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定饮食行业排放油烟的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贾康阔[1](2021)在《烹调油烟产生甲醛和VOCs的排放特征及暴露评估》文中提出烹调油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最频繁和最密切的污染源之一,严重影响室外大气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油加热后油烟产生的VOCs、甲醛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明确食用油烟中VOCs和甲醛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并分析用油种类、油温、加热次数和用油等级对其的影响,为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烹饪行为和烹饪习惯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鉴于此,本文选用普遍食用的5种一级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葵花籽油)、2种三级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和1种动物油(猪油)共8种食用油为研究对象,首先在8 m3环境舱内利用恒温电热板作为食用油的加热和控温装置,采集并利用GC-MS测定不同油温190、220和260℃下烹调油烟中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TVOC含量,同时测试不同油温下烹调油烟中的甲醛浓度,进而分析不同种类食用油在3个不同温度下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浓度水平;然后基于室内气态污染物质量平衡方程,确定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散发速率和排放因子,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利用暴露裕度评价方法对实际厨房烹调油烟产生的甲醛、苯系物进行暴露裕度评估;最后采用平衡方程在给定体积的厨房内对不同油温和换气次数下烹调油烟中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浓度进行了预测,并明确了通风对控制烹调油烟及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油温自190℃至260℃环境舱内烹调油烟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的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02~0.059 mg/m3、0.090~0.540 mg/m3、0.008~0.125 mg/m3和1.735~18.519mg/m3,甲醛平均浓度范围为0.081~0.523 mg/m3。(2)对于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浓度,均随油温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且相同油温下,三级食用油均大于一级食用油,二烧(二次加热)和三烧(三次加热)均大于一烧(一次加热)。(3)相同油温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的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浓度高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的大豆油和花生油;动物油猪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低于植物油,相同油温下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浓度基本低于植物油。(4)在油温分别为190、220和260℃时,各类食用油苯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02mg/min、0.003 mg/min和0.013 mg/min;甲苯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51 mg/min、0.103mg/min和0.171 mg/min;二甲苯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07 mg/min、0.011 mg/min和0.034 mg/min;TVOC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1.797 mg/min、3.857 mg/min和7.192 mg/min;甲醛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50 mg/min、0.115 mg/min和0.199 mg/min。(5)油温自190℃至260℃各类食用油苯、甲苯、二甲苯、TVOC和甲醛排放因子均值范围分别为0.016~0.133 mg/(min·kg油)、0.507~1.710 mg/(min·kg油)、0.073~0.339mg/(min·kg油)、17.966~71.923 mg/(min·kg油)和0.458~1.820 mg/(min·kg油)。(6)烹调油烟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的致癌风险均随油温的升高以及烹饪时长的增加而增大。总体来看,甲醛和甲苯的致癌风险相对较高。(7)在本文自然通风厨房污染物浓度预测场景下,厨房内烹调油烟中苯、甲苯、二甲苯峰值浓度均未超过标准限值;TVOC峰值浓度是标准限值的2.37~9.47倍;在油温较高且通风不良时甲醛峰值浓度最高为标准限值的1.42倍。(8)建议烹饪时使用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等进行排风和通风,尤其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厨房的良好通风对降低烹调油烟相关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致癌风险十分必要,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欧阳雨川[2](2020)在《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餐饮油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严重影响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除含油颗粒物之外,餐饮油烟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种类复杂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其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作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与O3的重要前体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研究高效的油烟净化器对餐饮油烟的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针对“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在各设备运行参数下结合进入设备前后的油烟浓度、VOCs各组分浓度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探究了其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综合最佳参数后与DBD装置联用,对VOCs浓度较高的烧烤油烟进行了实验治理,研究了两种设备联用对油烟和VOCs的治理效率。同时,本实验分析了烧烤油烟VOCs的产生特征,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MIR)计算了实验设备各采样点VOCs的致癌风险(Lifetime Cancer Risk,LCR)、非致癌风险(Hazard Index,HI)和O3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板-板”式静电油烟净化器的设备参数如:电压(10 kV-14 kV)、设备内烟气流速(1.3 m/s-2.0 m/s)、静电模块数(1-2组),对设备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显示对于30 mg/m3左右的餐饮油烟,在设备参数:静电模块数2组、通过设备流速1.425 m/s、电压13 kV的条件下,“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最高治理效率可达98%,出口基准浓度<0.5 mg/m3,理想治理风量1475 m3/h。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实际最大治理风量主要受设备内烟气流速分布均匀程度影响。(2)在综合考虑后,采用最佳参数即两组静电模块、电压为13 kV、设备中心断面流速1.9 m/s、通过风量900 m3/h左右时,实验中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烧烤油烟VOCs平均治理效率可以达到41.5%;在同时段30 kV下DBD设备对VOCs的平均治理效率达到了76.6%,两种设备联用对VOCs理效率为86.3%,对油烟去除效率达到97.7%,其对VOCs单独组分治理效率可能与目标物化学键稳定性与化学反应活性有关。(3)检出的烧烤油烟VOCs共68种,总浓度为11402.06μg/m3,成分以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为主。致癌风险值(LCR)计算结果表明,油烟VOCs中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LCR值位于1?10-6~1?10-4之间,具有潜在致癌风险;苯的LCR值大于1?10-4,具有高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值(HI)值计算结果表明其中丙烯醛和苯HI值(596.6和5.4)均大于1,存在很强的非致癌风险。实验中烧烤油烟VOCs的OFP总值为50401.51μg/m3,主要OFP贡献物质有:丙烯(35.5%)、1-丁烯(14.8%)、丙烯醛(13%)。(4)对于致癌风险物质苯,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仍存在;与DBD联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降至潜在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消除。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仍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另外,丙烯醛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治理后仍然存在,但HI值降低了92.6%。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减少了51.4%的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与DBD联用后,对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削减率达到了92.7%。
郝瑞森[3](2020)在《食堂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测试分析》文中提出高校食堂厨房内烹饪时间长,烹饪量大,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汽以及油烟污染物。不仅污染室内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需通过排油烟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实现对污染物的捕集和净化排放。基于此,本文选取天津市某高校食堂为研究对象,对该食堂进行实地调研,选取食堂内大锅灶间作为测试对象进行测试,以了解食堂类厨房排油系统实际运行状态,为开发适用于中式烹饪商业厨房的排油烟系统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典型食堂厨房建筑基本信息、灶具、排油烟系统、补风系统和厨房运作流程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高校类食堂厨房布局及工作形态。为研究厨房排油烟系统提供一定的背景基础。(2)依据调研结果,选取典型操作间(大锅灶间)为测试对象,对该操作间及其排油烟系统制定测试方案并进行长达10个月的连续性测试。测点分布为排油烟系统测点、厨房室内热舒适环境测点、补风系统测点、室外气象参数测点。测试参数分别为风速、温度、湿度、油烟浓度及系统能耗。为研究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提供充足的实验数据。(3)对厨房室内热舒适参数(厨房室内温度、湿度、风速)结合操作间内实际运行流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烹饪期间,厨师工作区温度比室内温度高2.5℃~5.7℃,厨师工作区湿度比室内湿度要低3.8%RH~23.3%RH。春、夏、初秋季节厨师工作区温度大多高于标准规定的耐受温度上限值32℃;秋末、初冬温度较为舒适。冬季出现低于标准规定的下限18℃的情况。运行灶具个数及菜品烹饪方式对厨师工作区温度均有影响,相对于灶具的开启个数,灶具内的烹饪方式对厨师工作区热湿环境影响更大。(4)对排油烟系统关键参数(温度、风速、通风量、油烟浓度、能耗)结合测试时记录的操作间工作现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排油烟系统油烟源、罩口断面、罩内吸风口以及排放口温度趋势一致,控制点和室内测点温度趋势一致。所测得排油烟系统控制风速为0.40~0.68 m/s;罩口断面风速为0.43~0.46m/s;吸风口处风速为6.5~12.8 m/s;出口段水平干管风速为6.2~7.3 m/s;垂直干管风速为12.3~14.6 m/s。不同吸风口因距离主管道的位置不同导致其风速不同。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该操作间补风量与排风量的比值在76.08%~94.24%之间。同时发现不同烹饪类型所产生油烟量不同,顺序为爆炒>油炸>炖菜>煮。
刘昭[4](2020)在《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文中提出准确掌握和评估各类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时空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精准治污和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餐饮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兰州市餐饮企业数量逐年增加,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建立兰州市高分辨率餐饮源排放清单,评估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为决策者制定针对餐饮源的管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本论文基于对兰州市餐饮企业的调查结果,依据排放因子法和物料平衡法建立了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采用“坐标纠偏”法对大、中型餐饮企业的进行精确定位,小型餐饮企业则按照“道路定位”法进行空间定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兰州市餐饮源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为识别餐饮源排放的VOCs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和臭氧(O3)的敏感物种,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IR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法)估算了2016年兰州市餐饮源排放的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SOA生成潜势(SOAFP)。为定量评估餐饮源排放污染物对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将餐饮源排放清单纳入到本课题组建立的兰州市人为源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中,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了餐饮源排放对冬季兰州市颗粒物浓度的贡献。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兰州市餐饮源排放的PM10、PM2.5、VOCs、OC、BC、CO、NOx和SO2的量分别为783.40 t、626.72 t、753.06 t、441.70 t、12.45 t、10590.28 t、281.55 t和1443.37 t。从餐饮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看,PM10、PM2.5、VOCs、OC和BC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排放较高;CO和SO2在城关区、榆中县、永登县排放较高。从不同规模餐饮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来看,兰州市小型餐饮企业PM10、PM2.5、OC、BC、CO、NOx、SO2的排放量最大,中型餐饮企业的VOCs排放量最大。2.从VOCs的组分来看,O-VOC的OFP占比最大,芳香烃的SOAFP占比最大;OFP贡献排名前5的物种是乙烯、1-己烯、己醛、乙醛、丙烯醛,SOAFP贡献排名前5的物种是2,2,4-三甲基戊烷、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3.餐饮源排放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浓度呈现“双峰双谷”型日变化特征,两个峰值时段分别为1114时和1821时,晚高峰时餐饮源对颗粒物浓度的贡献高于午高峰:午高峰时,餐饮源排放使得兰苑宾馆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8.23μg/m3和5.93μg/m3,铁路设计院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17.78μg/m3和12.80μg/m3,榆中校区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1.03μg/m3和0.75μg/m3;晚高峰时,餐饮源排放使得兰苑宾馆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16.14μg/m3和11.58μg/m3,铁路设计院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34.02μg/m3和24.42μg/m3,榆中校区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2.10μg/m3和1.54μg/m3;其他时段,餐饮源对三个站点处颗粒物的贡献浓度均较低,两个谷值对应的时刻分别为10时和17时。4.冬季市区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餐饮源贡献的PM10和PM2.5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关区及下风向的七里河区。
张哲楠[5](2020)在《住宅厨房烹饪油烟的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也不断的增加,而作为室内的污染源之一,厨房的油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能拥有一个更加健康﹑舒适﹑安全﹑卫生的烹饪环境和空间。因此,在改善厨房空气品质,降低操作人员与室内其他人员免受烹饪油烟的危害的进程中,就必须对厨房烹饪油烟的扩散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此背景下,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以及数值模相结合的方法,对厨房油烟颗粒的产生、油烟颗粒的动力学行为、厨房油烟的扩散、油烟颗粒在不同工况下的扩散分布情况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概括如下:第一、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了厨房油烟的产生、油烟的主要成分及其危害性,苯蒸气可以作为油烟的标志性气体,它的产生量与油烟的温度成正比,产生的温度范围在80-320℃以内;第二、分析了烹饪油烟的热羽流扩散理论、油烟颗粒的扩散沉降与凝并,同时对厨房排风罩理论作出分析,加深对油烟机集气原理的认识,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本文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对厨房烹饪油烟的扩散分布做出实测,分别测定出自然通风以及机械通风的风速,得到在自然通风情况下时当v=0.38m/s时油烟扩散效果最好,机械通风下当v=0.6m/s时油烟浓度降低显着;第四、利用UDF编程对厨房油烟的扩散分布建立物理模型并做出模拟分析,在自然通风下进行开门或开窗烹饪时,烹饪人员呼吸区的C6H6的浓度有所降低,在通风风速为v=0.38m/s时,烹饪区浓度降低最显着,从0.0120mg/m3降低至0.00105mg/m3,但此时污染物也会随着空气的流动使得散发面积增大;在机械通风下当风速v=0.5m/s时,烹饪区油烟有80%被油烟机带走;第五、实验验证了数值分析的结论,数值分析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廖浩祥[6](2020)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非工业污染源排放特征研究》文中提出PM2.5是造成我国大气视程障碍的霾污染的重要元凶,工业源与非工业源排放是城市环境中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上海市快速发展,人类活动频繁,非工业源已趋于成为其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目前非工业源排放PM2.5的排放与污染特征研究仍相对较少,其造成的潜在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风险亟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该城市餐饮源、道路移动源与道路扬尘源等非工业源进行了研究,对各源的化学组分、粒径分布、排放因子等进行系统性计算,以期为当地非工业源防止对策的制定以及排放因子的构建提供科学的依据,对改善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餐饮源、流动源、道路扬尘源为研究对象,用不同基准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餐饮源各菜系的排放因子,并分析了餐饮源各菜系加工中油烟废气pM2.5中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以及碳组分含量及比例,并对其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1)分析了 6类餐饮企业油烟中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海鲜菜PM2.5质量浓度最高,为1946.75μg/m3;本帮菜PM2.5质量浓度最低,为564.78μg/m3。元素组分占比餐饮油烟PM2.5中的质量分数在5.72%~20.24%。离子组分在餐饮油烟PM2.5中的质量分数为4.25%~10.31%。基于就餐人次为基准的排放因子,火锅、海鲜菜、川菜的排放因子分别为2.12g/人、1.94g/人、1.29g/人;基于食用油消耗为基准的排放因子中,川菜、本帮菜的排放因子较大,分别为9.62g/kg、8.63g/kg;而基于营业收入为基准计算的排放因子中,海鲜菜与火锅的排放因子较大,分别为1.30g/百元、1.25g/百元。各餐饮潜在生态风险表现强弱顺序分别为海鲜(Eri=166.456)>西餐(Eri=123.750)>粤菜(Eri=78.397)>本帮菜(Eri=68.999)>火锅(Eri=51.356)>川菜(Eri=43.206)。(2)流动源中小汽车国3、国4、国5 PM2.5排放浓度分别为231.65μg/m3、218.42μg/m3、117.08μg/m3,重型柴油车国 3、国 4、国5PM2.5 排放浓度分别为 1850.96μg/m3,1766.16μg/m3、1624.79μg/m3。小汽车中,元素含量较多的组分为Ca、S、Al、Mg、Fe,重型柴油车中,元素含量较多的组分为Na、Fe、S、P、Al。不同车型的尾气颗粒物排放浓度与其对应的发动机类型、气缸容积、反应效率有关。主干道、次干道、支路Eri分别为193.505、182.887、80.099,无致癌风险。(3)主干道、次干道、支路PM2.5质量浓度分别为152.12μg/m3、119.23μg/m3、94.51μg/m3。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中总水溶性离子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 70.98μg/m3、45.61μg/m3、32.91μg/m3。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中金属元素平均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8μg/m3、0.75μg/m3、0.57μg/m3。道路扬尘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成正相关,道路扬尘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湿度呈显着负相关性,随着湿度的增大,会增大扬尘颗粒物的密度,降低其在空气中漂浮能力。道路扬尘的致癌风险因子均小于可接受水平10-6,为无致癌风险,对人群不存在致癌风险。
黄永海[7](2020)在《餐饮油烟中VOCs代表物的排放特征及催化氧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餐饮油烟作为城市VOCs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餐饮油烟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寻求新型高效的餐饮油烟净化技术也日益迫切。催化氧化法在优良催化材料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VOCs净化效果,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因此,本论文在探究了不同种类食用油产生的餐饮油烟中各类VOCs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对餐饮油烟VOCs中的代表物进行了催化氧化实验研究。首先,系统研究了餐饮油烟中非甲烷总烃(NMHCs)、醛类物质、烃类物质和苯系物的排放浓度,发现在相同的加热温度下产生的餐饮油烟中,NMHCs浓度最高的是大豆油,醛类物质浓度最高的是花生油,烃类物质浓度最低的是大豆油,苯系物浓度最高的是调和油。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其排放因子并拟合出排放特征曲线和排放因子多项式,构建了上述油品典型VOCs排放规律的计算模型。其次,研究了餐饮油烟中VOCs的催化氧化复合材料的优化制备参数。由于NMHCs是目前各地区最新餐饮油烟排放标准中VOCs排放的重要指标,因此以餐饮油烟中的NMHCs为代表物进行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n-Ce复合催化剂对餐饮油烟中的NMHCs有更好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时,在筛选出的最佳催化剂配比及制备条件下引入涂层材料和超声辐射均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在250-300℃反应温度区间对餐饮油烟中NMHCs的去除效率提升了 1.4-3倍)。催化剂活性提升可能的原因是在这个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孔道结构,更高的Mn4+/Mn3+、Ce3+/Ce4+和 Oads/Olatt 的比例。最后,探究了餐饮油烟中VOCs的催化氧化机制。由于NMHCs成分极其复杂,研究其催化氧化机制较为困难,故选取餐饮油烟VOCs中检测到的浓度最高的典型物种——正己醛作为代表物研究其催化氧化反应机制。通过动力学计算确定了复合材料表面正己醛的氧化反应符合Mars-Van Krevelen反应机理并获得了最低的反应活化能(28.565kJ/mol),MS软件对材料的氧空位形成能的计算结果也与催化剂的性能相符。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测到关键的反应中间产物,揭示了正己醛逐一脱碳分步氧化途径(C6H12O→C5H10O→C4H8O→C3H6O→H2O+CO2)。
陈恳[8](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S环保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逐步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变革。新媒体正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在这个背景下,企业与客户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其显着特征成了即时性、有效性。S公司所处的环保行业是新兴的朝阳行业,在国家政策利好的情况下,环保行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品牌成为企业最持久的资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品牌的经营与管理。传统大众媒体传播环境下,单向性是品牌传播的主要特点,客户接受的是单向灌输,没有表达的渠道,也缺乏表达的欲望。然而,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企业可利用的发声渠道和资源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客户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不再单纯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担任了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角色。本文以S环保公司油烟净化设备品牌营销策略研究为例,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调研S环保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现状,发现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存在投入不足、缺乏全局规划、内容建设缺乏深度、活动营销品质有限、客户互动不足、品牌个性欠缺等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一步梳理这些问题,并分析其内在关联。基于此,笔者在新媒体营销理论、品牌传播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等的指导下,结合S环保公司的行业特点,借鉴优秀企业的新媒体营销策略,从认知、平台、内容、活动、客户、形象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新媒体品牌营销策略及措施。在此框架下,提出了新媒体创新小组用人机制模型,新媒体品牌营销账号矩阵模型,新媒体品牌营销活动钟摆原理,KOL传播原理,为策略执行提供理论支持。最后,我对本文的内容和结论进行总结,同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的方法。
沈常玉[9](2019)在《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业厨房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汽以及油烟污染物。烹饪油烟成份复杂,含有大量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气态污染物(烟气VOCs),不仅污染室内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目前有关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排风量确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中餐馆排油烟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为开发适用于中式烹饪商业厨房的排油烟系统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综述了各国商业厨房排风量计算方法,将各方法划分三类:热平衡法、质平衡/控制风速法与估算法。对于油烟发生量较少但散热量较大的厨房,在灶具信息较全面时可优先考虑热平衡法计算排风量(如西式餐厅);对于油烟发生量和散热量均较大的厨房(如中餐厅),可先依据质平衡法确定排风量,再采用热平衡法校核。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排风量所需参数不全时,可依据估算法进行排风量计算。(2)本文对天津市41家中餐厨房排油烟系统进行调研,包括灶具,排烟罩、净化设备、排风机、排放形式、补风形式及排放口油脂堆积情况等。结果显示:厨房主要灶具为炒灶,厨房面积大于20m2时,灶具总数为4个左右;56.25%的厨房其排烟罩为三面靠墙布置;净化器多为末端静电或复合静电式(98.04%);厨房的补风形式分别为邻室补风(100%)、室外空气渗透(68.3%)、机械补新风(29.3%)与空调送风(17.1%);根据排放口油脂堆积情况得出,厨房灶头数超过4个时,需将清洗周期控制在2个月内。(3)在中餐馆,有机械补风的厨房其厨师总体热舒适和全年湿感受偏舒适的比例分别为35.00%与45.00%,均优于无机械补风的厨房(20.59%与26.47%)。有机械补风的厨房其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较高。(4)本文以炒灶为例,基于CFD-Fluent技术对商业厨房炒灶排风系统进行模拟,以CO2和C6H6为代表因子对不同排风量下烹饪气态污染物的排出情况与工作区的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可保证气态污染物排出的排风量范围为1500m3/h~1750 m3/h,为商业厨房通风系统排风量的设计提供依据。
王恒嘉,王旭,董大伟[10](2019)在《我国餐饮业大气污染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餐饮油烟作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对其治理力度,但是其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从管理制度现状及油烟治理技术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餐饮业大气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餐饮业大气污染问题能够引起足够重视,为管理部门制订和完善餐饮业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二、测定饮食行业排放油烟的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饮食行业排放油烟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烹调油烟产生甲醛和VOCs的排放特征及暴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烟VOCs生成机理 |
1.2.2 烹调油烟的成分及浓度水平 |
1.2.3 烹调油烟的排放特征 |
1.2.4 烹调油烟的健康影响 |
1.2.5 烹调油烟的通风控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现状分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和研究方法 |
2.1 实验环境舱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分析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5 理论模型 |
2.6 暴露评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浓度水平 |
3.1 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的浓度水平 |
3.1.1 油温的影响 |
3.1.2 食用油等级的影响 |
3.1.3 加热次数的影响 |
3.2 烹调油烟产生TVOC的浓度水平 |
3.2.1 油温的影响 |
3.2.2 食用油等级的影响 |
3.2.3 加热次数的影响 |
3.3 烹调油烟产生甲醛的浓度水平 |
3.3.1 油温的影响 |
3.3.2 食用油等级的影响 |
3.3.3 加热次数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排放特征 |
4.1 散发速率计算 |
4.2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散发速率 |
4.2.1 苯系物散发速率 |
4.2.2 TVOC散发速率 |
4.2.3 甲醛散发速率 |
4.3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排放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烹调油烟暴露评估与浓度预测 |
5.1 暴露评估 |
5.2 浓度预测模型 |
5.3 烹调油烟室内污染物浓度预测 |
5.3.1 不同油温下室内污染物浓度预测 |
5.3.2 不同换气次数下室内污染物浓度预测 |
5.4 厨房通风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餐饮油烟概述 |
1.1.1 餐饮油烟的定义 |
1.1.2 餐饮油烟污染现状 |
1.1.3 餐饮油烟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
1.1.4 相关控制标准 |
1.2 国内外餐饮油烟的治理技术 |
1.2.1 国内治理技术 |
1.2.2 国外治理技术 |
1.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
1.4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1.4.1 等离子体概念 |
1.4.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的设计与安装 |
2.1.1 油烟发生装置 |
2.1.2 油烟净化装置 |
2.1.3 烟道与采样点位 |
2.1.4 风机 |
2.2 实验工况的测定与方法 |
2.2.1 烟温和湿度的测定 |
2.2.2 烟气流速的测定 |
2.2.3 烟气流量与标况流量的测定 |
2.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烟道内的CFD模拟 |
2.3.1 计算流体力学(CFD)简介 |
2.3.2 ANSYS Fluent简介 |
2.3.3 3D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
2.3.4 相关参数与边界条件 |
2.4 餐饮油烟浓度检测的材料与方法 |
2.4.1 方法依据 |
2.4.2 仪器与设备 |
2.4.3 采样方法 |
2.4.4 分析方法 |
2.5 餐饮油烟中VOCs的检测仪器与方法 |
2.5.1 方法依据 |
2.5.2 仪器与设备 |
2.5.3 采样方法 |
2.5.4 分析方法 |
2.5.5 油烟发生浓度的控制方法 |
2.6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2.7 臭氧生成潜势评估方法 |
2.8 实验流程 |
2.8.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测试阶段 |
2.8.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测试阶段 |
第三章 高压静电处理油烟的影响因素与效果 |
3.1 工况条件测定结果 |
3.1.1 等速追踪采样法的跟踪率 |
3.1.2 各监测点位风速随风机频率的变化 |
3.1.3 进出口风量随风机频率变化 |
3.2 各参数下设备出口油烟浓度达标情况 |
3.3 进口油烟浓度与治理效率关系 |
3.4 流速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
3.5 电压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
3.6 静电模块数量与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关系探究 |
3.7 Fluent模拟结果 |
3.8 设备最佳参数的选择及设备的改进 |
3.8.1 实验设备最佳参数选择 |
3.8.2 设备的改进与提升 |
3.9 高压静电沉降油烟的机理探讨 |
3.9.1 宏观机理 |
3.9.2 微观机理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静电与DBD联用对烧烤油烟净化效果评价 |
4.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VOCs的净化能力 |
4.1.1 选用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参数 |
4.1.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各种类VOCs的净化能力 |
4.2 DBD对油烟中VOCs的去除效率 |
4.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效果分析 |
4.3.1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颗粒的去除能力 |
4.3.2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中VOCs的净化能力 |
4.3.3 对高压静电及介质阻挡放电降解VOCs机理的推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处理前后油烟中VOCs的健康风险评估与臭氧生成潜势 |
5.1 烧烤油烟中VOCs的成分分析 |
5.2 烧烤油烟VOCs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评估 |
5.3 烧烤油烟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食堂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概述 |
1.3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食堂及厨房概况调研 |
2.1 食堂调研概述 |
2.2 厨房调研信息概述 |
2.3 烹饪操作间相关调研信息 |
2.3.1 灶具信息 |
2.3.2 排油烟系统基本信息 |
2.4 大锅灶间运行情况 |
2.4.1 大锅灶间运行基本情况 |
2.4.2 灶具使用情况 |
2.4.3 厨师在工位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食堂厨房热舒适及排油烟系统关键参数测试 |
3.1 测试对象 |
3.2 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3.3 测点布置 |
3.4 测试仪器 |
3.5 测试数据概述信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厨房室内热舒适参数分析 |
4.1 厨房室内工作区热舒适参数概述 |
4.1.1 室内温度概述 |
4.1.2 室内湿度概述 |
4.1.3 室内风速概述 |
4.2 室内热湿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排油烟系统对室内温湿度影响分析 |
4.2.2 灶具运行对室内温湿度影响分析 |
4.3 厨房室内热湿环境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油烟系统关键参数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排油烟系统各点的温度分析 |
5.2 排油烟系统各点的风速分析 |
5.2.1 控制点风速 |
5.2.2 罩口断面风速 |
5.2.3 吸风口及风管风速 |
5.2.4 罩口断面吸风均匀度分析 |
5.3 通风量分析 |
5.4 油烟排放浓度分析 |
5.4.1 油烟排放浓度测试结果 |
5.4.2 不同烹饪方式油烟排放量分析 |
5.5 排油烟系统能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食堂厨房问卷调查及分析 |
6.1 问卷设计 |
6.2 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
6.2.1 厨师基本信息 |
6.2.2 厨师热舒适感受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
6.2.3 厨师室内空气品质感受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专利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餐饮油烟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餐饮源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3.2 餐饮源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结构安排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 |
2.1 餐饮源排放清单计算方法 |
2.2 餐饮源活动水平调查 |
2.3 餐饮源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1 餐饮源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2 餐饮源VOCs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3 餐饮源BC及OC排放因子 |
2.3.4 餐饮源CO、NO_x排放因子 |
2.3.5 餐饮源SO_2排放因子 |
2.4 排放量计算 |
2.5 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时空分配 |
2.5.1 时间分配 |
2.5.2 空间分配 |
2.6 不确定性分析 |
第三章 餐饮源二次有机气溶胶及臭氧生成潜势估算 |
3.1 餐饮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估算 |
3.1.1 计算方法 |
3.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 餐饮源臭氧生成潜势估算 |
3.2.1 计算方法 |
3.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餐饮源排放对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
4.1 WRF-Chem模式介绍 |
4.2 模式设置和试验设计 |
4.3 模式评估方法及模拟结果验证 |
4.4 餐饮源排放对1月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住宅厨房烹饪油烟的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油烟的产生及其运动规律 |
2.1 厨房油烟的产生与危害 |
2.1.1 油烟的产生 |
2.1.2 油烟的危害 |
2.2 厨房烹饪油烟的运动规律 |
2.2.1 烹饪油烟热羽流扩散理论 |
2.2.2 油烟颗粒的扩散 |
2.2.3 油烟颗粒的沉降 |
2.2.4 油烟颗粒的凝并 |
2.3 厨房的通风方式及局部排风理论 |
2.3.1 自然排风 |
2.3.2 机械排风 |
2.3.3 厨房排风罩 |
2.3.4 伞式排风罩集气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厨房烹饪油烟的现场实测及数值实验基础 |
3.1 实验系统的建立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内容 |
3.1.4 实验结果 |
3.2 数值实验基础 |
3.2.1 质量守恒方程 |
3.2.2 动量守恒方程 |
3.2.3 能量守恒方程 |
3.2.4 组分守恒方程 |
3.2.5 湍流模型的选取 |
3.3 烹饪油烟扩散的数值方法介绍 |
3.3.1 CFD及 UDF概述 |
3.3.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3.3 数学模型 |
3.3.4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通风工况下油烟颗粒扩散的模拟研究 |
4.1 自然通风下油烟颗粒扩散分布的模拟 |
4.1.1 开门工况下油烟颗粒扩散分布的模拟分析 |
4.1.2 开窗工况下油烟颗粒扩散分布的模拟分析 |
4.2 机械通风下油烟颗粒扩散分布的模拟分析 |
4.3 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非工业污染源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大气污染与大气颗粒物 |
1.2 非工业污染源的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意义及内容 |
1.3.1 选题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2.1 采样前准备工作 |
2.2 样品采集与点位布设 |
2.2.1 餐饮源样品采集与点位布设 |
2.2.2 流动源样品采集 |
2.2.3 道路扬尘源样品采集与点位布设 |
2.3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3.1 再悬浮采样器 |
2.3.2 气溶胶分级采样器 |
2.3.3 四通道采样器 |
2.4 化学组分分析 |
2.4.1 金属元素分析 |
2.4.2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4.3 有机碳/元素碳分析 |
2.4.4 质量控制 |
第3章 餐饮源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
3.1 餐饮源污染排放PM_(2.5) 污染水平 |
3.2 餐饮源污染物PM_(2.5) 成分组成 |
3.3 餐饮源排放颗粒物粒径特征分析 |
3.4 超大城市餐饮企业活动水平 |
3.4.1 餐饮企业发展规模现状 |
3.4.2 餐饮企业就餐人数核算方法 |
3.4.3 餐饮企业食用油用量核算方法 |
3.4.4 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核算方法 |
3.4.5 餐饮企业PM2.5排放因子的确定 |
3.5 餐饮源排放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因素 |
3.6 AERSCREEN运行环境下的餐饮点源结果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流动源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
4.1 机动车保有量计算、排放等级以及车辆信息 |
4.2 机动车排放测算方法 |
4.3 轻型车及重型车行驶工况特征分析方法 |
4.4 机动车PM_(2.5) 污染水平分析 |
4.5 机动车PM_(2.5) 成分组成 |
4.6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污染水平的影响因素 |
4.7 小结 |
第5章 道路扬尘源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
5.1 道路扬尘源污染排放PM_(2.5) 污染水平 |
5.2 道路扬尘PM_(2.5) 成分组成 |
5.3 道路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污染水平的影响因素 |
5.3.1 道路扬尘颗粒物质量浓度与车流量关系 |
5.3.2 不同道路PM_(2.5)与空气湿度的相关关系 |
5.3.3 不同道路PM_(2.5) 与天气变化情况 |
5.4 富集因子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非工业污染源环境风险研究 |
6.1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方法 |
6.1.1 潜在生态风险 |
6.1.2 健康风险 |
6.2 餐饮源对环境影响 |
6.2.1 餐饮源潜在生态风险 |
6.2.2 餐饮源的健康风险 |
6.3 流动源对环境影响 |
6.3.1 流动源潜在生态风险 |
6.3.2 流动源的健康风险 |
6.4 道路扬尘源对环境影响 |
6.4.1 道路扬尘潜在生态风险 |
6.4.2 道路扬尘健康风险 |
6.5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7.3 非工业源颗粒物污染防治方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餐饮油烟中VOCs代表物的排放特征及催化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餐饮油烟概述 |
2.1.1 餐饮油烟成分概述 |
2.1.2 餐饮油烟的危害 |
2.2 餐饮油烟净化技术现状 |
2.3 催化燃烧法常用催化剂概述 |
2.3.1 贵金属催化剂 |
2.3.2 非贵金属催化剂 |
2.4 催化燃烧法用于餐饮油烟净化现状 |
2.4.1 餐饮油烟催化燃烧净化现状 |
2.4.2 用于餐饮油烟催化燃烧的反应器 |
2.5 材料特性的量子化学计算 |
2.6 研究内容与意义 |
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 主要研究材料 |
3.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材料表征方法 |
3.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4.1 餐饮油烟中VOCs的排放特征研究 |
3.4.2 餐饮油烟中NMHCs的催化氧化实验研究 |
3.4.3 涂层材料对催化剂催化餐饮油烟中NMHCs的影响研究 |
3.4.4 餐饮油烟中代表物的净化机制 |
4 餐饮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研究 |
4.1 餐饮油烟中NMHCs的排放特征 |
4.1.1 餐饮油烟中NMHCs的检测结果 |
4.1.2 餐饮油烟中NMHCs的排放特征 |
4.2 餐饮油烟中醛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
4.2.1 餐饮油烟中醛类物质的检测结果 |
4.2.2 餐饮油烟中醛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
4.3 餐饮油烟中烃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
4.3.1 餐饮油烟中烃类物质的检测结果 |
4.3.2 餐饮油烟中烃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
4.4 餐饮油烟中苯系物的排放特征 |
4.4.1 餐饮油烟中苯系物的检测结果 |
4.4.2 餐饮油烟中苯系物的排放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堇青石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餐饮油烟中NMHCs试验研究 |
5.1 催化剂活性组分筛选 |
5.1.1 不同活性组分的催化剂性能研究 |
5.1.2 不同负载量的Mn/Cordierite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5.1.3 焙烧温度对Mn/Cordierite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5.2 Ce掺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3 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催化剂的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涂覆涂层的堇青石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餐饮油烟中NMHCs试验研究 |
6.1 涂层材料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2 造孔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3 超声辐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3.1 涂覆过程中引入超声辐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3.2 负载活性组分过程中引入超声辅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4 造孔剂种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餐饮油烟中代表物的净化机制 |
7.1 催化剂催化氧化正己醛性能评价 |
7.2 正己醛反应动力学分析 |
7.2.1 不同浓度及反应温度下正己醛的转化率及氧化反应速率 |
7.2.2 利用Power-rate law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结果 |
7.2.3 利用MVK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结果 |
7.2.4 利用不同模型求催化氧化正己醛的反应活化能 |
7.3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理化计算 |
7.4 催化氧化正己醛的反应机制 |
7.4.1 GC-MS分析 |
7.4.2 FTIR分析 |
7.4.3 催化氧化正己醛的反应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媒体环境下S环保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意义 |
1.2.1.理论意义 |
1.2.2.实践意义 |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国内研究现状 |
1.3.2.国外研究现状 |
1.3.3.小结 |
1.4.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5.研究方法 |
1.5.1.文献研究法 |
1.5.2.案例分析法 |
1.5.3.二手数据分析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新媒体 |
2.1.1.新媒体的概念 |
2.1.2.新媒体营销 |
2.2.品牌营销 |
2.2.1.品牌营销的概念 |
2.2.2.品牌营销相关理论 |
2.3.相关分析工具 |
2.3.1.PEST分析工具 |
2.3.2.波特五力模型 |
第3章 S环保公司品牌营销环境分析 |
3.1.S环保公司企业概况 |
3.2.PEST分析 |
3.2.1.政策环境 |
3.2.2.经济环境 |
3.2.3.社会环境 |
3.2.4.科技环境 |
3.3.内部环境分析 |
3.3.1.优势 |
3.3.2.劣势 |
3.4.竞争环境分析 |
3.4.1.行业内竞争者 |
3.4.2.潜在竞争者 |
3.4.3.购买者议价能力 |
3.4.4.供应商议价能力 |
3.4.5.替代品的威胁 |
3.5.新媒体环境对品牌营销的影响 |
3.5.1.新媒体环境下品牌营销新特点 |
3.5.2.新媒体对于品牌营销的价值 |
第4章 S环保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S环保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现状 |
4.1.1.微信营销 |
4.1.2.微博营销 |
4.1.3.企业官方网站 |
4.2.S环保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
4.2.1.新媒体品牌营销投入不足 |
4.2.2.品牌传播力弱缺乏全局规划 |
4.2.3.内容建设缺乏深度 |
4.2.4.活动营销品质有限 |
4.2.5.客户互动不足 |
4.2.6.品牌个性欠缺 |
第5章 S环保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策略建议 |
5.1.加深对新媒体品牌营销的认知 |
5.2.S环保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策略的设计思路和目标 |
5.2.1.设计基本思路 |
5.2.2.新媒体品牌营销策略的目标 |
5.3.S环保公司新媒体品牌营销策略的设计与实施 |
5.3.1.逐步加大投入提升营销效果 |
5.3.2.建立账号矩阵形成整合传播 |
5.3.3.明确账号定位深耕内容建设 |
5.3.4.融入跨界创意提升活动品质 |
5.3.5.引入KOL合作加强客户互动 |
5.3.6.塑造行业专家形象吸引客户 |
第6章 结论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环保公司经销商调查问卷 |
附录2 S环保公司客户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设计标准综述 |
1.2.1 国外标准综述 |
1.2.2 国内标准综述 |
1.3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研究及运行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排风量计算方法研究 |
2.1 商业厨房排风量计算方法 |
2.1.1 国内外排风量计算方法分类 |
2.1.2 各排风量计算方法概述 |
2.1.3 各排风量计算方法特点 |
2.2 商业厨房排风量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影响因素介绍 |
2.2.2 排风量影响因素分析 |
2.3 案例计算 |
2.4 小结 |
第3章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实地调研 |
3.1 调研对象及信息 |
3.1.1 调研对象概述 |
3.1.2 调研信息概述 |
3.2 厨房灶具类型数量及布置现状 |
3.3 排油烟系统现状 |
3.3.1 排烟罩 |
3.3.2 油烟净化设备 |
3.3.3 排风机类型 |
3.3.4 排放形式 |
3.4 补风系统现状 |
3.4.1 补风形式 |
3.4.2 补风系统现状分析 |
3.5 计算排风量与调研的设备铭牌风量对比 |
3.6 排放口油脂堆积现状 |
3.6.1 油脂堆积现状 |
3.6.2 油脂堆积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厨师室内环境问卷分析 |
4.1 问卷基本信息 |
4.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1 不同补风形式下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 |
4.2.2 不同排风量下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 |
4.3 小结 |
第5章 商业厨房单灶通风系统模拟 |
5.1 模型建立 |
5.1.1 厨房单灶物理模型 |
5.1.2 湍流模型 |
5.1.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5.2 结果分析 |
5.2.1 速度分布 |
5.2.2 温度分布 |
5.2.3 CO_2浓度分布 |
5.2.4 C_6H_6浓度分布 |
5.2.5 厨师工作区风速、温度、CO_2及C_6H_6浓度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我国餐饮业大气污染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餐饮业大气污染环境管理现状 |
1.1 政策、法律法规 |
1.2 油烟排放标准 |
2 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技术现状 |
2.1 机械式净化 |
2.2 湿式净化 |
2.3 静电式净化 |
2.4 紫外光解法 |
2.5 复合式净化 |
3 我国餐饮油烟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1 缺少对油烟排气筒高度的规定 |
3.2 餐饮服务单位规模划分标准模糊 |
3.3 未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3.4 油烟净化设备选择不合理 |
4 建议 |
4.1 增加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 |
4.2 明确饮食业单位规模划分标准 |
4.3 强化环保审批与公众参与机制 |
4.4 科学选择油烟净化设备 |
5 结语 |
四、测定饮食行业排放油烟的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烹调油烟产生甲醛和VOCs的排放特征及暴露评估[D]. 贾康阔.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D]. 欧阳雨川. 贵州大学, 2020(01)
- [3]食堂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测试分析[D]. 郝瑞森. 天津大学, 2020(02)
- [4]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D]. 刘昭. 兰州大学, 2020(01)
- [5]住宅厨房烹饪油烟的运移规律研究[D]. 张哲楠.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非工业污染源排放特征研究[D]. 廖浩祥.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餐饮油烟中VOCs代表物的排放特征及催化氧化研究[D]. 黄永海.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8]新媒体环境下S环保公司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 陈恳.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2)
- [9]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D]. 沈常玉. 天津大学, 2019(01)
- [10]我国餐饮业大气污染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王恒嘉,王旭,董大伟. 环境科技,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