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焰生[1]2001年在《中草药提取物杀虫及抗菌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鳞翅目害虫(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蚜虫、储粮害虫(玉米象成虫)为试虫,以小麦赤霉病、番茄枯萎病、苹果轮纹病叁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菌,进行了中草药溶剂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筛选,得出以下结果: 1.中草药H、M溶剂提取物对棉铃虫3龄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48h拒食率分别达97.2%、85.3%,M的甲醇提取物较其它溶剂提取物对棉铃虫幼虫拒食效果好,对4龄棉铃虫幼虫的AFC_(50)为1.788g/L;中草药F粗提物对棉铃虫幼虫具明显的抑制生长发育作用,可将幼虫期延长5d左右,从中草药F中分离出的皂甙类物质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无显着的影响。 2.中草药A溶剂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极强的拒食作用和毒杀效果,A的丙酮提取物、50%乙腈提取物较其它溶剂提取物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它们对3龄菜青虫24h的AFC_(50)分别为0.525g/L、0.700g/L,对3龄菜青虫的LC_(50)分别为29.36mg/L、53.34mg/L;乙醚粗提物对3龄菜青虫的AFC_(50)为0.973g/L,LC_(50)为116.68mg/L。 3.中草药A中分离出的不同部分对菜青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活性成分集中于其中的馏份4、馏份5中,它们对3龄菜青虫24h的AFC_(50)分别为0.574g/L、1.82g/L,LC_(50)分别为19.42mg/L、31.91mg/L。 4.中草药H、A溶剂提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24h拒食率分别达96.45%、85.51%,24h时它们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AFC_(50)分别为0.464g/L、1.478g/L。 5.中草药H、C、F、J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平均驱避率均达80%以上,且驱避效果稳定,中草药M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效果很不稳定,48h驱避率仅51.3%,而72h时却高达95.7%;中草药H、M对玉米象种群形成抑制有较好的作用,其中M对玉米象种群形成抑制率高达79.8%。 6.中草药C、E溶剂提取物对菜蚜有较好的拒食作用,4Sh对菜蚜的拒食率分别达79.1%、84.6%。中草药日、P对菜蚜的触杀效果也比较明显,72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68.0%、84.0%,P提取物在sh后校正死亡率就达60%以上。 7.中草药A、E等溶剂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72h 对小麦赤霉病的菌丝抑制率均在80cy0以上,对番茄枯萎病的菌丝抑制率维持在70%以上。相同浓度下,各提取物对苹果轮纹病的抑制效果较弱,仅E提取物菌丝抑制率仍维持在80%以上。A的丙酮提取物、50%乙腊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第 Zd, 在 3g/二 情况下,对小麦赤霉病的菌丝抑制率均达100%,其次为氯仿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的菌丝抑制率分别达95.3%、90.6%,96h A的丙酮提取物、50%乙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的IC。。分别为0·2259/L、0.1639/L,48h它们 对番茄枯萎病的菌丝抑亲率分另达SS.6%、78.7%,第6天时,对番枯萎病的ICs。分别为0.1669/L、0.3fig几。 . 8.中草药F溶剂提取物影响了棉铃虫体内消化酶、猿酸酯酶活性,第3d时,梭酸酯酶明显被激活,比活力为对照组的3.45倍,而蛋白酶、淀粉酶均受到抑制作用,第sd 时,浚酸酯酶、蛋白酶均恢复接近于对照组水平,比活力分别为对照组水平的0.932、0.868倍,而淀粉酶明显受到激活,比活力为对照的3.56倍,第7d时,搂酸酯酶、蛋白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淀粉酶明显处于被抑制状态。 9.从中草药A 中分离出的不同部分进行杀虫与抗菌活性生测表明,活性成分集中于馏份4、馏份5,而其它的3种馏份、色素以及水革取物并无多大的活性。馏份 4、馏份 5对小麦赤霉病的 IC。。分别为0.0489/L、0.11989儿,从A中分离出的挥发油对二种植物病原真菌无显着的抑制作用。 10.HPLC 分析表明,馏份4、馏份5 较其它流分可能含有较,多的香豆素类物质,推测丙酮提取物、50%乙睛提取物较其它溶剂提取物含较多的香豆素类物质。馏份4、馏份5 HPTLC分析表明, n 以甲苯与乙酸乙酯(V;/V二9:l)作展开剂较好。馏份 4主含叁种物 质,馏份5与馏份4含有二种Rf值相近的物质。
周丽[2]2007年在《高原草地有毒植物对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高原草地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藏着大量的特有植物资源,是一大天然资源宝库。本文以采自青藏高原若尔盖草地的17种有毒植物为材料,主要以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ea),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为活性筛选靶标,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各植物乙醇提取物对4种农作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5mg/ml时,高山绣线菊、香芸火绒草、车前状垂头菊、淡黄香青、黄帚橐吾、镰形棘豆、臭蒿等对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高山绣线菊乙醇提取物对4种病原菌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100%,97.4%,95.51%,64.86%,对4种病原菌的EC_(50)分别为0.583mg/ml,1.009mg/ml,0.753mg/ml,2.158mg/ml。将高山绣线菊作进一步研究,即:将晒干高山绣线菊乙醇粗提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萃取并获得适量的萃取物;将新鲜高山绣线菊的叶和花用无水乙醇浸泡,并获得乙醇提取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上述样品对病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新鲜高山绣线菊叶和花的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效果。另外,新鲜高山绣线菊叶和花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病原菌的MFC分别为2mg/ml,1.5mg/ml,2mg/ml,3mg/ml,对4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有明显影响,对细菌柑桔溃疡病原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2mg/ml浓度下其抑菌圈的直径达8.5mm。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我国植物源农药领域的发展、开发利用高原草地有毒植物资源奠定了基础。
吴新安[3]2002年在《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苹果炭疽病菌、番茄枯萎病菌、梨黑星病菌为供试病菌,对7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率及提取物抗菌活性表明,不同溶剂提取效率均以索氏抽提法和超声波法为高;同种提取方法以氯仿、95%乙醇提取效率高。从提取物抗菌活性来看,同种溶剂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活性差异不大,但以索氏提取物和超声波提取物抗菌活性略高。实验室提取可以95%乙醇做溶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较为理想。 2.7种中药材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中药材CCB对苹果炭疽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氯仿、95%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在72h时,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_(50)分别为0.5474g/L、1.4785g/L;95%乙醇提取物经过液液分配得到有机相和水相,其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抑制效果较好,其EC_(50)分别为2.8092g/L、0.3246g/L,说明抗菌活性物质极性中等偏低;乙酸乙酯相进一步柱层析,得到不同馏分,生测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洗脱C1馏分活性最强,EC_(50)为0.058g/L,进一步说明活性成分的极性为中等;C1馏分用制备型薄层分离,在254nm紫外光下观察,R_f=0.5处有一个红色带,经过生测其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_(50)为0.18g/L,而分离的色素进行生测活性很低,说明R_f=0.5的组分为实验跟踪的活性成分。 3.中药材CCB鲜样、干样及植株不同部位活性研究表明,植株干样、鲜样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没有差异,但其整株活性明显高于植株各个器官部分(根、茎、叶)的活性,根、茎、叶提取物中以叶的活性最差。 4.中药材CCB与化学药剂比较研究表明,中药材CCB提取物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低于化学药剂多菌灵、代森锰锌,后者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_(50)分别为0.13mg/L、24.4728mg/L,而中药材CCB柱层析C1馏分的EC_(50)为58mg/L,制备型薄层分离得到的活性物质的EC_(50)为180mg/L。 5.中药材CCB粗提物活体实验表明,其对苹果炭疽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且在浸果1d后接菌保护作用最高。以多菌灵做参比,中药材CCB粗提物在10g/L浓度下防效与多菌灵(100mg/L)防效相当,甚至略高,持效期比多菌灵短,但两种药剂总体防效都不是很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他的作用机理。 6.中药材CCB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对其95%乙醇提取物采用系列极性溶剂液液分配,活性成分进行柱层析,进行梯度洗脱,不同馏分结合生测确定活性馏分为O,活性馏分口经过制备薄层分离得到本实验跟踪的活性组分。薄层分离以苯:甲醇(28:5)为展开剂,上行展开,活性组分的RPO.5。比较薄层分离组分和柱层析CI馏分的紫外吸收光谱,具有相同的吸收波长,分别为Z14nm、282urn;分别以Z14nm、282urn为检测波长,进行HPLC分析,均有一个明显的主峰,保留时间分别为2.71 6min、2.843min;活性组分进行GC分析得到一个主峰13.363min。为了进一步明确活性组分,进行 GC-MS分析,从总离子流图上看到 11.88min、12.83min两个离子峰,分别对这两个峰进行质谱分析,具有相同的分子离子峰m/e 2 86,基峰分别为120.9、133.9,对比质谱图库得到两个离子峰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化合物,这一结果与前面的紫外吸收光谱、化学性状相一致。
张启东[4]2006年在《30种药用植物杀虫杀菌活性筛选及冬青卫矛杀虫活性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药的发展史上,植物作为农药使用远比有机合成农药要早,一些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很早就被加工成农药,如印楝、除虫菊、鱼藤酮等,但植物对于农药更大的贡献则在于提供先导化合物,再通过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类推合成,从而得到一系列活性更高的化合物。中草药在中国的使用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其中许多植物同时还具有农药活性。近年来,从中草药中发现新的农药活性化合物是我国农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论文对30种中草药进行了杀虫杀菌活性评价。采用微量点滴法和载毒叶片饲喂法测定30种药用植物乙醇提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胃毒以及拒食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样品在50 mg﹒mL~(-1)浓度下,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对3龄粘虫表现出很高的胃毒作用,其余样品均无明显的触杀或胃毒作用,但卡瓦胡椒(Polygonum multiflourm)和川陈皮(Citrus reticulata)对试虫有一定的拒食活性,其中卡瓦胡椒24h拒食中浓(AFC50)为4.12 mg﹒mL~(-1),48h为9.12mg﹒mL~(-1)。所有供试样品均未对桃蚜和山楂叶螨表现出理想的活性。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离体杀菌活性的结果表明,供试样品在2mg﹒mL-1浓度下,卡瓦胡椒和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对供试病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卡瓦胡椒对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四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的有效中浓(EC50)分别为0.108、0.258、0.290和0.205 mg﹒ml~(-1),厚朴分别为0.208、0.331、0.345和0.408 mg﹒ml~(-1);卡瓦胡椒对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叁种病原真菌抑制孢子萌发的有效中浓(EC50)分别为0.155、0.195、0.268 mg﹒ml~(-1),厚朴则分别为0.151、0.242、0.241mg﹒ml~(-1)。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冬青卫矛的杀虫活性、卡瓦胡椒和厚朴的杀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由于卡瓦胡椒和厚朴的杀菌活性成分已有文献报道,故对冬青卫矛的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法首次对冬青卫矛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如下结论:冬青卫矛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分布于根皮中,地上部分没有明显的杀虫活性。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冬青卫矛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相关文献确定了相关化合物的结构。结构解析结果表明:化合物Z2为β-谷甾醇;Z3为一含酚的五环叁萜化合物,系首次从冬青卫矛中分离到该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活性的共八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Z4~Z7为β-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类化合物,Z8~Z11为具有β-二氢沉香呋喃骨架的大环生物碱,除Z11外,均为首次从冬青卫矛中分离得到。经过文献检索,确定其中Z3,Z4和Z5为国内外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以3龄粘虫为试虫,采用胃毒法对八个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Z5, Z7和四个大环生物碱Z8~Z11均表现出类似的麻醉作用,所不同的是Z5和Z7低剂量组有恢复现象,而Z8~Z11处理组试虫均无恢复; Z4和Z6表现出明显的毒杀作用症状。生物碱类比四个含同样分子骨架的多元酯化合物对粘虫表现出了更高的毒力,Z4~Z11的LD50分别为89.2,98.6,181.4,109.2,23.2,5.4, 5.3和4.7μg·g~(-1)。以棉铃虫卵巢细胞为供试细胞株系,采用MTT法测定了8个化合物的细胞毒力,结果表明,Z4~Z11的LC50分别为42.19,27.16,104.62, 162.04, 36.37, 95.70, 37.49和91.92 mg·L~(-1)。
赖毅东[5]2003年在《具有抑菌活性成分中草药的筛选及防腐保鲜应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用80%的乙醇对30 种中草药进行了提取,得到粗提物。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双层平板法测试了30 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黑曲霉、桔青霉、荔枝霜疫霉菌、牛奶酸败菌七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孢子悬液点接法和孢子液法测试提取物对黑曲霉和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率及对霉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初步筛选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和抑菌谱较宽的水菖蒲、丁香、高良姜、桂皮、大黄五种提取液,其对霉菌菌丝的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表现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率保持在85%以上。水菖蒲、丁香、桂皮叁种提取原液对荔枝霜疫霉菌抑制达到100%,与0.2%苯甲酸钠对照相当。五种提取液对供试菌MIC 测定的结果表明丁香提取液TW-15 效果最好。用五种提取液进行1:1:1 配伍的10 种配伍液对其中供试菌的MIC 值测定结果表明配伍液PW-6 是其中效果最好的配伍,对各供试菌均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配伍后对荔枝霜疫霉菌的MIC 值相对于TW-15 降低了一倍。对丁香提取物TW-15 和配伍液PW-6 的理化性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W-6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活性在对光照、温度、药效持续时间和保存时间测试上均优于TW-15,两种最佳抑菌pH 为6;丁香提取液TW-15 适用温度为低于60℃,而温度对配伍液PW-6 影响不显着;光照对两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影响皆不显着。利用丁香提取液TW-15 和配伍液PW-6 两种提取液对青梨、葡萄和荔枝叁种水果进行保鲜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液在降低失重率、维持果蔬营养成分上效果明显,均优于未经保鲜液处理的对照。且配伍PW-6 保鲜效果也要好于单一提取液TW-15。提取物在七天内对荔枝果皮表面霜疫霉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乙醇回流法对丁香提取液TW-15 中的有效抑菌成分丁香酚进行了分离纯化,提取最佳工艺回流溶剂为80%乙醇,回流时间为30min,溶解碱液PH=9~10,醇:水=3:1,萃取剂为乙醚;酸化度PH=5。利用化学显色、薄层层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HPLC 对丁香提取液TW-15 活性成分提纯后产品进行鉴定,证明活性成分为丁香酚,且存在于配伍液PW-6 中。丁香酚紫外光谱在282nm 处有一最大吸收峰,HPLC 保留时间为10.019min。根据微生物呼吸抑制实验原理,测试丁香提取液TW-15 对啤酒酵母呼吸途径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其与碘乙酸、丙二酸、磷酸钠叁种典型呼吸途径抑制剂的重迭率,其与典型抑制剂丙二酸的重迭率为32.5%,证明丁香提取液TW-15 的抑菌机理是抑制TCA 呼吸途径。
崔彦[6]2008年在《防治黄瓜细菌角斑病的中草药提取物的筛选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首先用平板琼脂打孔法对30种中草药提取物进行了初筛,得到3种对黄瓜细菌角斑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提取物,分别为五倍子、丁香和地榆的提取物。其中五倍子提取物(4000 mg/L)的抑菌圈直径为15.8 mm,与化学药剂对照72%农用硫酸链霉素(100 mg/L)的抑菌效果在同一水平。用液体培养法测得叁种提取物对黄瓜细菌角斑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13.46 mg/L,19.75 mg/L和36.80 mg/L。在活体上测试了它们对黄瓜细菌角斑病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只有五倍子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防效可达63.93%。综合上述试验结果,选取五倍子提取物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用五倍子提取物对分离得到的黄瓜细菌角斑病菌不同菌株进行了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其中五倍子提取物对PSL-F2和PSL-F3菌株的MBC为1.0 mg/mL;对PSL-8(标准菌株),PSL-F5和PSL-F6菌株的MBC为2.0 mg/mL,对PSL-2,PSL-F1和PSL-F4菌株的MBC大于4.0 mg/mL。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五倍子提取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对五倍子提取物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五倍子提取物除在121℃处理后,抑菌活性有增强外,在-20℃~100℃处理后,抑菌活性没有显着的变化。五倍子提取物的酸碱稳定性表现为:在酸性和弱碱条件下(pH=2~8),抑菌活性稳定;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pH=10~14)其稳定性较差,其抑菌活性有明显的降低。通过测定五倍子提取物对黄瓜细菌角斑病菌生长曲线及呼吸代谢的影响,对其抑菌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生长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提取物能够抑制黄瓜细菌角斑病菌菌体在对数生长期的增长,可能是抑制了菌体的分裂。而呼吸代谢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五倍子提取物对黄瓜细菌角斑病菌呼吸代谢的糖酵解途径(EMP)、叁羧酸循环(TCA)、磷酸戊糖途径(HMP)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TCA途径的抑制作用是最主要的。
王先科[7]2007年在《复方中草药渔用杀虫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复方中草药杀虫剂(粉剂)和1%苦皮藤素乳油(水剂)作为研究对象,依次进行白鲢半致死浓度和有效浓度试验、并对池塘水质和对池塘浮游生物影响、“水剂”的抗菌作用和“粉剂”治疗车轮虫病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1龄白鲢作试验鱼,“粉剂”设6个梯度及空白试验,“水剂”设4个梯度及空白试验,采用“直线内插法”求得“粉剂”的24h、48h、72h、96h半致死浓度分别是195g/m~3、160g/m~3、150g/m~3、145g/m~3;“水剂”的24h半致死浓度是0.92g/m~3,48h、72h、96h半致死浓度都是0.67g/m~3。“粉剂”的安全浓度为16g/m~3;“水剂”的安全浓度为0.067g/m~3。(2)在安全浓度以内,粉剂和水剂各设7个浓度梯度及空白对照,通过治疗感染车轮虫的草鱼夏花试验,得到“粉剂”对车轮虫的有效浓度是1.5g/m~3;“水剂”对车轮虫的有效浓度是0.012g/m~3。“粉剂”杀灭车轮虫的生产实用浓度为1.5~4g/m~3;“水剂”杀灭车轮虫的生产实用浓度为0.045~0.050g/m~3。“粉剂”用于治疗车轮虫病效果更为显着。(3)对池塘水质中与水生动物关系最密切的溶氧、氨氮、亚硝酸盐3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剂型药物均使池塘水质中的溶氧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水剂”使池塘水质中的氨氮升高1倍,亚硝酸盐略有上升;“粉剂”使池塘水质中的氨氮略有下降,亚硝酸盐降低5倍。(4)对池塘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影响试验表明:两种剂型药物对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基本无影响,但可以杀死大量的大型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使大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减少一半左右。(5) 1%苦皮藤素乳油对8种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菌效果。当菌液浓度较小时,其抑菌和杀菌效果较好;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大,其抑菌和杀菌效果不断减小直至完全消失。在菌液浓度为3×10~3cfu/mL时对鳖腐皮病病原菌(9605)的MIC为0.0023μg/mL,其作用最强;对草鱼烂鳃病病原菌(G4菌株)的MIC为1.2μg/mL,其作用最差。在3×10~3cfu/mL和3×10~4cfu/mL菌液浓度时对所有病原菌的MBC均大于其MIC的数值,其中以对鳖白点病病原菌(C9606菌株)的杀灭效果最好,其MBC值为0.15μg/mL,对鳖红肿病病原菌(A9502菌株)的效果最差,其MBC值为9.6μg/mL。当菌液浓度为3×10~5 cfu/mL时,在本实验条件可观察的情况下,观察不到苦皮藤素对试验细菌的杀菌效果。
刘俊[8]2017年在《叁年桐和千年桐桐粕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首先利用95%乙醇热回流提取法从叁年桐和千年桐桐粕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获得乙醇提取物浸膏;再采用石油醚、叁氯甲烷、乙酸乙酯对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获得石油醚、叁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物浸膏。采用挖孔法检测叁年桐与千年桐桐粕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发现叁年桐与千年桐粕乙醇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大肠杆菌,而且千年桐桐粕乙醇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叁年桐,可以作为后期开发新抗菌药物的来源。叁年桐和千年桐桐粕的石油醚、叁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对金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二者的抑菌活性没有显着性差异。采用甜菜夜蛾评价叁年桐与千年桐桐粕提取物及萃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桐粕叁氯甲烷的萃取物的杀虫效果最佳,72h后最高杀虫率达79.3%,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杀虫效果次之,石油醚萃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差。千年桐的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杀虫效果均优于叁年桐,表明千年桐桐粕更适合进行下一步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EI-MS等现代波谱鉴定技术以及与文献化合物数据对照等方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叁年桐桐粕叁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单体,分别为白桦脂酸、绿原酸、β-谷甾醇。从叁年桐桐粕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单体,分别为12-去氧-13-棕榈酸佛波酯、桂皮酸、胡萝卜苷;从千年桐桐粕叁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种单体,分别为白桦脂酸、羽扇豆醇乙酸酯、3-乙酰伪蒲公英甾醇。从千年桐桐粕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种单体,分别为β-谷甾醇、大戟醇、槲皮素、木犀草素、胡萝卜苷、单棕榈酸甘油酯。其中白桦脂酸、β-谷甾醇、胡萝卜苷在叁年桐粕和千年桐粕中被共同鉴定的化合物。
陈阳峰, 钟晓红[9]2013年在《中国中草药源农药的应用开发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草药源农药是一种毒性较低、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农药。我国拥有100多种具有杀虫和抗菌活性成分的中草药资源。介绍了中国现已开发的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中草药源农药,并对中草药源农药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今后我国中草药源农药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开展中草药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植物农药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叁是进一步开发性能优越、效果理想的新农药产品。
杨顺义[10]2003年在《苍耳、狼毒等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辣椒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c solani(Ellis et Martin)Jones et Grout)为供试菌种,对14种植物共17种样品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抑菌活性较高的瑞香狼毒和苍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17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离体活性的测定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g/ml时,百部、苦参、龙葵、黄花蒿、苍耳根、苍耳茎叶、狼毒根提取物对至少一种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于80%,其中,龙葵、百部、苍耳茎叶和黄花蒿对5种供试菌中至少一种的抑制率为100%;泽漆、龙葵、苦参、黄花蒿、苍耳根、苍耳茎叶和蒲公英对至少一种供试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90%,其中苍耳茎叶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8.80%和98.15%。 2.在离体活性较高的百部、苦参、龙葵、黄花蒿、苍耳根、苍耳茎叶、狼毒根等7种植物样品对番茄灰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的活体测定中,发现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对番茄灰霉病:在黄瓜子叶上苍耳茎叶提取物的防效最好,均在40%以上,狼毒和龙葵次之;在番茄果实上苍耳茎叶、龙葵、黄花蒿和百部等4种提取物的防效均在40%以上,狼毒次之。对黄瓜白粉病的盆栽试验证明:苍耳根、百部、苦参和黄花蒿提取物的保护作用较强,第8天的防效均在68%以上,而治疗作用则以苍耳根和黄花蒿的较强,第8天的防效分别为93.55%和76.34%,值得进一步研究。 3.苍耳茎叶、苍耳根和狼毒的系统研究中,筛选出了上述植物的最适提取溶剂,苍耳茎叶为丙酮,苍耳根为甲醇,狼毒根为乙醇;通过冷浸法、振荡法和连续回流法提取物离体活性的测定,发现上述植物样品不同方法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不明显。 4.苍耳茎叶、苍耳根和狼毒根的抑菌成分初步分离中,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分离和GC-MS联用仪鉴定,苍耳茎叶中可能的抑菌成分主要有:6-[(1-乙酰氧基)-3-氧代丁基]-3,3a,4,7,8,8a-六氢-7-甲基-3-亚甲基-5-环庚烯并二氢呋喃、7-羟基-4-甲基-4-(2-氧代丙基)叁环[3.3.0,0(2.8)-3-辛酮等13种;苍耳根中可能的抑菌成分主要有:N-苯基-α-萘胺、二氢木香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21种;狼毒根主要有:N-苯基-β-萘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23种可能的抑菌成分。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提取物杀虫及抗菌活性研究[D]. 章焰生. 安徽农业大学. 2001
[2]. 高原草地有毒植物对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D]. 周丽. 四川大学. 2007
[3]. 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D]. 吴新安. 安徽农业大学. 2002
[4]. 30种药用植物杀虫杀菌活性筛选及冬青卫矛杀虫活性成分研究[D]. 张启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5]. 具有抑菌活性成分中草药的筛选及防腐保鲜应用机理研究[D]. 赖毅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03
[6]. 防治黄瓜细菌角斑病的中草药提取物的筛选与研究[D]. 崔彦.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7]. 复方中草药渔用杀虫剂的研究[D]. 王先科.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8]. 叁年桐和千年桐桐粕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9]. 中国中草药源农药的应用开发进展[J]. 陈阳峰, 钟晓红. 农药. 2013
[10]. 苍耳、狼毒等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D]. 杨顺义. 甘肃农业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