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俊妍[1]2001年在《从拉美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文中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所关注的焦点。七八十年代拉美国家经济陷入债务危机的不佳表现与东亚国家高速持续增长的经济绩效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优于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进口替代型贸易发展战略成为普遍认同的观点。但97年爆发于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出口导向型贸易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种种缺陷。 本文试从贸易战略的角度对拉美国家80年代的债务危机、94年的金融危机和东南亚国家97年的金融危机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揭示贸易发展战略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进口替代为特征的内向型贸易发展战略造成的国内资金积累不足是拉美债务、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贸易战略克服进口替代战略的种种内向型缺陷,是东亚创造经济奇迹、在80年代避免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但韩国和泰国等东盟国家在实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过程中,脱离本国比较优势刻意提高产业与贸易结构的过度赶超,却使这些国家陷入了金融危机,因为在这种赶超之下,引起金融危机的种种原因,诸如国内银行体系混乱、快速开放资本账户及坚持固定汇率制等都成为内生选择,而不顾各种条件的制约实行资本账户地过快开放是最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在实行出口导向的外向型贸易战略过程中,一直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循序渐进地实行贸易结构升级与金融自由化的新加坡、台湾等国家,避免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由此给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外向型的贸易战略是正确的选择,在开放的过程中,要坚持比较优势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产业与贸易结构的升级,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在本国各种条件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渐进地实行资本账户开放,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王锡岩[2]2016年在《国际工程承包业未来七大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从交通、电力、水利、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办公楼等企业建设,再到居民房屋建设,国际工程承包与各行各业都有关联;从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到亚洲、南美等发展中地区,再到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无处不在;从BOT等综合运营项目到融资、咨询设计到施工管理、工程项目实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模式多种多样。目前,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已占全球工程量的25%以上。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地域、具有
徐华伟[3]2019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兼论“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消释》文中提出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全球治理面临的困境出发,使人们深入认识“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本质及缘由。从理论层面丰富全球治理理论,构建全球治理原则。从现实层面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 从拉美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与金融危机的关系[D]. 齐俊妍. 天津财经学院. 2001
[2]. 国际工程承包业未来七大趋势[J]. 王锡岩. 项目管理评论. 2016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兼论“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消释[J]. 徐华伟.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9
标签:金融论文; 证券论文; 金融论文; 金融风暴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拉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亚洲金融危机论文; 工程承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