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论文_胡双

新形势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论文_胡双

平昌县响滩中学 四川636420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伴随着新形势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学语文教学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认识;角色转化;个性培养;新理念

一、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和解读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含文化品位及文学素养等方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基础。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媒介,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材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譬如说,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其感知、领悟能力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文的切入、启发和组织等方面也就要有所区别,形成有效的个性兴趣和习惯,增强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2.正确的教学原则是灵魂。

第一,遵循有序原则,在有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系统。新教材阅读训练可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写作训练也分为三个阶段,口语训练分为两个阶段,构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训练体系,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安排,体现了语文学习的阶梯式上升的特点。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中心目标外,还应该注意指导和训练的循序渐进。

第二,遵循直观原则,在直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的感悟意识。语文的感觉主要是语言。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丰富的感知材料。其中文言诗文的篇幅占近50%,要求熟读背诵的要占3/4。按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的前提下,大胆放手,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自我品读,熟读背诵。但必须规定时间,并且辅之以形式多样的反馈机制,以提高效率。期间,教师也须在难点上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文言文及其学习的规律。学生背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自然就形成了。这种直观获得的文言语感和知识,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方法,比之教师的越俎代庖,其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表层的东西,而且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现代文作品的教学也是这样——推而广之,其他作品的教学,不也是情同此理么?

3.清晰的教学过程是保证。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表现。教学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其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能力培养、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培养自学能力的宗旨。经过这样有条理的训练,自学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样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4.灵活的教学方法是翅膀。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训练重点。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张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改进教法,必须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为原则。“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作品的阅读,每一单元都有学习重点,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重点又彼此联系,呈现出一种由基础到复杂逐渐提高的整体特征,体系非常科学。既然每个单元每一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教学就会有的放矢,而不会四面出击。

二、教师角色的转化

传统教学过程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师怎样教来进行。虽然有时也可能会有一些简单的讨论和交流,但基本超不出教师设定好的教学计划。而针对学生某些不合书本、或所谓标准答案的想法和观点,有些教师回避甚至打击,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学生只能苟同教师的观点和思想的惯性,而失去了自己敢于创新的勇气。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主体地位。所以,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勇于实现角色的转化,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成为学习的主体。

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变成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平台,师生之间才能有合理的情感交流,才能引发师生心灵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与尊重。做到这一点,课堂就会成为知识汇集、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大平台。这样的课堂也就会成为宽松的课堂,开放的课堂。

三、树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十年,但把它运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学理念的提升,促使教学方法的改革,仍然需要不断探索。

1.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培养。语文课程具有其独特的个性,是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知识领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重大。当学生面对相同的语文材料时,其反映和感受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教师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认识和感受,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于学生。比如在讲解《羚羊木雕》一文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羚羊木雕”在父母的眼中与孩子的眼里有何不同,并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同学们的观点多种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的理解不同,感受相异。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引导、鼓励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

2.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第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有着共同的学习任务,并有明确的分工,是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创设机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样,个人之间的竞争就会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也有助于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个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再者,学习交流会、辩论会、演小剧目等形式也是合作学习的好范式。

第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大部分中学生而言,被动学习与自主学习并存。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以认识、摸索和感知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人们认识事物、追求真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动因。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第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的教育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美的文章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审美意识。所以,教师要强化情趣观念,注重对学生情感和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味文章之美,享受审美乐趣。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教师只有不断掌握新信息,更新教学观念,才能在新课程环境下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范.问题探究”引领中学语文教学的开展[J].天津教育.2016.

[2]乌力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

[3]蒙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6.

论文作者:胡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论文_胡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