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名城”——深圳市建成国际性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义论文,深圳市论文,国际性论文,名城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在论述经济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问题时明确表述:“逐步将深圳建成‘文化交流窗口、文艺人才荟萃中心、文化产品交易基地、文化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现代文化名城”。那么,什么是“现代文化名城”?深圳为什么要建“现代文化名城”?这一目标模式与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发展战略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作一粗浅的回答,以就教于专家识者。
(一)
深圳是十分年轻的城市,在城市功能的定位上,曾经有过反复。从“出口加工区”、“自由加工区”、“边境加工区”、“出口特区”到“经济特区”,主要是着眼于其“窗口”、“实验”功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深圳已由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了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但是由于城市功能的单一和发展方向的模糊, 限制了深圳的进一步发展。 到了90年代,深圳已面临着再上新台阶的课题。在第二次创业的重要时期,深圳市委、市政府已确定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是将深圳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商贸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集观光、购物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旅游圣地”,最终将深圳建成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那么,在“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的坐标中,文化建设的模式应该如何定位呢?建立特区前,由于经济落后,深圳的文化基础薄弱,文化设施少而简陋,只有一间60年代建的戏院、一间电影院、一间新华书店和一间展览馆;文化人才奇缺,文化系统187名工作人员中只有3名大学生;群众文化生活单调,文化资源贫乏。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文化积淀,特区文化已初具雏形,但文化个性还不够鲜明;高层次文化人才不多,尤其缺少文化名人和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文艺创作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鸿篇巨著等。这些均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形象是不相称的。有鉴于此,在1993年底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特区文化研讨会上,深圳市委领导提出将深圳建成与国际性城市目标相适应的“南国文化艺术名城”。
初步目标虽然提出来了,但还只是一个笼统的口号,有些提法后来觉得还不太准确。譬如“南国”二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就文化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文化艺术名城”太笼统,“艺术”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名城”的内涵是什么?究竟怎么建设?经过反复论证,在1995年3月召开的深圳市政府文化工作会议上, 市领导正式提出文化建设的战略口号——将深圳建成“现代文化名城”。
(二)
“现代文化名城”的口号虽然确定,但也有一部分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其中最主要的疑问是,深圳乃“经济特区”,要不要建成“现代文化名城”?
众所周知,城市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基本功能。毫无疑问,经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特区大力发展经济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证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现象已越来越明显。正如美国学者奈斯比特所说:哪里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将朝那里转移。中央领导也一再强调指出,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试验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深圳经济特区要建成的国际性城市,既是“经济名城”,也是“文化名城”,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深圳的实际来看,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势在必行。
首先,是深圳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的需要。从城市发展目标来看,深圳已确定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国际性城市”是多功能的,其中不能缺少文化的教育、科普、娱乐等功能;“国际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同时应该也是一个文化目标。很难想象,国际性城市能够立足于文化废墟之上。离开了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明无从谈起;同样,离开发达的文化,“国际性城市”就不能得到人们的承认。
其次,是与香港和平竞争的战略需要。小平同志在规划深圳的发展蓝图时指出:深圳要建成社会主义的香港,不仅要有物质文明的发达,还要有精神文明的繁荣。因此,面临“九七”回归,深圳必须继续增创文化新优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在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方面,我们应该借鉴香港的经验。据了解,香港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也开始关注文化建设,兴建了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自80年代以来,香港政府在文化设施方面的支出,均高于政府总支出每年递增的幅度。从1984年开始,香港文化事业开支每年保持在占政府总支出的5.5%以上的水平,深圳与之相比,还存在差距。 因此,在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的同时,我们必须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确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与国际性城市相匹配的现代文化名城。
第三,是深圳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规划就是财富”,这一口号业已得到广大深圳人的认同。15年来,深圳摒弃了“文化沙漠”的帽子。但是,因缺乏科学的文化规划而导致的教训在一个历史时期内也是存在的。面临第二次创业,深圳文化事业,应该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也就是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按规划发展。规划的起点一定要高,要有战略意识。深圳具有毗邻香港、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移民汇聚等优势,比较适合建设“现代文化名城”。
(三)
在实践过程中,深圳人感到最困难的是实现文化发展目标的路径选择。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所谓“文化名城”大概有两类:一类可称之为“传统型”,即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积累、鲜明的文化特色、众多的文化名人的文化名城,如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法兰克福、中国的北京、南京、西安等;另一类是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特殊条件,进行文化高速积累、在某些方面领导文化潮流的“新生型”文化名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代文化名城,如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澳大利亚的悉尼、中国的上海等城市。
在这两条路径中,前者文化根基深厚,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深圳这个年轻城市只有15年的历史,不能重复历史文化名城的老路,那样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后者虽然文化积淀浅,但由于能借助先进的文化创造手段和人才杂交等优势,往往能够领导文化潮流。上海在一百年前与内地城市没有多大区别,也没有什么文化资源,但通过高速积累,就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所谓的“海派”文化,因而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名城。因此,鉴于历史的经验和自身的实际,深圳只能闯出一条“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新路。
这里,“现代”一词,是指文化观念的现代化、文化设施的现代化、艺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文化事业管理的现代化。具体来讲,“现代文化名城”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指标:
第一,必须有几个与国际性城市相匹配的文化设施,至少有一座具有城市标志性的艺术殿堂;
第二,必须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团体;
第三,必须有某个艺术品种的代表、名流、艺术大师;
第四,必须有定时、定点、定项目的国际性文化活动;
第五,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演出市场,争取使海内外的艺术团体和艺术家都渴望来深圳演出;
第六,必须有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公司;
第七,必须有一批代表深圳本土民俗风情的文化社区;
第八,必须有反映深圳生活、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第九,必须有具有深圳特色、质量上乘的艺术品种;
第十,必须有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
“现代文化名城”的指标体系既包含着硬件,也包含着软件。毋庸讳言,与以上条件对照,深圳目前还存在许多差距。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外一些城市也只是在某一、两个方面独具特色而成为“文化名城”的,如澳洲的悉尼,因其歌剧院独特的建筑而闻名于世;日本的东京筑波科学城,因科技人才荟萃而享有盛名。又如我国佛山的祖庙、景德镇的陶瓷、潍坊的风筝、苏州的园林等。据悉,仅广东省目前就有6个国家级、7个省级经国务院核准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圳不妨选择绘画、影视制作、文化旅游等项进行突破。曾几何时,人们来深圳,非去国贸大厦、沙头角不可;如今,民间有一个说法:不看华侨城的“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等文化景观,就不算到了深圳——而华侨城,早些年被人们称为深圳的“西伯利亚”,杂草丛生,是当年泅海偷渡香港者的理想跳板,如今却成为深圳和香港两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参观、流连忘返的“文化名城”。华侨城旅游文化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缺少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地方,完全能借助各种有利因素,去创造文化建设的奇迹。
深圳建成“现代文化名城”的有利条件是:首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深圳建成“现代文化名城”的可靠保证。自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历届政府都注重“两个文明一起抓”,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在建立特区初期,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市委领导以超前的文化意识,投资兴建了“八大文化设施”,为深圳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尔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市人大,都把文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建设规划列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市委还专门成立思想文化领导小组,制订《深圳经济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纲》和《1995~2010年深圳文化发展规划》,加强对全市文化建设的指导。市政府亦把“如何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列为重点调研方案,组织政协委员赴广州、佛山、上海、大连等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取经,并深入深圳文化系统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深圳如何建成“现代文化名城”向市政府提出对策性意见。
其次,强大的经济后盾,是深圳建成“现代文化名城”的物质基础。15年来, 深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5.9%,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递增50%,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仅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就投入了近8亿元,在此基础上, 为了实现“现代文化名城”的目标,深圳正在筹建中心图书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博物馆、科学馆、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五大文化设施群”以及特区文化研究基地、粤剧技艺馆、电影大厦、南山电影城等专业文化设施。
第三,先进的文化观念是深圳建成“现代文化名城”的理论武器。深圳是移民城市,这是其他几个城市不能比拟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人是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态来开发特区的,因此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少有内地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颓废、保守和沉重的历史包袱。一张白纸可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敢闯”是深圳人的特色。在文化观念方面,深圳一度领导了潮流,对内地产生了不少的冲击。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敢为天下先”、“规划就是财富”、“文化是明天的经济”等等,这些是今天深圳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是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精神财富。
第四,社会办文化,是深圳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圳市努力拓展文化投资渠道,初步形成了以国办文化为主体、社会(企业)办文化辅助、个体(外商)办文化为补充,三者并存互补,共建共享文化繁荣的新格局。华侨城注重发挥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创建“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旅游文化景区,创造了中国旅游文化奇迹,收到良好的两个效益;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文化产业,开创企业摄制的影片《过年》、《找乐》、《兰陵王》获国际大奖之先河;康佳电子集团倡导企业文化,形成“你为我,我为他——大家为康佳、康佳为国家”的企业精神,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单一办文化的封闭状态,形成了全社会办文化的蓬勃发展新局面。
“现代文化名城”,这是一个充满挑战而又富于想象的命题,对深圳文化的发展战略而言,又是一个别无选择的历史定位。如果说,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华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改革开放“实验场”的深圳,理应肩负起建设“现代文化名城”的历史使命,素以“敢为天下先”闻名于世的深圳人,将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
标签:题中之义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香港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名城国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