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别吉扬谈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阿甘论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别吉扬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邀请,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政府国民经济科学院前院长、戈尔巴乔夫原经济顾问Α.Γ.阿甘别吉扬于2004年12月下旬来华访问。期间就俄罗斯社会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问题多次发表演讲和访谈,其观点对于客观把握俄罗斯经济走势有较大参考价值。现将其中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 俄罗斯经济增长70%靠外部因素
1999~2004年,俄罗斯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8%~7%,总规模增长40%,工业产值增长50%,投资增长70%,居民实际收入增长60%,失业人口从900万减少至600万,农业连续6年保持增长。2004年,GDP已经恢复到1989年水平的80%、工业产值——70%、农业——70%、投资——36%、居民实际收入——80%、失业人口占自立人口的比重——8%。除此之外,俄罗斯宏观经济形势也出现了重大改善:黄金外汇储备已从1998年金融危机后的13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年底的1200亿美元,连续6年实现预算盈余,预算盈余占GDP的4%。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和速度,俄罗斯将在2008~2009年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俄罗斯经济危机持续年份超过世界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危机后20年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俄罗斯经济实力和快速恢复增长是不争的事实,但有关经济增长因素的判定在俄罗斯国内外均存在较大争议。俄政府认为,增长的50%是靠内部因素保证,而经济学界普遍持不同意见。阿甘别吉扬认为,这一数字被夸大,增长的70%是靠外部因素保证。在俄罗斯的出口构成中80%为原材料(其中石油和石油产品——38%、天然气——18%、有色和黑色金属——15%、森工产品——3%、化肥——2%、煤炭——2%、粮食——2%、钻石——1.5%、黄金——1.5%、武器——3%~4%、铀——不到1%)。6年来,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一直保持高位,大大刺激了出口导向部门的生产和出口。出口对俄罗斯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00年50%(增幅9%中的4.5%由出口拉动)、2001年30%(增幅5%中的1.5%~2%)、2002年50%(增幅4.1%中的2%)、2003年75%、2004年70%。阿甘别吉扬指出,1999~2004年的经济增长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各有侧重。1999~2000年是恢复增长效应和卢布贬值效应起了主要作用。199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兑卢布升值3倍,而国内价格仅上涨84%,这一状况大大刺激了出口,同时由于美元升值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3倍,导致进口大大减少。1998~1999年,进口减少了50%,替代进口部门的商品及时填补了进口减少造成的市场空缺。之后俄实行强势卢布政策,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而价格完全是另外一回事。1999年物价上涨36.5%、2000年——20.2%、2001年——18.6%,美元汇率和价格差逐步消失,从2003年开始进口重新开始增加,国产商品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替代进口部门再次遇到发展障碍,重新处于衰退状态。2003~2004年,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石油上涨11.3%、天然气——20%、有色金属——31%~60%、黑色金属——9%),出口部门快速增长。由于价格因素,使俄罗斯出口创汇大大增加,2000~2002年每年300亿美元,2003年——400亿美元、2004年——500亿美元。出口创汇的大量流入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排除出口因素,工业增长只有3%,而不是7%。
二 俄罗斯难以实现到2010年经济增长翻一番的目标
6年来,俄罗斯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得非常有限,也没有实现从靠外部因素的增长转向靠内部因素的增长。2004年,能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结构改革在刹车,人们满足于市场行情良好带来的经济增长,但目前良好的国际市场行情不可能长期保持,未来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到3%~4%。2004年,在国际市场行情对俄罗斯有利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同比仍然下降,2005年增速将会进一步下降到5.5%~5.8%,2006年会更低。
社会生产增长或者靠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或者靠与投资有关的更新和扩大生产能力。6年来,这方面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经历了10年危机之后,俄罗斯固定资产75%~80%设备老化,平均服役期已超过21年,而一般标准是10年。靠这些老化的设备不可能生产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轻工业、化工和民用机器制造业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设备老化。电力部门设备老化,生产同一单位的GDP比发达国家能耗高3~4倍。目前,完成技术设备更新的只有食品工业、啤酒业和移动通讯三个行业。
俄罗斯投资占GDP的比重约为19%。目前,俄罗斯的投资体制仍然是非市场化的,年投资额约为850亿美元,国家投资占20%,企业自有资金投资占70%。在市场经济国家,投资一般由国家预算、保险基金、共同基金、银行储蓄四部分构成。俄罗斯的投资市场还远远没有形成。从保险基金看,俄罗斯只是在不久前才开始实行强制性汽车保险。保险市场规模小,总资产为140亿美元。从共同基金看,俄罗斯从3年前开始建立共同基金,规模仅为40亿美元,2003年的增幅为48%,2004年下降至25%~30%。银行储蓄是俄罗斯的第四个投资来源。俄罗斯银行总资产为25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3%(西方银行资产一般相当于GDP的150%~200%),仅为德国德累斯顿银行总资产的50%。俄罗斯银行多为短期存款,3年期以上存款仅占全部存款的4%,银行信贷资金中只有5%以投资贷款形式提供。
俄罗斯有一大笔资金是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的死钱;第一是国家预算,占GDP的40%,这笔钱不在银行在国库,其中只有20%用于投资。第二是外汇储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俄罗斯外汇储备需要300亿~400亿美元,但目前已达到12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和中国。第三是在居民手中,由于不信任银行,俄罗斯居民一般都将钱存在自己家中,这笔资金约500亿美元。第四是外逃资金,一般估计其总额为2000亿美元。
按照政府制定的至2007年中期发展纲要,在GDP年均增长7%的条件下,投资将年均增长9%,最好的情况下,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从19%提高到20.5%,但这样的水平不能完成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要实现经济翻一番的预期目标,必须在短期内将投资增长速度提高到比GDP增长速度快0.5~1倍,但目前俄罗斯并不具备大幅度增加投资的条件。俄罗斯将不可能实现到2010年经济翻一番的目标,政府提出的2005~2008年中期发展纲要已将这一期限推迟到2015年。
三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100步俄罗斯只走完了35步
以1992年1月2日全面放开价格为标志,俄罗斯开始了长达10年的市场化改革。在这场触动经济基础——所有制关系和作为市场主要调节器——价格的大规模社会经济改革中,需要完成两项主要任务:第一,形成与以短缺为特征的中央计划经济有根本区别的供求平衡;第二,创建作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市场机制。如果向市场经济过渡需要走100步,完成第一项任务需要40步,完成第二项任务则需要60步。10年来,俄罗斯的改革最多走完了35步。从总体是看,市场的商品供求平衡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社会主义时期遗留的行政壁垒,俄罗斯离真正文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发达的市场平衡还相差甚远,完成第一项任务需要的40步刚走完20步。
从第二项任务看,所需要的60步刚走完15步,俄罗斯还面临许多艰巨的改革任务:
1.产权改革。目前,还有55%的产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其中一半亏损。到2008年,俄罗斯将完成国有产权私有化的任务。目标是将80%~85%的产权转到私人手中,亏损面下降至10%,除了将产权从低效和无效的所有者手中转到有效的所有制手中外,一部分将直接实行破产程序。
2.形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首先是完善反垄断法,对自然垄断部门进行重组。
3.改革银行和金融体系。迅速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化水平和自有资产比重;使银行服务转向居民需求,大力发展住房按揭、汽车贷款、消费贷款;刺激银行转向向社会经济发展贷款;实现外汇市场的自由化,逐步废除义务售汇,在5~7年内实现卢布的完全自由兑换。
4.国家与商界的关系。首先是消除来自国家机构的行政压制。实现“一个窗口”办事和技术协调的规则。这方面最复杂和最艰巨的任务是根除国家机关内部的腐败。
5.改革税收体制和海关体制。最近2~3年内将完成税收法典的修订工作并结束税制改革。税收改革的目标:一是进一步降低税负,二是使收入走出“影子”,三是使税收发挥刺激经济增长的功能。海关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使关税从目前的国库功能为主转向刺激经济增长。
6.以并购为主的大规模制度化改革。在石油工业部门,这一进程已经开始并粗具轮廓。食品工业这一进程已基本完成,实现了集中控制。在汽车工业、重型机器制造业和机电产业、通讯业这一进程都在进行中。
7.全面的社会改革。其中包括与实行养老保险、实施不动产税、公共住房改革、与医疗、文化和教育拨款联系在一起的工资制度改革。与上述社会经济改革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还有政治改革、司法改革和行政改革。
四 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经济评级中的排名
俄罗斯的人均GDP在世界上排在第31~40位,不仅在30个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之后,保加利亚、波罗的海三国、墨西哥、巴西和其他一些国家都位于俄罗斯之前。但在所考察的180个国家中,俄罗斯人均GDP仍然处于靠前的位次。
俄罗斯的社会发展指数更差,如人均寿命没有进入所考察国家中的前100名,只位于第101~110位。俄罗斯的人均寿命为65岁,不仅低于独联体所有国家,而且也低于除印度(63岁)外的发展中国家。俄罗斯人均寿命短与男子人均寿命(58.5岁)短有直接关系,而男子寿命短与酗酒和事故频发引起的高死亡率。自杀率有关。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评级,俄罗斯医疗状况在世界的评级排在第121~130位之间。
与上述评级结果不同,对俄罗斯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准的评级与发达国家齐名(尽管在最近15年出现了倒退)。
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在未来20~30年内保持GDP年均增长6%的情况下使人民的各项福利指标得到优先改善。预计2030年,俄罗斯的人均GDP从世界目前的第36位提前到第15~20位,在发达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从经济潜力、GDP总量、工业产值和投资额等指标看,将从世界目前的第10位提前到第4~5位,即超过巴西、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可能还有印度,这样排在俄罗斯之前的只有美国、中国和日本。
到2030年,俄罗斯的GDP总量将达到5.5万亿~6万亿美元,相当于当今美国GDP的60%,比德国目前的水平高2倍,比法国、英国和意大利高3~4倍。俄罗斯的人均GDP将达到4万~4.5万美元,超过美国、日本和德国目前的水平。俄罗斯国家将是强大和高效的,但这种强大和高效不表现在对企业家的监护和试图对产权进行再分配,而是表现在行使更多的公共职能,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自上而下守法,形成公民社会,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实行国家调节使其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实行有效的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