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最初从事写作是为了谋生,功利性很强,但写作的意义在慢慢变化。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生存上特别的困难,没有必要迎合那些花花绿绿、短命而多变的阅读时尚。教师有职业道德,经商有职业道德,作家也有职业道德,那就是“修辞立其诚”,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我写东西,有时是不期而遇,有时候是刻意追求。《马桥词典》和《暗示》就是这样。提起这种“小说”和“非小说”元素相结合的新文体,我个人认为:“形式和内容,总是在互相选择,甚至本身密不可分。京胡拉贝多芬的曲子未尝不可,也能有一种荒诞的趣味。但这毕竟是一种戏作,只能偶尔为之。一般来说,就像京胡最合适拉京剧,提琴最合适拉小夜曲,古筝最合适演奏《十面埋伏》,文体需要依据题材和思想而定。《马桥词典》散文化一些,《报告政府》故事化一些,都是因地制宜,谈不上什么‘动向’。”
写作就是交流,哪怕只准备给极少数读者看,也会下意识地考虑到读者反应。但修辞立其诚,作者如果因为名或利的考虑迁就一些特殊读者,比如评论家、出版商、评奖要员、流行舆论的控制者等等,就可能以牺牲“诚”为代价,就可能花拳绣腿装模作样,落入虚伪的写作态度。我尽力在《暗示》一书中直言,不打算迁就什么人,因此书中很多地方也许会遭人诟病乃至气愤,在知识界有些右翼和左翼的朋友那里可能两头不讨好。我不是真理的化身,愿意接受各种批评。但我必须忠实于个人的感受,不会专拣人家顺耳的说,哪怕这个时代没有多少人要听这些话。我已经到50岁“知天命”的年龄了,不一定还能写出什么好书,但既然在写,至少也要诚实地写下去,免得将来自己翻看时后悔。
写作本身有很多种方式,我们不能说哪种方式是最好的,至少要容忍和尝试多种写作方式。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接受的是西方关于文体写作特别是文艺体裁方面的分类,小说、散文、诗歌等。其实在其他民族也有其他的分类,比如在俄罗斯分为散文和韵文,它的小说与散文分得不太明显。在我们中国,以前小说、散文、历史、理论基本上文史哲三位一体,这是我们中国很长时间的一个大的传统,一笔遗产。我们知道,《圣经》《古兰经》也是一种跨文体写作,思考性和感受性交杂在一起。这种写作至少有它存在的理由。我们定义中的小说(欧洲思想体系中的小说)几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发展了很长时间,近代以来尤其是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介绍过来的很多。但作为过来人,我有一些不满的地方,我觉得所谓的小说很不自由,很多东西没法装进去;而且我现在读小说总有一种饥饿感,吃不饱,小说读了十几页还没得到什么东西。这可能是我个人的问题,总觉得信息不够,自己写起来也觉得不自由,很多的感觉很多的表达被那种情节和模式一套进去,起承转合都是你跟着它走而不是它跟着你走。写《马桥词典》以前,这种对文体束缚的不满就一直在增加,所以《马桥词典》其实是一种尝试,把非小说因素与小说因素作一种结合的尝试。我采取了词典的方式,但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不知道读者能不能接受,后来好像至少有一部分读者表示接受,觉得可以,这样写起来也好看。这对我是一个鼓励。
对作家来说非写不可的书,对于别人可能并不重要。我经常给出版社泼冷水,叫他们不要一下印那么多。畅销不是坏事,但现在说一本书畅销,是以一周、一个月、最多一年为一个周期去衡量。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看书的命运,以十年或三十年为一个周期;不以一国为单元,而是以全球为单元,有些销售统计数据就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么看,作家就会少一点短期行为,多一点诚实态度。《哈利·波特》天文数字的销量不奇怪,这涉及许多因素,比如商业运作、社会时尚、文化心理等等。在国内,韩寒、郭敬明的书也是动辄几十万。文化消费可以折射出许多问题,这与写作本身关联不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心出发的文字,会抵达读者的心;从脑出发的文字,只能抵达读者的脑;信笔涂鸦的文字,只会是被眼球阻挡在外的泡沫。春晚一般出不了什么好节目,但以前的《千手观音》就很火,那是因为一群残疾人在表演,他们最初没有商业动机,表演非常本色。我尊重本色的表演,也尊重本色的创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