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新型”的实证分析--基于对中国30个地区制造业的评价_科技论文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制造业论文,状况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中国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我国政府对全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中国作为后起国家在赶超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和做大做强制造业。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走新型道路,必须充分运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面对发展环境、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强制约束,走“新型制造业”道路是中国制造业的惟一选择,也是中国制造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

“新型制造业”就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新型制造业的内涵大致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环境友好和面向未来。新型制造业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强调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坚持高效益、高技术、低消耗、广就业的发展价值取向,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发展道路。新型制造业强调经济、科技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倡导以信息化为先导、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的发展模式。新型制造业强调经济、科技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客观评价中国制造业的“新型化”程度,有助于我们调整和优化制造业发展思路,更好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工业化的实现,有赖于制造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各个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发展制造业,但在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科技水平、资源效率等方面参差不齐。客观评价和分析制造业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潜力,对各地区针对本地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定位,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保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新型制造业的内涵和特征,我们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3个维度考虑构建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每一维度都由多元参量组成。

图1 制造业“新型化”程度锥形结构图

具体地说,经济创造能力包括制造业的规模、吸纳就业能力、对国民经济贡献、外向型程度、效率和效益等方面;科技竞争能力(注: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科技指标中用国有及大中型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代替整个制造业相关数据。)包括科技投入(包括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人才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科技产出(包括新产品产出、专利产出)、科技潜力、科技经济转化能力等方面;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注:由于缺乏制造业污染统计,本文用工业污染推算。制造业污染=(制造业产值/工业产值)×工业污染。)包括资源消耗水平、制造业产污总量和单位产污量等方面。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注:相关指标计算方法为:对外贸易依附度=(制造业进出口额/制造业总产值)×100%;制造业效益指数=(利税总额/销售收入)×100%;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制造业销售收入)×100%;固定资产软化率=(与技术有关的投入/固定资产投入)×100%;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指数=(消化吸收技术经费/引进国外技术经费)×100%;资源消耗率=〔(总产值-增加值)/总产值〕×100%。)。

图2 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三、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ze)对20个指标进行测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高维变量空间进行降维处理,即用少数几个综合变量代替原先较多的指标。这些新的综合指标并没有具体的指代,而是对原有相关指标信息的综合。对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和比较,只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精度求出主超平面和相应的各个主分量,即可在简化了的数据表中比较样本的状况。

以2002年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为基础,我们对30个地区(注:由于无法获得西藏、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的完整的统计数据,故未列入评价样本。)的制造业进行了关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和“新型化”程度的评价分析。

(一)经济创造能力评价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的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置信度达到100%,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93%,即以3个新的综合指标代替原来6个指标的有效性达到87%,评测结果令人满意。

根据主成分与相关指标的系数,可以发现,第一主成分中的系数均大于同列中其他指标的系数。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代表制造业的外向型程度和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第三主成分主要代表制造业的增加值规模和对国民经济贡献。其中制造业外向型程度和自身规模对经济创造能力的作用相对重要。

表1 经济创造能力各指标与载荷因子相关系数

各个地区经济创造能力和关于3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汇总排序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就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而言,前10位均处于东部沿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的经济创新能力较强(辽宁列第9位、黑龙江列第11位、吉林列第23位),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经济创新能力则明显偏弱。通过表2分析可知:

表2 区域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各主成分及综合能力得分

1.东、中、西部区域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由高到底呈梯度特征。结合我国目前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工业化的进程,可以认为:(1)当前阶段,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水平决定了地区经济的整体水平;(2)从工业化程度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程度与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一致,呈高、中、低特征。

2.按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序的结果与经济创造能力综合排名一致。第一主成分主要指对外贸易依附度,这一方面表明国际制造业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体现国际资源利用和海外市场开发对于区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3.从规模来看,广东、江苏、山东位居三甲;从效益和效率方面看,上海制造业在国内一支独秀。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和云南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综合排名靠后,但其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位次紧随上海,只是规模太小(位居全国第25和27位)影响了综合排名。

(二)科技竞争能力评价

科技竞争能力是反映区域制造业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通过集约式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能力。

表3 科技竞争能力各指标与载荷因子相关系数

表3给出了科技竞争能力评价的主成分,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6.108%,置信度为100%。

表3表明,第一主成分主要综合了科研经费投入、科技产出指标和活跃程度指标的信息;第二主成分代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第三、四主成分分别体现了研发人员密集度和技术应用水平。

各个地区制造业科技竞争能力和关于4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结果见表4。表4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对比是:北京和陕西的研发经费投入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其科技产出与科技投入排名并不相称,北京和陕西今后应更多关注科技的投入产出效率。通过表4反映的数据,结合经济创造能力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表4 区域制造业科技竞争能力各主成分及综合能力得分

1.广东、上海、江苏、辽宁、新疆、贵州等地区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与科技竞争能力比较协调。区别在于广东、上海等地区两者较强,新疆、贵州等都较弱。

2.北京、陕西、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区制造业科技竞争能力领先于经济创造能力;而山东、浙江、天津、河北、福建等地区制造业的科技竞争能力滞后于经济创造能力。

3.比较而言,上海、江苏、辽宁地区制造业研发人才投入强度强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可以认为智力密集型特征要比资金密集型特征更加明显。

4.第三主成分主要体现地区制造业技术引进吸收消化指数,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大量转移的背景下,该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造业技术学习、模仿、为我所用的能力。比较而言,山东、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在这方面比其他地区要好,另外,甘肃的指数值非常高,主要与其基数(技术引进费用)较小有关。

(三)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评价

表5 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各指标与载荷因子相关系数

表5给出了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评价(注:主成分分析法要求样本数据具有同向性(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经济指标和科技指标均有向上性,即越大越好。而环境指标具有向下性,即越小越好,故对环境资源指标进行处理,转为向上性,方法为y=max-x,(x为原数据,max为数据列最大值,y为转向后数据),故在评价结果中各指标用指数形式表示。)的主成分,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90.112%,置信度为100%。

其中,第一主成分中的系数较大,可以认为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水平对地区环境保护能力影响很大;第二主成分中系数较大和第三主成分中的系数较大分别体现了废水、废气的排放总量和均量(单位产值排放率)的环境影响力;第四主成分中是资源(包括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对地区环境资源保护能力的影响。

各个地区制造业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和关于4个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结果见表6。

表6 区域制造业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各主成分及综合能力得分

众所周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当然,由于制造业门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不同地区制造业产生废弃物的种类(为便于获得统计数据,这里仅以固、液、气三态表示)也就不同。由于不能笼统地确定固、液、气三态的废弃物哪种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故本文分析中将三态废弃物综合排放最多的地区视为制造业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最弱,反之则最好。通过表6反映出来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1.在制造业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排名前10位中,东、中、西部地区比较均衡,但原因各异。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制造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偏重机械电子的产业结构对其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有重要作用;新疆、青海等地制造业规模较小,因此环境污染的程度也不高,但这是在制造业发展较慢的基础上的环境保护,是低层次的保护。

2.按当前的科技水平,制造业的发展无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制造业规模较大的地区,其环境资源破坏性也会大一些,如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区。从产业结构来看,这些地区均大力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服装纺织等产业,对其环境资源保护能力的削弱有着很大影响。

3.上海注重科技应用、注重外来资源利用、注重污染处理,这使得上海制造业的各项能力都比较突出,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四)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

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是地区制造业单方面的表现,各地区制造业大多存在此长彼短的不足。根据新型制造业的内涵,“新型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应该是包括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表现。

融合全部20个指标,以200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可以获得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得分。采用0~1空间对得分进行指数化处理(注:指数是评价综合得分转换形式,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和作图,这儿采用0到1的坐标空间(0和1表示彼此相对差距,而不是无和有的概念)。方程如下:y[x-min(X)]/[max(X)-max(X)],其中:x指需要指数化的数据;min(X)指数列中的最小值;max(X)指数列中的最大值;y表示指数化后数据。),可以得到我国各地区制造业“新型化”程度排序(见表7)。

表7 新型制造业评价各主成分及“新型化”综合得分

仅从制造业“新型化”指数比较,绝大部分地区(24个地区)指数值低于0.5,虽然这是一个相对值,但亦能表明除少数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制造业无论在经济创造、科技竞争还是环境资源使用效率方面都非常落后,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国际制造业的产业链低端,仍主要依靠廉价地租和性价比较高的劳动力获得相对竞争优势。从对表7的分析可以发现:

1.综合排名前9位的均为东部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但珠三角和长三角制造业的新型化程度要高于环渤海地区。

2.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新型化”程度依次降低,湖北制造业在中部地区比较突出,山西制造业科技含量低、环境破坏严重,需要及时提升科技水平,走新型制造业道路;新疆和四川制造业“新型化”程度执西部地区之牛耳,新疆是“弱发展、强保护”的典型,四川制造业重视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发展与保护较为协调,但在全国也只能属于中游水平。因此,加快西部开发步伐,特别是加强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对于我国整体工业化的早日实现,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3.全国制造业规模最大的两个地区——广东和江苏在“新型化”程度排名上也位居前两位,这一方面是这两个地区的确在科技应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3种能力较为协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计算机处理存在的局限性,分析测算过程中我们发现,制造业经济规模对综合评价结果影响大于其他指标,所占权重最大。

4.北京制造业的科技竞争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都很强,但其总评价排到了第8位,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偏“轻”、很多为发展时间还不长的新兴产业、总体规模相对较小的缘故。按此走势,北京制造业的前景要好于广东和江苏。

5.天津制造业的“新型化”排名高于北京,居第6位,其主要原因是天津制造业的规模比北京大,科技水平也比较好。分析天津制造业企业结构发现,外资企业比重接近2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制造业的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相对较强。

四、基本结论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ze)依据数据本身而不是事先的定义,将目标分组降维。聚类的同一类中的目标将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类之间的目标则很不相似。聚类分析是对数据的概括归纳,而不是要找出所谓自然的或真实的类。根据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评价结果对我国30个地区进行聚类分析,概括出若干个大类并明确其特征,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认识区域制造业的现实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制订科学发展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本文对我国30个地区进行聚类,结果如表8。各类地区的“新型化”程度、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评价得分均值见表9。

表8 各地区制造业分类及特征

注:“特征”一栏中的经济、科技、环境指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

表9 各类地区能力评价中心(指数化)值

综上所述,通过单一评价、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本文讨论了我国各地区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并就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比较,以期对各地区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定位有深入的了解,最后根据一定特征对各地区进行了分类,以更加明确各地区制造业发展中建立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结果还可以对我国制造业的其他问题作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标签:;  ;  ;  ;  ;  ;  ;  ;  

中国制造业“新型”的实证分析--基于对中国30个地区制造业的评价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