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_经济全球化论文

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_经济全球化论文

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浪潮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5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1)04—0121—08

当今,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成为世界各国讨论的热门话题。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就是经济的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了。在探寻全球化的起源时,学界往往追溯到了工业革命甚至更久远的年代。然而,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尽管全球化的趋势早已出现,但直到80年代末90初,全球化的浪潮才弥漫全球,而为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所耳熟能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全球化加速在全球蔓延,是有其特殊的背景的,而且这种特殊背景的形成与美国国家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对于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方的讨论还不够充分。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美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优势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并且利用这种优势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由于世界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无法取得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但在经济领域却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正是利用这种经济优势地位,美国在全球确立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秩序,从而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1.美国在制订经济全球化规则方面起了主导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凭借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占压倒地位的优势,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起来了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和世界银行为三大支柱的国际经济秩序。在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正是利用这种国际经济秩序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来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制定与美国有密切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倡议成立国际贸易组织,并于1946年向联合国提交了《联合国国际贸易组织章程协议草案》。参与筹备国际贸易组织的国家赞同上述《宪章草案》,并将其中关于贸易政策的条款摘出,汇编成为一个单独的协定,此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宣布在《宪章》正式生效前临时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唯一的国际贸易组织,对稳定国际贸易秩序、减低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可能对一切贸易问题作出详细的规定,需要不断通过多边谈判来进行补充和完善。从1947年到1993年,这种多边谈判共进行了8个回合, 其中多个回合的谈判是在美国的倡议和主导下完成的。在第8回合即“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中, 美国力主成立“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出现的“世界贸易组织”从形式到内容,甚至名称,都深深打上了美国的烙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1946年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是以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该计划规定:各国缴纳资金以建立基金,各国在基金组织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该国向基金会缴纳份额的多少;基金的计算单位为“尤尼他”,规定其含金量为10美元,各国货币和“尤尼他”保持固定的比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美国在基金中占有的份额多,约20%,投票权也较大。根据基金会的规定,重大问题需80%的多数票通过。[1 ](P248,249)因此,美国实际上操纵了基金会重大问题的表决。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崩溃了,但美元至今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孪生兄弟,共同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为“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向会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以促进战后经济的复兴,协助发展中国家开发资源。由于美国在世界银行中所占的股本多,发言权也增大,行长一职长期为美国人霸占。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往往可以左右世界银行的决定。

总之,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确立的全球性优势地位,使许多国际组织为美国所左右。有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已经成为美国的代言人。[2](P51)“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社会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最终是华盛顿的政治家及其顾问们在为全球一体化制定规则”。[3](P85)这种规则被制定出来后,往往被视为全球性的规范,在维持全球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等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美国经济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客观上对经济全球化起了推动作用。

2.美国领导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90年代,在计算机、通讯和其他形式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美国经济经历了将近10年的持续增长。在这一阶段,美国经济率先从传统的经济模式转向了“新经济”。“新经济”是“以知识与技术为本,以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与形态”。它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工作逐渐从体力型转为脑力型;第二,资本的形态从传统的机器、厂房等有形资本转变为知识、信息和技术等无形资本;第三,经济活动从传统的“物理世界”转向“数字世界”。[4 ](P4—5)当信息被数字化以后,信息传输速度大大加快。 网络的兴起及其在全球的伸延,使信息传播的范围迅速扩大,知识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没有国界,经济全球化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由此可见,计算机、通讯技术以及网络的发展,催生了“新经济”,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美国政府最早预见到了信息革命的来临,并且因势利导地给予了大力扶持。70年代后期,美国在全球率先开始了信息革命。到90年代初,美国政府开始接受并主导信息革命。1993年3月21日, 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际远程通讯联盟(ITU)主办的世界开发会议上, 发表了题为“高度发达的信息系统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的演说,在全球首倡“信息高速公路理论”。同年底,戈尔提出了建立国内信息社会基础设施网的五项原则。1994年3月, 这五项原则为国际远程通信联盟采纳,成为全球通讯基础设施网的基本原则。戈尔的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据此制定了“全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向国会提交报告,首次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并要求再增加20亿美元的经费,以确保美国在1997年建成信息高速公路。此外,美国政府还将戈尔的理论看作美国的新价值,多次提到国际会议上讨论,迅速将信息网络理论推向了全球。随后,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发表了有关信息革命的政府宣言,并投入了信息革命的浪潮。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主干的因特网的最大特点就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数字化的语言,使人类的交流更加紧密。

美国政府还看到了信息革命的社会和政治意义。1993年,克林顿在一份报告中谈到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情景时说:信息高速公路一经建成,由通讯线路、计算机、数据库及日用电子产品所组成的网络,能使所有美国人享用信息,并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声音、图象、文表等传递信息。[5](P261)他同时还认识到, 这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可以穿过“柏林墙”,传达政治思想。[6](P193 )这样,信息革命就成为美国用来打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藩篱,传播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工具。

3.美国国家利益需要全球合作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美国的直接推动和支持下,苏联和东欧国家相继出现了政权更迭,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国家重新复活了。美苏两国持续了数十年的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面对原苏联境内混乱的经济状况,从经济方面进一步巩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就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的问题。1994年初,克林顿在其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接触与扩展战略”。报告特别强调,当“民主和市场”占统治地位时,美国就会更加安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程度越高,美国的安全度就越高。这一报告表明,美国已经改变了原来在全世界范围内遏制苏联的战略,将“经济自由”和“政治民主”纳入了美国的安全体系,并且强调要通过接触和积极参与达到维护安全的目的。[6](P195)为此,美国为俄罗斯设计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方案,如“休克疗法”等,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的经济制度,使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在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上扎根。这种情况表明,美国已经在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来维护美国的综合利益。

冷战结束后,一些被意识形态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所掩盖的全球性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随着各国间交流的增多,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毒品问题、偷渡问题等逐步从各个国家内部或少数国家之间的问题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各国联合起来,通力协作才能够得到解决。而且,这些问题在美国表现得特别严重。美国的能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一,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市场,美国社会的巨大的毒品消费刺激了全球性的毒品生产和流通。要解决这些问题,美国也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通力合作。

总之,冷战结束之初,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占有举世无匹的地位。如何进一步巩固经济优势地位,加强政治和文化统合呢?经济全球化是美国最方便的切入手段。在这种情况,美国在9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二、美国推动全球化的措施

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全球化浪潮是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发展的最新阶段。美国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顺应全球化的趋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大多数国家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把全球化推向了高潮。美国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经济一体化

第一,美国率先将“经济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中,成为美国外交的支柱之一。1993年初,克林顿政府在分析冷战后的时代时,将“商业和资本的全球化”作为主要的时代特征之一。为此,克林顿政府把“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促进民主”列为美国新战略的三大支柱,并且将“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列为美国政府指导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具体做法就是,利用外交“促进美国企业和工人的需要和机会”,要求美国的外交机构和人员“做更多的事情收集有关市场机会和市场壁垒的紧要信息,并积极协助谋求在国外做生意的美国公司”[7](P12—14)这表明,美国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看法,要利用外交政策来提高美国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到90年代后期,美国在国际竞争力排名榜上重新居第一位。在美国的影响下,世界各国也纷纷将经济安全问题纳入了外交政策的考量之中,成为各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样,原来自发的全球化进程演变成为各国政府共同推动的全球化浪潮。

第二,美国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从80年代末开始,美国就开始推动地区性的经济一体化。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计划在10年内两国实现关税互免、相互提供国民待遇和投资的自由化。1992年,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将原有的美加自由贸易区的适用范围延伸到墨西哥。这样, 一个拥有3亿多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在北美出现了。美国还不满足于此。1994年在迈阿密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会议最后接纳了克林顿的主张,计划在2005年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与此同时,美国还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本是由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发起的一个极为松散的机构,后来在美国的推动下,该组织才走上了机制化的轨道。该组织1994年茂物会议所通过的《茂物宣言》,提出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自由和投资自由的目标。1996年马尼拉会议通过了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的《马尼拉行动计划》和关于经济投资合作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宣言框架》。这些宣言的签署,使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上述两个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再加上欧盟,是全球最大的三个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些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对各个成员国所提出的要求,同全球化向世界各国所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这些地区性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三大地区性的经济组织中,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是美国一手促成或主导的,而欧盟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极深的渊源。

对于不按照美国旨意办事的国家,美国就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动辄将它们告上国际法庭,或者干脆用美国的国内法,对它们施以警告和制裁。90年代以来,美国根据“超级301条款”, 将被美国认定的有“贸易壁垒”的国家列入黑名单,然后施加压力,迫使它们限期改正,否则就进行经济制裁。这种霸道行径遭到了世界各国的批评,但客观上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2.美国推动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

把美国的政治和文化模式传播到全世界的理想,来源于美国的基本信仰。这种信仰来源于北美殖民时期的新教神学。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新教教义中,美利坚民族被称为“上帝选民”,肩负着把上帝的福音传播到全世界的使命。传播的内容除了基督教教义之外,还包括英美式的议会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及个人自由和天赋人权。[6 ](P17)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 被西方国家的学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最后胜利”。美国政府也打算利用这种有利时机,把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推向全球。1992年9 月布什政府颁布的《美国复兴计划》宣称,美国是自由思想的“最大胆、最明确的体现”,要把美国的价值观变成人类“共同的原则和价值观”,使美国成为各国人民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灯塔”。[8](P212)在冷战时代, 利用经济手段来促进非市场经济国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转化是美国的重要国策。美国用经济援助推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最终导致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制度的转变,这是众所周知的。美国政府深知,经济全球化必然引起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变化。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如果美国打算为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提供帮助,那么它势必要求并鼓励这些国家改变政治体制和文化基础,因为市场经济的推行必然会改变原来的政治和文化结构。[9](P33)事实上,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力都包装在各种各样的经济计划内,使人难以完全拒绝。

在政治方面,美国推动全球化的目的,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削弱民族国家主权,从而将美国的影响力扩展到最大限度。通过推动全球化,美国削弱了民族国家行使国家主权的能力和范围。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持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国家主权的某些职能,使国家能够行使主权的范围越来越小。这些国际组织为适应全球化而制定的规则,往往会被视为国际规范,进一步限制了国家主权的范围,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西方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使其在经济方面削弱了民族国家主权。此外,美国还利用“民主”和“人权”干涉弱小国家的内政,甚至提出了“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美国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在文化方面,全球化使美国式的消费文化充斥了全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美国的大众文化——电影、音乐和电视——主导了世界。例如,1997年,好莱坞影片在全世界的票房收入达到300亿美元,仅《泰坦尼克号》一片就赚了18亿美元以上。 如果考虑到在世界各地泛滥成灾的盗版情况,好莱坞影片带来的文化影响就更加令人震惊。在好莱坞电影的大举进攻之下,世界各地娱乐业大受影响。法国总理利昂内尔·若斯潘公开宣称,法国将奋起反抗美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他的声讨是苍白无力的。据统计,70%以上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法国人宁愿花钱看好莱坞的影片。1999年,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首部曲:幽灵的威胁》在法国公映,巴黎人排队买票通宵观看,法国5家全国性的日报中有3家用整个头版篇幅刊登了关于这部影片的报道。对于这种现象,全球化研究权威、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安东尼·吉登斯说:全球化“简直就是西方化,或者说美国化,因为美国现在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全球秩序中处于经济、文化和军事主导地位。许多最明显的文化全球化表现都是美国的东西,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 ”[9](P25—26)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进行的文化渗透, 已经引起了各国的警惕。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扶持本土文化,以抗衡美国的文化侵略。

三、美国推动全球化的效果

通过推动经济全球化,美国确实获得了巨大利益:大量的国际投资流向了美国,美国持续多年成为全球接受国际投资最多的国家;美国可以较方便地获得大量廉价原料和商品,同时又把自己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及相关的服务出口到国外;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流向了美国,为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基础;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美国把自己的政治和文化观念、模式推向了全球。在这种环境下,美国经济一洗80年代一度甚嚣尘上的“美国衰落论”,在90年代经历了将近1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2000年,美国在国际竞争力排名表上占据了首席,成为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约克尔森说,“全球化也对美国非常有利”,而且还宣称,“现在我们成为世界标准。”[10](P34—35)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也认为:“全球化对美国是好事, 对其他国家是坏事”。[9](P34)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政府在推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美国自身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据统计,1980年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19%,到1999年,这一比例为只增加了24%,英国为54%,加拿大为81%,荷兰为104%,爱尔兰为157%,新加坡则为254%。[11](P40)。

全球化在把资本主义的文明扩展到全球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推向了全球。全球化引起了相当多的负面效果,如全球性的工资减低、全球性的环境破坏、社会服务的减少、国际间和各国内部的贫富悬殊和各民族固有文化特色的淡忘等。全球化带来的这些副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形成中。

反全球化的浪潮同样是在美国首先出现的,而且也有国际化的趋势。1999年11月底到12月初,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WTO )贸易部长会议上,美国政府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计划遭遇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对。西方舆论认为:这是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的一次失败;这种失败表明,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会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2](P50)在会场的大门之外,反全球化的人士聚集在一起,高呼反全球化的口号。他们砸毁了积极参与全球化的麦当劳快餐连锁店,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使西雅图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这些激烈的反全球化的行动,使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此,反全球化和反资本主义的力量汇合,在全世界展开了反全球化的运动。2000年1月底,在瑞士小城达沃斯, 每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召开。 来自各国的反全球化示威者向与会的各国精英人物显示了他们的力量。2000年2 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门外,各国的反全球化人士表达了他们的愿望。2000年5月1日,英国伦敦出现了“反资本主义狂欢”。2000年9 月上旬,在联合国千年高峰会议举行的同时同地,各国反全球化的示威者组织了“人民峰会”(People's Summit)。2000年9月下旬,在布拉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会场外,来自各国的示威者要求解散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为他们认为这两个组织是推动全球化的工具。2000年10月下旬,来自全世界约两万名反全球化的示威者聚集在第三次亚欧会议的门外,并组织了“亚欧会议人民论坛”(the AsianPeople's Forum)。反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浪潮。

四、美国政府的更替与全球化的前景

就在美国社会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展开激烈讨论的时候,美国政府完成了正常的交替。新上台的布什政府究竟会对全球化问题持何种态度呢?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从各种迹象来看,布什政府多半不会象克林顿政府那样,把推动经济全球化当作国家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大选中,小布什打出的旗号是“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胜选之后,他挑选了著名的保守派人物出任政府的内阁要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是导弹防御体系的坚定的支持者,是出了名的“鹰派”人物;内务部长诺顿是私人财产权的坚定维护者,在里根政府时期就同环境保护组织有巨大的分歧;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极力反对堕胎,曾经反对黑人出任联邦大法官,有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12](P8—9)2001年3月28日,布什宣布美国政府将不会执行克林顿政府所签订《京都议定书》,表示要用美国单方面制定的方案取而代之。这表明布什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军备等全球性的问题时,将美国的自身利益置于全人类的利益之上。布什在上台之后不久就决定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并且于2001年4 月底5 月初派出代表到欧洲和亚洲的主要盟国、俄罗斯、中国等地游说,希望得到各国的支持和谅解。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必然会引发一场新的军备竞赛,导致国际局势的紧张状态。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对世界问题的立场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一个政治目标的全球化浪潮正在消亡。克林顿政府时期到处宣扬的一些理念已经被布什政府讲求实效的立场,即集中精力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所取代。正如一家英国报纸所评论那样:美国现在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自己,而不是将它的价值观念推广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这篇评论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世界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前所未有的真正的变化。在从电话开始的一系列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因特网只是其中最新的一项。自从19世纪最后30年开始铺设海底通信电缆以来,世界各个市场一直是在以接近瞬时速度进行联系。甚至可以说,今天的新技术是开始于200 年前的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阶段。这篇评论还认为:全球化的时尚是与华尔街的泡沫繁荣有关联的,随着华尔街泡沫经济的破灭,这一理论已经成为历史。这篇评论最后断言:自柏林墙倒塌以来的10多年间,美国在全球推动“民主资本主义制度”,而现在的布什政府仅仅将其置于历史记忆中。[13](P40)这篇评论的观点或许多少有些言过其实, 但它却反映了人们对全球化前景的冷静思考。

假如美国政府不再象过去10年那样着力推动全球化,全球化的前景又将如何呢?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如前文所述,全球化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方向。作为人类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全球化早在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展的过程中就开始了,其产生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一种思潮,全球化早已为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如马克思等所揭示,构成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浪潮,全球化就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全球化的浪潮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的,目的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牟取最大利益。一旦美国的利益取向发生了转变,它就不会再推动全球化了。没有美国的支持,全球化的浪潮或许会消退,但作为人类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及其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全球化将永远存在,并且会继续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

[收稿日期]2001—04—10

标签:;  ;  ;  ;  ;  ;  ;  ;  ;  ;  

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_经济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