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豆科植物更新禾草占优势的草地(论文文献综述)
曹凯[1](2021)在《刈割和施肥对半干旱区补播草地生产力及碳/氮输入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钱晓彤[2](2021)在《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群落及土壤种子库研究》文中指出
张小华[3](2021)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草原处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波动性较大,同时具有脆弱性和严酷性,使得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的生态系统更容易发生退化。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水分补给的主要来源,蒸散发是干旱半干旱区最主要的水分损失途径,而植被恢复势必会增加耗水量和土壤水分的损失。因此,精确地估算干旱半干旱地区蒸散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并掌握其时空规律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不同保护与利用方式下草地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以期为区域植被配置和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使用涡动相关观测技术获取了干旱半干旱地区赛罕乌拉的草地生长期观测数据,对三种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物种组成、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盖度及多样性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其产生的生态效应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使用构建的SEBAL模型,模拟了研究区2000~2019年的蒸散发量及其变化(evapotranspiration,ET),分析了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模型法计算了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rain water utilization potential indicator,RUP);分析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生物量、丰富度、多度、盖度等对蒸散发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草地生长季蒸散发及气象因子变化变化规律。实验观测期间,蒸散发量从5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从6月到8月呈上升趋势并达到峰值,8月后持续下降,生长季的蒸散发量为313.8 mm。草地碳源汇效应成波动状态,土壤的体积含水量与降雨变化呈现一致性,降雨多集中于后期。(2)利用水分亏缺来评价现有水资源是否满足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赤峰区域,通过大尺度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以赛罕乌拉所在的赤峰市为例,研究了大尺度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际蒸散发量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蒸散发高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小,而蒸散发中值与低值区域(<400 mm),对应的雨水资源化潜力相对较大。在研究时段,大多数区域处于年动态水分盈余状态。(3)研究了解了赛罕乌拉蒸散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通过遥感和空间分析表明,在空间上,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主要集中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区域;从时间变化上,2010~2019年实际蒸散发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9年实际蒸散发的高值区(>400 mm)面积呈下降趋势,中值区(300~400 mm)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分亏缺盈余方面,从2000~2006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逐渐减少,从2006到2012年,水分盈余区域面积呈显着增加趋势,而2012年之后到2019年,雨水资源化潜力又逐年减小,其中2016~2019年三种不同保护利用方式的草地均处于年动态水分亏缺状态,表明气象要素对蒸散发有显着影响。(4)揭示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实际蒸散发与草地主要生长状况指标的相关关系。对赛罕乌拉2000~2019年的蒸散发研究表明,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与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围封草场的相关性较强,放牧草场的相关性较弱。围封草场和打草场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较广,与蒸散发的相关性也呈正相关关系,而放牧场的多样性指数与蒸散发呈负相关关系。放牧草场和围封草场的蒸散发随着总盖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打草场的蒸散发与总盖度的相关性较弱(5)研究发现了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生态效应变化。通过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效应、结构效应、质量效应、功能效应、风沙防护效应等综合研究表明,围封恢复草场的生态效应为正向效应,打草场的生态效应为负向效应,放牧草场的生态效应为零效应,表明退化草地围封恢复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打草场常年打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围栏恢复是实现退化草原植被向顶极群落恢复演替的有效措施。(6)研究发现,草地围封模式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化草地的恢复。在降水量低于350 mm的干旱半干旱区,建议以围封保护恢复为主,同时控制草地围封保护和刹割时间,在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在对需要进行人工补种的严重退化草地,首先,应以草本植物修复为主。其次,选择合适的耐寒、耐旱的本地物种,同时优化草本植物的种植密度,降低草地的耗水,减缓干旱胁迫,提高农牧交错区的草地保护与恢复成效。在实现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修复效益最大化。
陈金[4](2021)在《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察哈尔火山群(包括黄花沟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是蒙古高原南缘全新世唯一有过喷发的火山群,因其火山类型多样、地貌标志清晰、锥体保存尚好、火口基本完整,被誉为研究第四纪地壳深部结构的天然火山“博物馆”,也是探索火山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想模型。本文选取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为研究区域,广泛收集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形状,并借助扩增子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交叉多学科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火山区植物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结构性状,阐明了土壤微生物对多因子火山环境扰动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玛珥式火山区植物群落以蓼属、蒲公英属和委陵菜属为优势植物,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原生植物群落以禾本科和豆科为优势植物。草甸草原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显着高于玛珥式火山区(P<0.05),且具有更多数量的节点(114 vs.74)、边(349 vs.291)和模块(10 vs.8)。玛珥式火山区环境中,富集钠、钙重吸收代谢相关的微生物以及地衣腐生菌。主坐标分析(PCo A)显示,细菌群落的总变异量明显大于真菌群落(77.19%vs.46.07%)。土壤与植被双因子交互作用影响细菌和真菌核心微生物群之间的协作关系,其贡献率大于单因子。2)斯通博利式火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低于典型草原区,小叶锦鸡儿、草木樨状黄耆和黄芩表现出火山区的适宜性。与斯通博利式火山区相比,典型草原区具有更高的细菌和真菌核心微生物有效富集比(分别为66%vs.34%和59%vs.41%),并且具有更高度模块化的网络(M:0.626 vs.0.296)、更简单的网络连接(avg K:4.374 vs.8.795;avg CC:0.337 vs.0.467)以及更强烈的种间竞争关系(P/N:1.89 vs.3.06)。火山区的细菌代谢活动显着改善,并富集了大量的丛枝菌根真菌;共检测出7个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关键类群(包括6个细菌和1个真菌)。土壤速效磷(S_AP)和碳氮比(S_C/N)分别是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构方程模型(SEM)显示,同一关键类群的功能因生境而别、且与不同环境变量间的关系不同。3)晚更新世火山以禾本科、葱属和猪毛菜属等为优势植物,全新世火山以葱属、蒿属、益母草属植物等为优势。全新世火山植物物种丰度、植被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着低于晚更新世火山区(P<0.05)。晚更新世火山土壤的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显着高于全新世火山区(P<0.05),但全新世火山土壤具有更复杂的微生物网络结构。第四纪火山土壤富含与土壤碳、氮和磷的代谢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类群(Nitrososphaera、Microvirga和Cladosporium等),是生物指示物种和通才簇,其中细菌群落具有更多的生物指示物种(17 vs.16)。火山土壤碳、氮和磷的改变驱动植被多样性变化及调控微生物的多功能性。4)降落堆和溅落堆的植被多样性没有显着差异(P>0.05),细叶葱、展枝唐松草和反枝苋主要分布于降落堆中,而蒲公英、牻牛儿苗、独行菜和繁缕分布于溅落堆中。降落堆中主要植物的株高、冠幅、单株鲜重以及地上生物量均显着高于溅落堆(P<0.05)。降落堆的微生物丰富度显着高于溅落堆(P<0.05),并富集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真菌群落网络中的关键类群。溅落堆富含糖类和氨基酸代谢的微生物(P<0.05),且具有更复杂的种间关系。12个真菌核心群(降落堆和溅落堆分别含10个和2个)是微生物共现网络中的关键类群。地上植物生物量和土壤水分显着影响这两种火山锥体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而α多样性是微生物多功能性的最大积极贡献者(λ=0.786,P<0.001)。综上,察哈尔火山群的不同发育类型及年代序列的火山与周边草原区的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存在显着差异,火山活动改变了土壤基质驱动植物多样性变化和调控微生物的多功能性。本文研究为深入探索第四纪火山群的生物群落演变规律及火山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
冯霜[5](2021)在《阴山北部区域植被类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类型和植物多样性研究是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基础,以阴山北部区域为研究区,运用生态学方法,采用样方法实地调查,确定植被类型,分析植物种类组成和植物多样性特征,为区域植被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为构建中国荒漠植物群落数据库,编制中国荒漠植物群落各类型分布图集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阴山北部区域植被类型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9个群系组,23个群系,265个群丛。荒漠以红砂荒漠为主要群系,在265个调查点中出现43个样点,占全部调查点位的16.23%,其次为珍珠猪毛菜群系,出现37个样点,占全部调查点的13.96%。草原植被以短花针茅样点最多,占全部群丛数的7.92%,其次为戈壁针茅,所含样点占全部样点的6.42%。(2)本区有种子植物244种,隶属于35科126属,其中裸子植物仅有一种。优势科为菊科、豆科、藜科、禾本科,占植物总科数的11.43%,其中包含65属140种,分别占植物总属数的51.59%,总种数的57.38%。主要优势属为蒿属、针茅属、葱属、锦鸡儿属,所含种数均在5种以上,占全部种数的18.00%。(3)生活型50.00%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次为一年生草本40种,占种数的16.39%。水分生态型以旱生植物为主,中生次之,所占比例分别为33.20%、27.05%。植物叶片形态适应性状以条形叶最多,披针形叶次之,所含种数分别为53种、44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1.72%、18.03%。(4)科分布类型归纳为5个分布型和3个分布变型,以世界分布的分布为主体,占全部科数的60.00%,占全部种数的81.97%;属可分为13个类型,8个变型,以温带性质的分布为主体,占全部属数的47.61%,占全部种数的56.97%。种子植物蒙古种分布型的数量最多,占本区系植物总种数的15.57%;其次为东亚种分布型,占本区系植物总种数的13.93%;第三是戈壁种,占本区系总植物种数的11.89%。(5)区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0种,其中有四合木、绵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草麻黄、沙冬青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8种,中国特有种3种,分别为华北驼绒藜、内蒙亚菊、四合木。内蒙古保护植物14种,Ⅰ级保护植物有5种,Ⅱ级保护植物4种,III级保护植物5种。(6)对不同植被多样性指数比较发现:荒漠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E)以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草原植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关系,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着水平。
车昭碧[6](2021)在《北方蚁对不同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种子库及植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北方蚁影响下,蚁巢及周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蚁巢筑巢材料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蚁巢及周围土壤种子库组成特征,最终探究蚁巢对植物群落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在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山地草甸中分别寻找北方蚁蚁巢。(1)以蚁巢正中心为原点,在0、50、100、150、200及500cm外(CK),取20cm深的土壤,测定土壤含水率、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2)各草地中分别收集北方蚁蚁巢筑巢材料,制备出0.1、0.05、0.02g/m L浓度的浸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羊茅(Festuca ovin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落芒草(Piptatherum munroi)和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探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3)距蚁巢0、50、100、150、200、500cm处,分别取0~10、10~20cm深的土壤,进行萌发试验后鉴定计数,探究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4)在蚁巢和距蚁巢5m外(CK)选取0.5×0.5m样方框,分析植物物种组成,功能群重要值、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等。结果:(1)草地类型、离巢距离及二者交互作用均对土壤参数有极显着影响(P<0.01),碱解氮和有效磷主要受离巢距离的影响,其余参数受草地类型的影响更大;不同草地的蚁巢均表现出蚁巢中心p H值显着低于周围土壤(P<0.05),并与离巢距离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其余参数显着高于周围土壤(P<0.05),并与离巢距离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通过拟合曲线,各土壤参数与离巢距离均符合函数模型;综合各土壤参数分析,除离巢距离、有效磷与p H值无相关性外,其余参数间均表现出显着相关(P<0.05)。(2)与对照相比,3类草地均表现为0.1g/m L浓度的浸提液显着降低(P<0.05)6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和茎长,生物量呈不显着降低。同一生境中,浸提液浓度降低,种子受化感作用抑制性降低,但存在物种间差异。综合效应指数表明,温性荒漠草原中以鸭茅受抑制性最大,温性草原中浓度为0.1g/m L时无芒雀麦受抑制性最高,0.02g/m L和0.05g/m L时落芒草受促进作用最大,山地草甸中以羊茅受抑制性最大。方差分析表明,3因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强度为:物种>草地类型>筑巢材料浸提液。(3)3类草地中,蚁巢中心0~10cm、10~20cm深度土壤种子库种数和物种数均显着高于周围土壤,均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草本次之,且随着蚁巢直径的增大,蚁巢中心种子数显着上升(P<0.05)。温性荒漠草原中,蚁巢中心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着上升(P<0.05),温性草原、山地草甸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着上升(P<0.05)。RDA分析表明,温性荒漠草原中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受有效磷和含水率的影响最大,温性草原中受土壤全磷和p H值的影响最大,而在山地草甸中则受有效磷的影响。(4)3类草地中,与对照相比,蚁巢植物物种数降低,禾本科、莎草科的重要值、地上生物量显着增加(P<0.05),豆科、杂类草的重要值显着降低(P<0.05),地上生物量不显着上升或显着降低(P<0.0.5)。蚁巢Margalef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显着降低(P<0.05),Alatalo均匀度指数显着升高(P<0.05)。结论:北方蚁筑巢等活动能显着提高蚁巢土壤养分含量、蚁巢中心种子数和物种数,但蚁巢表面的高浓度筑巢材料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最终影响蚁巢植物群落向禾草和莎草科植物的演替。
胡廷花[7](2021)在《黔西北区禾草/白三叶草地质量评价及稳定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禾草/白三叶草地高产、优质,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广为种植,已成为当地畜牧业重要牧草资源。草地利用时间延长及管理不当,易造成其质量下降、群落稳定性降低。因此,草地管理是草地质量和稳定性维持的关键。由于其为偏途演替群落,有强烈人为干预和建植目的,所以其稳定性评价与天然草地有差异。本研究通过对贵州威宁灼圃草场4种管理模式禾草/白三叶草地(样地Ⅰ:前期长期割草+后期放牧;样地Ⅱ:连续放牧;样地Ⅲ:轮牧为主,轮牧不足时放牧1-2次;样地Ⅳ:连续放牧,地形为典型小山头)和天然草地(样地V:连续放牧)进行质量评价,明晰人工草地稳定性评价要素构成,比较确定研究区4类人工草地中相对适宜的管理模式。主要结果如下:禾草/白三叶草地质量评价指标是植被结构(播种与非播种牧草生物量比例、白三叶与播种禾草生物量比例)、牧草适口性指数和养分(粗蛋白(CP)、有机物质及其代谢能(ME)、样品饲料相对价值(RFV)、粗饲料分级指数(GI)),以及土壤p H和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各样地土壤p H值为4.67-5.24,处较低水平,牧草养分低于或偏离最适值,但土壤养分较高。基于牧草和土壤特征数据,采用赋值加权法,对草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草地质量为样地Ⅲ和样地Ⅰ较高,样地Ⅱ和样地Ⅳ较低,样地V最低。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是生产稳定性(产量)、生态稳定性(物种数)和质量稳定性(质量)的平衡。生态稳定性常用物种多样性、演替度结果衡量;样地Ⅲ生态稳定性较好,样地IV较差。禾草/白三叶草地受不当管理干扰,易退化,样地Ⅰ、Ⅲ退化程度最大;样地Ⅱ、Ⅳ较大;样地V养分含量较低,但总体较稳定。质量较好的草地稳定性维持难,草地质量与其稳定性相关,受地形影响。研究区禾草/白三叶草地管理方式整体较粗放,前期长期割草+后期放牧及轮牧为主的管理模式相对较利于草地质量维持。未来草地管理中,建议适时施石灰、氮磷肥配施,并精准制定刈牧制度及强度,以利于禾草/白三叶草地稳定性维持。
李昕[8](2021)在《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过去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和规律的研究是认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环境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环境考古研究有两条主线,分别是人类文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即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自然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气候、植被、地貌、水文等因子,人类文明系统则包括生业模式、聚落形态、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生业模式是人类对动植物等资源的利用方式,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生业模式是研究过去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不同时空尺度生业模式演变的历史和动力是当前地理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中国古人类生业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约10000-2200 a BP,“a BP”为“距今(1950 AD)年”),旧石器时代和历史时期开展的工作则相对薄弱。河西走廊是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研究史前和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及其对生业模式影响的理想地区。河西走廊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生业模式研究已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但历史时期生业模式的研究明显匮乏。一方面,河西走廊位于农牧交错带,远离农业政权核心,与生业模式有关的历史文献记录有限;另一方面,河西走廊历史时期遗址的发掘和系统研究较少。尽管文献中有关于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人类利用的农作物和家畜种类的记载,但是不同农作物和家畜的相对比例和不同食物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及其变化并不清楚。尤其是在文献记录有限的汉晋时代(2152-1530 a BP),该时期也是丝绸之路开通和中央王朝开始掌控河西走廊的时期,但此时期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的先民的生业模式及其变化并不清楚。骨胶原稳定同位素分析是研究先民摄食结构以及探索生业模式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可用于研究特定时段不同区域间人群交流情况。因此,从古人类食谱入手,开展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汉晋时期生业模式的研究,对认识丝绸之路开通前后关键节点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三个已经发掘的汉晋时期墓葬系统采集了人骨和动物骨骼(含牙齿)样品,以及部分植物遗存样品,开展了动植物遗存种属鉴定、骨骼碳氮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碳十四测年工作。共测试了18份骨骼和植物样品的碳十四年代,鉴定了动物骨骼(含牙齿)1022块,并测试了37块动物骨骼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采集了三个遗址的185个先民骨骼(包括牙齿)样品,提出185个骨胶原样品并测试了碳、氮、氢、氧稳定同位素值。在上述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已发表的考古、历史文献和古气候资料,系统分析了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的摄食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新石器晚期至汉晋时期该地区古人类食谱变化与东西方交流、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的关系。基于本文的研究工作,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新认识:(1)三个遗址的样品分别来自两个阶段:~2150-1750 a BP和~1750-1500 a BP,分别对应汉代和魏晋时期。第一阶段(~2150-1750 a BP),汉代时期张掖地区和白银地区先民摄食结构存在显着差异。白银地区先民的δ13C平均值(-9.5‰)显示,白银地区主要以C4食物(粟黍和食用C4食物的动物)为主,张掖地区先民(δ13C平均值=-16.0‰)既食用C3(麦类、豆科和食用C3食物的动物)也食用C4食物(粟黍和食用C4食物的动物)。这可能是两个地区不同生存环境的差异导致的。白银地区距离中央王朝近且处于季风边缘区,适合种植粟黍。而张掖地区则属于绿洲-沙漠区,积温较白银地区低,更适合种植小麦大麦和从事牧业生产。(2)第二阶段(~1750-1500 a BP)的魏晋时期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地区)的先民δ13C平均值(-18.2‰)显示,先民摄食结构以C3食物(麦类、豆科和食用C3食物的动物)为主。并且该地区人群氮同位素显着偏高,极高的δ15N值(16.1‰)说明魏晋时期先民食用了大量的动物产品,同时受到极端干旱环境的影响,因为极端干旱环境下,生物有机体的δ15N值较高。(3)张掖地区西汉中期与西汉晚期-东汉时期先民的摄食结构有明显差异。西汉中期先民摄食了更多的C4食物(δ13C平均值=-13.3‰),而西汉晚期-东汉时期先民摄食了更多的C3食物(δ13C平均值=-16.1‰),显示西汉中期张掖地区先民摄食结构很可能受到中央王朝早期移民戍边政策的影响。(4)张掖黑水国汉代墓群和白银黄湾汉代墓群出土人骨的氢氧同位素值只有少数重合,且只有极少个体的数据偏离本地人群的氢氧同位素数据,暗示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张掖和白银至多存在低强度的人群迁徙与交流。(5)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史前-汉晋时期人类摄食结构发生了多次变化,但不同时期人类摄食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在~4000 a BP,跨大陆交流给研究区带来丰富的农作物和家畜种类,为摄食结构变化提供了条件。在~3700 a BP,先民摄食结构中C3食物比例显着增加,气候恶化很可能是促使人类摄食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西汉中期,中央王朝向西扩张给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群的摄食结构带来短暂影响。西汉晚期至魏晋时期,不同区域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饮食传统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中国北方人类摄食结构出现明显空间差异的原因。(6)通过对比史前和汉晋遗址的人和动物骨骼的δ15N值,发现自~3700 a BP畜牧活动在河西走廊地区强化之后,就一直在河西走廊先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西走廊先民摄入了较多的动物产品。即使是在人群更替后,畜牧业和动物产品依然在汉代和魏晋移民及其后代的经济生活和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以上工作为认识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食谱的时空特征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并且更新了我们对该地区新石器晚期至汉晋时期人类生业模式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的认知。主要表现在(1)历史文献虽然也记载了汉代河西地区的农作物和家畜种类,但是它们在先民日常生活中的相对重要性记载模糊。本项基于考古遗存的研究结果至少部分地突破了历史文献记录的局限性,定量地比较了不同种类农作物和家畜在先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本项研究发现了~3700 a BP河西走廊畜牧活动重要性显着提升,即使是在中原王朝把大量农民迁移到此地后,畜牧业依然在该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3)本项研究显示汉王朝控制河西走廊地区后,地缘政治因素对当地先民摄食结构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饮食传统可能更重要。本项研究为认识汉晋时期地缘政治因素对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生业模式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有助于理解丝绸之路关键节点地区在跨大陆交流强化背景下,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变化。
张彧娜[9](2021)在《马山岩溶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认为目前,岩溶区植被恢复对植物、土壤、微生物整体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对固氮树种纯林及混交林的比较研究。本研究以固氮珍贵树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DOP)、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 us)纯林(AFP)、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DA)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恢复灌丛(SL)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生化分析测试和统计分析,分别对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等进行研究,以揭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岩溶区石漠化植被恢复中的树种和林分类型选择以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修复模式林下植物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SL群落有植物43种,优势植物功能群为蕨类植物功能群(Fe FG)、木本植物功能群(WFG)和禾草植物功能群(GFG),优势种为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IV:31.00)、黄荆(Vitex negundo)(17.91)和小花露籽草(Ottochloa nodosa)(8.71);DOP、AFP和MDA的物种组成分别是48种、41种和37种,他们的共有优势植物功能群为杂草植物功能群(Fo FG)、Fe FG和GFG,优势种相应为窃衣(Torilis scabra)(16.26)、肾蕨(14.72)、荩草(Arthraxon hispidus)(9.37),鬼针草(Bidens pilosa)(23.37)、肾蕨(11.65)、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8.12),和鬼针草(25.87)、荩草(9.42)、肾蕨(8.30)。DOP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显着高于SL(P<0.05),而其它林分与SL无显着差异(P>0.05)。(2)三种人工林0-10cm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含量无显着差异,而土壤有机质、有机碳、速效磷含量显着高于SL;相反,三种人工林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显着低于SL,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与SL无显着差异。DOP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着高于其它林分和SL,而交换性钙则显着低于SL。AFP的土壤交换性镁显着高于其它林分和SL。MDA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显着高于DOP和SL。三种人工林对10-20cm土壤的修复作用与0-10cm的相似,但强度明显减弱。(3)不同植被修复模式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酶活性。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含量低于SL;除了真菌PLFA含量外,DOP的其它微生物群落PLFA含量高于其它林分;DOP真菌细菌比低于其它林分和SL。DOP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显着高于其它林分,但与SL差异不显着;而MDA和AFP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则显着低于SL。人工林的土壤水解酶活性低于SL,而DOP水解酶活性高于其它林分;DOP和MDA氧化酶活性显着低于SL,AFP酚氧化酶显着高于其它2种林分和SL,其它2种林分则显着低于SL;AFP与SL的土壤过氧化酶活性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DOP和MDA。(4)综合评估3种人工林的修复效果表明,无论是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的恢复,还是土壤微生物功能的恢复,均以DOP的效果最明显。因此,以DOP来修复南亚热带岩溶石漠化生态系统将是较好的选择。
王君芳[10](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以及砂石场对草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植被破坏严重,土壤风蚀及水蚀现象比较普遍。为解决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研究在2018年,调查了 5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扎赉诺尔灵露煤矿、霍林河矿区、锡林浩特胜利西三号露天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乌海骆驼山矿区)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恢复措施对草原矿区的生态恢复效果。在2012年至2018年,每年8月份对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并在2018年调查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恢复)和不同恢复措施下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变化规律。经全面分析2类不同矿区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在自然基底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20年以上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更接近原生草原;人工恢复5年以下的排土场,其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大多为人工种植牧草。无论是自然恢复还是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高于或接近于原生草原。(2)人工恢复土壤容重总体上大于原生草原和自然恢复土壤容重,原生草原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高于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在扎赉诺尔灵露矿区和霍林河矿区,人工恢复2~3年、自然恢复20年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原生草地。(3)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恢复年限和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正相关,恢复力与恢复时间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强,越接近于原始自然群落,且土壤-植被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4)砂石场生态恢复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恢复力随恢复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群落稳定性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群落越稳定,原生物种定植数量增加。(5)砂石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砂石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占总有机碳储量达92.92%以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在恢复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生态恢复过程中最大的碳库。(6)2012年至2018年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恢复效果按照年份排序为2014>2013>2012>2015>2018>2017>2016年。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整体表现出由人工恢复到自然演替的恢复过程。总之,人工恢复可促进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快速改善,从而达到草原矿区生态恢复要求。但是,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向原生草原演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不会明显缩短。人工恢复过程主要为:人工植物群落—原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群落—多年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而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较为复杂。
二、用豆科植物更新禾草占优势的草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豆科植物更新禾草占优势的草地(论文提纲范文)
(3)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估算方法 |
1.2.2 草地蒸散发的影响机制 |
1.2.3 不同草地利用方式的生态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3.1 草地蒸散发及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
1.3.2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1.3.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1.3.4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1.4 本论文关注的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
2.1.2 植被与土壤 |
2.1.3 气候特征 |
2.2 观测与仪器 |
2.2.1 草甸草原的通量观测 |
2.2.2 草地生物多样性观测 |
2.3 其他地面数据 |
2.3.1 气象数据 |
2.3.2 遥感数据 |
2.3.3 土地利用数据 |
2.4 湍流资料质量控制 |
2.5 研究方法 |
2.5.1 草地湍流通量观测 |
2.5.2 生物多样性计算 |
2.5.3 基于SEBAL模型的实际蒸散发模拟 |
2.5.4 雨水资源化潜力 |
第三章 草地生长季气象因子及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1 草地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 |
3.1.1 土壤湿度与降雨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3.1.3 空气温湿度变化特征 |
3.1.4 风速和风向变化特征 |
3.2 草地下垫面辐射与能量平衡 |
3.2.1 草地下垫面小气候平均日变化 |
3.2.2 草地下垫面辐射平衡与能量闭合 |
3.2.3 草地下垫面净辐射与可能蒸散量 |
3.3 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
3.4 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尺度植被蒸散发与水分盈亏的时空变化及植被修复研究 |
4.1 区域植被类型及变化 |
4.2 区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4.3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4.4 降水与气温对区域蒸散发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影响 |
4.5 区域植被的合理保护与修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草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
5.1 植被类型变化 |
5.2 实际蒸散发与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 |
5.2.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
5.3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草地的蒸散发、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和蒸降差的变化 |
5.3.1 蒸散发的变化 |
5.3.2 雨水资源化潜力指数的变化 |
5.3.3 蒸降差的变化 |
5.4 群落特征对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的草场蒸散发的影响 |
5.4.1 不同保护利用方式下草地多样性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2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均匀度对蒸散发的影响 |
5.4.3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盖度对蒸散发影响 |
5.4.4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群落生物量对蒸散发的影响 |
5.5 草地的保护与利用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生态效应评估 |
6.1 多样性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群落功能群多样性变化 |
6.2 结构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的群落功能群组成变化 |
6.3 质量效应---不同草地保护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质量变化 |
6.4 功能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草场功能变化 |
6.5 防风固沙效应---不同草地利用模式与恢复途径防风固沙功能影响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 |
1.2.2 火山生态系统 |
1.2.3 生物多样性 |
1.2.4 生态因子 |
1.2.5 土壤微生物组 |
1.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察哈尔火山群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特征 |
2.1.3 气候 |
2.1.4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黄花沟火山群样点设计 |
2.2.2 乌兰哈达火山群样点设计 |
2.2.3 植被调查 |
2.2.4 土壤调查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玛珥式火山区与高山(寒)草甸草原生物群落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植被采集和土壤取样 |
3.2.3 DNA提取、PCR扩增和Illumina测序 |
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山(寒)草甸草原与玛珥式火山的植被差异 |
3.3.2 高山(寒)草甸草原与玛珥式火山的微生物多样性 |
3.3.3 微生物分类群和种系型的分布 |
3.3.4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核心微生物群分子生态网络 |
3.3.5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功能组成特性差异 |
3.3.6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系 |
3.4 讨论 |
3.4.1 玛珥式火山扰动影响生物群落结构 |
3.4.2 微生物群落对玛珥式火山扰动的响应 |
3.4.3 玛珥式火山扰动影响微生物群落功能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与典型草原生物群落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地说明 |
4.2.2 样品采集 |
4.2.3 土壤理化参数 |
4.2.4 土壤微生物群落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植物群落组成 |
4.3.2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4.3.3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微生物群落潜在功能 |
4.3.4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微生物共现网络 |
4.3.5 土壤核心微生物群的关键潜在驱动因素 |
4.3.6 关键潜在驱动因素和关键类群之间的联系 |
4.4 讨论 |
4.4.1 斯通博利式火山活动的扰动距离 |
4.4.2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与典型草原区的群落差异 |
4.4.3 影响两种类型样地的关键潜在驱动因素 |
4.4.4 关键潜在驱动因素与关键类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发育阶段第四纪火山土壤的生物群落差异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区描述和样地选择 |
5.2.2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 |
5.2.3 Illumina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 |
5.3.2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5.3.3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
5.3.4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预测 |
5.3.5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网络模式 |
5.3.6 植物因子、土壤因子与核心微生物群的关系 |
5.3.7 土壤碳、氮、磷对微生物群落和植被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全新世火山与晚更新世火山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差异 |
5.4.2 不同时期火山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的潜在原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火山锥体类型对生物群落的差异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和样地描述 |
6.2.2 土壤取样、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 |
6.2.3 土壤DNA提取、PCR分析和高通量测序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植被组成 |
6.3.2 高通量测序下的微生物概况 |
6.3.3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系统发育关系 |
6.3.4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概况 |
6.3.5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细菌和真菌共现关系 |
6.3.6 植物因子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内在关联 |
6.3.7 关键环境参数影响微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机制 |
6.4 讨论 |
6.4.1 不同类型火山锥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与功能 |
6.4.2 不同类型火山锥中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响应差异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7.2.1 创新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课题来源 |
(5)阴山北部区域植被类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类型研究进展 |
1.2.2 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阴山植被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土壤 |
2.6 植被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物群落调查 |
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植被类型 |
4.2 不同植物群系主要特征 |
4.2.1 红砂群系Form.Reaumuria soongorica |
4.2.2 珍珠猪毛菜群系Form.Salsola passerina |
4.2.3 柠条锦鸡儿群系Form.Caragana korshinskii |
4.2.4 驼绒藜群系Form.Ceratoides latens |
4.2.5 垫状锦鸡儿群系Form.Oxytropis aciphylla |
4.2.6 霸王群系Form.Sarcozygium xanthoxylon |
4.2.7 泡泡刺群系Form.Nitraria sphaerocarpa |
4.2.8 黑沙蒿群系Form.Artemisia ordosica |
4.2.9 梭梭群系Form.Haloxylon ammodendron |
4.2.10 细枝盐爪爪群系Form.Kalidium gracile |
4.2.11 绵刺群系Form.Potaninia mongolica |
4.2.12 短叶假木贼群系Form.Anabasis brevifolia |
4.2.13 灌木亚菊群系Form.Ajania fruticulosa |
4.2.14 短花针茅群系Form.Stipa breviflora |
4.2.15 戈壁针茅群系Form.Stipa gobica |
4.2.16 碱韭群系Form.Alliam polyrhizum |
4.2.17 石生针茅群系Form.Stipa tianschanica Roshev.var.klemenzii |
4.2.18 羊草群系Form.Leymus chinensis |
4.2.19 冰草群系Form.Agropyron cristatum |
4.2.20 克氏针茅群系Form.Stipa krylovii |
4.2.21 大针茅群系Form.Stipa grandis |
4.2.22 无芒隐子草群系Form.Cleistogenes songorica |
4.2.23 沙生针茅群系Form.Stipa glareosa |
4.3 植物群系类型与分布 |
5 植物区系多样性分析 |
5.1 科的特征分析 |
5.2 属的特征分析 |
5.3 物种生活型分析 |
5.4 物种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
5.5 植物叶片形态类型 |
5.6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5.6.1 科的分布区类型 |
5.6.2 属的分布区类型 |
5.6.3 种的分布区类型 |
5.7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和特有种分析 |
6 不同植物群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阴山北部区域植物名录 |
作者简介 |
(6)北方蚁对不同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种子库及植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2.1 蚂蚁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2.2 蚂蚁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
2.3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2.4 蚂蚁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现状 |
2.5 蚂蚁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现状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不同草地北方蚁蚁巢及周围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理化参数与草地类型、离巢距离的关系 |
3.2 北方蚁蚁巢及周围土壤理化参数特征 |
3.3 北方蚁对不同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变化特征 |
3.4 各土壤参数间的相关特征 |
4 讨论 |
4.1 北方蚁对蚁巢及周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 不同草地对北方蚁蚁巢扰动的响应 |
5 小结 |
试验二 不同草地北方蚁筑巢材料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北方蚁筑巢材料浸提液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2 北方蚁筑巢材料浸提液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3.3 北方蚁筑巢材料浸提液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3.4 北方蚁筑巢材料浸提液对供试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
3.5 北方蚁筑巢材料浸提液对6 种种子的化感综合效应 |
3.6 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三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三 北方蚁对不同草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取样 |
2.3 萌发试验及样品分析 |
2.4 数据处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草地中北方蚁蚁巢周围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数量 |
3.2 北方蚁对土壤种子库分布格局的影响 |
3.3 蚁巢中心及周围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比较 |
3.4 土壤种子库物种与土壤理化因子的RDA分析 |
4 讨论 |
4.1 受北方蚁影响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特征 |
4.2 土壤种子库物种的特征与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3 蚂蚁搬运种子的生态学意义 |
5 小结 |
试验四 北方蚁蚁巢干扰下不同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北方蚁蚁巢对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2 北方蚁蚁巢对植物群落功能群重要值的影响 |
3.3 北方蚁蚁巢对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4 北方蚁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和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黔西北区禾草/白三叶草地质量评价及稳定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禾草/白三叶草地重要性 |
1.2 禾草白三叶草地质量评价 |
1.3 管理方式对禾草/白三叶草地的作用 |
1.4 草地稳定性评价 |
1.4.1 稳定性表现特征 |
1.4.2 稳定性评价方法 |
1.5 本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设置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植物群落特征 |
2.2.2 土样采集 |
2.2.3 土草养分分析 |
2.2.4 群落植被功能群划分 |
2.2.5 草地质量评价 |
2.2.6 生态稳定性评价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草地植物群落特征 |
3.1.1 植被生物量 |
3.1.2 草层高度 |
3.1.3 植被群落年际均值 |
3.2 草地白三叶和主要禾草种群数量特征 |
3.2.1 种群数量特征年际动态 |
3.2.2 种群数量特征年际均值 |
3.3 植被功能群 |
3.3.1 植物生活型 |
3.3.2 牧草适口性指数 |
3.3.3 播种与非播种牧草比 |
3.3.4 牧草组分构成 |
3.4 草地植被结构评价 |
3.5 牧草饲用质量评价 |
3.5.1 CP含量 |
3.5.2 全磷含量 |
3.5.3 NDF含量 |
3.5.4 ADF含量 |
3.5.5 有机物质 |
3.5.6 饲用价值 |
3.5.7 饲用质量评价 |
3.6 草地土壤养分 |
3.6.1 pH |
3.6.2 有机质 |
3.6.3 土壤氮含量 |
3.6.4 土壤磷含量 |
3.6.5 土壤养分评价 |
3.7 草地质量评价 |
3.8 草地生态稳定性 |
3.8.1 草地α多样性指数 |
3.8.2 草地丰富度指数 |
3.8.3 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年际均值 |
3.8.4 群落演替度 |
第四章 讨论 |
4.1 草地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 |
4.2 草地稳定性 |
4.3 草地管理模式探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原理简介 |
1.2 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古人类摄食结构的研究进展 |
1.2.1 旧石器时代研究进展 |
1.2.2 新石器-青铜时代研究进展 |
1.2.3 历史时期的研究进展 |
1.3 骨胶原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原理及研究进展 |
1.3.1 骨骼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基本分析原理 |
1.3.2 骨胶原氢氧稳定同位素在考古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 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汉晋时期古食谱和生业模式研究进展 |
1.4.1 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汉晋时期古食谱和生业模式研究进展 |
1.4.2 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古人类摄食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地理和气候背景 |
2.1.2 植被和稳定同位素背景 |
2.1.3 河西走廊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文化背景 |
2.2 研究材料和样品采集 |
2.2.1 白银黄湾汉墓 |
2.2.2 黑水国汉墓 |
2.2.3 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 |
2.3 研究方法 |
2.3.1 ~(14)C方法测年 |
2.3.2 动植物遗存的采样、鉴定和统计分析 |
2.3.3 骨胶原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汉晋考古遗址样品实验结果 |
3.1 分析样品的年代序列 |
3.2 动植物考古遗存结果 |
3.2.1 植物遗存结果 |
3.2.2 动物遗存结果 |
3.3 骨胶原稳定同位素结果 |
3.3.1 白银黄湾汉墓动物和人骨胶原稳定同位素结果 |
3.3.2 黑水国汉墓动物和人骨胶原稳定同位素结果 |
3.3.3 佛爷庙湾——新店台人骨胶原稳定同位素结果 |
第四章 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汉晋时期动物和先民古食谱重建 |
4.1 黄湾汉墓动物和先民古食谱重建 |
4.1.1 黄湾汉墓动物食物特征 |
4.1.2 黄湾汉墓先民食谱特征 |
4.2 黄湾汉墓先民骨胶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
4.3 黑水国汉墓动物和先民古食谱重建 |
4.3.1 黑水国汉代动物葬俗和动物古食谱特征 |
4.3.2 黑水国汉墓先民食谱特征 |
4.4 黑水国汉墓动物和先民骨胶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
4.5 佛爷庙湾——新店台晋墓先民古食谱重建 |
4.6 佛爷庙湾——新店台晋墓先民骨胶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
4.7 汉晋时期先民食物结构小结 |
4.8 汉晋时期先民骨胶原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
第五章 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变化与影响因素 |
5.1 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变化 |
5.1.1 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先民摄食结构的空间差异及流动情况 |
5.1.2 河西走廊人类摄食结构的历时性变化 |
5.2 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
5.2.1 地缘政治因素对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变化的影响 |
5.2.2 生存环境差异对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马山岩溶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岩溶区石漠化概况及植被生态特征 |
1.1.1 岩溶区石漠化概况 |
1.1.2 岩溶区植被生态特征 |
1.2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
1.2.1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的影响 |
1.2.2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1.3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
1.3.1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2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3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3.4 岩溶区植被修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的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点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材料及特点 |
2.2.1 降香黄檀 |
2.2.2 顶果木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样地概况 |
2.3.2 林下植物群落调查 |
2.3.3 土壤样品采集 |
2.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测定 |
2.3.6 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测定 |
2.3.7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3.8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4.1 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2 林下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计算 |
2.4.3 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4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计算 |
2.4.5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林下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
3.1.1 林下植物优势科 |
3.1.2 林下植物种类组成 |
3.1.3 林下植物功能群 |
3.1.4 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 |
3.2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土壤含水率 |
3.2.2 土壤容重 |
3.2.3 土壤pH值 |
3.2.4 土壤有机质、有机碳 |
3.2.5 土壤全氮、全磷、全钾 |
3.2.6 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效氮 |
3.2.7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 |
3.3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1 土壤氧化酶和水解酶 |
3.3.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3.3.4 土壤微生物PLFA多样性 |
3.3.5 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变化 |
3.3.6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 |
3.3.7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 |
3.3.8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 |
3.4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植物多样性、功能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3.4.1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3.4.2 植物功能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3.5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分析 |
3.5.1 土壤微生物PLFA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3.5.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3.5.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3.5.4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和6 大类碳源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
3.5.5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相关性 |
3.6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地上植物群落与地下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
4.1.2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3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4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4.1.5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资助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
1.3.3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3.4 矿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类型 |
2.4 矿区基本情况 |
2.4.1 露天煤矿排土场基本情况 |
2.4.2 砂石场基本情况 |
2.5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说明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 |
3.1.1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3.1.2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3 矿区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
3.2.1 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
3.2.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3 最优恢复效果的关联度分析 |
3.3 取样方法 |
3.3.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
3.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
3.3.3 植物群落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
3.3.4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
3.3.5 植物群落和土壤碳密度计算 |
3.4 数据分析 |
3.4.1 方差分析 |
3.4.2 相关分析 |
3.4.3 母序列关联分析 |
4 不同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 |
4.1 不同矿区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1.2 功能群物种数差异 |
4.1.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4.1.4 植物群落多样性 |
4.1.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
4.1.6 植物群落指标的相关性 |
4.2 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特征变化 |
4.2.1 土壤含水量 |
4.2.2 土壤pH |
4.2.3 土壤电导率 |
4.2.4 土壤容重 |
4.2.5 土壤速效氮 |
4.2.6 土壤速效磷 |
4.2.7 土壤速效钾 |
4.2.8 土壤有机质 |
4.2.9 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4.3 植物群落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3.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5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
5.1 植物群落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 |
5.1.1 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 |
5.1.2 植物群落密度 |
5.1.3 植物群落物种数 |
5.1.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5.1.5 植物群落系统稳定性 |
5.1.6 植物群落恢复力 |
5.2 土壤养分在时间上的变化 |
5.2.1 土壤速效氮 |
5.2.2 土壤速效磷 |
5.2.3 土壤速效钾 |
5.2.4 土壤有机质 |
5.2.5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变化 |
5.3 碳储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植被与土壤碳储量 |
5.3.1 植物群落地上有机碳储量 |
5.3.2 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碳储量 |
5.3.3 土壤碳储量年际动态 |
5.3.4 植物群落与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 |
5.4 不同恢复措施植物群落特征对比 |
5.4.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5.4.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5.4.3 植物群落功能群物种数 |
5.4.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5.4.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
5.4.6 植物群落各指标的相关性 |
5.5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特征对比 |
5.5.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
5.5.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
5.5.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5.6 最优关联度分析——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最优关联度分析 |
5.6.1 时间上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
5.6.2 不同恢复措施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
5.7 小结 |
6 讨论 |
6.1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特征 |
6.1.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恢复力与稳定性 |
6.1.2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土壤指标的变化特点 |
6.2 典型草原区砂石场生态恢复的特征 |
6.2.1 砂石场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
6.2.2 砂石场生态恢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 |
6.2.3 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分析 |
7 结论 |
致谢 |
项目来源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四、用豆科植物更新禾草占优势的草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刈割和施肥对半干旱区补播草地生产力及碳/氮输入的影响[D]. 曹凯.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群落及土壤种子库研究[D]. 钱晓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3]内蒙古赛罕乌拉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蒸散发与生态效应研究[D]. 张小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 陈金. 内蒙古大学, 2021
- [5]阴山北部区域植被类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D]. 冯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北方蚁对不同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种子库及植物群落的影响[D]. 车昭碧. 石河子大学, 2021
- [7]黔西北区禾草/白三叶草地质量评价及稳定性管理模式研究[D]. 胡廷花. 兰州大学, 2021(09)
- [8]汉晋时期河西走廊及邻近地区人类摄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昕. 兰州大学, 2021(09)
- [9]马山岩溶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D]. 张彧娜. 广西大学, 2021
- [10]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D]. 王君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