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台湾在因应金融风波中的可取与不可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因应论文,台湾论文,风波论文,不可取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台湾总算躲过了厄运,这对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无疑是有利的。同时这也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台湾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能顶得住,其中有哪些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
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当东南亚一些国家热衷于房地产的时候,台湾比较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比较重视提高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含量,强调要发展高科技,尤其是信息通信产业。他们提出,要逐步把高科技和原材料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在台湾出口中,高科技产品占40%。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台湾还十分重视培养和大胆使用科技人才。我认为,这是台湾在金融风波中能站得住的一个最根本性的因素。
二、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了刺激经济主要是房地产的发展,大量盲目借外债,而且许多是短期贷款。这样,金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还不了债,银行很快就要破产。如考虑到货币贬值,那就更还不起债。拿印尼来说,去年年初印尼盾是2300盾兑换1美元,后来跌到11000盾兑换1 美元,比过去贬值了400%,就是说,印尼要拿出比以往多4倍的出口货物来偿还外债。印尼外债达1200多亿美元(台湾外债才1亿美元), 如按1997年初汇率偿还只需276万亿印尼盾,现在却需要1104万亿印尼盾。 而印尼的国民生产总值才400万亿盾,就是说, 外债超过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二倍半。与此不同,台湾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外资,而是靠岛内投资,这样,受外界经济的影响较小。台湾的外汇储备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算是比较多的,去年年底达到878亿美元。外汇多的好处是, 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抵挡一阵。泰国外汇少,遇到问题就抵挡不住了。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金融机构监管不力,金融调控不健全。就泰国来说,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有效管理,外资比例失调;当泰国经常帐户出现巨额逆差的时候,未能及时调整汇率;当国际游资大量流入的时候,泰国银行还以大量资金贷给房地产业。相反,台湾金融体制较为健全,银行业的发展较为健康。资料表明,台湾银行的坏帐金额占未清偿帐款的比重不到4%,远低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这些国家的坏帐比率达14%到19%。台湾属于亚洲坏帐比率最低的行列,仅次于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经建会有一个看法,就是认为,1996年台湾经济景气处于最低点,当时他们鼓励不健全的地方金融机构与大银行合并,并且劝导银行加入银行保险,这等于进行了一次金融改革,有利于调整金融体制。
但这不等于说,这次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就没有影响,就不波及台湾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台湾中央银行为稳定新台币汇率,曾动用大量美元外汇进行干预,导致外汇存底急剧减少。东南亚金融危机也严重冲击了台湾的金融市场,台湾股市股票指数曾跌破8000点,今年一月再次表现不稳。台湾经济学家估计,今年台湾通货膨胀必将大幅上扬,经济将再次出现景气低迷。
面对金融危机,台湾所采取的措施有其可取之处,对我们也有所启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台湾的另一些做法则不可取,应坚决予以揭露和反对。台湾做法的不可取之一是,去年七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已波及很多国家和地区,十月份,台湾突然宣布新台币贬值百分之十,形成东南亚又一轮货币贬值,使这次危机火上加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来,台湾外汇很多,新台币不会贬值,所以新台币贬值是一种主动贬值。台湾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妄图对香港施加压力,扰乱香港金融市场,使香港股市暴跌。这种做法对香港经济固然有一定影响,但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香港的经济基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任意使台币大幅度贬值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隐患,有可能使台湾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使进口物价产生上升压力,一般生活日用品及与生活有关的物品,可能会先上涨,从而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岛内实际消费能力减退,也会压抑台湾人出外旅游、购买进口商品的意愿,最后可能衍生通货紧缩问题。
台湾做法的不可取之二是,想乘金融危机之机,在政治上获得好处。近年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地位日益提高,美国等西方国家确立了以“合作”为主而不是以“围堵”为主的对华策略。人民币不会贬值的承诺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扬。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预感到国际上对它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其制造“两个中国”的意图更加难以推展,为摆脱这一困境,他们竭力想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捞取好处,想借“金援”打通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渠道。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派出许多高官到东南亚四处奔走,其政治意图十分露骨。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眼前利益,也跟台湾当局勾勾搭搭,我们已就此提出严重抗议。
台湾做法的不可取之三是,重弹“南向政策”的老调。“南向政策”是台湾当局的既定方针,由于受到广大台商的抵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次重提,从经济上来说,是想唆使台商到那里投资,抵销大陆对台商的巨大吸引力,就是说,企图以“经济南向”阻挠和减缓两岸经贸的迅速发展,减少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其实,政治手段的干预是不可能改变客观经济规律的。台商要赚钱,而大陆是他们理想的投资地,特别是在周边地区货币普遍不稳的情况下,人民币保持稳定,这对台商有更大的吸引力。台湾一些政要扬言人民币将在年内贬值,这动摇不了台商对大陆发展前景的信心。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由于遭受金融风波,困难重重,到那里投资不仅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会遇到像美国这些国家的激烈竞争。许多已经在东南亚投资的台商反映,由于所在地银行紧缩信用,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利率过高,外汇短缺,又使得原料进口发生困难,币值大跌后台商原有资产大幅贬值,即使能赚到一点薄利也抵不上汇兑损失。我认为,台湾当局之所以不提到东南亚投资的风险,胁迫台商到那里去冒险,还是想以经济上的投机来换取在政治上的好处。
台湾做法的不可取之四,就是不顾民众的反对,仍然顽固坚持其“戒急用忍”政策。这个政策是前年九月份提出来的,那时候东南亚还没有发生金融危机,所以这个政策的提出,跟金融危机没有直接联系,但它却直接影响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这一政策,两岸学者都写了不少文章予以抨击。最近一篇台湾学者写的文章颇具代表性,文章认为,推行这一政策,对台湾来说,是自我设限、自我削弱,使台湾陷于被动,失去发展机会;对大陆来说,根本无法阻止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作者呼吁台湾当局要尽快改弦更张,要清醒认识到,两岸经贸的发展,有助于台湾维持贸易顺差和资金周转,不但不会使台湾经济产生空洞化,反而会为台湾产业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不可取,有小者,有大者。台湾做法的这一“不可取”非同小可,有其明显的政治目的,说到底,是服从于“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独”这个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