性解读和对思想信息的与已相关性解读。经过这两方面的解读,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作出最原始的判断,这种判断虽然比较模糊,却是整体性的,可强化其接受注意,提升其信息接受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解读状态也受到需要和认知能力两方面的影响,接受主体凭借自己的需要和认知能力对接受客体进行解读,如果接受主体需要接受客体,并且认知能力较强,对接受客体的解读是全面的、客观的;反之则是局部的、主观的。但不论接受主体自身接受机理的解读状态如何,它都是接受主体的大脑意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3.筛选状态。筛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主体以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的解读和内在的需要为依据,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接受客体进行选择、过滤,使之进入思想库的活动。接受主体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的筛选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可能以自身内储知识和经验为参照作出事实判断,也可能以自身价值观和利害关系为参照作出价值判断。根据这些判断,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轻重度分解、可容性分解和可信度分解,进而决定自己的认知取舍、价值取舍、情感取舍以及兴趣取舍。于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表现出不同的应对状态:认可的、满意的、偏爱的,或者是冷淡的、拒斥的、逆反的。接受主体对认可和满意的肯定性信息,产生强烈的兴趣,产生思维和情感的跃动,并予以吸收;而否定性的信息则被冷落和排斥于接受主体的意识之外,但也未必都被淘汰;对于中性的、一时未引起接受主体兴趣而又难以否定的思想信息,接受主体则会宽容或默认,将其置于大脑“思想库”中,让时间去淘汰。筛选状态是接受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外来思想信息进行受拒判断的初级状态。由于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各人的筛选程序也不一样。
4.整合状态。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运用大脑对接受客体容纳、整理、融合,进而归置为自身思想观念的建构重构活动。整合,即把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事与思想观点联系在一起,找出相互之间的关联,进行建构活动。思想接受中的整合即把新知与已知联系在一起,找出同心结,经过思维加工,产生新的认知结构的活动。在这种机理中,接受主体的思维边界被激活,产生思维咀嚼活动,加强思维消化过程。因为教、受思想关系有相同的、差异的、碰撞的三种不同类型,而出现不同的思想整合状态。如果外来的思想信息与接受主体固有的思想结构是契合的,接受主体就会接受它,并进行同化性建构,从而引起固有思想结构体系的丰富与质的提升,这对于接受主体来说是一个思想愉悦的过程;如果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与接受主体固有的思想结构有差异,接受主体在承受差异合理性的同时,或出于尊重对方,或出于有益自我,作出轻重权衡,进而调节自我,作出融解性的自我重构,这是受体思想的外向性吸纳过程;如果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与接受主体的已有思想结构差异过大,则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急迫性不强,外压力不大的,可冷置之,暂时存而不论;二是产生受、教思想碰撞,受体难以接受而又无法否定,则不得不顾应教育者,对自己已有的思想体系进行突破性重构,这是接受主体舍弃自我思想观念的痛苦过程。其间可能会出现柳暗花明、茅塞顿开、幡然醒悟的境界,也可能因在整合中冲突、对峙,以至于出现思维中断,情绪对抗的现象。但不论怎样,这种整合过程都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者的主体性的顽强状态。
5.化解状态。化解表示接受主体的大脑意识对接受客体经过加工整合,建构为自己新的思想认知结构后,内化为情感意志,外化为言论行为的一系列活动。接受主体接受外来思想信息,经过整合加工,转化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以后,并未停止思想接受活动,而是进入化解状态。经过反思、自省,将接受客体转化为理想信念,融入情感意志,使认知深化稳定化,经过反复的社会生活的验证,在劳动、生活、交往等过程中逐步形成思维定势、行为习惯,并逐渐扩散到社会群体中。而后产生新的思想接受欲望,开始新的思想接受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中的反映、解读、筛选、整合和化解状态的运行,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个阶段的运行都经历接受主体固有思想体系与外来接受客体的对比较量。前一种接受状态的存在是后一种接受状态存在的准备和基础,如此层层推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思想道德意识遵循反映—解读—筛选—整合—化解的接受机理运行路线不断完善发展,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
二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是把社会的思想要求内化为接受主体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也是外部社会思想应然转化为接受主体自身内部思想实然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理的运行状态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表现为一种链式的连续反应过程,我们称之为接受链,它包括三个链式活动反应环节:前接受活动环节、现接受活动环节、后接受活动环节。前接受活动主要在心理层面,现接受活动主要在思维层面,后接受活动主要在行为层面。
1.前接受活动环节。前接受活动是思想接受准备状态的形成过程。在这个环节,受体的思想接受活动表现为,心理的适应性调整,注意的定向性转移,对教育氛围的敏感性提升等。有外制导性准备,即因外部吸引而处于心理准备状态;内调整性准备,即因自身的敏觉而处于心理准备状态。
从实质上讲,前接受活动环节就是教育者通过种种信号向接受主体开放其施教趋向的先兆信息,向接受者作接受指向调整的暗示,唤醒接受主体的以往记忆使之处于准备状态,从而催发接受主体的接受期待心理,变自在的接受客体为因我存在的接受客体。因此,前接受活动表现为接受准备和接受期待。美国教育学家麦克内尔指出,准备即过去经验中有联系的观念在意识形态中的复活,它将唤起对新材料的兴趣,并为学生迅速理解材料做准备。通过接受准备,使接受主体对外界接受环境的敏感度提高,使接受主体产生接受预感,主动捕捉思想教育信息。通过接受期待,接受主体的求知心理得以激发,对接受客体的欲求度增强。
接受主体的前接受活动环节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起点,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接受主体在前接受活动中的思想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随后出现的思想接受质量。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从来十分重视受者的良好的接受准备状态的营建,努力诱发或唤起受者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诚心。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意思是说,在施教时,接受者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质疑、问难、求解的欲望,才是最佳的施教时机。孔子坚持“叩”而后“鸣”,“来学”不“往教”,似乎是摆师尊架子,其实孔子意在为师者应该仔细审度与把握受教者的求知期望与求知诚心,受教者出现良好的前接受的心理状态是教育成功的保证。佛教对受教者要求先要“入定”,道家对受教者要求教育“澄心凝神”,都要求受教者应该澄清心境、神志专一,在虚静中去成见、成势,这样才能冷静而客观地对待接受客体。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施教活动开始之前,大力张扬主讲人的政治、学术地位,突出讲题的时代前沿性与社会热点性,其目的也在于使接受主体在前接受活动环节中具备最佳思想心理状态,为下一步施教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在前接受活动环节中的思想心理并非都处于最佳状态,需对接受主体的前接受活动状态作出适当评估,以便选择最佳的施教时机。
受者的思想接受准备状态一般有三种状态:一是热态,表现为热切的受教期望并转化为受教主动;二是冷态,表现为接受戒备,自我设防,心理闭锁;三是静态,这有几种情况,有的表现为超越自我,保持距离,静心以待;有的表现为空洞麻木,心理淡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对受教者的不同的接受准备状态作出适当的评估,以便作出施时机选择和施教活动的适宜性调整。教育者要有意创设受教者的最佳的受教准备状态。
2.现接受活动环节。现接受活动是指接受主体与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信息直接接触后,进入直接接受活动状态,对接受客体作好恶的情感判断、是非的认知判断、利害的价值判断,经过真理性权衡,功利性权衡,进而作出受、拒选择的决断过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活动的关键环节,主要表现为信息吸收、结构重组、态度改变三个方面。
现接受活动是思想传导者与接受主体的共时性活动过程,不管是人际交往中的自发性思想接受活动,还是寻求教体的主动性思想接受活动,抑或教者组织安排的思想接受活动,都有一个教体与受体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是教者的主导性与受者的主体性的相互较量的过程,如果出现受者的接受期待与教者的施教指向的差异,则会出现是接受期待调整还是施教指向调整的相互较量;另一方面也是受者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需要受、教双方思维共向性的形成。
现接受活动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受、教关系密切。受体的思想接受活动是在教育者的主导性作用下层开的,受体的主体性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制约,受者的思维活动受教育者所设置的接受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制约,也受教育者所提供的思想范围所制约;但受者对教育者所提供的思想信息随意性的容忍是有限的,受者不能不首先考虑教者的思想指向的合理性如何。
尽管教育者的主导性活跃,受体的主体性仍然相当顽强,在其思想接受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独立性也十分活跃。这种主体性表现为其前知在其接受活动中的或助动或制约的作用力,表现为对教体要作可信度权衡,表现为对教体所提供的思想信息根据自己的真理指向与价值指向作出取舍选择,表现为用种种可能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向教者作出反馈等等。
现接受通常表现为满意性接受——受者出现临场思维、情绪的活跃状态;选择性接受——受者只关心自己所需要的思想信息;解释性接受——受者理解的并不一定是教者的原意,出现接受变异;逆反性接受——受者出现反向思维,拉开受、教距离。
在现接受活动中,受者由于受到现场气氛的影响,其接受往往只是非理性状态下的一种情感体验,抑或由于思想信息传输频率较高,来不及消化,出现思想接受中的零碎、肤浅状态等,因此有许多只是即时接受,停留在主观判断状态,往往没有经受思想接受的稳定性考验。
3.后接受活动环节。后接受活动指的是受者对已接受的思想经过反思、验证、践行后的接受延伸,包括对已接受的思想的深化与外化,是接受主体在现场思想接受后的后续接受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者的施教活动与受者的思想接受活动不总是一致的,教者施教活动结束了,受者的接受活动还在继续。思想接受大量的是后续接受活动。受者常有一场教育受益终身的感受,就是明证。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们在临场思想接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需经过反省机制、验证机制、践行机制,才能完成思想接受过程。首先表现为冷静后对已接受的思想的反思,由于内外的因素,受者对已接受的思想往往要放在更大的思维领域,冷静分析,反复咀嚼,仔细掂量,作新的接受解读与接受认定。由于教体语言往往有语义潜能,在视听时未必全然理解,往往在冷静反思后才深有所悟,反思可以提升思想接受的准确性与足量性。其次,接受主体在受、教范围之外更大的社会背景中,接受社会生活对已接受的思想的检验,从而对已接受的思想进行新的甄别、修正、调整与扩展。再次,接受主体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对现接受客体进行价值评估。这样,接受主体经过后接受活动,才能对现接受的接受客体理解更准确,进而内化为理想与信念,外显为积极的社会行为,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社会。在后接受活动环节中,也不排除接受主体出现情绪受挫和接受波动,致使接受中断和接受放弃的现象,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最终意义上的思想接受、内化和提高。
后接受活动是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进行的,具有更开阔的背景,受体的主体性表现得更充分。思想接受即是受体思维因被教体激活的同方向的跃动,这种思维跃动必然表现为后续性的接受活动,形成接受张力,表现为时空的无限性、思维的发散性,引起思想接受的外向扩散,转化为言行影响周围环境;引起思想接受的前伸,表现为对未知领域的求知兴趣与追求;引起思想接受自觉,强化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理和接受过程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被接受,都不仅仅是教育者的态度和水平问题,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接受规律的把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和掌握受体思想接受活动的运行规律,因人制宜,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