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作用分析论文_毛健辉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作用分析论文_毛健辉

毛健辉

(江苏省启东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诊断脂肪肝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名,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Y-GT水平的测定,并血清学指标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ALT为66.0±18.5U/L、AST水平测定约为52±12.5U/L、Y-GT为55.0±10.9U/L、TG为2.5±1.9mmol/L、TC为5.5±1.5mmol/L)对比,治疗后观察组(ALT为35.0±13.0U/L、AST水平测定约为34±12.5U/L、Y-GT为45.0±9.9U/L、TG为1.6±0.5mmol/L、TC为4.5±0.9mmol/L)各项指标值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而且具有创伤性小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诊断脂肪肝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对于脂肪肝的早期治疗就有着极为重要的诊断意义。

【关键词】肝功;血清学指标;脂肪肝;诊断作用;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078-02

脂肪肝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由于患者肝内脂肪蓄积超过正常范围所引发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患者年龄越来越小[1-2]。通常情况下,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疲劳、恶心、右上腹隐痛等等。目前,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诊断脂肪肝方面逐渐得到愈加广泛的应用以及推广,在本文中主要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诊断脂肪肝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60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分布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0.5岁,NAFL分度情况如下:轻度患者20例,中度患者30例,重度患者10例。

对照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一共有60名,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在19~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8±0.5岁,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检查方法

对于两组的病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之后的第三天清晨抽取静脉血,量为3毫升,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有效分离血清,进行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Y-GT水平的测定,并血清学指标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ALT为66.0±18.5U/L、AST水平测定约为52±12.5U/L、Y-GT为55.0±10.9U/L、TG为2.5±1.9mmol/L、TC为5.5±1.5mmol/L)对比,治疗后观察组(ALT为35.0±13.0U/L、AST水平测定约为34±12.5U/L、Y-GT为45.0±9.9 U/L、TG为1.6±0.5mmol/L、TC为4.5±0.9mmol/L)各项指标值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日常饮食习惯逐渐变得高脂肪、高糖分以及高盐分,这都是导致人们患得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脂肪肝,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过多的脂肪在肝细胞内长期集聚,从而对肝代谢产生严重影响,继而引起肝代谢水平失去平衡[3]。脂肪肝会对人体肝脏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肝脏功能型衰竭。由此可见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有助于医生全面的了解病患者的病情,从而在病患者患病早期就给予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的严重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属于一种临床病例综合征,临床特征表现为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发病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因素,包括体质量过重或肥胖、脂代谢紊乱、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 及原发性高血压等等,除了酒精和其他肝损因素以外[4-5]。

目前,针对脂肪肝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了B超检肝活组织检查以及肝功血清学检查等等,相对于B超检查以及肝活组织检查而言,肝功血清学检查方式可以更为全面地进行脂肪肝的诊断,而且对病患者所造成的创伤极为小,有利于降低病患者伤口受到感染的发生率。刚供血请检查是根据肝细胞受损细胞,ATL会进入病患者的血液循环中,如果肝细胞受损程度比较严重还会影响到线粒体,因此AST也会进入病患者的血液中,导致在血液中的ATL水平以及AST水平上升,当人体摄入过多的脂肪,其会经过肝脏转化成为未酯化脂肪酸,产生三酰甘油,导致TC、TG水平的升高。本文研究证明,与正常对照组(ALT为66.0±18.5U/L、AST水平为52±12.5U/L、Y-GT为55.0±10.9U/L、TG为2.5±1.9mmol/L、TC为5.5±1.5mmol/L)对比,治疗后观察组(ALT为35.0±13.0U/L、AST水平为34±12.5U/L、Y-GT为45.0±9.9U/L、TG为1.6±0.5mmol/L、TC为4.5±0.9mmol/L)各项指标值明显更低,P<0.05。其中ALT水平、AST水平、Y-GT水平持续升高提示存在发生脂肪性肉芽肿的可能性。目前,临床常用治疗NAFLD的方法主要是药物疗法,但是要从根本上治疗脂肪肝,应当注重调整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只能够发挥辅助性作用。因此,建议应当调整自身的生活规律,休息、营养要适度和科学,切忌嗜酒,过量饮酒可以引起食欲减退,造成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缺乏,发生酒精中毒,还可以导致脂肪肝、肝硬化、急性中毒甚至可引起死亡。除此之外,坚持健肝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气功、导功等。慎用药物,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保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

综上所述,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而且具有创伤性小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诊断脂肪肝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对于脂肪肝的早期治疗就有着极为重要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含.高血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及对肝功能生化检测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71-171.

[2]石玉波.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261-262.

[3]申秀丽.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7):41-42.

[4]李敏.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8):58-59.

[5]杜月娟,张宝林,胡泽溪等.240例脂肪肝患者血脂和6项酶学指标检测及其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3):477,479.

论文作者:毛健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作用分析论文_毛健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