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_段炳茜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危重新生儿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脂肪乳(1g/kg.d),对照组接受脂肪乳(2g/kg.d),余配比成分均相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脂肪乳(1g/kg.d)对危重新生儿脂肪酸代谢无明显影响,可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对危重新生儿是安全的。

关键词:脂肪乳剂;新生儿;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危重新生儿分解代谢加快,需给予肠外营养以减少死亡率。脂肪乳剂在全肠外营养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利于纠正负氮平衡、提供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但研究指出若体内脂肪乳剂输入过多,可使脂质过氧化,生成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造成组织损伤[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维护生物膜的稳定性,防止脂质过氧化物的损害[2]。因此本次研究目的为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探讨不同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危重新生儿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脂肪乳(1g/kg.d),对照组接受脂肪乳(2g/kg.d),余配比成分均相同。研究组平均年龄(3.2±0.2)天,男性23人,女性27人;对照组平均年龄(3.1±0.6)天,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1)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符合第8版实用儿科学关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每个研究对象家属能配合医务人员,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1)由TORCH感染、先天性脑发育畸形等疾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2)肝炎病毒携带者,活动性感染,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消化道疾病者,药物有过敏。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均相同:使用白蛋白、速尿、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研究组接受脂肪乳(1g/kg.d)、6%小儿氨基酸15ml/kg.d、25%葡萄糖15ml/kg.d、水乐维他lml/kg.d、维他利匹特lml/kg.d,以上溶液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配置后放于营养袋中,每日输入1次,16小时均匀输入完毕。对照组接受脂肪乳(2g/kg.d),余成分与研究组相同。

1.5 评价方法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

1.5.1 测定方法 抽取患儿肘部静脉血,血样抗凝,放入离心机内,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去除下层血浆,取上清液,置-15℃冷冻冰箱保存。使用分光光度仪(上海医疗器械七厂生产)及MDA试剂盒及SOD试剂盒进行检测。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使用t检验。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危重新生儿体内分解加速,出现负氮平衡,导致疾病恢复困难。脂肪乳剂与其他营养液相比有能量密度大、无利尿作用的优点,除可以给予患儿生理需要的热量,短期内纠正代谢紊乱,还能提高体内白蛋白、抗体的合成水平,降低预后死亡率[3]。正常情况下体内氧自由基含量极少,正常情况酶类可灭活和降解自由基,保护自身免受损伤。但由于危重新生儿体内多脏器功能障碍,导致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超过机体抗氧化系统的清除能力[4]。脂肪乳剂中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进入人体后受到自由基的攻击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丙二醛,进一步损害脂质、DNA和蛋白质,即所谓的“脂质过氧化”[5]。而细胞膜、线粒体成为易遭受自由基攻击的首要靶器官。多项研究表明[6]危重新生儿在输入肠外营养液后前3天体内丙二醛含量可迅速升高,并与患儿的中枢神经预后呈正相关。因此选择合适剂量的肠外营养液对维持体内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能力非常必要。

目前对于新生儿肠外营养液的使用剂量,主流观点有1g/kg.d与2g/kg.d。学者[7]认为1g/kg.d剂量可满足应激状态下患者的生长发育需求,而主张2g/kg.d的学者认为为了满意地纠正营养状况,2g/kg.d不会出现血脂的持续升高而招致高脂血症及其他并发症。但是上述研究主要基于能量代谢的研究中,因此我们进一步不同肠外营养液对机体脂肪酸代谢上的差异性。我们研究显示使用1g/kg.d脂肪乳剂的研究组体内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使用2g/kg.d脂肪乳剂的对照组,摒弃研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即使用1g/kg.d脂肪乳剂对减少脂质过氧化,提高体能抗氧化状态,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脂肪乳(1g/kg.d)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无明显影响,可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对危重新生儿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唐云,顾淖云,檀华,等.TPN中脂肪乳剂对大鼠血浆和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2(l):51.

[2]吴国豪,吴肇汉.脂肪乳剂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及DNA损害.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6(4):208.

[3]吴国豪.吞噬细胞介导的不同脂肪乳剂的脂质过氧化以及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11,7(12):69.

[4]张伟利,陈瑞冠,冯树模.必需脂肪酸与婴儿营养.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14,4(1):122-126.

[5]戚秋芬,张伟利,吴圣楣.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与婴儿营养.临床儿科杂志,20131,14(6):132-134.

[6]蔡威,陈方,施诚仁,等.应激状态下新生儿对不同剂量外源性脂肪代谢的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17(4):199-201

[7]刘敦贵,王开富,肖春梅,等.肠外营养支持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5(2):76-79

论文作者:段炳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_段炳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