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验学习反思十年初中德育课程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初中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全国第8次课改对中学课程的安排,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的7至9年级,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以取代原有的思想政治课。历经十年时间,新的德育课程与教学境况如何?能否帮助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本文扣住“体验”这个关键词,拟对初中德育课程的变革,进行初步的反思和梳理。
一、体验:课改前后两种德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分析
“体验”,是本文反思与立论的关键词。“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按照心理学解释,体验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从教育学层面理解,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体验既是一种主体性活动,也指活动结果。刘惊铎先生认为:“体验包含有个体人过去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下的生命感动和人生希冀的蓝图。”[1]对于德育课程来说,究竟看重体验,还是淡化、舍弃体验?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了德育课程观的不同。前者坚守的是生活论德育,后者由知性德育论所主宰。
先看课改前颁发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它的各部分所陈述的“知道”“了解”“认识”“懂得”“说明”“解释”等等,均属描述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语词,而浏览“大纲”文字,唯独见不到“体验”二字,表明了旧大纲是知性德育主导的产物。它所注重的是“那些测不到人体温的客体化知识”,“是那些抹去了丰富人性内涵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演”,是摸不到心跳脉搏的“冷冰冰的道德训诫”[2]。德育课程如此重知识而淡化、舍弃体验,其教学过程必然脱离生活,丢掉活动,疏离实践;教师必然以教材为本,课堂上滔滔不绝,享有绝对话语霸权,其言其语无非是对教材原型的“克隆”。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既不以身“体”之,亦不用心“验”之,只是在课堂上呆坐着,听教师一人言说,看着黑板抄写,还要生吞活剥、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知识要点和“条条”,以应对日后的考查和考试。如此学习德育课程,学生倍感苦涩、无比痛苦,其身心受到的压抑可以想见。更町悲的是,这些所听、所记的内容,完全脱离学生生活,不能触及心灵,点燃不了他们的情感,掀不起他们思想的波澜,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毫无效益。这是长久以来德育教学乏力,没有实效性的症结所在。
与旧的思想政治课不同,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坚守的是生活德育,注重催生、孕育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特别凸显了体验和体验学习的价值。例如,在课程性质部分特别强调——“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直接点明了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有利于“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理念部分写有——“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同时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上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只有感悟人生意义,积累生活体验,才能“促成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在分类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尽管没有直接写上“体验”,但“热爱生命……/亲近自然……/孝敬父母……/热爱劳动……/遵守规则……/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等8条目标的达成,统统都有赖于体验学习。诚如哲学家波兰尼所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缄默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没有体验,就不会引发学生内心世界的波澜或震撼;没有体验,思想品德成长的“嫩芽”就不会萌生于少年的心灵。德育课堂只有当学生有了率真的、深切的、情感潮起的体验时,他们绚丽的心灵之花才能绽放!在教学建议部分单列了一条——“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这一条旗帜鲜明地强调了德育课程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此外,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部分,也提出了有关体验的内容和要求,限于篇幅,恕不展开说明。初中德育新课程之所以注重体验和体验学习,是与生活论德育所主张的“基于生活,依托活动,力主实践”的理念相联系的。“生活”“活动”“实践”与“体验”是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其一,“基于生活”是支撑德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为学生“是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其二,“力主实践、依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亲力亲为,动手操作,从中孕育体验,以实现他们优良品德的建构,促进其思想之花的绽放。从上述比对中不难看出,以“体验”为尺度,可以检核出“知性化德育”和“生活论德育”的分野,同时也可以明白体验学习,乃是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必须要看重和施用的学习方式。
二、体验的特点与注重体验学习的意义
扣住“体验”关键词,反思十年初中德育课程的变革,我们一定要更加看重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表征初中德育课程变革最鲜活,最能彰显学生生命色彩和生命意义的学习方式。作为中学德育教师,一定要把握体验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体验学习,注重发挥体验学习的功能,充分彰显和放大体验学习的意义。
(一)体验的特点
体验具有亲历性、个体性、形象性、情感性、生命性、境域性、融合性和印刻性等基本特点。
——亲历性。“亲历”与亲身经历不同。后者是指主体亲历现场,与他人他物直面遭遇;而“亲历”的包容面要宽,它既含有亲身经历具体的实践活动,获取知、情、意、行等方面的体验成果,还包括从心理上所想象的与客观事物相遭遇而孕育的感受。亲历性,是体验的本质特征。
——个体性。体验通过亲身经历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人意义的领悟。体验直接指向个体心灵,激发其对意义的深刻感悟。由于学生生长的环境背景不同,知识经验有别,感受、体验的层面和角度不同,每个人对意义的领悟不会一样,必然表现出个体化特征。
——形象性。体验是具体情境中学生的知觉、表象由外而内的反馈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有直觉和形象呈现等特征。
——情感性。体验本身就伴随着情感。情感是体验的动力。学生在体验中最终生成的是一种新的更高意义的情感。
——生命性。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是“一种跟生命活动密切关联的经历”。体验“首先是一种生命活动,其次才是内心形成物”。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人总是把他最深刻的体验看成自己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境域性。体验的获得与特定的境域联系在一起,是对特定境域的一种直觉综合和把握。当类似境域出现时,就会有“似曾相识”的体验。
——融合性。一是指心理因素的融合,体验是一个人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的过程。二是指主体和对象也融为一体。个体人所获体验不仅是体验对象的产物,也是体验者自身的产物。
——印刻性。一旦孕育了体验,就会印刻在心,经久不忘。这既是体验的一个特点,也是一大优势。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素养并不是要保留在记忆中的一堆死知识,而是通过深刻感受、体验、领悟后而凝结在心灵里的东西”。
(二)注重体验学习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程的体验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中发生的学习,是学习者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或内部世界的交往中,获得感受、体味、领悟,生成情感与意义的一种个性化学习方式。
——注重体验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感知觉、想象等心理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孕育形象思维,使学生的主体性趋于更丰富、更全面的境界。
——注重体验学习,有利于张扬学生的生命力,彰显其生命的意义。体验学习是一种切己性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对象,“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镌刻着他们生命印记的内容,他们的学习所得也才真正能附着于他们的生命体之中,化成为他们有血有肉生命体中的有机构成,也才可能通过学习使内在的生命力得以进发,形成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3]学生借助体验学习,实施对生活的深度体验,其所感、所悟、所得、所获,无疑是他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注重体验学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和谐发展。“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4]加大力度,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正是对他们施予的最有效帮助。在体验学习中,学生的全部身心机能都被“动员”起来,从身体的感觉到心灵的搏动,从直接的触动到理性的分辨,都得到了陶冶和培养。诚如有的学者所说:“人们借助体验实现意义的感悟,情感的升华,意志的坚忍,行为的推动。这种知、情、意、行的和谐互动,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共生共荣。”学生几乎是伴随他自己独特的体验而成长的。生活因体验而丰富,思想因体验而深刻澄明,心灵因体验而善良,生命因体验的润泽而亮丽。借助体验学习,思想品德教育才会真正进入少年心灵,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思想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5]
——注重体验学习,才能彰显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才能保证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促成每一课时教学目标和课程整体目标的达成。
三、深入推进和强化体验学习的基本路径
扣住“体验”关键词,反思十年初中德育课程的变革,要求教师要从服务、优化学生实践体验、心理体验和情境体验着眼,精心为他们提供体验的载体,优化体验的氛围,打造体验的平台,有计划、有目的、有效度、有力度地推进体验学习的实施。
(一)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是指个体人直接参与实践,亲身经历某件事,从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或是承担或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从中体验其角色的处境和道德境界。
实践体验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土壤”,体验的“花卉”生在其中。进行实践体验的路径很多,可以参与社会调查,访谈有关人物,动手做做实验,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看一看,用自己的耳朵听一听,用自己的手和肢体去触摸触摸,从中就会孕育真切的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体验的重要途径,还有为学生设置的为他人服务的“岗位”以及让他们参与德育实践基地的野外科目训练等等。学生通过亲身践履,经受磨砺,便可收获意想不到的体验效果。例如湖北省宜都市宋山德育实践基地(由政府有关机构主管)开发的野外训练18课,营造的是与都市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生活情境完全不同的“田野”风格,学生在实践中亲力亲为,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情思,引发其生命的感悟,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在“基地”催生的生命性体验,即使通过若干节思想品德课教学都难于获取;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孕育的精神种子,借助在“基地”上的磨砺和实践体验,可以绽放出耀眼的思想花朵。
实践活动和因应而生的实践体验,是学生生命中的一次经历,一次历练,一次心灵的洗礼。实践体验的效应,不局限于加法的运算,还体现在乘法的运算上。实践活动的次数愈多,学生的实践体验就愈丰富、愈精彩。正是源于学生实践体验的积累和升华,学生才能彰显睿智的、闪光的思想,课程目标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心理体验
心理体验主要是通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和处境;或是将自身经历中值得珍视的东西提取出来进行回味、过滤;或是因构筑梦想,希冀未来而引发的美好的、甜蜜的感受。心理体验说到底,就是要让学生能体验到自己的责任、义务以及对过有道德的生活的追求。
“心理换位”体验,是心理体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心理换位”,是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状态,与他人、他物进行角色置换,由此时此地此情境,换位到彼时彼地彼情境,并按照置换后的角色,感同身受地去体验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关心他人》一课,教材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了模范共青团员刘玲关心同学、老人和病人的故事。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进入文本,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所作所为,然后启导学生从三个视点细腻地体察刘玲关心别人的情感世界,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被刘玲关心的“同学”“老人”和“病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刘玲的爱心。
从教例中不难看出,让学生借助想象、思维等心理因素,对文本中的人、事、物、境实施心理体验,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感素养,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认识和价值观。“心理换位”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移情性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百倍看重”。
(三)情境体验
所谓情境体验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预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旨在展现形象的场景,以引发学生的体验。
创设情境的路径很多,可用绘画勾勒情境,可用音乐渲染情境,可用语言描摹情境,可用表演烘托情境,可用视频活化情境,等等。例如教学《世界文化之旅》一课,为了让学生体验中西文化的和谐交融,教师呈现了“女子十二乐坊《茉莉花》”的视频,并切入解说词:“她们有活泼靓丽的外形,具有演奏中国传统乐器的精湛技巧,也能娴熟地使用西方的打击乐器和电吉他。她们联手演奏的中西方不同风格的爵士、摇滚和古典音乐,真是太精彩了!”借助视频,学生从鲜活、动态的影像和优美动听的旋律中,真切、深刻地体验和感悟到了中西方文化在交融中发展的奇妙景观。
开展情境体验,教师要营造一种快乐、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体验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幸福感。
四、教师引领学生实施体验学习的四个要诀
扣住“体验”关键词,反思十年初中德育课程的变革,教师一定要锤炼和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掌握启动、引领学生实施体验学习的技能。
要诀1:注重激发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生实施体验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源自哪里?一方面来自于学习兴趣,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这就要求体验的内容要贴近生活,考虑学生的需要,并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呈现,使学生在体验中有收获、有快乐。另一方面,学生实施体验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来源于学习责任。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把体验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到体验学习中。
要诀2:注重引领学生基于生活而体验,体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遭遇是让他们体验生活意义不可或缺的最切近、最真实的资源。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可以是一个笑颜,可以是一缕白发,也可以是一句细致入微的叮咛……教师把类似这样的资源“定格”在课堂上,让学生从平凡中体验人的需要和快乐,让他们的心变得细腻起来,敏感起来;体验的次数多了,学生的心灵就会不断得到甘泉的滋润。
要诀3:注重当好学生体验的“助产士”,引领学生不断地累积、扩展和丰富生活体验。
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是他们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源泉。这种体验不可由教师传授,也不可移植,只能由学生自己通过“亲力亲为”而引发。据此,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积极启发引导,当好“助产士”角色。要借助体验,让学生不断地去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使许多原来对于他们不具有生活意义的生活现象得以进入他们的意义世界之中。
要诀4:注重引领学生交流和分享各自的生活体验。
体验直接指向个体心灵,引起心灵震撼,激发对意义的深刻感悟。学生一旦孕育了体验,教师应激励他们采用绘画、文字和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加以交流。借助体验而生成的意义,对每个学生来说,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学生成长的环境背景不同,个人知识经验有别,体验也会具有不同特质,表现出差异。换言之,每个学生体验到的“意义”,都是属于他(她)个人的,不能相互取代;是个性的,不会雷同。既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这是一笔重要的资源财富,我们就应让学生彼此分享。
注重体验学习,是德育课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革。体验学习让学生的身体与灵魂融为一体去把握生活的意义。基于此,我们要激情讴歌:注重体验学习的“德育课堂是迷人的,因为这是一个富有动感的课堂!一个洋溢情意的课堂!也是一个进发运思的课堂!”[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