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结果:回顾96年国家财政状况_货币政策论文

关注结果:回顾96年国家财政状况_货币政策论文

适度从紧见成效——’96全国金融形势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见成效论文,形势论文,金融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开局,我国金融工作第一步迈得如何?这是今年宏观经济中的热点和焦点。199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九五”计划和未来15年发展纲要。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在1996年和整个“九五”期间“继续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方针。进入1996年后,社会上又出现了要求启动经济、增加货币供应的强烈呼声。基于1997年香港回归和中共召开“十五大”的多种因素,有人又提出经济再度高涨的预测。1996年3月的全国政协、人大“两会”再度坚持了“适度从紧货币政策”。这是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的重大决策,也成为今年金融工作的唯一目标。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及整个金融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适时调整信贷结构,切实推进金融体制和信贷资金经营方式的转变。通过深入开展“四讲一服务”(讲改革、讲政治、讲法纪、讲效益、提高服务水平)活动,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宏观金融继续平稳发展,迈出了“九五”可喜的第一步。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货币总量调控适度;各层次货币供应同时趋好,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截止6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M[,0])766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反映社会即期需求和企业支付能力的狭义货币(M[,1])余额2462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0%,比上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反映社会总需求状况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6813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增幅比上年末回落了1.3个百分点,逐步向25%的预定目标靠近。 各层次货币供应量走势回落表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总需求的增长。从目前主要相关经济指标看,投资受到有效控制:1—6月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物价涨幅在预定调控目标之内。1—6月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7.1%,比上年度回落了7.7个百分点。

2.货款增加,投向基本合理,实现了资金重点向农业倾斜、向国有企业倾斜、向国家重点倾斜。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适当加快了贷款进度,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宏观调控取得进一步成效,支持了经济发展,夏粮获得丰收,消费品市场稳定。

到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4380亿元,增长23.4%,比去年末增加37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039.3亿元。其中,新增部分主要是国家银行贷款增加2616.5亿元,占全部多增贷款的96.9%。

上半年国家银行贷款增加很多,投向基本合理。主要是支持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需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到位率提高,加大了对农业信贷投入的力度,保证了国家收购农副产品的资金供应。

上半年全国各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098.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市场繁荣,社会安定,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这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

3.各项存款增加,银行支付能力增强

截至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35457.9亿元,比年初增加5742.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705.6亿元。受取消保值储蓄和储蓄利率下调的因素影响,居民储蓄行为开始发生变化,定期储蓄存款增势减弱,活期储蓄存款上升,结构有所改善。

二季度定期储蓄存款增加额比重为81.2%,比一季度94.6%的比重下降13.4个百分点。这对降低银行成本,加快商业银行进程以及增加市场有效供求都有积极的意义。

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企业存款增加189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其中国家银行的企业存款增加158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6%,企业存款增加主要是上半年银行贷款投入较多和企业结售汇相应增加了人民币资金。值得注意的是,从5月份开始,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比重开始明显上升,表明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改善。由于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增加较多,银行保持了较强的支付能力。

4.人民币汇率稳定,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一季度对外进出口曾出现逆差,4月份以后这种状况逐渐转变,到6月末已达到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加上外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国际收支仍保持较大顺差,累计结汇大于售汇,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全额达86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了1美元兑8.32元人民币的水平,与年初基本持平。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外汇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

从目前情况看,这一轮的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总量平衡有了进一步的改观,处于1993年以来的最好时期。今年上半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增长7.1%,其中6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5.9%。预计全年经济增长9—10%,物价增长控制在9%以下。正如有的经济专家预测,如果能继续实行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今年国民经济有可能实现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的经济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上半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指标较好,但微观经济困难较多。突出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亏损上升。反映在银行方面,导致银行经营困难加重,资金周转不畅。宏观调控、适度从紧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这是由于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孤立进行,必然受到宏观经济,尤其是企业效率低下的严重影响。

1.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是速度效益型,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倾周期性”。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周期基本一致,速度高时企业效益就好,反之亦然。但1993年下半年宏观调控以来,企业效益的“倾周期性”越来越不明显。虽然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在1995年二季度以后有所回落,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4%以上,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也保持在13%以上,但在这一速度时的企业经济效益却明显下滑。今年以来,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全国37万户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前5个月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3%,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5月末产成品占压资金达到2255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00亿元,国有企业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2.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代表一定时期社会总需求的广义货币M[,2]仍在高速运行。下半年拉动物价的潜在压力较大,且投资内在扩张机制没有改变,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很强烈。虽然已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功效开始显现,但从经济运行的客观情况来观察,实际产出部门对货币政策措施的反应并非一致。由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货币从紧的政策措施功效并不明显。

近两年来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国家银行贷款投资不断增长,企业效益回升缓慢。今年1—5月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290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91.5亿元。其中国家银行各项贷款增加1823亿元,同期对比多增610亿元,且商业银行净拆出资金明显上升;反映企业支付能力的单位活期存款,并未显著上升。货币的流动性也未得到较快的改善。

3.鉴于目前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点,国家和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经营、生产、人事、财务管理趋向复杂,难度增加,甚至出现了国家信贷资金进入企业后的“漏损”现象。部分企业没有将所得到的信贷资金真正用于生产循环,而是挪作他用。有一种观点认为,漏损的信贷资金有一部分流入了证券、股票、房地产市场。对此一个时期的股市变动轨迹,可以看到股市高潮时企业存款的增幅就会下降,由此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其要实现目标之间的固有关系,使货币政策措施的功效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松动银根,扩大信用,放弃宏观调控,势必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几年来的宏观调控成果将丧失殆尽。

4.探讨目前资金紧缺的深层原因,不能就资金论资金,必须改变资金枯竭的制约因素——经济增长方式。国内外的一些企业表明,凡是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的企业,除了管理不善的人为因素之外,还有两大先天不足:一是劳动密集型,资金、科技含量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慢,市场应变能力差;二是投产之前基建投资规模大又不配套,中长期债务大,流动资金匮乏又无力补足。反之,集约化程度高、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高、管理规范、产品市场份额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资金相对宽松。所有这些,都集中反映在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与否上。说到底,资金紧缺的实质是受到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企业是导致资金紧缺的根本原因。但是又要清醒看到,这种转变是一个长期、渐近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急于求成。只能面对现实,立足长远,标本兼治,坚持务实的态度,把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缓解目前资金紧缺的矛盾有机结合起来。

三、今后的主要措施

鉴于以上情况,今年后几个月金融战线要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要与其他措施相配套,努力改进金融服务,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帮助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主要政策措施是:

1.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要按年初计划控制货币供应量,继续控制广义货币M[,2],使之降到25%的目标。适当提高狭义货币M[,1]的增长速度,逐步达到增长18%的水平。为此要运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物价稳定。

2.抓住目前有利时机,运用信贷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新一轮较高质量的经济运行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主要包括继续支持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国有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贷款的需要;疏通商业流通渠道,扩大农村工业品下乡,开辟国内外市场;支持企业改革,促进经济联合,培育企业集团;支持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做好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债务处理;在50个大城市和7个城市试行主办银行制度,密切银行和企业的关系。

3.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贷款质量。《贷款通则》1996年8月1日起实施。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依法自主经营信贷业务。同时,对贷款承担责任。除国务院确定的特种贷款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银行贷款和担保。

标签:;  ;  ;  ;  ;  ;  ;  ;  ;  

关注结果:回顾96年国家财政状况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