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函授教育评价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函授教育论文

上海高校函授教育评价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函授教育论文

上海高校函授教育评估实践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函授教育论文,上海论文,若干问题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和部署,上海市教委组成并派出了评估专家组和评估工作组,从1995年11月至1996年6月先后对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电力学院等普通高校的函授教育进行了综合办学水平评估。笔者参加了评估专家组的工作,在评估实践中受到不少启发,很有收获。下面谈谈几个实际问题。

一、值得推广的若干办学经验

评估实测资料表明,上述几所普通高校函授教育的平均实测分数总体上比较接近评估标准分数,说明这些高校函授教育的综合办学水平较高,基本符合评估标准要求,其中有若干值得推广的办学经验:

1.学校领导对函授教育历来比较重视,办学指导思想比较端正。首先表现在各校都把函授教育作为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例如同济大学长期来把函授教育与土建学科优势,对德联系同列为学校办学三大特色之一加以扶持和建设。又如华东师大领导一贯强调学校办学要“两条腿”走路,日校成教齐发展,并努力做到“两条腿”一样粗。再如复旦大学领导把成人教育作为与全日制大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并列的三项基本任务之一,在制订实施复旦大学发展纲要时对成人教育(包括函授教育)明确提出“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其次表现在各校的函授教育都有校领导明确分管,并且管理到位,函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能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各学年(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函授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办学经费、办学条件等都能妥善解决,函授教育的重大难题能列入学校行政会议议程统筹研究,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能由分管校领导支持解决,各校函授教育管理运行正常。

2.对成人教育评估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态度比较端正,能贯彻边评边改,评改结合的精神。各校差不多在一年前即着手评估准备工作,先后建立了以分管校长为首的学校评估领导小组和评估工作班子,制订评估工作计划。他们首先抓了学习文件,思想发动,明确评估的目的、意义,不断端正各级领导的指导思想。有的学校提出了“评建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口号,努力做到借东风,变压力为动力,把迎接评估作为促进函授教育工作的契机。有的学校提出,通过这次评估,促使函授教育跃上一个新台阶,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有的学校要求通过评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函授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与制度化,提高办学质量。在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期间,各校党政领导都多次研究解决函授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各种较实际的有效措施,增大了各方面的投入。有的学校花大力气补充建设了有关函授教育教学的规章制度,补充收集与拟订了缺门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有的学校调整改善了成人教育的办公用房,整修了专用教室,增添了现代化教学管理设备与手段;有的学校拨出专款加强函授教材建设,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督查,加强检查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3.各校函授教育都强调根据当地社会需要开办专业,重视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复旦大学函授教育主要开设经济类、管理类和法学类专业。既适应函授站地区的社会人才需求,又发挥了学校的学科优势。同济大学函授教育一贯遵循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和主动面向市场经济需要的原则,开设以土建类专业为轴心,旁及社会急需的管理类和经贸类专业。既形成了稳定丰富的生源,又能做到绝大多数毕业生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华东师大函授教育的显著特色之一是突出了师范性,设立在外省市的28个函授站全部招收在职的基础教育师资,为改善所在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文化业务素质和学历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4.各校都比较注重严格选聘函授主讲教师。学校派出的主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素质好的。他们教学水平高,教风严谨,自我要求严格,教学态度好,师生关系融洽,很受函授站和学生欢迎。复旦大学坚持全部函授主讲教师由本校选派,赢得了较高的社会信誉。同济大学多年来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函授主讲教师队伍。目前该校有109个专职教师编制数,分配到系,落实到人,相对稳定, 成为成教的骨干力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5.华东师大函授教育的集中面授时间安排在寒暑假进行,大大缓解了学生的工读矛盾,加上教师水平较高,收费低,很受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生欢迎。

6.华东师大福州函授站抓学生自学颇有成效。他们强调要求学生系统自学教材,每年4、5月份由班主任检查学生的自学笔记,发现不足,督促改正, 该站学生多数能在系统自学的基础上参加短期集中面授(7、8月份)。 面授教学后他们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自学小组活动,其内容有校正听课笔记,交流学习情况,讨论作业难题和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提出疑难问题等。函授站及时汇总各自学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后有针对性地组织辅导课。

7.同济大学规定函授生的作业必须由校部教师批改,并对教师批改作业计入较大的教学工作量。具体做法是实行作业交批的双重登记(函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制度,教师批改后要登记每次作业的准时分和质量分,并以10%的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实践表明,对作业严格管理有利于督促和指导学生学习,改进教学工作。

8.各校对函授生管理都比较严格,尤其重视抓考纪考风。华东师大嘉兴函授站学生反映,读华东师大感到很累,管理严格,文凭不掺水份,但还是慕名来读。复旦大学去年规定,成教学生与日校生一样对待,对考试违纪者记过,作弊者开除,严格管理对学风产生良好的影响,受到社会的赞扬。

9.不少学校对函授教材建设引起了重视。上海电力学院开设的两个主要函授专业的自编教材已达到61%以上,其余采用的统编教材也都配有自学指导书,各门课程的习题与测验作业也完整配套。同济大学已正式出版了66本专编的函授教材,与教材配套的自学指导书、习题集、实验指导书、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书等比较齐全,方便了学生学习。经过这次评估,各校普遍感到函授教材建设还远跟不上函授教学需要,都不同程度地拟定了进一步建设的措施。同济大学每年拨专款资助6 本(约180万字)函授教材建设;复旦大学决定从成人教育的学费收入中拨出10万元资助教材建设;华东师大一方面积极参加全国12所师范大学函授教育协作网集体编书,另一方面决定在本校出版基金中列出专项,重点扶持本校教师编写出版函授教材。

二、值得重视的若干薄弱环节

1.从评估实测数据获悉,上述几所普通高校函授教育也都存在薄弱环节,表现在下列三个区域评估要素失分较多。①有关教师队伍管理的全部评估要素,平均失分率为25%;②有关教学过程管理的前6条评估要素,平均失分率为16%;③有关教育质量的全部评估要素,平均失分率为13%。这些薄弱环节尚需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拟订改进措施。

2.多数函授站对学生的自学环节抓得不力,缺乏指导与管理。各校组织短期集中面授前学生一般都很少系统自学过教材,他们过份依赖高密度的灌输式的集中面授,效果欠佳。

3.不少函授站辅导环节薄弱,这与学生自学环节薄弱有关。由于学生在自学与复习中提不出多少疑难问题,有的函授站很少安排甚至不安排集中辅导环节,对函授学习不利。

4.短期集中课堂面授的形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教育手段,特别是没有发挥音像媒体的助学作用。个别学校试搞过录像导读,颇受欢迎,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和推广。沿海一些较发达地区函授生普遍希望能提供音像辅导教材,以帮助学习。

5.有些学校函授教育规模过大,热门专业又比较集中,函授站多而分散,全部按要求派遣主讲教师有困难,只好派部分在读研究生任教,不符合国家教委规定的对主讲教师的要求。

6.不少函授站反映,现用教材陈旧,不少内容过时,课程体系需调整更新,特别是财经类、外贸类、政法类和电力类。例如财会专业学生希望能增设经济法、会计电算技术等课程。电力专业学生反映,专业课教材内容还停留在讲授12.5 万瓩发电机组,实际生产中多数已是60万瓩的机组了,而核电等许多新技术内容却没有,不适应工作需要。另外,函授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现多数课程仍采用全日制统编教材,自学指导书和其它辅导材料未配套跟上,影响学生学习。

7.对作业管理普遍不够严格。有的作业不经函授教育管理部门登记,有的作业不经学生返回,有的作业没全部批改。总之,作业管理环节未能起到及时检查和督促学生自学和复习的作用。另外,各校对平时作业成绩都规定占一定的课程总评成绩(10%—20%不等),但管理又不严格,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普遍偏高。看来需要拟订明确的作业管理流程和批改作业的要求。

8.实践环节比较薄弱。有的函授站缺乏实验条件,有的学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都没有安排。这是函授教育的难点,应引起充分重视。

三、关于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的若干建议

1.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问题。试行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要素、评估分值、评估方法、评估标准和备注等七个栏目,其中评估要素与评估标准两栏目有些含义不够清晰。首先表现在评估要素栏目中多数内容属评估标准,而评估标准栏目中多数内容并非标准,而是评估要素的赋值问题。其次表现在评估要素的表述上,有些评估要素属次一级评估指标内容,而大多数评估要素则是评估指标的内涵与标准。为此,建议将某些二级指标再次分解,将三级指标、指标内涵和评估标准分别列项,这样,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可能更为明确和合理。

2.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关系问题。试行评估指标体系66条评估要素中有59条(占89.4%)属定性评估,需进行间接量化评分,因此评估结果的主观色彩过浓,有待研究改进。

3.评估要素的科学性问题。试行评估指标体系中评估要素设计的科学性方面也有一些不足,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其内涵之一是要保持各条评估指标(或评估要素)的相对独立性。但试行评估要素却多处存在相互包容的情况,这将会导致重复得分或重复失分,影响评估结论的客观性。

4.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集问题。试行评估指标体系中为了操作方便采取了简单的权集配置办法。就此而言,也有值得考虑的地方。以一级指标为例,分为“学校投入”、“教育管理”与“教育质量”三项,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学校投入”制约着“教育管理”、“学校投入”与“教学管理”制约着“教育质量”。当然这种制约是个缓慢的过程。试行评估指标体系中三项指标的评估分(标准)的比例为320:380:300, 简化后为1.00:1.12:0.94。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宜增大“学校投入”项的权重,适当减少“教育质量”项的权重,使上述三项指标的评分比值呈递降趋势,可能更符合实际。

5.评估要素的测定问题。有些试行评估要素的评估范围不够明确,评估标准不尽恰当。也有些试行评估要素的评估依据较模糊,操作性差,难以做到客观评分。

标签:;  ;  ;  ;  ;  

上海高校函授教育评价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函授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