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两个问题:“论语”:高级“坐”_论语论文

关于“论语”的两个问题:“论语”:高级“坐”_论语论文

《论语#183;先进》“侍坐”章辨疑两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两则论文,先进论文,章辨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27(2000)05—0107—07

《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这段话有两个难通之处,古今学者各持己见。本文拟从语境学角度,通过对“侍坐”章、《论语》全书和孔子与弟子这段对话的背景场合等各个层次的语境分析,来解答这两个疑难之点,以求得对这段话比较合理的解释。

一、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对这句中的“毋吾以也”,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而不说话”。持此说的有西汉的孔安国:“言我问女,女无以我长,故难对。”(见刑昺《论语注疏》)东汉郑玄:“毋以我长之故,已而不言。”(见刘宝楠《论语正义》)。按:已,停止也。《说文》“已,以也。”古代“以”通“已”乃常例。宋代的朱熹:“言我年虽少长于女,然女勿以我长而难言。”(《四书章句集注》)近代康有为:“汝勿以我长而退让不言。”(《论语注》)

第二种解释:“没有人用我了”。此说以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为代表:“‘毋吾以’者,‘毋’与‘无’同……‘以’,用也。言此身既差长,已衰老,无人用我也。”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和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均取此说。

孤立地看句子本身,这两种不同的解释均可说得通。但是当我们把它放到语境中加以客观考察,就不难看出二说孰优孰劣。

按照现代语境学的观点,语境可以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片段中,一个词同其他词在词义搭配、语法组合、文章照应等方面的关系。所谓外部语境,是指说话的背景、场合、意向等存在于语言片段之外的因素。”(注:(日)西桢光一编:《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82 页。)下面我们就结合《论语·先进》章和整部《论语》的“内部语境”和《史记》等典籍提供的“外部语境”,来比较它们的优劣。

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解释明显优于第二种解释。理由如次:

先看《论语·先进》“侍坐”章的“内部语境”。后文当子路、冉有、公西华回答孔子提出的“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后,孔子问曾晳“尔如何”时,他不好意思回答,主要原因是他的想法“异乎三者之撰”——他的意愿是优哉游哉地游玩(“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无意于从政,因而羞于在年长的老师面前说出这种“没有出息”的话。为了解除他的顾虑,孔子鼓励他:“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这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各人说说自己内心的想法罢了)。孔子这两句开导鼓励的话与他前面所说的“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而不说话”(第一种解释)正好相照应。而第二种解释(因为我老了,没有人用我了)则与后文缺乏这种照应。

再从孔子说这些话的时间和地点等“外部语境”看,孔子也不会发出“没有人用我”的感慨。关于孔子与四位学生这段对话的时间和地点,虽然《论语》中没有直接交代,史书中也无确切记载,但我们从一些资料可以间接推出其大致的情况。

据《史记·孔子弟子列传》,公西华少孔子四十二岁,故孔子五十六岁离开鲁国出游时,公西华只有十四岁,还不到“弱冠”的年龄。古代贵族子弟“年八而入小学,年十五入大学”(班固等撰《白虎通义》)。《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正义》说,“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古人以“弱冠”为成人之“礼”。故公西华从孔子为师,应在十五岁以后。从以上材料看,“侍坐”章所述的事不会发生在孔子出游之前。又据《孟子·尽心下》记载:万章问孟子:“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士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孟子答曰:“如琴张、曾晳、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这说明孔子在陈所思念的留在鲁国的弟子中有曾晳,可见曾晳没有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故“侍坐”章所述之事也不会发生在孔子游历各国的途中。根据以上考证,“侍坐”章记载的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只能发生在孔子回到鲁国以后的那几年,即孔子七十岁以后。

又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年轻时“尝为季氏史……尝为司职吏……由是为司空。”五十岁“为中都宰……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五十六岁“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代理宰相)……与闻国政。”后因鲁君和季桓子耽于声色而殆于政事,孔子无法容忍,自己离开了鲁国。这件事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详细记载。《论语·微子》则略记为“齐人归(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这些经历说明不是当权者不用孔子,而是孔子觉得在礼崩乐坏的国度无法实现自己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主动辞官而去。他周游列国的初始目的也许是寻找赞同自己政治主张的明君,但却到处碰壁,未能如愿。等他归来时,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下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从政的热情已经很淡了。正如《史记·孔子世家》所言,“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中年时自己辞官而去,年老时不主动求仕,所以他在晚年不大可能会发出“我老了,没有人用我了”的感慨的。

根据语境分析得出的上述结论,可以通过对《论语》其他篇章中所使用的“毋”字的意义的考察来加以证明。“毋”字在先秦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是禁止副词“不要(别)”,如《诗经·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左传》文公二年“毋念尔祖”,《礼记·月令》“毋伐大树”等等。“毋”偶尔可用作一般否定副词“无(不)”,如《礼记·内则》“毋敢视父母所爱”。但先秦文献中尚未发现“毋”用于无指代词“没有谁(人)”之义者。《辞源》“毋”字条未列“代词”“没有谁””义项,可说明此义项在古汉语中不是常用的。列举义项较全的《汉语大词典》虽然列有“代词,相当于‘没有谁’”一义,但其后举的两个用例均为《史记》中的句子,也可说明先秦的“毋”字尚无代词“没有谁”的用法。先秦诸子中除《论语》外,“毋”字用得很少,《老子》、《孟子》、《庄子》中甚至连一个“毋”字也找不到。

在《论语》中,除“毋吾以也”外,“毋”字出现四处凡七次,现全部引录于下:

(1)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毋[辞],不要推辞)

(2)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毋自辱焉。”(《颜渊》)——(毋自辱,不要自取其辱)

(3)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罕》——(毋友,不要与之为友)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以上(1)(2)(3)例中的“毋”为“不要”的意思当无疑问。 例(4)中的“毋”有两种解释:段玉裁、王引之、 刘宝楠皆认为此处“毋”字是“禁止之辞”(见刘宝楠《论语正义》)。而朱熹《论语集注》则注为:“毋,《史记》作‘无’,是也。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辞’。”以上两种解释虽有差别,但都不含有“没有谁”的意思。

既然《论语》中其他“毋”字均没有代词“没有谁”的意思,且先秦其他文献中也没有将“毋”用于此义者,所以将“毋吾以也”的“毋”释为“没有谁”,就是一个孤例。除非没有任何其他合理的解释,否则此说难以成立。

先秦汉语中本来有一个兼有不定代词“谁”和否定副词“无”的意义的常用词“莫”(可译为“没有谁”,“没有人”,“没有什么”)。在《论语》中,“莫”用为此义者凡一十六次。现略举数例于下:

(5)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

(6)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7)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卫灵公》)

(8)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宪问》)

从这些例子看,《论语》的写作者很熟悉“莫”的用法。如果他确实要表达“没有谁用我”的意思,只要说“莫我用也”或“莫吾以也”就行了,无须用“毋”字来表达它在当时本来不具有的“没有谁”的意思。基于以上理由,“毋吾以也”还是译为“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而不说话”为好。

二、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对孔子的这几句话,历来也有不同的解释,其主要差别在于对文中的两个“知”字和“何以”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的理解不同。兹将各家的解释列表如下,以示其差异:

学 者 "不吾知""如或知尔" "何以"

孔安国 人不知己 如有用女者 何以为治

朱 熹 人不知我 如或有人知女何以为用

杨伯峻人家不知道我假如有人知道你们, 怎么办呢

[要请你们出去]

王 力 知,了解

(知未另注,应同左)打算做些

什么事情

郭锡良不知吾(本义)(知未另注,应同左)怎么办

朱东润人家不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将以什么

来为治

盛书刚 不举用我 如果有人举用你们怎么办

学 者出处

孔安国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3版,2500页

朱 熹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版,129页

杨伯峻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版,120页

王 力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版,186页

郭锡良 《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1981版,574页

朱东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上

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143页

盛书刚 《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第111页

将两个“知”都解释为“举用”,是盛书刚先生最新提出的观点。如果仅从句子本身看,盛先生的解释最为文通理顺:“你们平时总说人家不举用你,如果现在有人要举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到整部《论语》中去考察,这种解释却明显不能成立,因为《论语》中与“不吾知”同构同义的句子出现许多次,而其他句子都不能解释为“不举用我”。如: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0)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

这些句子中的“不己知”、“莫我知”,只能解释为“不了解我”、“没有人理解我”,不能解释为“不举用我”、“没有人举用我”。否则,如何解释“患不知人”和“知我者其天乎”中的“知”?难道能将这两句译为“怕的是你不举用别人”、“能够举用我的,只有老天吧”?“不吾知”与此处的“不己知”和“莫我知”意思完全相同,也不可以解释为“不举用我”。

孔安国将“不吾知”的“知”解为本义“了解”,而将“如或知尔”的“知”解释为“用”,其可取之处是:使“如或知(用)尔”的假设与下面的“何以(为治)”的问句在语义衔接上显得自然。但是,这里的“如或知尔”与上文的“不吾知也”两句明显有语义相承关系,两个“知”字应该是同义的。说过“你们平时总说人家不了解你们”后,接着自然应该问“假如有人要了解你们……”,怎么会突然又问“假如有人要用你们……”?故此说未免牵强。

朱熹、王力、郭锡良、朱东润的解释基本相同,对两个“知”字的解释保持了一致性,但都将“何以”解释为“你们打算怎么办(何以为用)”。而“如果有人要了解你们”的假设与“你们打算怎么办”的问题之间,似缺少内在的联系。“了解”一个人只是“举用”一个人的必要条件,知之未必用之,因此,“怎么办”的问题接在“假如有人了解你们”的假设之后,语义难以衔接,显得很不自然。

杨伯峻先生看出了这两种解释的不足,他采用了一个折衷的处理方法,将此句译为“你们平时闲居,就说:‘人家不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你们,[要请你们出去,]那你们怎么办呢?”(《论语译注》)译文用加括号的方式添上一句话——“要请你们出去”,既解决了两“知”异训的矛盾,又完成了“假如有人知道你们”的假设与“你们怎么办”的问题之间意义上的衔接。

但是,借助于括号添加整句话的方法来完成古籍原著中句义的转接,有“增字为训”之嫌(此为训诂之忌也),毕竟不是值得提倡的方法。笔者认为,正确解读这段话的关键,不在于如何解释清楚第二个“知”字与前后句的意义联系,而在于正确理解后一句话“则何以哉”的意思。

“何以”是“以何”的倒置,是古汉语疑问句中一个常用的介词结构。《论语》中“何以”凡八例,除本例外,其余七例如下:

(1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为政》)——用什么,怎样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何以行之哉?”(《为政》)——靠什么

(13)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凭什么,怎样

(1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为什么

(15)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颜渊》)——为什么

(1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用什么

(17)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为什么

以上七例中的“何以”代表了它在先秦汉语中的一般用法,可以训为“凭什么”、“用什么”、“为什么”,有的也可以训为“怎样”,但均不能训为“怎么办”、“做什么”。“何以”是介词结构,在句子中只能充当状语,不能充当谓语。以上诸例“何以”后均跟有动词谓语即为明证。所以,将“何以”解释为“怎么办”,从语法上也说不通。

“则何以哉”是一个省略了谓语中心词的疑问句。朱熹、朱东润看到了这一点,给“何以”补上了谓语“为治”、“为用”,但这与他们将前面的“知”训为“了解”(“知”的本义)又不相谐调。因为既然前句假设的是“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则后句省略的谓语就应该与“了解你们”在意义上有直接联系,而“何以为治(用)”与“了解你们”并没有这种联系。

“则何以哉”省略的谓语是什么呢?我们从孔子关于“不己知”的其他谈话中不难找到答案。请看以下两例:

(18)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孔子平时一再告诫弟子:“不要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去追求值得别人了解的东西(学识才能)”;“不愁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愁自己没有(值得别人了解的)才能”。因此,当他假设了“假如有人要了解你们”的情境后,自然会提出“你们用什么东西让人家了解呢”的问题。由此可见,“则何以哉”省略的谓语是“为人知”,即“让别人了解”。“则何以哉”也就是“用什么让人家了解呢”。

“则何以哉”的确切意义,也可用语境分析的方法给以合理的解释。当孔子提出“则何以哉”的问题后,子路等四人回答了一些什么内容呢?以子路的回答为例:

(20)“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这段话的大意可概括为“我有管理好一个中等国家的才能”。后面冉有的回答可以概括为“我有管理好一个小国的才能”,公西华的回答则是“我不敢说我有什么才能,但我愿意学习,甘愿当一个小小的司仪官”。如果说以上三人的回答毕竟是国家之事,那么曾晳回答的则仅仅是暮春之际如何结伴郊游的事——“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心意思是“我的志向不在从政”。

四位弟子回答的内容都是“了解”的对象,即可供别人了解的东西,而不是被别人了解后自己打算采取的行动。如果问的是“打算怎么办”,弟子们怎么会回答“我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如果问的是“何以为治”,曾晳怎么会回答“我的志向不在从政”?四位弟子岂不都是所答非所问?而如果将“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解释为“假如有人要了解你们,你们用什么来让人家了解呢”,则四位弟子的回答都非常切合题意:如果有人要了解我,我将告诉他我有管理中等国家(或小国)的才能;如果有人要了解我,我不敢说我有多大的才能,但我愿意学习……;如果有人要了解我,我将告诉他我的志向不在从政。

搞清了“则何以哉”的含义,前面“不吾知也”和“如或知尔”两句中的“知”都应该训为“了解”,也就自明了。

综合以上两点,《论语》“侍坐”章开头的几句话应该译为:

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不要为此而不回答我的问题。平时你们总是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要了解你们,你们用什么让人家了解呢?

标签:;  ;  ;  ;  ;  

关于“论语”的两个问题:“论语”:高级“坐”_论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