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湖北荆州 434400
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及IgM与IgG抗体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实验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取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Th1、Th2检测结果均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h1、Th2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M、IgG检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gM、IgG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片;聚乙二醇干扰素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疾病[1],本病是由乙肝病毒感染而引发肝脏炎症类疾病,从而导致患者多个器官受到损害,乙型肝炎具有恶变率高、病情易反复、传染性强、病情复杂性高、病程长等特点[2],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对病情发展进行控制的主要方式[3],因本病在目前临床治疗中,没有可行的根治方法,对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在药物的选择上,因采用抗病毒、对症的治疗药物,通过纤维化、对肝脏炎症减轻、对乙肝病毒杀灭的过程[4],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常规的治疗药物为阿德福韦酯片,但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我院在本次治疗中选择了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并对本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实验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45.5±2.3)岁,病程为2-17年,平均(9.5-1.2)年,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46.5±2.3)岁,病程为2-17年,平均(9.5-1.2)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阿德福韦酯片(正大天晴(江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666)药品规格为10mg治疗,口服一天一次,一次一片,十二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进行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阿德福韦酯片为(正大天晴(江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666)药品规格为10mg,患者口服一天一次,一次一片,聚乙二醇干扰素为(罗氏(瑞士)制药公司,注册证号S20120050),药品规格为180μg/0.5ml/支,患者进行皮下注射,1.0mg/kg,每周一次,十二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患者进行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及IgM、IgG抗体检测。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Th1、Th2检测结果。
1.3.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IgM、IgG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调查20例患者所涉及到的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士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3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本病是传染类疾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以及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根据相关资料表明,乙型肝炎为世界性传染疾病,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口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及感染者,相关疾病每年死亡人数竟高达120万人,而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及感染者约为7亿-8亿人口,其中有约为10%的携带者或感染者是慢性乙型肝炎,因此导致我国因HBV而导致的肝癌、肝硬化死亡人数约为30万人[5],对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常规的治疗药物为阿德福韦酯片,但单纯给予阿德福韦酯片的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我院在本次治疗中选择了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阿德福韦酯片属于单磷酸腺苷磷酸核苷酸类似物,可以和脱氧腺苷三磷酸呈竞争性的整合,到病毒DNA上,终止DNA链的延长,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而聚乙二醇干扰素属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和重组人干扰素a-2b的结合物,可以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细胞膜受体进行结合,引发相关酶表达,从而对细胞内的病毒感染的细胞增殖和病毒复制起到抑制的作用,并对巨噬细胞吞噬病毒起到促进的作用,从而对发挥病毒传播以及发挥病毒起到防止的作用,治疗效果良好。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经过治疗,两组患者Th1、Th2检测结果均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h1、Th2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M、IgG检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gM、IgG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贺爱秋,焉涛.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391-3391.
[2]李萍,赵玉军.1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28-429.
[3]谢雯,吴璐.干扰素-α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4):13-16.
[4]陈满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6):160-162.
[5]颜春晖.阿德福韦酯联合补肾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2014,24(2):164-165,179.
论文作者:袁耀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患者论文; 乙型肝炎论文; 干扰素论文; 阿德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