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 2019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未病”理念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社区诊治的912例社区糖尿病高危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未病”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6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hPPG、HbA2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治疗中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关键词:中医疗法;治未病;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类疾病,分为原发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1]。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是因为淤血。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即为未病先防,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本文就采用中医的“治未病”理念,观察其在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社区诊治的912例社区糖尿病高危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60例,女性患者96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4.32±2.12岁。治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5例,女性患者101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6.54±2.34岁。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即①健康教育。定时的进行关于糖尿病的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②出院指导。获得患者的电话号码,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注意检测血糖,科学饮食,使患者了解糖尿病需要注意的事项,定期电话随诊。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治未病”理念”,具体内容包括⑴以“治未病”理念作为指导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概念和原因,使其明白合理饮食和药物干预治疗的有效性。⑵饮用降糖健脾活血汤,药方:郁金12g,茯苓12g,白术12g,丹参12g,僵蚕9g,川楝子9g,香附9g,片姜黄9g,制大黄6g,蝉蜕6g,制成汤剂250ml,1次/d。⑶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运动方案,以比较温和的运动为主,如步行、太极、慢跑、游泳、健身操等,10~30min/次,体能较好者可适当延长至1h/次,1d/次。
1.3 疗效标准
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2C)降到正常参考值或接近正常范围则为显效;FPG、2hPPG、HbA2C有所改善但未降到正常参考值则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无效[2]。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 SPSS 16.0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280例,有效147例,无效29例,有效率为93.64%,对照组中显效235例,有效132例,无效89例,有效率为80.48%,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hPPG、HbA2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 n=456
3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也呈显递增趋势。中医理论中,其发病原因是饮食不控制,使身体的脏腑损伤,而导致糖的代谢紊乱[3]。中医学主张无病时养生,有病时早治病,防止病情加重,康复后好好调理,防止复发。本次研究结果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hPPG、HbA2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可以得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树林,凌燕.“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3,33(6):550-552.
[2]魏建巧,刘敬颇.治未病理念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7):2049-2051..
[3]高绍红,曾柳红,欧阳江华等.中医"治未病"护理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9):7-9.
论文作者:张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医论文; 理念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糖论文; 《健康世界 》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