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首明 王包龙
(国网海东供电公司 青海海东 810600)
摘要:作为基础行业,电力行业紧跟发展潮流,电网建设得到很大推进。然而,目前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传统的输电运检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现阶段对输电线路发展要求,一些运检问题给正常供电造成威胁,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本文从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管理现状入手,强调了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并详细剖析了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电;运行检修;管理
目前,电力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运行和检修都是分开的,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各司其职。任务的分开导致输电线路的运行、检查和维修工作无法协调统一,给电力企业造成很大浪费。由于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技术发展迅猛,输电线路的运检管理有望朝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下面针对输电线路运检管理一体化进行讨论。
一、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观念陈旧
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电力企业一直呈现改革状态,也在逐渐的引进新技术和设备,但改革的规模较小,发展步伐较缓慢。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传统老1日的管理观念不能满足于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的需求。
1.2工作分配不协调
纵观当下的电网输电线路管理体系和机制,总会发现一些问题,或大或小例如,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这两种工作人员受到的待遇不一样,这容易打击受待遇较差的那一方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整个运检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在日常的运行、检查、维修等工作中容易疏忽,不仅会影响各个工作环节的连接,还会造成更大的漏洞。
1.3管理细节问题
①运行人员在进行完常规的巡视以后,要把巡视到的结果传达给检修班组的工作人员,然后检修班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具体问题给出相应的缺陷处理任务。虽然工作流程看似没有问题,但是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却会导致一些故障排除时间的延长。假如耽误了对缺陷问题的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工作的重复,不仅增加了检修费用,还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得不偿失。②由于运行工作和检修工作是分开进行的,二者工作人员的待遇又不尽相同,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酬劳不能按劳分配,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缺乏明显的竞争意识,对工作的态度特较冷淡,降低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电网的分体管理使工作人员只顾自己摊到的责任,而忽视了集体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这种“只扫门前雪”的态度要不得,因为各自管理好自己范围内的工作后就不与其他工作部门联系,就会造成一种工作上的脱节,不利于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而且也会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会导致工作人员只局限于自己的领域,知识、技能和眼界变得狭隘。
二、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检管理一体化的实质是:在电力企业输电线路的实际管理中,保持输电线路运行和检修工作的共同进行,是一种简易管理的方式输电运检管理一体化的方式。不仅能够使电力企业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勇往向前,满足市场化的各种需要,打破传统的经营工作模式,还能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激发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最终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查和维修工作的效果。此外,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还可以节约很多资源,避免浪费。实际中输电线路的运检管理工作是由各个部门承包完成的,每个部门各分摊一部分工作,不仅可以避免运行和检修工作的重复,还有利于加强各部分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电路运行遇到难题能够共同商讨解决。因此,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非常必要,这种模式对于电力企业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和提高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三、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对策
3.1建立完善的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
具备一整套完善的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是输电线路正常工作的基础。当构建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时,需要保证管理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掌控供电系统输电线路各个状态的具体情况,并可以分析工作人员的检修计划,做出判断并优化计划;其次,管理系统能够从多个方面对输电线路特定时刻的所有数据进行整合,经过过滤,获得重要的数据,再采取某种手段对所有时刻所有数据做好监控工作;再次,一体化管理系统还应便于核对数据的正确性和运行的可行性,便于日后发现输电线路运行的问题,及时解决和处理问题。
3.2构建完整的系统数据库
由于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构造十分复杂,对用电设备的运行管理造成很大困难。输电线路中设备数量的在逐渐增加,用电设备的构造也越来越复杂,都给用电设备的运检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导致输电线路运检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完整而全面的输电线路系统设数据库将起到很大作用。系统数据库的使用,不仅能够降低用电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隐患,还能给出相应的问题处理方案。想要使输电线路用电设备数据库正常运行,数据库中必须包含所有用电设备最初的记录和每次检修的具体信息。其中,用电设备最初的记录包括:设备运行的额定标准、运行基本参数、实时数据和检修数据等。通过分析最初的数据,可以为日后数据的在线检测提供有效依据,也可以作为员工处理故障的重要参考。检修的具体信息内容包括:检修的主要数据、检修的时间和其它具体事项等,对于具体信息的检查可以给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帮助。
3.3建立智能控制平台
由于电力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逐渐现代化,因此相应的管理手段也需要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的控制管理系统能够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安全、标准。运行,也给设备信息的全方位实时监测设定了较高的标准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检管理人员需要建立智能化的控制平台,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整合和命令,准确的储存有效的信息。智能化的控制平台,以原有智能化的检修系统为基础,具有检测、分析、判断和处理故障的自动管理功能,使运检管理系统更简单、快捷、科学和先进,实现了运检工作全面现代化和信息化,对电力设备运行进行科学安排,弥补了运检管理系统中的漏洞,构建了智能化的管理平台。通过智能控制平台来进行运检管理工作,可以从源头上提高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检管理的有效性,避免线路故障的出现,保持正常的用电设备的运检工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语
通过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的管理方式,才能激发运检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才能整体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检查和维护工作效果,给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保证居民和企业的安全用电。电力企业需要建立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成立完整全面的数据库和便于操作的智能控制平台来完成对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彭韶清.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28) .
[2]赵昕,李永刚.关于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3(24).
作者简介
赵首明(1991.6-8),男,青海省西宁市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单位: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研究方向:输电线路运检.
王包龙(1985.12-9),男,青海省海东市人,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单位: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研究方向:输电运检专业的.
论文作者:赵首明,王包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线路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