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黄冈市 435500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7年2月12日,并对其进行随访,在镜下观察免疫表型特点和病变组织学形态。结果:根据表1研究结果显示,其中20例乳腺淋巴瘤均为女性,其中原发组患者有10例,继发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双侧乳腺、单侧乳腺、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期、死亡等方面相比较,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乳腺的继发性淋巴瘤和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和乳腺癌较为相似,在进行冷冻切片时,应观察肿瘤的细胞形态和浸润模式,和浸润癌进行鉴别。
关键词:乳腺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在1972年,临床学者提出乳腺淋巴瘤诊断标准,沿用至今,而研究显示浸润淋巴组织、乳腺组织密切相关,除了其患侧腋窝淋巴结外,无同时发生的乳腺外淋巴瘤病史和全身性淋巴瘤,乳腺为淋巴瘤较少累及的器官,根据临床医学研究中,乳腺原发性淋巴瘤发生率占临床乳腺恶性肿瘤的0.50%、约占结外非霍奇淋巴瘤的2.2%,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7%,根据临床肿瘤首发部位,累及人体乳腺的淋巴瘤主要指乳腺和全身性淋巴瘤[1],因此,我院对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析和研究,见本次研究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7年2月12日,并对其进行随访,在镜下观察免疫表型特点和病变组织学形态。纳入标准:①20例乳腺淋巴瘤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内容,②20例乳腺淋巴瘤患者均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和批准。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将2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继发组和原发组,根据分期系统同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对所有淋巴瘤实施分期。
继发组;患者年龄均在20~7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01±2.45)岁。
原发组;患者年龄均在21~7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11±1.34)岁。
上述两组继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原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的差异,能够实施对比(P>0.05)。
1.2方法
使用中性甲醛液对组织进行固定,进行HE染色、石蜡包埋以及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使用检测系统个自动染色机,抗体如下:MPO、HMB45、S-100、CK、CD68、TIA-1、CD56、LCA、CD15、PAX-5、D1、CyClin、ALK、MUM-1、CD30、CD10、CD5、bcl-6、bcl-2、ki-67、CD34、CD20、CD43、TDT、CD79a、CD3,抗体均由本院提供,按照淋巴造血系统进行肿瘤分类,确定患者肿瘤组织学的类型。
1.3 观察指标
对比继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原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的各项指标(临床病理特点)。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22.0软件,每组继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原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研究中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进行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采用P<0.05代表两组继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原发组乳腺淋巴瘤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差异,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意义。
2 结果
根据表1研究结果显示,其中20例乳腺淋巴瘤均为女性,其中原发组患者有10例,继发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双侧乳腺、单侧乳腺、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期、死亡等方面相比较,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如表1所示。
注:相比较p<0.05。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发生率较低,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3%,其和文献统计数据较为相似,报道数据显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常见的组织类型主要包括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等,而霍奇金淋巴瘤、ALCL、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较为少见[2-3]。继发性淋巴瘤和乳腺原发性的临床影响特点和乳腺癌较为相似,对于相同组织学类型,继发性淋巴瘤和原发性淋巴瘤组织学形态无显著差异,进行冷冻切片检查时,淋巴瘤易被误诊成为癌,需要从细胞形态和肿瘤浸润模式进行两者鉴别[4-6]。
经研究表明,根据表1研究结果显示,其中20例乳腺淋巴瘤均为女性,其中原发组患者有10例,继发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双侧乳腺、单侧乳腺、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期、死亡等方面相比较,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乳腺的继发性淋巴瘤和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和乳腺癌较为相似,在进行冷冻切片时,应观察肿瘤的细胞形态和浸润模式,和浸润癌进行鉴别。
参考文献:
[1]敖启林,王国平.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9):952-955,962.
[2]邓晶,徐祎,王亚丽等.乳腺淋巴瘤超声影像与病理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3):2655-2658.
[3]邵云,吴永芳,张博等.原发性乳腺淋巴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5):724-728.
[4]梁乐,刘红刚,付静等.乳腺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23(11):801-805.
[5]郭庆,沈勤,王少华等.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11):1206-1210.
[6]张盛箭,何慕真,郑璐琳等.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7):521-525.
论文作者:王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淋巴瘤论文; 乳腺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原发性论文; 细胞论文; 继发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