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有效策略探究论文_陆海清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有效策略探究论文_陆海清

身份证号码: 452124198011100065 广西南宁

摘要: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建设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优质的建筑工程是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基础,所以必须抓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本文在此从建筑质量的特点出发,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几个有效策略。

关键词:质量;施工工序;方法

引言: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是一个既严谨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施工单位认真、负责地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工作,才可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从各个环节进行严肃认真的分析,找出其根源,然后进行认真的改进和逐渐的完善。

一、房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房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特点是由项目特点来决定的,特点包括有一是寿命长和稳定性,因为房屋的整个建设必须一次性成功,且能够满足合同中的规定,工程一旦建成就会具有比较长的使用年限。二是高投入性,任何建筑工程都会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三是单项性,工程必须且只能按照预期设计进行建造,不能凭个人经验或意愿处理实施。四是管理方式特殊性和风险性,因为房屋工程建设中有可能会受到自然的损坏,承担的社会风险也比较大。由此四方面特点共同构成了对质量监理的特点,即要把握房屋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注意其生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监管。

二、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制

施工人员素质的质量与控制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是施工单位内部质量管理机制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个人在技术水平上的参差不齐,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加强施工人员关于施工标准、规定的培训学习,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具备个人在预防、处理常见施工质量等问题的能力;建立奖罚机制,对在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分析、处理质量问题的技术人员要给予奖励,对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质量问题的人员惩罚;鼓励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各项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要健全,并且每个施工部位的质量管理都要落实到人,同时要做好记录;施工企业要严格落实三检制,每道工序在验收时,都要实行三检制并签字,控制检验及验收关,对于验收不过关的,决不可对下道工序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质量的相关标准、规范中的条款进行验收。

三、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就是将预先的设计构思和图纸转化成工程实体阶段,是建筑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施工质量的自控和监控是相辅相成的系统过程;首先,施工单位包括施工总包和分包单位,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者,应根据施工合同的任务范围和质量要求,通过全过程、全面的施工质量自控;另外,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采取现场旁站、巡视、平行检测等形式进行施工过程质量监理,并应用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责任;因此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是整个建设项目的核心和重点。此过程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根据: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设计说明、标准图集)、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它们是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实行管理的共同性依据,具有通用、具体、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施工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在恶劣的施工环境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例如,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2、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其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对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为: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建筑材料及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的好坏。在材料采购时要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资金保证和社会信誉的供货厂家。严格把关原材料进场,当原材料到场后,对于钢材、水泥等和工业制成品,要根据厂家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确认实物与质量证明材料是否相符,外观是否合格。材料进场验收后,应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及监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使用。

3、施工方式选择最优化

在施工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必须以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原则,进行优化设置。首先我们必须采取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方案,质量标准以及操作规程。我们必须采取较为先进的工艺,用以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这样做的同时,会提高项目的投资。因此在选择施工工艺上,我们要对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调查,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工程项目和实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绝对不要为了省钱而选择不好的施工方案,这自然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所以在施工工艺的最优化选择上,企业要慎重再慎重。

4、加强现场质量检查

现场质量检查为实现工程的质量要求提供了保证。其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开始之前的必要的检查;各个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的检查;工程中途停止过后再开始之前的检查;分步的工程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经过有关质检部门的验收批准之后才能开始下一项的工程;还有成品保护检查。除此之外,质检人员要经常性的到施工现场去现场考核,巡回检查,对出现问题的地方持续跟踪其施工动态,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四、加强房屋建筑施工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房屋建设工程深受其影响,信息技术作为房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房屋建设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于质量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大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实际,强化房屋建设工程施工信息化水平。另外,加强施工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房屋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成立情报监督管理、多方合作的信息系统平台,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水平与能力。最后,对于已经建立的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平台,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于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定期检查工作,同时对于检查结果进行考核。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措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引入实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健全管理制度,把好材料关,加大监理力度,进行有效地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从而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峰.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策略解析[J].江西建材,2014,18:296.

【2】赵一林.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论文作者:陆海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有效策略探究论文_陆海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