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针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建设的现状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农业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高达70%~80%,而我国仅35%~40%,且真正具有规模的转化率不到20%。如此低的转化率说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障碍因素,农业技术增长的空间还相当大。基于农业技术推广规律,针对我国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成功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建设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5级,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畜牧兽医草原、水产技术推广、农机化推广及农业综合服务等机构。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03334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752441人,其中县级以下机构及人员数量分别为98990个和679032人,分别占中国总数的95.8%和90.24%。在中国,县、乡2级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国家设立在县、乡2级直接为农民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在有些地方,县、乡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有的甚至就是同一机构[2]。
依据技术类型、“公益性”程度、在市场上技术产权可保护程度的不同,可将农业技术进行科学分类,不同的技术类型由不同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根据农业技术的公益性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架构由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和商业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3大模块。
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推广体制不完善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的,它具有一套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在这一时期确实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与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民非农收入的提高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采用新技术,尤其是大田作物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使这种(搞行政和计划为主)体制失去了其以前所发挥的作用,农业推广效率降低。由于推广项目均是由各级政府决定的(而不是由农民决定的),从而为技术推广活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技术的推广与否,一是决定于政府财政是否有钱;二是决定于政府财政部门及相关财政预算编制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个人行为。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管理体制是以行政管理管理方式设置的。各级推广部门人员、经费和工作主要受本级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支配,上级推广部门对下级推广部门只是技术指导,这种体制造成推广部门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人员不能上下流动。
2.2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
由于科研选题偏离市场需求,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偏离市场需求,而科研选题偏离市场需求主要是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而非市场主导型,多数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只是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和实验室成果阶段,并没有到达应用技术开发阶段和中试、示范推广转化阶段。另外,有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偏于产中研究,产前、产后配套研究缺乏。这部分科技成果大多是在农业生产某些重要问题或关键技术环节上有突破,甚至是重大突破,体现出较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也恰好吻合于目前的成果评价体系,能获奖或获得重大奖励;但这些成果多半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常规技术及工艺技术。
三、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3.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3.1.1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3.1.2着力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等。
3.2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人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②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③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④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
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1. 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以政府的推广体系为主导,切实实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的公益性、基础性作用,注重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农业知识的培训讲解,切实的负起行政管理职责。为保证公益性服务的有效执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为农村的农业发展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机制
我国颁布实施的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但是,随着当前形势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存在着制约性不强等问题,不能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此外,政府还应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
3. 重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
应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教育工作,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进行多层次的培养。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任职资格,鼓励和支持具有专业农业技术的农业人才到基层服务农业。建立健全的教育培训机制,以确保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知识,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深化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中,要注重公益型和经营型技术推广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经营相结合、生产技术指导与市场营销相结合、集中示范与推广普及相结合。展望未来的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将逐步实现“五化”,即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服务法制化,推广手段现代化,推广技术专业化,推广行为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崔国贤.中国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2016.23
[2]丁巨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探析农村经济2017.14
[1] 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对策.第一论文网2016.19
[2] 陈金斌.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建议.中国农技推广协会2018.16
论文作者:郑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技术推广论文; 农业论文; 体系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政府论文; 农技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