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田地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多个领域所应用,其是综合型技术,在我国工业与经济方面占据主导位置,把机械与电子等多项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在智能制造方面产生着比较大的作用,一方面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产品效率。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只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
1.智能控制与机电一体化概念的阐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述
机电一体化顾名思义是由机械类和电子类技术综合应用而产生的技术,它涉及的知识应用层面较广,包括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很多生产现场具有高危性、高强度性的特点,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在节约资源的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风险发生的情况,并且机电一体化相比于单独采用机械作业其效率和强度也更高,它能完成传统技术不能完成的更深层次的作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1)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多种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2)能够根据系统的综合目标来对各个单位进行合理的优化与配置。(3)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在保证生产质量上有着一定优势。
1.2智能控制技术概述
1.2.1智能控制技术内涵
智能技术是当前的时代主题,智能技术的出现深刻的影响了当前存在的众多行业,利用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生产的科学预测与目标制定这样的效果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效率。所谓智能技术本质上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脑的思维,利用对多种复杂数据的快速分析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在脱离人为干预情况下的控制工作,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而言利用智能技术对其复杂的电子系统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在高端层面上完成多变化性的目标。智能技术通过不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以及对内部知识的不断完善能够长效的帮助企业保持生产调节的高效性。
1.2.2智能控制技术系统的特点
智能控制技术的特点主要有:整体改进技术,把控并完善理论体系,适应性强,操作方法不一。其中,整体改进技术是指在以往的控制理论前提下形成并成长起来的较为先进的控制系统,它的结构通常是以开放型,分段型和分布型为主。这令智能控制可以真实有效的解决各类信息,提升信息的利用空间。这一特点也说明了智能控制的主要意图则是整体改进而不是向往系统高度。(1)把控完善理论体系,由于智能控制的操作运行前提是人工智能,自主把控和信息论。(2)适应性强,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的时候,务必要做到合理科学。(3)操作方法不一,在传统控制中,通常利用的都是动态轨迹方程,物理动力学等一些数字类的模型来构造把控对象。
2. 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2.1应用传感技术
现阶段,智能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与制造中被广泛的应用,为工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动力。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制造行业中,涉及到工业生产、生活以及医疗等多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结合,使其可以更好的为工业制造和生产进行服务,除此之外,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也为各自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壮大,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传感技术之所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因为传感技术具备比较高的敏捷性以及精准性,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防止外界信号对相关设施设备产生影响,如何在智能制造与生产过程中应用传感技术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普通的传感器来说,其成效并不明显。只有使用建设传感器的互联网系统,才能够有效实现信息内容之间的传输及对接,凭借计算机技术把所有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且做出相应的分析,進而全面控制生产的全部过程。现阶段我国大型的生产企业经常使用的传感器是光纤电缆传感器,使用标准接口,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设计的困难程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支出。
2.2智能控制技术在数控领域的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的模糊控制理念应用到数控领域当中,针对信息较为模糊的控制任务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实现对数控系统加工过程进行优化控制,而且使用到数控机床的运行故障的诊断工作,确保数控系统可以运转安全。此外,智能控制技术当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在数控系统中插补运算和故障诊断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适应性神经元来实现对数控系统当中开闭环的结构增益进行调节控制。整个数控系统的核心模块就是数控系统当中的插补运算,能够严格按照生产零件的加工起终点、形状、速度等信息,在加工起终点位置插补中间点,做好密集化处理数据点的工作。
2.3应用于GPS机械系统
如今,我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机械领域中智能控制技术也得到深入渗透,直接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为了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机械生产效果,需要将智能控制与GPS机械系统进行结合。机械生产中的GPS定位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取完善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以表格的形式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智能控制技术和GPS的融合,为GPS赋予了更多功能,例如消防系统的GPS报警系统和现有的GPS远程开关,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上的预防。大型机械作业对于机械运行效率的要求比较高,这时便可以应用智能控制GPS定位功能,有效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远程智能控制。
2.4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越来越多,现如今的化工产业、冶炼产业、烟草产业以及一些材料加工产业,这些产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大量复杂的工艺,这些复杂的工艺和工作机理往往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每一道工序都是环环相扣的,而且这些工序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如果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系统运行控制的具体情况了解的不是很透彻,那么就会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工业的生产过程,工业的生产效率也会不断的下降。如果运用传统的控制系统会很难达到良好控制的效果,传统的控制系统只能对工艺和工作机理进行简单的控制,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工艺重合,稠合度高的情况下就会很难进行控制。面对这种问题,智能控制技术就能够很好的解决,智能控制技术能够通过高效的分析和处理系统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从而不断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工业生产质量,有效方式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2.5智能控制技术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交流伺服系统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当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交流伺服系统具体是为了实现信号处理后转化为机械设备的动作,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质量、效果与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交流伺服系统属于较为复杂的一个运行系统,对交直流电动机来讲,存在时变参数与负载扰动的特征,其控制对象同样是非线性、不确定的,所以无法获得交流伺服系统的精准的数学模型,这样一来将智能控制技术使用到交流伺服系统当中,综合交流伺服理论,做到交流伺服系稳定可靠运转,增强系统多方面的性能。
结论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应用智能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发挥智能控制作用,为其运行赋予智能化。而智能控制技术也可以对系统内部原有技术进行优化,使机械生产效率得到提升,这对于我国工业生产制造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鹏.基于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采煤机遥控系统设计[J].矿业装备,2018(05):46-47.
[2]庞海龙.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7(03):65-66+68.
论文作者:刘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技术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智能控制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机械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