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实践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_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实践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_经济论文

中国特色实践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环节论文,特色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哲学的角度看,我国从“传统(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际上是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模式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模式转化和创新的过程。其创新的实质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生产力。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看,在社会主义新生政权刚刚建立的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特殊的经济、社会管理方式以提高社会的产出率。当社会历史条件正常化以后,应该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主义在新阶段的实践模式,加速发展生产力。但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思想和理念仍受到“公有制——产品经济——社会主义”和“私有制——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这样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识惯性的制约,再加上对现代经济学合理思想的知识存量不足,以及现实历史条件的限制,对市场机制存在着不少“偏见”。究其原因,实质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由于承受着粮食问题和人口问题的压力),如果靠市场机制来实现整个社会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是否具有控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和信心不足。然而,当冷战一结束,二战后同时起步的国家都有了相当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技术创新等一系列的变革所形成的发展能力,对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与国际的比较,国内的实际与国际的压力,加上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以及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国人终于意识到中国有能力抓住机遇,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改革开放到了攻坚阶段。这就更加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实践模式的创新,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建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四自”经济主体、相应的产权制度、技术创新的激励方式、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管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政企职能分工明确、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法制环境、市场竞争的价值体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以及调节市场机制的价值伦理规范。从实践模式结构创新的角度看,这些要素可以还原为产权创新、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管理的创新、意识形态的创新等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当前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

(1)产权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公有的产权制度, 把公有制和产权排他性的效率机制结合起来。既尊重国家所有制的现实,又注重排他性产权的管理效率。现代公司制是实现产权创新的有效形式。

(2)技术创新在今天带有知识创新的色彩。 它不仅对技术创新者给以知识产权的激励,而且还与现代公司组织的管理方式密切相关。特别是现代计算机的应用,知识管理、公司再造、组织扁平化、资金社会化、小、快、灵的生产方式等等。技术创新必然带来创新管理,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管理创新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3)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管理是现代管理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经理革命”以后,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人力资本不仅带来了组织管理上的变化,而且在按劳分配、按资本分配之外,又加上了按知识分配的理念。知识生产力的比重越来越大。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在实践模式的结构要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意识形态的创新,通过实践标准大讨论, 日益显示出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意识形态创新的重要成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操作意义,就在于它释放了生产力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操作意义,就在于它尊重了市场机制,进而发展生产力。意识形态的创新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更新,市场伦理——公平与效率、社会伦理——权利与义务、政治伦理——正义与法制等等,都会应运而生。

标签:;  ;  ;  

中国特色实践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