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合作、开放、拓展:第22届亚洲开放大学年会主题报告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互联论文,年会论文,报告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08)06-0044-06
序言
2008年10月中旬,第22届亚洲开放远程大学协会(AAOU)年度会议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亚洲和世界开放远程教育的新进展、新趋势和新使命”。近500名会议代表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值得庆贺的是,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持续教育及终身学习研究中心总监张伟远博士以其长期对远程教育研究的热爱和贡献摘得了本届AAOU“卓越贡献奖”。该奖项自1997年设立,迄今共有10人获此殊荣,除张伟远博士外其他9位都曾经担任过远程开放大学的校长职务,而此次颁奖体现了该协会对亚洲远程教育学术研究人员工作的最大认可。
一直以来,亚洲开放远程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始终关注的开放教育发展主旋律仍然是趋势、问题、使命和挑战。本文仅就大会主题演讲者的报告进行综述和分析,把握最新的发展动态,提取有启发意义的思想和观点以飨读者。
一、亚洲远程教育使用互联网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现任AAOU主席、印尼特布卡大学校长阿特维·素帕曼教授站在亚洲远程教育区域协调者、组织者的角度做了题为《亚洲远程教育使用互联网的新趋势和新挑战》的报告,主要详细阐述了这样一种学习模式和理念:灵活学习模式通常都会充分利用一系列教和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给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和知识、分享思想和观点以及与其他同学、老师通信的机会。目前人们在提到远程教育学习环境时都会想到虚拟学习。虚拟空间的作用不仅仅是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学生在空间中可以充当“表演者”,参与构建社会性、信息性的虚拟空间。
作为AAOU的主席,素帕曼教授还强调了联盟(Networking)的重要性。他简要介绍了亚洲几个代表性国家(印度、中国、新加坡、泰国、韩国、斯里兰卡、伊朗、越南、印度尼西亚)远程教育的最新情况,逐个列举了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几个远程教育组织:AAOU(亚洲开放大学协会)、COL(英联邦学习共同体)、ICDE(国际开放远程教育协会)和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素帕曼教授报告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亚洲各国在地理、人口、教育对象以及语言、文化、技术应用水平、制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远程教育中使用因特网还存在许多困难,一国的经验不能简单的移植到另一国。
二、路在脚下——当今的开放远程高等教育
现任国际开放远程教育协会(ICDE)主席、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校长Frits Pannekoek的报告——《路在脚下——当今的开放远程高等教育》以开放性的话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许多开放大学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借助的方式有,直接对海外学生进行远程教学、签署合作协定(如2+2协定)、特许经营、销售课程以及在海外建立学习中心等。然而,至今这种流向还是单向的——从北到南、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参与学校更多的是私立学校而不是公立学校。国际化的关键问题是质量问题!新型的境外教育提供者通常是远程大学,他们总是宣称能够以较低成本传输优质的大众教育。如何能保证质量、保证学生的利益、确保境外办学机构不会削弱对本土教育机构的既有支持、保证既能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又不让其失去本土文化的特色?目前的解决方案包括:通过认证限制远程教育办学机构的活动、控制给学生的贷款、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在校学习以及制定版权法等。这些限制在未来几年还会不断增加。但这些方案是否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
第二,越来越多的机构提供大众学习模式,私立学校将可能在发展中国家拓展市场。一些人认为私立学校能够有效地提供大众教育而不给政府增加财政负担。而有些人则质疑这个观点。发达国家的常规的、公共资助的大学,正在介入盈利的网络教育市场,这会对本土的大学产生何种影响、会对政府给公立中等后教育的资助产生什么影响?
第三,学习者特征正在发生改变。国际上中等后教育学习者特征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女性学习者和老年学习者在显著增加。此外,中等后学习者的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教育背景等特征越来越多元化。这是否会产生双轨制的中等后教育体制:一种是专门为某一群体提供优质品牌教育的系统;另一种是为其他群体提供无名无牌教育的系统。
第四,对质量保证日益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起,质量就成为中等后教育机构的主要焦点。是否因为大学不再提供优质课程、老牌大学想要收缩自身的品牌拓展吗?在过去,质量保证是通过同行评审来进行,现在,越来越多的质量保证通过政府机关来开展。这是否是朝好的方向发展,它会怎样影响我们每一所大学?新型大学的质量可以使用传统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吗?新型大学是否也应该参与制定质量保证标准中来?质量保证是否可以代替质量认证?UNESCO在2005年就建立了《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以评估不断增加的高等教育商业化机构。据称,该指南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但这符合实际吗?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也有一些明显的趋势。资助来源不仅仅限于国家或省政府部门。此外,对高等教育的公共资助越来越关注绩效水平,评审过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常,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常规院校,而远程开放教育院校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第五,趋势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前景。2006年,90%的非洲人没有电话,98.5%不能上网。在南亚,这组数字分别是93%和98%。在中东和北非,数字分别是79.5%和95%;在亚洲是54%和92.5%;在拉美分别是49.3%和89.5%。新软件等技术带来的革命才刚刚开始。个人化软件和时髦的社会性网站如Facebook和MySpace在文化的角度看是否适合所有的学习环境?新技术越来越要求自主学习,这对多元的学习文化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当我们的财政决策明显的倾向于某一种学习方式而贬低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决定?作为独立的高等院校,我们该怎么办?
第六,知识产权和开放资源运动推广的永恒矛盾。知识经济以知识至上,而知识是中等后教育的主要产出之一。在这个充满商业竞争的世界中,知识就是金钱。哪种知识应该免费的向学习组织开放呢?许多学校免费开放了他们的智力资本,特别是课程材料。但这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万能药吗?那么这些开放资源的使用率为什么还这么低呢?我们是否仔细考虑了免费课件对发展中国家中等后教育基础设施地影响了呢?免费的课件是否会说服一些政府和学校减少师资投入呢?那些不具备发达国家知名院校品牌优势的学校和文化是否就只能被动的接收别人的开放课件呢?哪种学习模式适合使用哪种技术或者哪种开放资源方案,这又是另外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如果大意的话,开放资源将可能成为新型的霸权主义——知识领域的霸权主义。只有当接受者能回报以更大或具有同样意义的礼物的时候,赠予的礼物才可以被当作礼物接受。因此教育的国际化也好,开放资源也好,都需要建立在双向互通、平等互惠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三、跨国远程教育
丹尼尔爵士报告的主题是“跨国远程教育”,体现了一如既往的教育主旨——“人人享有教育”,报告内容气势恢弘,视野宽广,呈现了开放远程教育发展的新现象和最新动态。
丹尼尔提到,今年是英国伦敦大学校外学习制度创立150周年。他导引人们重新审视这种办学模式的益处,并倡导应继续推广这种学习——考试分开进行的办学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可以解决目前许多国家面临的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成本等三方面的挑战和困难。
作为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的主席,他心系英联邦国家的教育发展,积极努力地为英联邦国家远程教育发展出谋划策,目前积极利用全球开放资源运动带来的免费优秀教育资源,在30个英联邦小国之间建立虚拟大学联盟——“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VUSSC),为这些小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去新的契机和新的思路。英联邦国家都有着英语的语言背景,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开放的免费教育资源,成为全球开放资源扎根的天然土壤。VUSSC联盟已经建立了“跨国学历资格框架体系”,方便教育机构跨国提供教育,提供的学历证书能得到目的国的认可。目前该联盟正紧锣密鼓的抓紧引进和建设开放资源,为成员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带去福祉。
丹尼尔认为,开放远程大学应继续发扬其“开放”的办学宗旨,在开放资源运动方面有所作为。然而开放资源的“开放”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完全开放的教育资源一般允许他人自由获取、修改和不加声明其来源的使用。这类资源并不多见。大多数开放资源拥有者会采用CC(“创新共同体”,creative commons)许可(license),要求使用者至少要注明资源的出处,并要求经过修改的资源同样也要共享下去。还有些开放资源拥有者会在CC许可后加上“不许修改”(No Derivative)的标签。有关开放资源开放到何种程度的最大争议还是“禁止用于商业目的”(Non Commercial)这一限制。因为许多教授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发和开放的免费资源成为别人赚钱谋利的工具,而自己却一无所获。
开放资源运动的拓展使得远程教育质量保证这个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许多文凭工厂打着政府或教育公益团体的旗号,利用网络教育在全球兜售文凭,而不要求学生展示其真正的学习水平或者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丹尼尔呼吁用人单位要警惕携带这种假文凭的应聘者,呼吁各国政府的教育行政官员也要谨防被人利用,比如拍照合影等用以打广告招徕生源。丹尼尔再次提倡伦敦大学校外考试学习制度,认为要控制好学习过程的终端,即通过严格的考试来提高文凭的含金量。这也是创建者的理念,“大学就是一个考试机构”,“知识本身必须要被检验,除此无他。大学和公众不关心知识是什么时候从哪里获得的,只关心学习者能否展示出他具备了某种知识或能力”。
最后,丹尼尔一再指出,全球高等教育的主要挑战仍是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传统面授教育是不能做到这点的,甚至远程教育不是人人都负担得起的。以低成本提高入学机会的一种途径就是建立基于考试的系统,给学生选择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资源的自由。开放大学,在组织大规模考试方面富有经验,应起主要作用。
四、终身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新趋势
日本民族是个非常具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日本开放大学校长Hiromitsu Ishi教授的报告《终身学习和远程教育的新趋势——来自日本的经验》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日本开放大学创建于1983年,原名为日本空中大学,2007年更名为日本开放大学(OUJ)。日本开放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发展新趋势的影响,新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根据联合国运用的传统分类方法,“老龄化人口”或“老龄化国家”是指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按此标准,2005年,亚洲步入老龄化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其中日本的比例最高,达到19.7%。(2)高等院校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比例逐步扩大。到2009年,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数量将与大学招生人数持平。这就意味着,每一位考生都能进入一所大学读书,有些大学可能因生源不够而被迫关闭;日本开放大学的在读学生人数自从2003年达到顶峰后就开始逐步下滑,目前学生总数为85,000人。(3)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上这些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此背景下,日本开放大学2008年制定的行动计划决定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以拓展生源,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这些措施概括起来有如下五点。(1)日本开放大学根据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开始尝试专门为老年人开设一些专业课程;(2)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特别是依靠其长期对某些广播和电视频道垄断的优势,灵活组合互联网、电视、录像磁带和数字光盘等媒体形式,为将来的老龄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3)拓展学习中心。日本开放大学拥有50个学习中心,比任何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心都多。例如,英国13个,韩国15个,美国马里兰大学21个。学习中心的重要功能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开展社交活动和宣传推广开放大学的教育项目。(4)拓展专业课程种类,增加非学历课程的比例。虽然OUJ从200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但学生总人数仍呈下降趋势。日本开放大学将新的生源定位在6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这部分人主要是为了个人的兴趣和求知欲来学习,不是为了拿文凭证书。他们更可能会选择实用的课程,如股票投资、家庭财政计划、社会性工作、文学、历史等。(5)向海外拓展。日本开放大学意识到日语不如英语具有普及性,因此在向全球推广其专业课程的时候将目标定位在居住在国外的日本人。目前大学正准备在纽约市建立一个学习中心。
Hiromitsu Ishi校长的报告除了呈现出他们积极努力拓展办学规模的动向,也透露出其令人羡慕的政治环境。例如,日本政府非常支持终身学习,这体现在三个方面:(1)日本开放大学是国立大学,它的年度预算中超过50%的比例来自公共基金。(2)2006年修改的《教育基本法》(the Fundamental Law of Education)将终身学习提升到了显著地位。“要建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为了完善个人品质,将个人丰富优质的生活传递给他人,每一个人都应终其一生,抓住一切机会,在任何地方适当的应用学习的成果”。Ishi校长坦言,“日本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没有哪个国家可与之相比”。(3)日本开放大学从建校开始就得到授权,可以独享某些电视和广播频道。
五、通过远程教育促进经验性学习和存在性学习
英国萨里大学成人教育学专家彼得·贾维斯(Peter Jarvis)教授的报告“通过远程教育促进经验性学习和存在性学习”基本上与其在2004年上海召开的AAOU年会报告的内容一致,探讨了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发生的过程。Jarvis基于常年对成人学习的研究认为,“学习兼具体验性和存在性”(experiential and existential),学习就是人一生当中复杂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理(基因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和心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情感、信仰和感觉)体验社会环境,体验感觉到的内容经过认知的、情感的或实践的转化,整合到个体的发展历史(biography)中,由此产生了一个不断改变的(或者更具经验的)人。
贾维斯指出,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所谓直接学习就是在做中学,间接学习就是从他人的经验那里再次学习。比如学骑自行车,一个人亲手推着自行车进行试骑就是直接学习,而他坐在那里听别人讲骑车的动作要领就是间接学习。对远程学习者而言,他们进行的往往都是间接学习,因此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学生所处的环境,尽可能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去直接学习。
贾维斯教授非常强调教师要关注学习者的偶然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他认为,当学习者在有意识学习的时候,通常会前意识的、偶然的附带学习一些知识、技能或情感,这就是他所说的“学习是具有存在性的”。也就是说,教育当中除了教育者主观设计的教学内容外,还有一些内容是无法设计、无法描述的,只能靠学习者自己去领会吸收,这部分知识就是默会知识。
贾维斯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技巧,也是一门艺术。远程教育同样如此。远程学习者有权拒绝接受我们的观点,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是说教的。远程教师要善于掌握不同的教学风格,要会扮演领航员、园丁、鼓舞者、发难者、学习向导、监督者、艺术家、应用科学家、工匠等角色。教育的目的塑造完人,而不仅仅是关注其认知方面的发展。他倡导远程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远程教育提供者,我们应该努力提供机会给学生去认识和反思/质疑;让学生去做,去创造,去与他人交往;让学生学会生存,塑造完整的人格。
六、开放教育资源——定义、地位与前沿
国际工程技术基金会创始人、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CORE)主席王逢旦博士的报告《开放教育资源——定义、地位与前沿》也基本上与其在2007年10月份上海召开的UNESCO远程教育教席系列研修班“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案例分析”的报告内容一致。2003年成立的“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的主要使命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机会,其主要目标有:筛选世界一流的开放课件进行翻译汉化和使用;向全球共享中文的优质课程;吸引大型会员和用户加入该组织;在学校和个人层面上推广开放资源的使用;鼓励大学之间开展国际性的合作,等等。目前中国已开发的179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CQOCW)都已发布在CORE的网站上,向全世界用户全面开放。王博士分别介绍了开放课件的翻译进展、教学应用情况以及对中外开放课件的比较研究结果。
七、开放大学的使命:新时期的思考
中央电大校长葛道凯教授的报告《开放大学的使命:新时期的思考》梳理了中央电大的历史发展,他将广播电视大学30年来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1978年建校至80年代末。主要特征是学历补偿教育为主,为错过适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2)80年代末至1998年,办学定位开始向多形式多途径拓展,包括成人高等专科、普通专科、注册视听生、中专教育、电视师范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等,实现高等教育的便利学习。(3)1999年至2007年,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办学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2700万在校生中,电大学生就达到222万,是全国总学生数的8%,对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3%)的贡献超过2%。这一阶段强化学习支持,为更多的人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服务。在谈到新时期新任务的时候,葛校长指出,“(电大的教学内容)更多的照搬或者说移植普通大学已有的知识内容体系,这当中有与普通大学看齐的学术一统思想在里面,但是缺失的却是对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持续关注和不断深化”。“电大作为开放性大学,为更多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上升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开发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必然上升为开放大学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结语
本次亚洲开放大学协会年度会议的主题报告普遍透露出一个共同的讯息——亚洲各国远程教育都在向外寻求市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远程教育需要互联合作,走向国际。日本开放大学想要在纽约建立学习中心、印尼的素帕曼报告指出的开放大学“互联”、丹尼尔报告提到的“英联邦小国虚拟大学”等都显示出“互联合作”的趋向;丹尼尔报告中再次倡导英国伦敦大学校外学习制度、日本开放大学积极寻求全方位拓展市场空间等都透露出“开放拓展”的发展意图;加拿大的Frits Pannekoek校长、日本的Ishi校长、印尼的素帕曼校长和英国彼得·贾维斯教授对学习者特征变化和学习过程的关注、丹尼尔、Frits Pannekoek、王逢旦博士等人对开放资源运动的评论都告诉人们质量保证来源于细致的教学支持服务和充足、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会议仍留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再去探讨、去实践。
1.中国的开放教育资源该何去何从
许多专家都提到开放教育资源的问题,在国外,资助高校开放教育的往往是企业家和基金会,政府投入很少。反观我国始于2003年精品课程的开发,到2008年已经产生了2569门各级各类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政府为此投入了数亿元资金,然而这些精品课程的使用率、使用效果、推广价值和推广机制等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特别是缺少来自实际用户的使用反馈信息,因此开展大量的个案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为世界各国开放教育资源举措喝彩的时候,是否也要仔细考虑如何在国内、国外推广使用我国优秀的教育资源,而不是让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语国家的独角戏或者无意中为其实现教育文化的新霸权主义帮了忙。
2.校外学习制度在中国如何规范发展
丹尼尔再次肯定了伦敦大学创立的校外学习制度在规模、成本和质量三方面具有的优势。将学习与考试过程切断,只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并颁发相应的证书,这是150年前伦敦大学的创举。我国创建于1981年的自学考试制度到如今也已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自学考试制度,迄今培养了大量人才。然而,这种制度也暴露出一定的弊端,比如经常发生泄题事件,严重损害了考生的利益和自考的声誉。成人教育考试泄题的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应实行成人教育办学机构的质量认证制度,督促各办学单位保证教学、辅导质量,丰富教学资源,从源头上遏制毁学事件的发生。
3.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社会,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该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远程教育
学习者的老龄化,换句话说,向老年人提供优质的远程教育,是今后我国远程教育同行同样也要关注的问题。Pannekoek指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妇女(如韩国)和老人(如日本、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日本老龄人口比例虽然接近20%,我国才刚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7.7%),但随着传统高等教育入学年龄段人口的减少,亚洲许多国家的开放大学不得不思考如何拓展生源,为老年人提供教育的问题。我国电大已经意识到改革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对于实现国家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至关重要。日本同行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指出,要针对老年人的学习特点提供非学历的教学内容,采用老年人喜爱的教学传输方式,如电视、录像和数字光盘等手段来传递教学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远程学习者的特点设置课程、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始终是亚洲乃至全世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