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结算审计是检查建设项目投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是将建设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情况及其他事项实施审计的方法,只有加强审计环节工作,才能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防微杜渐,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总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设工程;结算审计;问题;风险;防范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是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及保证工程资金合理合法合规的运用,并提高其投资收益的一种行之有效途径。它既是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也是重点提高投资效益审计的一种具体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逐渐多元化以及利益局面的多样化,急需开展好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但工程项目涉及是多方面的,且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工程审计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工程结算审计的含义
工程结算审计包括总包、监理、造价咨询单位以及建设单位对各承包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资料所进行的审计活动。
2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明确
建设工程实施包括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工程竣工结算和决算以及评估等部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进行系统地以及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我国现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名为“三位一体”,实际上存在着各自为政,互不配合,权责不清等问题,形成施工、监理、造价、管理、审计等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内部有机联系紊乱,严重违反了工程建设的原有规律,导致一些项目出现随意增加建设内容,提高了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等相关问题。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追求政绩,以行政权力决定工程项目建设,形成了“首长工程”和“条子工程”。这些建设工程项目未经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有的甚至未落实资金,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项目投资的严重损失浪费。以上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我国现行建筑工程类项目决策以及管理体制缺乏“刚性”,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缺失。
2.2 招标形式形同虚设
建设工程招标是我国建筑领域的一项巨大革新,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的工程投资建设机制,达到避免建设工程领域的暗箱操作,节约建设成本,更好实现投资经济效果的措施。但是,由于传统审计普遍是将审计重点放在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上,这是一种事后的审计监督,不能对建设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相应审计,所以会导致在整个工程实施中存在着严重的违法等行为。有些工程发包单位不按正常规定进行招标,而是私下搞“暗箱”操作,向投标单位索要回扣、好处费;还有的工程在招标前“设局”,招标中“演戏”,进行串标、陪标、买标、漏标等;有的建设单位甚至采取指令发包、人情标、招标变议标、规避招投标等假招标形式,实现由指定投标人中标的违法目的。
2.3 材料成本难以确定
现阶段建筑材料市场不规范,价格混乱。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市场价格差异悬殊,在审计过程中感觉到材料实际价格无法核实,成本难以测定。即使是审核其原始购货发票,也由于外部建筑材料市场的混乱使得真伪难辨,况且回扣与折扣普遍,更增加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原因
3.1 建设单位领导及有关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不能完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工程招投标活动并规范合同行为,甚至受个人利益驱动,致使建设单位的招投标工作暗箱操作,利用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行为,其工程技术人员或监理人员缺少工程计价的相关知识学习,混淆传统计价概念相,不能完全按照国家规范有关规定处理相关事宜。
3.2 很多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编制人员,不对竣工工程进行实地现场勘察,甚至在对工程图纸及相关变更材料均不熟悉的情况下就草率编制,导致已变更取消的工程项目,在工程决算中仍然出现高结冒算的情况,进而造成工程造价增大。
3.3 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资料未能完整归档或有意不建档,造成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无法建立完整的工程资料并按要求报送工程结算所需材料,从而使审计工作周期过长、风险加大。
4 风险防范
4.1 一是工程监理的监督。工程监理的职责是对整个工程从立项到完工,利用其专业技术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二是建设单位现场人员的监督。为协调好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建设单位应委派一名熟悉施工专业知识以及预(结)算技术的人员(甲方代表)进行现场监管和管理。甲方代表监督施工合同的执行,及时协助监理处理日常事务,并对监理的签证进行现场监督。三是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在工程项目立项前,审计人员应同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拟邀请投标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诚信度进行相关评估。四是基本建设工程的预(结)算在送审之前,各个部门必须进行审核。
4.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审计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制度保证。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就是审计组织本身必须有健全、完善的控制制度和审计工作规范。在审核过程中实行分级审核制度,主审、初审、复审相互制约,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杜绝风险的形成。
4.3 审查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工程结算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它依赖于建设单位及部门所提供的原始资料,包括图纸、变更、签证,隐蔽工程验收等现场等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是否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内审人员要把对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作为核心问题来对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审计过程中,应首先审查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对所有隐蔽签证资料进行对比,并加以分析。
总结:建设工程结算审计对建筑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阶段建设工程还有诸多问题,加大对建设工程结算审计的力度,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冯万英.建设工程结算审计问题成因及风险防范[J].民营科技,2012(9):222.
[2]黄璜.建设工程结算审核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5,37(1):143-144.
[3]罗辉.基于竣工结算环节审计中的风险控制措施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022.
[4]于娟.浅谈工程造价结算审计争议问题-合同风险、条款的争议[J].建筑•建材•装饰,2015(21):79-80.
[5]徐静,盛光明,赵艳红,等.军队工程建设项目结算审核方法及风险控制[J].军事经济研究,2014(9):38-40.
论文作者:刁文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工程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资料论文; 风险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