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中华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检验科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质量管理。因此,检验科需实施规范化管理,对质量管理常抓不懈,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精确性,强化相关检验人员自身素质,以达到为临床提供真实的诊断依据。本文就检验科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确保检验科医疗安全,给予患者一定的安全感。
【关键词】检验科;质量管理:医疗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040-02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work in the inspection department is quality management. Therefore, clinical laboratory needs to implemen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constant attention to quality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est results and the accuracy, strengthen the quality related inspection personnel, to provide real diagnosis basis for clin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 of the laboratory department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medical safety of the laboratory department and give patients a sense of security.
【Key words】Clinical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Medical security
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死于可预防的医疗事故人数已远远超过了死于交通意外失误、工伤等死亡人数。医院检验科的主要任务就是相关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了诊断、预防、治疗以及进行康复指导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同时因不准确的检验报告结果及时间等引发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且更为严重的还导致了患者的死亡,所以想要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几率,就要做好其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进而有效降低检验差错,提升检验质量,为检验科创造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
1.当前检验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检验科的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检验科管理人员其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往往会不开展室内质评活动,或者只是流于形式,对于返回的质评结果也不甚重视,进而就使得相关质检人员忽视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其工作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严重影响检验科的日常工作。
(2)责任不明确。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检验科室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没有明确责任制。针对各医疗中心而言,由于其科室较多管理起来较为复杂,导致各级人员的工作内容往往不明确,尽管存在着高级、中级、初级技术人员的级别差异,却做不到合理分配,因才制宜,通常在进行工作分配时,较难的技术应用可能会让初级人员去完成,而较简单的检验工作就分配给力中级去完成,这不仅不利于检验人员个人能力、专长的发挥,而且还是一种资源浪费行为。
(3)质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范相关检验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并起着指导性作用。然而,由于基层医院往往会忽视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并没有构建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检验科室而言,不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就不能对其相关检验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指导及约束,进而就大大降低了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硬件设施的不合理性。虽然国家有明确规定,医疗中心其检验科面积不得少于8平米,但还是有很多基层医院不能达到此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由于医院人口密度相对大,且流动性强,对于医疗废弃物的消毒、处理以及安全转运的问题就很难落实到位,社区医疗的检验科存在各区划分不清晰,生物污染区和清洁区未分开,医务人员、病员、无菌物品和医疗废弃物共用一个通道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就造成了生物污染隐患。
2.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结合质控督查与行政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由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仍存在质控盲区,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在生化专业和肝炎标志物检测中均未开展相应的室内质控,也未参加室间质评。同时,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仅注重考虑其成本考虑,往往不愿支持在质控上的费用。通过分析各大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的质量因素可发现,能影响其检验科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能否坚持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相应的室间质评活动。因此,需督促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以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将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有效的进行结合,进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改进临床检验质量。同时,也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和专业质控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心的临床检验质量。另外,还需强化质控组的自身建设,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积极扶持和引导,以达到实现切实帮助基层医疗机构中心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的目的。
(2)强化一线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人员普遍较少,往往一个岗位就一个人,进而就导致了一线检验人员较少有机会到上级医院学习或参加各种培训,致使其形态学检验能力较弱,进而难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同时,一线检验人员作为检验质量的最终体现者,只有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及质量意识得以提高,进而才能真正的提高整体检验工作的质量。因此,区质控组计划需从形态学检验人手,通过网络和现场等多种教学方式,尽可能的做到对每一位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能力及综合素养能力。
(3)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及管理能力。在实际情况中可发现,虽然大部分基础医疗机构中心均已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又不少的内容都是照抄其他单位,又或者是更改后没有做相应的修订,未能真正做到行之有效。同时,还有部分的检验项目的操作规程与实际工作不符,质量控制流于形式,原始记录不规范或后补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负责人作为管理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其工作量较大,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规范管理工作,进而就渐渐导致了其质量管理意识相对薄弱,所以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负责人的质量管理能力及技术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进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
(4)建立生物安全制度。在各大医疗机构中心的检验科实验室内,需实现至少两个通道的出入口,即医疗废弃物消毒出口和人员、消毒物品的出入口,且还需在医疗废弃物出口处添加明确的标示,并配备小型高压消毒锅,对每天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以废弃血管必须进行高压处理之后才可进行转运,进而有效杜绝二次污染的情况出现。
(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目前,虽然二甲及以上的医院已实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但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体系还缺乏一定的规范化有待完善。因此,需建立一个适合自身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而才可有效提升其死神的医疗服务质量。例如,将医疗机构中心的检验科管理结构进行调整,使科室具有明确的中心负责人,有效避免因在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生的责任推脱现象及逃避现象出现。
(6)建立危机值制度的建立。在医疗机构中心的作业指导书中尝试建立了危机值制度,进而促使能够更为有效的对病人进行预估,作出是否需要转诊的决定。
(7)检验科的检验项目设立需与实际的就诊情况相结合。由于来医院进行就诊的患者类型很多,如疾病患者、危症患者、老年患者以及慢性病患者等,进而就导致了检验科的检验项目较为复杂,所以检验科可根据开展的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增加急需项目、敏感性高项目以及病种特异性项目。
3.结束语
综上,想要有效降低现今医疗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具备高水平的技术综合能力,其还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医院管理工作,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同时,还需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完善义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素质,确保其医疗安全,不断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要求,进而有效降低因检验质量管理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及事故现象的发生,为人们提供高效、安全、便捷、优质以及经济的医疗服务。另外,医院也需从根本注重其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对检验器材、使用过程的维修及保管、标本验收、试剂质量、相关医务人员的技能及综合素养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整理,确保及时有效的解决其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运昌.检验科的管理体制必须改革[J].临床检验杂志,2016,19:309.
[2]从金隆,朱士俊.检验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学科建设的管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25:116.
[3]韩静云,张秀珍.不合格采样及送检导致生化指标波动原因的探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24:113
论文作者:蒲中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4
标签:医疗机构论文; 检验科论文; 基层论文; 质量论文; 医疗论文; 人员论文; 医院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