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论文_刘平

北大疗株洲市恺德心血管病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本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干预组4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硝酸甘油使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尽可能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且能保证心脏正常血供。

【关键词】西医;中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知识血管狭窄、阻塞、心肌缺氧缺血、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病情发作时患者通常伴随着心绞痛症状,其中常见的类型就是不稳定型心绞痛,若不稳定型心绞痛长期、反复发作,则极易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将不稳定型心绞痛积极转变成稳定型,及时避免心肌梗死、猝死,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此课题选取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具体流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资料

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本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组,对照组40例中女患18例、男患22例;病程3—8年,平均(5.07±0.94)年;年龄范围50—78岁,均值(63.15±4.83)岁;干预组40例中女患者16例、男患者24例;病程区间2—10年,平均(5.38±1.06)年;年龄47—79岁,均值(62.72±4.90)岁。纳入方法[1]:不具有药物过敏反应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经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断标准者;血液系统无其他疾病者;患者、家属知晓治疗方案,且自愿参与实验;病例资料完善者;排除方法[2]:肝、脾、肾、肺等器官严重病变者;需哺乳或已妊娠者;认知功能障碍或有精神疾病者;无法进行有效语言沟通者;预期生存时间≥3年者;由其他因素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组间差异在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未呈现对比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内容:指导患者卧床充足休息,给予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吸氧等对症治疗,针对合并心脏功能不全者,需提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针对中高危者,需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针对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者,需提供降糖、降脂、降压等治疗,连续治疗14d。干预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内容:其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中医药方包括路路通、桂枝、台乌、五灵脂、水蛭、红花各10g、瓜蒌皮、降香各12g、川芎、赤芍各15g、丹参、葛根各20g、黄芪30g,对阴虚隐痛者,需适量添加制附子;对寒凝痛者,需适当添加薤白;对气短心烦者,需适量添加天冬;对舌苔厚腻、痰浊肥胖者,需适当添加陈皮;对瘀血刺痛者,需适量添加桃仁,将药方用水煎煮取汁,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14d。

1.3 评定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其中包括硝酸甘油使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等;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标准[3]:治疗后,患者硝酸脂类药物使用量减少≥80%,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或消失,静息时心电图检查正常,即显效;治疗后,80%>患者硝酸脂类药物使用量减少≥50%,80%>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静息时心电图检查显示ST改善≥50%,且导联T波从倒置转变成直立,即有效;治疗后,患者硝酸脂类药物使用量减少<50%,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静息时心电图检查显示ST无明显变化,即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整理实验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描述定数资料用(%),行x2检验,均数±标准差()描述定量资料,检验用t,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指标对比

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硝酸甘油使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指标对比()

2.2 两组疗效对比

如下表2可见,干预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82.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疗效对比(n,%)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与稳定型相比,其具有心绞痛持续时间长、疼痛更剧烈、易恶化的特点,且长期反复发作容易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其中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吸氧等,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氧供血,扩张脑血管,但长期用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头痛,最终严重影响临床疗效。而中医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厥心痛”、“真心痛”、“胸痹”等范围,主要是由于心血瘀阻、寒凝气滞、心气虚弱所致,故可以采用逐瘀通痹、益气温阳的药方治疗,方中的路路通、桂枝能够宣阳通痹、温经止痛;台乌、瓜蒌皮具有化痰通络、理气宽胸的效果;五灵脂、水蛭能够止痛、破血、逐瘀;降香、红花、川芎、赤芍、丹参、葛根能够化瘀通络、行气活血;黄芪具有益气补中的效果,同时其中的丹参能够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后三磷酸肌醇与血栓素A2含量提升,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抗血小板凝聚;五灵脂能够改善平滑肌痉挛,可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有助于提高机体耐受力,能有效镇静、降血压;水蛭能改善体内外血液瘀滞,降低血液黏稠度,可缓解动脉痉挛;黄芪可保护心肌细胞,能降低心肌消耗,稳定、改善心肌细胞膜和细胞线粒体功能,诸药联用发挥着温阳通痹、逐瘀止痛、益气活血的作用。研究显示,干预组患者硝酸甘油使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还可降低硝酸甘油使用量,且能维持心肌正常缺氧缺血,值得推广应用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

参考文献:

[1] 李玉慈,徐启耀,王贤恩,等. 红花黄色素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2849.

[2] 李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5):587-588.

[3] 徐越.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热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0):1164-1165.

论文作者:刘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论文_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