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的护理中对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收治的87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有4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有47例,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明显较相应时间的出血量,且P<0.05,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出血量,保障产妇分娩的安全,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见性护理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产科的医护工作中应给予产后出血足够的重视。为更好明确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控制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资料为我院产科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为单胎且足月妊娠,均选择经阴道分娩。按照给予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产妇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有40例,产妇年龄在22~36岁之间,平均年龄(27.63±1.34)岁;孕周在38~40周之间,平均孕周(39.52±0.43)周。观察组有47例,产妇年龄在22~34岁之间,平均年龄(27.27±1.13)岁;孕周在38~41周之间,平均孕周(39.52±0.57)周。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相关护理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其监督下实施。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产前对产妇进行常规检查、产中助产及产后作相应指导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⑴产前预见性护理:预产期前1周对产妇的产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给予其个性化的安慰及心理疏导,以缓解产妇紧张及恐惧等负面心理;根据产妇的分娩指征、体征等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阴道分娩过程、时间及可能性因素等的讲解,以增强产妇对分娩的认识,帮助其树立阴道分娩的信心;给予体弱、有合并症的产妇特别关注,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并指导其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加强合并有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产妇的护理;产妇入院时将其病史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作相应标记,制定相关应急处理方案。⑵产中预见性护理:产妇进入产房后积极指导其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在第一产程开始后,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及分娩反应,若出现异常则立即向主治医师反馈并作对症处理;指导并帮助产妇采取正确的分娩姿势,对其分娩用力进行正确引导。第二产程开始后护理人员注意对产妇的会阴部位进行保护,给予密切观察,注意操作的轻柔以防止软产道发生损伤。第三产程开始后耐心指导产妇进行胎盘分娩并对分娩后胎盘是否完全分娩进行认真检查;检查若发现产妇发生软产道损伤,则配合医生及时将伤口进行缝合。⑶产后预见性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产后反应,若产妇血压异常并伴有恶心、口干及眩晕等症状,且表现出面色苍白,则及时给予其子宫按摩,必要时可注射缩宫素;若产妇发生出血现象,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鼓励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并帮助其调整喂养姿势,保证新生儿顺利吮吸,从而刺激子宫收缩以减少产后的出血量。遵照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及吸氧,嘱咐产妇注意饮食及运动,避免客观性因素刺激引起的阴道出血。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比两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其中当胎儿分娩后24h引导流血的总量超过500ml时,判定为发生产后出血[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差异的检验由 进行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由卡方值( )完成组间计数差异的检验。若P<0.05,则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记录的数据显示,观察组产妇发生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3%(1/47);对照组产妇发生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50%(9/40)。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
由记录的数据可知,观察组产妇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且P<0.05,两组出血量存在统计学差异。详情如下表所示。
3.讨论
产后出血在妇产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凝血功能障碍、产妇体弱及胎盘残留等因素为临床中多见的诱发因子,若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将造成产妇发生大出血及休克,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因此加大对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预见性护理属预防性护理方法,本次研究中我院在对产妇的体征及病史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于产前强化产妇的心理疏导及引导分娩知识教育,缓解了产妇的不良心理同时增强了其对分娩技能的掌握,为后期的分娩提供支持;通过加强饮食及运动护理,增强了产妇的心理素质,有效避免了产妇因体弱及基础病等原因造成产后出血;根据产妇的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在尊重产妇的同时提升了护理的质量;产后对产妇的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对出血情况进行预测性分析并给予对症处理,使得护理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危险[4-5]。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较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低,产后2h及24h产妇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预见性护理成效显著。
综上所述,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出血量,保障产妇分娩的安全,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胡艾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38-239.
[2]彭玉英.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51-252.
[3]张晓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259-260.
[4]殷博.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196例[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06):88-89.
[5]刘光红.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01):122-123.
论文作者:全宏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预见性论文; 阴道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