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派马克思主义对唯物史观的辩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87(2004)03-0017-04
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国家形成的分析派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逻辑分析家柯亨(G·A·Cohen)、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罗默(John E·Roemer)、社会学家赖特(Erik Olin Wright)等。这些人主要是针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精确性和西方马克主义阵营中日益盛行的人本主义、黑格尔主义、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潮,站在科学角度,利用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论证;既体现一种时代精神、文化特征和人生观、价值观的转换,也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了辩护,并注入新的内容。
一、唯物史观的“微观基础”分析方法
当20世纪60年代,分析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整体上衰落的时候,而在美国却是方兴未艾,正是其产生影响和发生作用的时代。美国的分析派马克思主义就是产生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他们站在精确科学和经验事实的高度,从分析和澄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所作的批判和揭露的合理性,力图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详细考察和比较,从逻辑和语言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历史唯物论进行精细的逻辑分析和翔实论证,以期达到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行辩护的目的。其中,尤其是“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一个微观基础一定能够更加丰富和巩固马克思主义”。[1](P133)
分析派马克思主义的开辟者是英国逻辑分析家柯亨。正是他的成名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使得分析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西方世界兴起;并公开表明他们的研究较经典马克思主义拥有自己的原则和特征。这就是他们认为不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仅限于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经验现象和自然语言,而要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抽象的原则,把理论命题程式化、逻辑化、规范化、模式化和简单化。同时,又要寻找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得以确立和存在的微观论据,从具体的问题和概念入手,为论证和评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奠定基础。再一方面,他们还坚持主张用非教条、非传统的方式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连续性、本质性、革命性和整体性,又要看到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诸多挫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提出的严重挑战。
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作为19世纪的社会科学,其粗糙性、局限性,以及某些基础原理的可错性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其总体上的合理性也是不能否定的。因为现实中也会出现这样情形,“人们不会因为一件好工具在某些场合失灵,而把它扔掉,尤其在没有发现更好的工具的情况下”。[2](P20)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工具存在着实践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实践能力、实践对象、实践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它在一位艺术大师手里,可以雕琢出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而在一个笨拙的生手那里,则可能一事无成。
正因为分析派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关系持有一种辩证的和历史的认识,因此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观点都是认可的,并积极地去为其寻找论据。具体地说,他们承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认可马克思给予精辟论述的有关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概念;相信存在一种将优越于现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在这种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产生的劳动异化和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将得到克服。这恰如美国新马克思主义者翰·默(John E·Poemer)所言:当今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大任务就是建构一种当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既包括对资本主义固有弊端的解释和批判,也必须设计出一套有利于克服这些缺陷和弊端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蓝图,眼下“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工具就是建构这种理论所必须的物件。”[2](P21),因为他们所运用的就是能够使人类的一般性认识达到科学和真理高度的数学、数理逻辑和模式建构等现代的科学工具与方法;并宣称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微观基础”的分析方法论,其中包括功能解释的方法、理性选择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以及部分人保留的唯物辩证法;主张运用这种方法论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阶级观念、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理论,以及有关劳动异化、社会异化、意识形态的异化、人本身的异化,以及经济剥削、阶级压迫、社会公正、民主制度等伦理哲学、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问题,进行精细的逻辑分析和现实分析。在这种分析中,对于马克思的一些基本原理与命题,或是为其辩护,或是加以修正,或是拓宽其外延,或是干脆予以否定。
为了系统探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们将其具体划分为三类研究对象:一是方法论,该学派宣称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微观基础”的基本方法论,其中包括功能解释方法、理性选择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以及唯物辩证法。二是经验理论,主要涉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进行的分析和认识。三是规范理论或道德理论,包括劳动异化、社会异化、意识形态异化、人的异化,以及经济剥削、阶级压迫、社会公正、民主制度等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
二、对唯物史观的支持和论证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出现一片反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的唯物史观时,柯亨等人则运用逻辑和概念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了清晰的解释和严密的论证,进行了新的表述和重建,旨在为其辩护,为其提供支持的论据,以引人入胜的形式介绍它的基本思想;目标是建立一种更加站得住脚的历史理论;力求对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作出准确、精练和科学的表述。
比如在柯亨看来,由于时代的限制,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当然保留了黑格尔的历史结构的形式,但是马克思却赋予新内容。在黑格尔那里,历史是人类意识的扩展,是世界精神的展现,是自我意识自身成长的过程;它的动力和载体是文化。而对于马克思来说,历史的主要形式和载体不是文化而是经济结构,历史的主要角色也不是意识,而是发展着的生产力。历史是人类产业的历史;它在生产力中发展着。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概念不仅是用来表达一种想象,而且是构建历史唯物论的最重要概念。
柯亨认为,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经济结构由生产关系构成,生产力不属于经济结构。虽然生产力有力地决定着经济结构的特点,但生产力主要指谓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只构成生产关系的条件,不是生产关系因而也不是经济结构本身。生产关系是人对生产力或人对人的所有权关系,它构成经济结构的主体。关于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劳动关系,应该将它理解为生产的物质关系;它区别于社会关系;它是约束生产者从事物质生产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但并非一切生产关系都属于经济结构;组成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被称为社会的生产关系,而劳动关系虽是物质的生产关系,但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特别是现阶段的生产力,理所当然具有科学性质。因为劳动力是生产力,而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以用来生产知识;知识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而知识内涵是多方面的。科学就是人类知识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它与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合二而一。当然不是全部科学都可以转化为技术和生产力,但是一切科学都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由此可以结论:科学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生产力。衡量一种对象是否生产力,“不依赖于它的实体性是否是物理的,而是依赖于它是否按照生产的物质特点有利于生产。与生产相关的科学知识恰好适于它所履行的物质任务,因此科学是生产力”。[3](P50)
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相关的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柯亨解释说,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不同。生产方式指谓从事生产的一套方法和途径,不是指谓一组关系。经济结构不是生产方式,而是生产在其中进行的构成和框架。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方式、社会方式,以及物质和社会的混合方式。物质方式指人的生产工作方式、从事训练的物质过程、专业化的形式和进行的劳动分工;社会方式指的是生产过程的社会性质,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混合方式是马克思在广义上使用的生产方式,指生产进行方式的物质和社会性质,以及它的整个技术和社会结构。生产的这三种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存在脱离一定社会形式的物质生产。纯粹的物质生产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能定义任何实际的生产历史阶段。但是将社会的内容和形式作出区分具有革命的意义,它有助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按照马克思的革命理论,任何时候都存在“物质成果,生产力的总合,历史地造成的与自然的关系。当在各种社会形态中被创造出来的物质总和超过了容纳它的社会的特定形式的时候,革命就要到来,即内容突破了形式。”[4](P310)
由此柯亨论证了马克思赋予生产力以首要性的观点。他说,马克思把首要性归于生产力,不同于“生产力是首要”的论点。现在一些承认生产力首要性的马克思主义者,满足于把它等同于强加在生产关系上面的限制,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限制是对称的。要使生产力的首要性成立,还必须对相互制约给予解释,即生产力的性质可以对生产关系的性质用功能解释。当生产关系持续稳定的时候,是因为它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革命化的时候,旧生产关系不复存在,是因为它不再有利生产力发展。新生产力出现,是因为它更有利推动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制约作用是同生产力制约生产关系的作用是完全一致和一脉相承的。对此,柯亨主要给予如下说明:一是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才带来该生产关系的流行。二是生产关系有助于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力的独立性,同时也证明生产关系的某些特点不能通过生产力来说明。三是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也限制生产力的首要性。但总体上还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像自然选择决定物种的本性和特征一样。所谓生产力的首要性就是指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或对由生产关系组成的经济结构的解释具有首位作用。这个作用同生产力的“发展命题”紧密相关,其基本论点分析如下:
1)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自然趋势,它表征人的劳动能力或自由活动方式的进步;证明人类具有改善自己处境的智能,懂得如何通过扩大再生产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2)任何一个社会结构都不可能同一切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只要时间足够,生产力将达到一个不再同它从前在其中发展的生产关系或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发展水平。3)为了保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生产关系将发生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因而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的。4)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性命题并不贬低人性或导致“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因为它与人的发展并驾齐驱,一毂统辐;再者历史的发展虽然同人的能力发展相关,但其总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由此看来,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一同其它社会形态一样,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性。资本主义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首先就是因为它促进了生产力增长,将人类生产力推到一个最高水平;而且生产力的首要性允许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先于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力。这恰如马克思所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的理由。它就是这样,不自觉地为一个高级的生产形态创造了物质条件。”[3](P115)既然如此,随着物质条件的积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也就会在发展中逐渐失去其合理性与稳定性,变成人类进步的障碍,直到使人类的解放与物质再生产一致起来,它的历史使命才算完成。这样,也就可以得出一个清楚的结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足够高的水平以前,社会主义革命不会成功。革命早熟的结果,无论它的企图和愿望是什么,最终都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复辟。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绝对必要的实践前提,革命的要求只能是一般概念。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暴力手段可以推翻统治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但在极端贫困情况下,劳动人民却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公共财富,结果是重新开始为获得生存必需品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使全部陈腐的东西又死灰复燃。
由于马克思相信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他对在物质匮乏和落后工业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企图持悲观主义;但是由于他又认为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充分条件,资本主义一定会提供这种条件,因此他的乐观态度又认为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同样不可避免。为此,柯亨批评马尔库塞等人对社会主义革命持有的悲观论调。他说,从目前工人阶级的不革命性上看,资本主义是工人阶级的客观利益,因此他们投票维护它;也可以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已经俘获了工人的心,使他们紧密地依附于资本主义,忽视选择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不要忘记,这只是部分真理,说明进行社会主义转变的代价和困难。工人阶级并没有愚蠢到成为资本阶级意识形态的无能的应声虫,也不是全然不知社会主义远大前景。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革命将于危机中发生的预言,不只是要求工人阶级认识到资本主义加给他们的沉重负担,而且只有在社会危机非常严重时期,人们才会选择社会主义革命。此时,不仅会发生大范围的社会转变,而且这种转变过程必将是激烈的。因为对于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特别在发达时期出现的非理性状态,非得运用激烈的革命形式不可解决。这样,柯亨既维护和澄清了马克思历史唯物论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客观上批驳了当时流行的“多元结构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三、有关剥削和阶级结构的理论
在美国新马克思主义者罗默看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必须改写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现实,特别是针对发达国家,不能再套用19世纪的经济学概念进行论证分析。比如当代的剥削就主要不是产生于剩余劳动的攫取,而是产生于财产关系的不均和财产分配的不公。这样,重铸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就没有必要去争论价格与劳动价值之间的联系,去分析劳动力这个商品与工资的交换,也不必坚持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神秘地生产出多于本身包含的价值,坚持对它的剥削是利润的唯一来源。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也能成立。在把这种理论从劳动价值的交换理论中解脱出来后,同样可以从“生产要素、生产方法、信息形式”等方面证明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拥有强大生命力。
不过要说明的是:按照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罪恶之源,只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并交给劳动阶级掌握,阶级剥削便会消失。而分析派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是要建立一种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也同样生效的剥削理论。这种理论包括:剥削在国有经济模式中也可以出现,在那里富人以商品市场为中介剥夺穷生产者的劳动时间。而在劳动力市场和信贷市场中,由于给经济行为者增添多种选择机会,即每个当事人都可以根据财富的多寡来决定雇工、被雇、独立经营、或借入或贷出资本的最优化选择,这样就不仅形成阶级,也使它们拥有相应的财富,这就是“阶级-财富对应原理”。在不同的阶级中,那些被雇者和借贷者就构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被剥削阶级,而雇佣者和贷出者便构成靠剥削劳动力为生的剥削阶级,这就是“阶级-剥削对应原理”。
据此,罗默又提出有关超出各种具体剥削形式的一般剥削理论;并利用博弈方法阐释了这个理论。在他看来,在一个由经济体中的当事人组成的各种群体参与的博弈中,如果一个群体S带着人均社会资产“退出”该经济体后能使其成员过得更好,那么S在该经济体中就是受剥削的。相反,在该经济体中与S群体相对应的S'群体就是剥削者。如果一种经济体中的任何群体都无法找到条件上可行的其他选择以改善其成员状况,那么在这种经济中就没有群体受剥削。如此,罗默实际上把剥削的本质就界定为“有一种更好的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并根据各种不同的“退出”原则和具体规定,阐发了各种具体的剥削形式,如封建剥削、资本主义剥削、社会主义剥削,以及权力和地位剥削等。
所谓封建剥削,就是指在封建所有制关系下,如果其中某个群体,比如佃农带着财富退出该经济群体而能够改善自己的命运,就证明它在该群体中受到剥削,与之相对应的地主就是剥削者。所谓资本主义剥削:如果一个群体携带社会人均可转让生产资料退出资本主义关系下的经济体,该群体经济状况会变得更好,就说明该群体受到剥削,反之就是剥削。罗默认为这种剥削实际上就“等于马克思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价值来界定的剥削。”[5](P202)所谓社会主义剥削指的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后,由于个人还占有不可转让的财产或技能,不平等还依然存在,那么由不平等引发的剥削就是社会主义剥削。比如“在可转让资产被平均分配之后,如果一个群体带其人均社会不可转让财产退出而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它就受到社会主义剥削。”[2](P75)另外,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财产分配不公现象,特别是当权者不仅可以给本人带来显赫地位,还拥有各种机会攫取财富。这些人假如带着自己的权力地位走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就得无权无势,其生存状况就会相当糟糕,这就足以证明他是地道的社会主义剥削者。罗默称其为“地位剥削”。
由此,罗默认为剥削仅是一个历史概念。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资产阶级革命消灭封建主义剥削,却产生资本主义剥削;社会主义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却孳生社会主义剥削和地位剥削。而所有这些剥削都是由财产的私有形式和不平等关系造成的,因此只有在未来消灭私有财产,完全进入共产主义,才可能真正消灭剥削。不过,这同时说明剥削并不全是坏事,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社会必要性。过早和人为地消灭剥削会损害社会各个集团的利益,降低社会生产的激励因素,障碍生产力发展。当然,也不能否定任何社会由权力地位产生的剥削都必然是破坏生产力和孳生腐败的根源。因此历史唯物论不是抽象地谴责一切剥削,而是历史地看待生产方式的发展。事实上,马克思虽然曾经愤怒地谴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深重罪恶,但是他还是公正地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历史功绩。并在谈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不平等时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其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罗默在对“剥削”概念进行创见性的论述基础上,又与赖特一起提出一种被誉为阶级理论的“一场革命”的“罗默-赖特的阶级划分理论”。其中,关于“阶级构成要素”问题,罗默提倡“财富-剥削决定论”,认定正是财富和剥削决定了不同的社会阶级。关于“新中间阶级”问题,赖特反对把“中间阶层”看作一个实在阶级;认为根据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三个传统阶级;资本家、工人和小资产阶级。今天虽然阶级成分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并没有充分理由一定要给一种阶级结构内的所有社会集团以一个独立的阶级定义。关键是要认识清楚“新中间阶层”的阶级性质。关于“阶级结构”问题,赖特主要是构建了一种阶级划分的框架;认为罗默的剥削类型中,“地位剥削”概念不规范,可以用“组织财产”替代。因为组织本身是一种生产源泉,在复杂的劳动分工中,是协调劳动者之间的合作条件,特别在国家官僚社会主义社会,组织财产是划分阶级的主要依据。这样,赖特就确定4种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财产,作为划分不同社会阶级的标准。具体地说,封建社会,主要财产形式是劳动力,通过强制剥削剩余劳动的形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主要财产形式是生产资料,通过劳动力和商品市场的交换,形成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在国家官僚制社会主义社会,财产的主要形成是组织财产,它通过等级制计划式占有和分配剩余产品,形成经理和官僚资产阶级,与非管理者阶级。在社会主义社会,财产的主要形成是技能财产,它通过从工人到专家的商谈式再分配剩余产品的形成,形成专家与工人阶级。
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赖特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将其划分为12个等级:在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中,他划分出,拥有足够资本雇工,自身不参加经营和劳动的资本家;拥有资本雇工,自己需参加劳动和经营的小业主;拥有自己劳动和经营的资本,没有雇工的小资本家;在非生产资料占有者,即雇佣劳动者中,他划分出专家经理、专家监督、非管理专家、中等文凭经理、中等文凭监工、中等文凭工人、无文凭管理员、无文凭监工、以及无产者。在赖特看来,即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依然是一个最大阶级,从拥有中等文凭的工人算起,就是在美国也拥有将近40%的劳动力属于这个阶级。处于剥削地位的集团是少数,无产阶级革命仍将有远大前途。
以上就是分析派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解读和发展。它既突出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经验性、现实性,也突出其历史性和逻辑性;既看到新时期的阶级关系、政治关系,也看到新阶级的不断分化与形成,以及新的剥削性质与剥削关系。总之,在一系列问题上,分析派都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给予新的支持和论证。
[收稿日期]2003-12-11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罗默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