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主义研究述评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主义研究述评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学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人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2004)02-0083-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问题: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问题、人的主体性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在我国哲学研究领域的陆续登场,反映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实际也上是对我国改 革开放进程的哲学反思和理性把握。目前,人学研究的体系性、科学性已经长成,人学 已经成长为哲学研究的“显学”,所以人学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1](P61) 。

一、人学研究的两条理路及其发展进程

(一)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创新和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是 以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前奏的。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批判“两个凡是”,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给我国现代化进 程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这个进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制的转轨,其中核心是从计划 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据、衡量它的标 准是什么呢?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的决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观点。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针对人 们在所有制观念上的禁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同时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 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2](P380)2 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我 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 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 懈奋斗。”[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日趋成熟,表明我们党的指导 思想越来越朝向社会发展的主体——人。这种成熟在江泽民建党八十周年讲话中进一步 得到了体现,他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 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 求”[4](P179),“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4](P180)。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 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 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P661)同 时,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与整体小康相比,最显著的 特征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 步,是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其最终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最 近,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在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 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以兴国为己任、以富民为目标,走适合 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不断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 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不断向党的最终目标前进。”[6](P7-8)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选择和控 制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提供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样,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而实现,人的发展表征着、 代表着社会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得以确立。纵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若干重要文件,可 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关心人,尊重人,把人首先看作是目的, 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的需要,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日益清晰 和坚定,人本主义、人文情怀越来越凸显。我们党在人的问题上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形成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 成部分,为确立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为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并取得举 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直接促进了学术界对人的 问题的关注并逐步形成人学研究的高潮,在日益宽松和谐的政治、学术环境中,学术界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人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展现出广 阔的发展前景,并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最 突出的特征就是体现了对人的生存质量和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和深切关怀。

(二)学术界关于人学研究理路的发展。学术界对人学的关注和研究肇始于文学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领域最早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性遭压抑、扭曲,精神遭伤害的这段惨痛的历史以文艺作品的形式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从1977年到1980年, 陆续发表了一批被称为“伤痕文学”的作品,这些作品促使人们从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反 思,特别是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一“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进行更深层 次的反思。这一反思的逐步深化,自然促使人们从哲学上回答现实和文学提出的人的问 题,包括人的价值和尊严等。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从长期以来的左的思想的禁 锢中解放出来,敢于反思现实的文学首先提出了人的问题。随着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改革开放进 程,同时也由于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关于人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在国内外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下,促发 了1979年以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为主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这一讨论在1983年纪念马克 思逝世100周年的活动中达到高潮,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异化”、“马克思主 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人性和个性”三大问题上,其实质是从哲学人性论上反思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以确立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 系中的地位,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其中,王锐生、景天魁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 学说》从哲学史的维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分析了异化产生的原因、劳动异化与其他 形式的异化之间的关系、异化劳动与人的发展等问题。他们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是自 发分工;(物质生产的)劳动异化是政治异化、宗教异化和精神异化的基础和根源;异化 劳动造成了个人的片面化和畸形化,但是异化劳动自身发展的辩证法又反过来成为个人 全面发展的历史前提[7](P325—347)。1984年,胡乔木发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 个问题》的文章,提出要区别对待两种人道主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 ,对此必须加以批判;二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对此可以批判继承。 由于这篇文章的特殊意义,它的发表在一定意义上压制了思想解放从而使人们对人性、 异化和人道主义讨论渐趋沉寂[1](P18)。1988年9月袁贵仁主编的《人的哲学》一书出 版。该书认为,人性就是人所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它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 属性和精神属性;人的本质力量在于人的对象化和自然界的人化;个性是人的本质在个 人身上的具体体现,社会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历史发展 的逻辑也就是个性发展的逻辑;人的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 会的最高目标[8](P60—140)。

1984年,随着我国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现代化问题。这样,人的现代化与人的主体性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人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人的现代化的讨论 始于1985年,因为只有推进人的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进人 的现代化,在当时首要的就是推进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型。而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 ,人的活动的深层基础是文化,故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整个理论界进行了一场规模 空前的文化大讨论,各种文化思潮如雨后春笋。其中关于文化推动下人的现代化的讨论 ,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价值观念的变革;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科学技 术现代化与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健康人格;人的思维方式变革等。因为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是人的主体 性作用的发挥,于是学术界从1987年开始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 讨论: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的哲学界定;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选 择论与决定论的关系;个人及其个性。其中,欧阳谦在他的《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初探》里简要分析、介绍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葛 兰西、列斐伏尔、马尔库塞等人的观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借助“文化工业”、技术至上和消费主义等意识形态的控制,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愈来愈互相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愈发商品化,“控制消费的 官僚社会”日益膨胀以及工人运动沉默,表明物化意识已经彻底抑制了人对自身的正确 认识,扼杀了人的主体性。他们认为,在今天,“复兴”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在于把主体能动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把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人类的解放紧 密联系起来,把人性的全面“复归”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的核心所在[9](P8-9)。为了总结、巩固主体性研究的成果,并把这一讨论继续引向深入,《哲学动态》1991年第2期专辑刊发了“主体性问题讨论”的研究成果:黄楠森在《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一文中指出:“主体性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主体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很窄,它适用于人和人类社会、人的一切认识及人化自然,但不适用于非人化自然。它不是一个本体论原则。”[10]陈志良在《再释主体性原则》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11]

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原则的讨论,是和人的历史创造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它不可避免地引发人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即人的价值的评价问题。1990年后,围绕人的价值形成了许多观点:(1)人的创造是人的价值的实质,人的价值是以人对社会的贡献为核心的人的创造。(2)人的价值的质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造福人类并完善自己的一种 性能;人的价值的量就是人在实践中造福人类的程度与完善自己所达到的水平。(3)人 的价值是人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4)人的价值一方面 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其有利于提高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能力 ,促进人的自我实现,通过他向社会贡献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间接地满足他人或社会的 某种需要;另一方面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满足客体的人的需要,是肯定人的劳动创造,肯 定人的尊严。(5)人的价值是主体的价值,它不同于一般客体的价值,它具有自为性、 创造性、超越性。(6)人的价值就是人所具有的劳动能力[12]。另有观点认为,人的价 值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能动性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通过社会性所起的作 用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优化[13]。由于人具有目的和工具的二重属性,使人 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这表现为两种情况:就类而言,人的价值属于一种自我主 客体关系,即人类的价值是人类的自我价值;就现实的多样化个体而言,人的价值属于 人与人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即人的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14](P730)。

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同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这样,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国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对此,哲学界立即做出了反应。关于市场经济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人的全面关系,促进了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保证了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人的自由条件[15]。有学者提出,市场经济导致“依附型”的人向“独立型”的人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以独特的个性显示其价值;“软弱型”的人向“能力型”的人发展,“官本位”、“权本位”的传统价值取向正受到冲击,“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封闭型”的人向“开放型”的人发展[16]。当然也有学者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物”的关系表现出来,因此它对人的发展就具 有双重效应。就积极的效应看,市场经济有利于人格的提高,使劳动者成为(在摆脱人 身依附关系意义上)独立的人;有利于利益意识的确立,同以前的“重义轻利”的时代 相比,重视利益的意识势必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有利于自由、平等、人权等观 念的确立。但也明显地存在着消极效应:首先,在市场经济下,人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 立性,那种表面上的独立性其实是虚假的,它是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的基础上的。其次 ,就业选择自由以承担失业风险为代价。再次,对传统道德的侵蚀[17]。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的考虑,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表现为,从空间因素看,它要求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平衡与协调;从时间因素看,它要求实现人的代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把它与人的全面 发展和人的历史命运结合起来,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视人的价值、人的生存和全 面发展等一系列人的问题。

另外,自从互联网普及以来,网络、“虚拟世界”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又一新的际遇,这一虚拟世界对人的当下及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极富新意的见解,从一个方面拓展了人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有学者认为,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最大改变是它创造了一个网络空间(虚拟空间)和虚拟生存方式,使人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实在中体验人生、创造自我、沟通未来。网络作为人类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生存模式,拓展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世界,增加了人类生存的张力,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活动本身。在实践维度上,首先,网络使人类跨越了时空边界,大大延伸了交往与实践的范围,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生存质量。其次,作为一种技术平台,网络倍增了实践主体认识、征服与改造自然的力量,使以往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再次,网络使人类在真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在延展人类活动空间的同时,提高了人类的心智,张扬了人类主动求索、应对挑战的智慧,创造了可能性的空间。在交往方式上,网络化改变了人类交往的形式,这种新型的交往起码具有“交往的对话性”与“交往的全球化”两大特征,无论是从互动性还是实时制上来看,网络上的人类交往都是自由的,它在个体与全球之间架设了直通的文化桥梁,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在认识方式上,互联网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打破了单一或分离的“主体→客体”的认知结构,以往人类认识的方式均是由人或人的工具的延长来完成的,认识方式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两极结构。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确立了主客体互通反馈式的主体际认识架构,从而使过去单一的“主体→客体”认知关系变为多层次多维度的认知关系[18]。但网络在带来信息无限 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失真和虚假,而且网络的极度膨胀,将有可能使人类陷入 “网络异化”的陷阱之中而不能自拔[19]。

市场经济与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最早是在经济领域发生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扩大了人的交往范围,使个人在更大程度上超越了前市场经济阶段 的狭隘的“群生活”,过上普遍的“类生活”,成为普遍的类存在物。但经济全球化并 未改变人们贫富分化的整体格局,它在造成人们普遍、全面的经济联系的同时,物化社 会关系的异己性也在全球规模上表现出来[20]。全球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所 具有的深刻性和深远性,目前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我国的人学研究对此应予以高度重 视。

当人类社会跨入20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将取决于和表现为人的素质的竞争,取决于和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竞争。与新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我国人学研究的新视角。

二、人的全面发展:人学研究的新视角

(一)关于“人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有学者认为,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各种对象性关系的开放性展开过程,也就是人的各种对象性活动的超循环发展过程,因为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开放性展开,是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超循环发展实现的。人的对象性的活动的超循环发展,表明它具有一种积极的否定性,通过积极的否定达到新的肯 定。在这种不断的积极否定和重新肯定的超循环发展中,人的对象性的关系就必然越来 越扩展,越来越深化,从而使人不断获得新的生活条件,不断获得新的存在状况,不断 获得新的规定性[21]。人的发展的对象性关系、对象性活动是在对自然的关系、活动和 对社会的关系、活动中展开的,它们构成了人的发展的现实的空间与舞台。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相统一的完整内涵。(1)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规定:它是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价值目标。这是从价值学角度来讲的,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对人的统治而提出来的,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对人的价值关怀,主要回答“未来人应当 怎样存在”的问题。(2)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定和现实规定:它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 束缚进而推进人的解放的历史过程,是当前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这是从科学角度即历 史、现实来讲的,是针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提出来的,它 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科学态度和现实关切,主要回答“现实中的人应当做什么”的 问题。(3)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规定:它是人的平等发展、人的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发 展。这是从具体内容来讲的,是针对人的不平等、畸形和不自由发展提出来的,体现出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规定,主要回答“人的全面发展有哪些具体内容”的 问题[22]。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背景因素。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针对资本主义条件下旧式社会分工和外在强制造成的物化、异化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而言的。在马克思看来,物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象化的物化,一种是异化的物化。作为对象化的物化,不仅不是对人的否定,而且是对人的肯定,只有异化的物化,才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的否定。为什么说是在某种意义上呢?因为在谈到异化时必须注意到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分工、交换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物化、异化。这种异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是人们普遍面临的现象。另一种是社会权力同人相异化,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被少数人所支配,用来控制、支配和奴役社会上的大多数劳动者,其突出的表现就是资本的异化。异化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言的异化,凡物质性的东西都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因而对人的意识和意志来说是异己的、异化的。如社会关系的物化就是社会关系同人的意识相异在、相异化,并因此而和人的意志相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物化就是异化,二者是一个意思。另一种是在社会关系异化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社会权力的异化,例如资本作为一种独立于人的社会权力,变成与工人相异化、相对立的社会力量,这就不仅是作为一种物化的社会关系与工人的意志相独立,而且进一步表现为对作为劳动者的雇佣工人和整个无产阶级的经济剥削和奴役[23](P7-14)。就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由于私有制度和旧式社会分工,使得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处于全面的对抗当中。从社会生产的前提看,由于私有制度的存在,使得劳动对工人 而言成为“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 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 自己,而是属于别人”[24](P94)。从社会关系看,由于劳动的对抗性质,工人阶级不 可避免地具有对抗性质,这种对抗性最明显、最集中地表现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资本 家作为资本的代表,工人作为雇佣劳动的代表,二者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两极,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起点上处于对立的状态。这种对立在私有制度下是不可避免的,因 为“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 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 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5](P85)。

如何才能消灭私有制下的这种对立和劳动的强迫呢?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消灭这种对立和强迫,首先必须让这种对立和强迫达到它们的极端的形式,然后再对这种对立和强迫实行积极的扬弃,即马克思所说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24](P117)。“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24](P106)。这种“极端的异化形式,是一个必然的过渡点,因此,它已经自在地、但还只是以歪曲的头脚倒置的形式,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而且它还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 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26](P520)。异化扬弃后的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呢?这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 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27](P95)。就社会分工而言,“在共产主 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 整个生产”[25](P85),每个人都可以随自己的心愿干自己所喜欢干的事情,那时,劳 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人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生命,从而也就肯 定了自己的个性特点。就人和人的关系看,在这个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在8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解释马克思的两 种主要话语:“阶级斗争”和“生产力论”[28]。改革开放是以从“阶级斗争”向“生 产力论”的话语转变为标志的。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失误:重视物质文 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建设,忽视思想道德建 设;重视物质指标、经济指标的增长和扩张,忽视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手硬、一手 软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的主体性、价值性、目的性的缺失。其实,在“生产力论”的 话语中,已经暗含着另外一层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因素是谁?价值目标是什么? 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 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其实,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 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 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理路

(一)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来发展生产力,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运行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市场体制的活力的有效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通过制度创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制度及其创新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的选择的产物。从这一点来看,人是制度的主体,人创设制度、人实现制度的创新。制度及其创新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制度的创造力如同物质的创造力、知 识的创造力、观念文化的创造力一样,也是人的创造性能力的标志。同时,一种制度安 排被实施后,它就会作为一种既定的对象和现实的力量,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 使这种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的发展,人 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所取得的进步是制度作用的产物,即制度创造人、制度塑造人。当 然,如果人在自己所创设的制度面前始终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境地,那么人将重新回到 自己的动物时期。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永无止境,制度创新也没有止境。

(三)通过文化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根本作用在于塑造人格,改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因而,文化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条件,文化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什么样的。通过文化建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现阶段来讲,主要就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通过扩大世界交往与社会流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交往实践是对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的一种新的解读。这种观点认为:“从历史发生学角度来看,无论是人类种系交往实践史还是个体史,都源于交往活动。”[29](P57)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源于交往实践,源于交往实践中建立、参与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从共时态看,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周围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从历时态看,人类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 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人的代际之间的相 互关系。在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成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必须通过扩大世界 交往与社会流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马克思的问题域”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实现的。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但市场经济制度也存在其固有的弊端,故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设想是建立在对市场经济制度的批判基础上的,因为它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暴政。由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社会异化、人的物化、人的主权的虚拟化、竞争状态下人与人的分离化、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等,均属于马克思的问题域[28]。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经过20余年的发展,正逐步将我国社会带入这一问题域。马克思关注并批判的市场经济、商业文明对人的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并被复制着。我们应如何认识“马克思的问题域”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1)“马克思问题域”的出现,说到底是由于物质世界的丰富和人的精神世界的缺失而造成的人的主体性的遮蔽。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进行主体性教育,使人们懂得商品、货币乃至于市场经济制度,本身是人的创造物,人只有从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上实现对它们的双重控制,才能够确立起自己的主体地位。(2)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依赖于人在物质关系和观念关系面前的独立性的形成。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3)人的全面发展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价值规定、价值目标,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应然性”诉求,它不同于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境遇的“实然性 ”境遇。忘记“应然性诉求”而只顾“实然性”境遇,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实然 性”境遇而空谈“应然性诉求”,就会脱离实际。(4)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的生 产力极大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以及人对这种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拥有独立支配权。 显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5)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类的全面发展的辩 证统一,是人、社会、自然发展的辩证统一,是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

四、关于人的发展规律的新探索

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问题、人的主体性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构成了我国人学研究的时代内容与时代课题。深入思考这些课题,科学总结人的发 展规律,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来,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1)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人首先是环境的产物,然后才能改造环境,也就是说,环境 对人的制约和约束作用是第一性的、基础性的,人对环境的改造和适应作用是第二性的 、从属性的。(2)人的实践活动和其他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在人的所有主要活动中,实践活动是基础,认识活动和评价活动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又反作用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评价活动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关系。认识活动与评价活动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但认识活动占基础地位。(3)人的社会存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人的意识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又反作用于人的社会存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由此推动人的发展。(4)人的个体发展的有限性和类的发展的无限性相互蕴涵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由于个体生命的延续是有限的,人的个体的发展也是有限的;由于类的繁衍是无限的,类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但是,由于类的发展由个体的发展构成,类的发展又蕴含着个体的发展;同时,个体的发展也以浓缩的形式蕴涵了类的发展。(5)人的实践的自发性递减与自觉性递增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人的实践的自觉性萌芽于类人猿,形成于类猿人过渡到人;人的自觉性随着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人的自发性仍然存在,但随着自觉性的增多而不断减少;人的自发性不会减少为零,人的自觉性不会增多到无限。(6)特殊个人的作用递减与人民群众的作用 递增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随着类的自发性的日益减少和自觉性的日益增多 ,特殊个人对人民群众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人民群众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形式对社会事务 的作用越来越大。(7)人的发展的不自由性、片面性递减和自由性、全面性递增的规律 。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这只有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基本达到。与这种状态相对立的是不自由的片面的发展,人的发 展是这两方面相互消长的过程,以及与社会发展过程相适应,积极方面逐渐增长、消极 方面逐渐减少的过程[30]。

收稿日期:2003-10-11

标签:;  ;  ;  ;  ;  ;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主义研究述评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