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德育若干特点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德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美高校德育比较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美国虽然没有明确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在人才培养上也相当重视道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中美两国在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1.中美高校德育概况比较
美国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一直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虽然教育体制是地方分权制,各高校设置的德育类课程及相关的大纲和教材都不尽相同,但在多样性中仍包含着许多共同的基本内容。此外,各高校还强调把德育目标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中,尤其重视通过历史、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德育。美国高校德育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价值观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其实质就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采用隐蔽方式传递社会价值观,并形成了系统的实施途径。学校通过学生文体活动协会和俱乐部以及各类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以及合作精神,锤炼学生自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学校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作为正规教学的补充手段,美国高校开设了生活指导课程,着眼于个体、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涉及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生活指导工作在联邦政府、地方和学校中都设有相应的机构和负责人,对于帮助学生个人素质充分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类公益活动增加了大学生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使他们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更加具体化;提供了学生与社会联系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走进社会,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校园教育的不足。此外,尽管美国禁止在高校进行宗教教育,但宗教仍然是美国高校德育的基础,许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仍出自宗教教义。当代的宗教教育不再采取强制的手段,而是通过活动内化宗教精神,成为德育的组成部分。
我国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国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德育课程体系,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设置简称“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在我国,高校普遍设有各级党团组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形成了较完备的组织体系。高校通过业余党校、团校和理论研究学习社团,对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和文体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加强对党团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它们的自我教育、管理、服务功能。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我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实践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期的积累,我国高校形成了有专门机构组织、管理和考核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规范的社会实践体系,学校与企事业、部队、农村、机关共建实践基地,作为实施社会实践的有力保障。在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社会服务及勤工助学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教育中,公益劳动和军事训练等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为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工作从80年代起在我国高校逐步展开。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均设有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在帮助、指导学生减少心理冲突、增加耐挫力、开发自身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加速人格成熟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中美高校德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虽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相距甚远,但通过中美两国德育实施载体的比较,也反映了德育的共同规律,表现出许多共同之处:一方面,两国均根据各自社会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置了相应的德育类课程,课程内容涉及人类的共同品质,并利用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其最终的政治目标就是培养各国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合格的接班人。都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另一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利用社会团体和政治组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德育,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学术和文体活动进行德育,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同时,身心健康兼顾,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中美两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不同,德育教学必然各具特殊性。美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完全由各区、校自主决定,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我国的课程设置由教育部统一规划,从大纲、教材、课时均作统一的规定。在教学方式上,美国课程很少用抽象的、纯理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概念对学生进行灌输,而是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中,由点到面,层层剖析,深入浅出;我国的课程设计比较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强调理论灌输,虽然也主张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课堂教学,但教材的体例更强调和突出的是理论的系统性,虽然也主张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但各科教学特别是理工科教材中很少渗透德育内容,其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能力。
美国高校德育特别注重对学生成长的全面指导,从行为习惯到心理情绪以及学习生活的一切方面,建立了完备的指导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教师,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突出地表现了美国“功夫在课外”的渗透式德育的特色;我国的课外指导由于起步较晚、涉及面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方面,且师资力量尚不足,指导理论和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此外,美国的德育还借助宗教途径渗透实施,体现了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以及德育中政治性、阶级性的隐蔽特色;而我国则是借助政治组织——党团组织实施教育,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
二、美国高校德育模式特点分析
第一,德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美国的德育模式注重科学的实证研究,从而把“要这么做”建立在“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客观依据上,而不是从条条本本出发的主观设计。在构建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教育者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注重调查,注重科学实证的结果就是这些模式在建构时大都向教育者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的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方法、以及处理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策略和手段,使这些模式具有了极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德育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美国的德育模式注重个体教育的渗透性与非直接性,反对统一的模式和硬性的灌输,大多数模式都强调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参与德育过程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当代美国德育模式研究以反对传统的道德管束作为呼声和起点,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面灌输,以自由活动反对外部纪律”为基本原则。美国德育不是给学生灌输某种既定的规范,而是存在于教材、教学过程、管理工作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美国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和服务性工作,学生参与本身不仅体现了美国的道德精神,而且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因此,这些教育模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培养积极能动的德育主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德育多元性与针对性共存。美国的多元文化和社会政体决定了其多元的德育模式,例如,以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为代表的注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以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模式和库姆斯等人的价值分析模式为代表的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德育模式;以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习模式为突出代表的着重形式的榜样示范的社会学习德育模式;以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为代表的促进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各种模式涉及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更能有的放矢,德育也因此更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为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第四,德育目标强调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在美国追求个性自由、个人发展、自我完善是社会和个人的共同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也反映到高校德育目标中。这是美国社会强调个人是比社会更本质、更中心的存在这一价值观的反映。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基点在于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健全的人格在美国被认为是合格公民的基本素质。整个社会并没有要求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的特点,也是其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学校教育状况等因素的综合反映。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得到较大程度普及,大学成了一个为公众服务的机构,这就使高校德育目标从实质上讲是一种“大众型”的目标。
三、美国高校德育模式的有益启示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的比较研究,剖析美国德育模式的特点,借鉴其中的先进理念和成功范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有益启示:
首先,增强德育模式的可操作性研究,积极构建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美国德育的传递方式是无形的,即在组织形式上主要是指环境渲染,内容上则是分散的,伴随着教师的教学过程或社会舆论发生影响。美国的公共环境是无所不在的“泛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非常注重建设一个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使置身其间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弗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至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同时在美德正被现代人于忙碌的生活中淡忘的今天,美国人仍用圣经故事、伊索寓言吸引着成人追忆孩提时光,并乐意把它们讲给孩子们听。他们用这种不带任何说教色彩的活泼形式,阐释了人类最基本的美德。这种把理性的道德精神遍布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把抽象的理论寓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值得我国德育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其次,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美国的德育模式大都强调发扬学生的道德能动性,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倾向于让学生学习既定的内容,在方法上侧重于以“接受为主”,用记忆灌输的方式让学生接受道德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悖于德育规律的,事实证明,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而且即使有主体的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的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
再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变迁的需要。美国的德育模式研究和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德育模式并存是德育工作获得生机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如果仍然是以简单的方式来进行,势必导致学生价值观上的混乱,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这在客观上要求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变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最后,促进跨学科的研究与合作,加强德育模式的科学性。模式研究趋向于多学科整合,综合性强,从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理想的德育模式是美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共同特点。美国德育模式的研究者往往既是教育家,又是心理学家,其模式既有教育学的理论支撑,又涵盖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极强的科学性。而我国,德育模式的研究一般还仅仅停留在较为单一的理论领域,多学科的融合和沟通还很不够,这也是造成我国德育模式的科学性、理论性不够强的原因之一。我们应加强跨学科的研究,注重从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中获取可利用的资源,以增强本学科研究的科学性。
概而言之,我国高校德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坚持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为主体模式,以现代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为支撑,与时俱进,有的放矢,积极吸取和借鉴各国德育先进理念,从而不断完善高等学校德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