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自动控制功能,还具有自动检测功能,其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还能便于后期的维护工作。所以,合理的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具体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运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重要的应用,将其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可实现对工程的远程控制和管理,还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控,能及时的发现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工作人员及时的解决问题,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1 作用分析
1.1 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着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要求电气设备具备更好的性能,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升级和优化。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可促进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从而提高电气设备的性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并且,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使电力工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比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发电调控系统中的应用,可提高数据把控的实效性,实现电能指标与输出指标的动态匹配,从而实现对各类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并自动完成并网。
1.2 能够提高电力工程工作效率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由于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先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要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创造相应的环境。所以,为尽可能的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应用,电力企业就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设备和技术,从而促进电力工程工作效率的提高。
2 运用分析
2.1 现场总线技术的运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且在国际市场上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是在DCS技术、智能化仪表设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测量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纽带,将位于生产现场、具备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能力的测量控制设备连接成网络系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信息的交换,从而形成能够适应不同应用需要的自动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的运行十分安全,操作便捷,维护也很方便。比如,将其运用于电力工程中,能够实时有效的收集电力工程系统中的主变器用电量,还能快速的将数据整理好,汇总到主控电脑中。然后,再启动计算系统,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通用格式,形成数字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模型,能够对所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计算,作出判断,将判断结果传递到相关的控制设备,获取维护指令。设备维护人员可本剧指令,对设备进行评估和修复,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维护效率,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工程数据库主动传输与采集技术的运用
目前,工程数据库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采集数据的,一种是被动采集,一种是主动采集。被动采集是数据在收到命令信号后,将命令信号进行回传。主动采集是通过主动数据传输与采集技术完成的,是以被动采集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以直接的方式面对数据对象,并主动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智能采集方法,加上对数据库数据整合方法的应用,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其能够处于可控范围内。数据主动传输与采集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还能推动各类电力管理软件的创新。比如,主动数据采集与数理技术是通过动态监控系统进行运用的,且监控系统是多维的,利用监控系统可实时的抓取线路中的数据。然后,系统会对抓取到的数据建立函数关系和模型,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可根据分析结果,对电力工程施工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从而将电力系统控制在最佳的运行状态。
2.3 光互连技术的运用
当前,光互连技术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自由空间光互连技术、光纤互连技术、波导光互连技术等。根据实践应用情况来看,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能够起到抗干扰的作用,还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供强大的宽带。比如,误码率小于10-12吉比特的以太网连接模型,光纤为500MHz.km,10/125vm的多模光纤,在速率为2.5Gbps时,传输距离能够达到300m。而在速率为3.75Gbps时,传输距离能够达到500m。并行光互联能够通过多根光纤进行并行传输,能够在高比特率的速率下,实现远距离传输。如果采用4路发射和4路接收通道,则每个通道的速率都能够达到3.125Gbps,总互联容量能够达到12.5Gbps。如果发射和接收通道都设置成12路,则单个通道和互联总容量能够分别达到2.725Gbps和32.6Gbps。光互连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数据的收集问题,提高数据采集的有效性,还能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精准的分析,使计算结果得到更好的应用。在人机界面的作用下,可使系统的操作更加便捷,达到对网络系统进行重组的目的,从而使系统保持在高效、灵活的状态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所以,在电力工程中,要对现场总线技术、工程数据库主动传输与采集技术、光互连技术等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促进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发展,以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最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丁.基于B/S的电力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2,34(1):87-89.
[2]尹恒阳.论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169-169.
[3]谢海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9):61-62.
[4]张秀丽.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9):133-133.
论文作者:周传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主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