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会
(兴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兴文644400)
【摘要】目的 探究血常规检验在妊娠期贫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的126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2016年4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126例健康孕妇作为对比组。全部患者接受血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小细胞性贫血在孕早期与孕中期孕妇中的发生率较高,大细胞性贫血在孕晚期孕妇中的发生率较高,妊娠期贫血孕妇大部分为小细胞性贫血;对比组孕妇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对比组孕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平均体积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在妊娠期贫血患者中应用效果较好,可及早发现与治疗贫血症状。
【关键词】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临床意义;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outine blood test in patients with anemia during pregnancy. The 126 subjects selected in the method were from the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anemi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in April 2016 ~2018 years and November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26 healthy pregnant women admitted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mparison group. All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blood examinatio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mall cell anemia in pregnant women in early pregnancy and pregnancy was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large cell anemia was higher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dvanced pregnancy, the majority of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anemia were small cell anemia, and the distribution width and average erythrocyte hemoglobin in pregnant women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0.05). The averag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nd average erythrocyte volume of erythrocyte, hemoglobin and erythrocyte in pregnant wom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xperiment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routine test of blood is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anemia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symptoms of anemia can be detected and treated early. Keywords: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anemia; routine blood tes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alysis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001-02
妊娠贫血属于妊娠期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妊娠期孕妇因为自身负荷较大,再加上妊娠反应的产生,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贫血表现。妊娠期贫血的产生对产妇有极大危害,可使其抵抗力明显减弱,使手术风险明显增加,还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并且贫血会对胎儿的营养供给造成影响,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直接威胁,使早产几率明显提高,引发新生儿贫血等症状出现,对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情况有严重威胁,或出现死亡[1]。对孕妇贫血情况进行血常规检查,可对临床治疗和用药指导有积极影响。为了探究血常规检验在妊娠期贫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126例健康孕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血常规检查中相关指标的不同性,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126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2016年4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贫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126例健康孕妇作为对比组。对比组中,年龄区间23~34岁,平均年龄(28.56±6.06)岁;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有37例、44例、45例。实验组中,年龄区间24~33岁,平均年龄(28.68±6.25)岁;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有36例、43例、47例。两组孕妇在性别等资料的对比发现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资料可予以比较。
1.2方法
两组孕妇都进行血常规检查,具体方法如下:1抽取血样,负压采血法:1)对照申请单核对患者身份2)采血部位:肘前静脉3)主要器材:负压采血系统由双向采血针、采血管构成(EDTA-K21.5-2.2mg可阻止1mL 血液凝固)采血方法:软接式双向采血针的采血方法:采用碘酊和乙醇消毒受检者的静脉穿刺区域,在穿刺点上端扎压脉带(松紧适宜),并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暴露;拔除采血穿刺针的护套,左手固定血管,右手拇指和示指持穿刺针,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度角刺入皮肤,再向前(针头与皮肤成5度角)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有回血后,将胶塞穿刺针(双向针的另一端用软橡皮乳胶套着)刺入负压采血管的胶塞头盖的中央,血液被自动吸入采血管内,同时松解压脉带。采血至标定容量后(2mL),嘱受检者松开握紧的拳头,并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点,先拔出真空管后拔出穿刺针,继续按压穿刺点数分钟。(2)血常规检验:抽取血液样本结束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但不可剧烈摇晃)试验前混匀标本。采血X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完成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时,需根据检验流程,利用XS配套试剂,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孕妇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平均体积。
1.4评定指标[2]
贫血表示血红蛋白低于110g/L;大细胞性贫血表示血红蛋白低于110g/L,红细胞平均体积大于100fl;小细胞性贫血表示血红蛋白低于100g/L,红细胞平均体积低于82fl。
1.5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如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等)与计数资料(如贫血类型等)分别用()、%表示,分别用t、X2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孕期孕妇的贫血类型
如表1:小细胞性贫血在孕早期与孕中期孕妇中的发生率较高,大细胞性贫血在孕晚期孕妇中的发生率较高,妊娠期贫血孕妇大部分为小细胞性贫血。
3讨论
妊娠期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较大,每天摄取量在500~600mg范围内,便于确保胎儿需求和母体叶酸的正常贮存,而双胎对叶酸的需求量更大。妊娠期贫血孕妇中,因为妊娠期恶心呕吐等因素的干扰,叶酸摄取少于正常孕妇,而其中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表现的患者,由于胃黏膜壁细胞分泌内因素的减少,维生素B12产生显著的吸收异常,使机体有关维生素和叶酸缺乏症状明显加重,引发妊娠不良结局的几率明显加大[3]。妊娠期贫血通常是因为营养不良与叶酸不足引发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导致的。因为不同类型贫血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再加上贫血的症状不明显,贫血症状极少引起孕妇的重视。但严重贫血对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孕妇会出现精神萎靡与面色灰暗等表现,还可能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
妊娠期贫血孕妇一般会产生心悸与头昏等表现,妊娠期贫血的出现会使孕妇机体抵抗力显著降低,使分娩风险显著提高,还可能导致相关疾病的出现,对孕妇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妊娠过程中,母体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所以,妊娠期贫血很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使早产几率显著增加。重度贫血孕妇会致使胎死宫内,所以,临床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孕妇血液指标进行检测,进而便于及早发现贫血征象,对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血液检查项目,血液因为液体和有形细胞组成,后者包括血小板、红细胞与白细胞三种功能细胞。血常规检查就是分析血液细胞数量变化与分布等相关资料,以此对疾病的类型进行判断。本研究结果显示:小细胞性贫血在孕早期与孕中期孕妇中的发生率较高,大细胞性贫血在孕晚期孕妇中的发生率较高,妊娠期贫血孕妇大部分为小细胞性贫血;对比组孕妇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明显低于实验组;对比组孕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平均体积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可对贫血程度充分反应出来,在临床上已经多数研究证实。本研究中产生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的提高,其他指标显著降低,能够发现孕妇体内伴随血红蛋白的减少,红细胞数量也会减少,促使红细胞体积明显增加。引发妊娠期贫血的因素可能是孕妇机体维生素B12和叶酸不足,引发孕妇对叶酸需求量的增大,胃酸分泌会显著减少,胃肠蠕动明显减弱,引发叶酸摄入量与红细胞DNA合成明显减少等,最终产生巨幼红细胞,再加上血液中成熟红细胞寿命的缩短,最终产生妊娠期贫血表现。此外,孕期不断靠近晚期,贫血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孕晚期患者通常出现大细胞性贫血,孕早期和孕中期患者通常出现小细胞性贫血,可能是由于妊娠期胎儿所需铁元素由母体提供,孕妇于妊娠期一样需要铁元素的支持,所以,极易产生缺铁的表现[4]。铁是主要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胎儿和孕妇于妊娠期过程中都由孕妇独立提供血液支持,伴随铁含量的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会明显减少,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进而导致小细胞性贫血的出现。
总而言之,血常规检验在妊娠期贫血患者中应用,便于及早发现贫血表现,促使患者能够及早接受治疗,对胎儿的健康成长也孕妇安全也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洋.妊娠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的价值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9):27-29.
[2]周开敏.妊娠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5):132-133.
[3]邓惠玲.妊娠期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3):29-30.
[4]陈小燕,魏花.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947-948.
论文作者:陈德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红细胞论文; 孕妇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妊娠期论文; 细胞论文; 血常规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