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特征分析的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扬州定位研究论文

基于区位特征分析的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扬州定位研究论文

基于区位特征分析的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扬州定位研究

陆 剑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

[摘 要] 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江苏省顺应“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托。文章以扬州市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的定位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扬州市在城市群中的区位因素和发展层次等指标,为其实现精准定位和高效推进发展提供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城市化;扬子江;扬州

城市群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已进入下半场,如果说早期的竞争是单体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博弈,那么当前的竞争更多的在于区域内城市联盟之间形成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城市群,已成为国家新时代城市化战略与参与全球竞争与分工的一种新的结构单元。

虚拟网络的消极作用。当前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严重,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和对传统文化戏剧化演绎下缺乏理性地辨别和甄选,导致了大学生无法真正追根溯源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1 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背景

2016年 6 月,国务院发文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要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中“四带”中的沿江城市带,所指即江苏省长江沿线的南京、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这八座城市。同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作为对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回应,江苏省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会上提出:通过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从经济角度来讲,2018年度,这八座城市以不到全省一半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七成以上经济总量。沿长江黄金水道对称排列的八座城市,江南五市和江北三市被划分为苏南和苏中两大区域,形成了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和第二梯队。近年来,随着长江两岸交通的瓶颈逐步打通,两岸八市越来越意识到需要通过跨江融合发展来形成新的区域板块,诸如宁镇扬板块、锡常泰板块、苏通板块的提出,其目的都在于形成城市协同,减少同质化建设与竞争,以实现新的空间联动扩张。尤其是在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引擎的推动下,如何强化江苏省沿江八市融合度,走出一条区域城市融合发展新途径,成为摆在这八座城市面前的新课题。

2 扬子江城市群区位中的扬州特征

从江苏省的城镇结构体系中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点、圈、轴的城市空间结构:即中心城市(地级市)为点;城镇聚合为三大都市圈(宁镇扬、苏锡常、淮海);地理上形成沿江、沿海、沿运河三条发展轴。扬州,作为宁镇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也是沿江沿运河发展轴的交汇点,同时也向东接受沿海发展轴的直接辐射,其区位上的中心特征非常明显。

(4)在江苏省区域发展梯度中的扬州定位。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梯度和层次,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分割线就是长江。不管从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社会消费水平、外资利用、进出口贸易这些发展的关键要素来看,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都处于第一梯队;而沿长江北岸的扬通泰三个城市,在上述指标上也明显领先于其余的苏北五市,处于第二阵营。虽然这种经济和城市发展梯度上的不均衡是由历史、文化、交通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江苏省未来工作的开展重心必将是弥补这种南北差异带来的不平衡。以扬州为代表的苏中三市,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下,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推进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实现跨江跨区域协同发展,正是江苏省平衡南北差异,打破发展阶梯的重要原动力。

从江苏省的城市化水平、发展集中度和经济发展格局上看来,基本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级发展阶梯。从区位特征上来讲,地处苏中的扬州,作为江苏省城市发展的“中间地带”,一方面需要承接苏南发展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也需要承担加速苏北振兴的“助推器”的重要职责。

3 扬州在扬子江城市群中的定位特征

(3)扬子江城市群区位特征中的扬州定位。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史,最发达富裕的地区都在沿海沿河地区。从江河入海口上溯100~500千米范围内,形成的城市和产业集群带是公认的世界级的优质区位。江苏省地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两岸1000多千米的黄金水道,与近1000千米的海岸线自然衔接,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近海、沿江、沿运河的独特区位优势,也造就了扬州在改革开放后的再次崛起。从区位特征上来讲,地处江河海交汇处的扬州,在发展中具有外向拓展性和内向延伸性的双重特点。对外,可利用区位优势吸纳国际资本参与全球竞争,对内可沿江沿运河内伸,对接江河腹地产业中转。因此,如何提炼利用好在扬子江城市群的区位特征,明确认识在城市群的自我定位,将是扬州市实现再次腾飞的关键因素。

(5)区位联动中的扬州定位。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顺应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所布局的先导性区域性战略。从更高层次上讲,其也是国家长三角城市群战略中的构成沿江轴线城市带的江苏组成部分。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是最大的辐射源和推进器,城市群发展动向必将会受到上海这个最大的“增长极”的影响。从上海的直接辐射能力上来讲,上海对江苏城市的一级辐射范围包括苏锡常和江北的南通市;二级辐射范围包括宁扬镇泰和苏北的盐城市;三级辐射范围可以跨出长三角城市群的范围覆盖到省内的徐州淮安等市。与此同时,作为江苏省省会的南京市,其副中心的作用也极其明显。从南京的辐射能力上看,其在省内的一级辐射范围包括扬州和镇江两市;二级辐射范围包括沿江的其他城市以及苏北淮安等市;三级辐射范围涵盖了其他苏北城市。扬州地处上海和南京这两个辐射源的交汇地带,受到多重要素的综合影响,一直难以实现真正的跨江融合。借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契机,重树扬州与沿江其他城市区域现状关系,立足区位优势,以跨江协调、区域联动为抓手,在扬子江城市群乃至于长三角城市群中找到自身的全新定位。

(2)“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的扬州定位。在2016年的“一带一路”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要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充分对接。扬子江城市群地处江尾海头,同时坐拥长江和沿海两条国家级主轴线。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层面来看,扬子江城市群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结合点,区位优势极其明显。作为扬子江城市群中的一员,在全省统筹协调和战略承接的势态下,扬州的发展契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态势,作为国家和江苏省战略中的一个楔子,扬州也将发挥着自身特有的作用。

流水施工被分为若干个施工段,为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的一种管理形式,就是由固定组织的工人在若干个工作性质相同的施工环境中依次保持连续均衡地施工的一种施工组织方法。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依次施工(亦称顺序施工法)、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等组织方式[1]。

(1)江苏省经济角色中的扬州定位。根据2018年的统计结果,扬子江城市群所属的八座城市,GDP比重占全省的77.3%,人均GDP 14.06万元,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九成。可见这八座城市是江苏区域经济的最重要引擎。从统计数据可见,在 GDP总量上,扬州距离排名第七的盐城,仅一步之差,总量较低的原因在于扬州的土地面积和人口在苏中苏北地区居于倒数;而更具参考价值的人均GDP上,扬州虽然落后于苏南五市,但已超过省平均线,在苏中苏北地区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虽然扬州在省内的经济位次处于中游,但参照沿江其他七市来说,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她一夜都没有合眼,总是在想跟私家侦探有关的那件事。三个月的时间她憔悴了不少,她几乎是整日被那件事情所缠绕,心神不定,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中国科协邓楠书记在“总序”中强调:“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并解释说:“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必须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了解人类文化长河中各个历史阶段科技创新人物的杰出贡献及他们的创新思维.”(本书)“介绍了各个历史阶段科技创新和发现的代表人物及这些著名科学家创新思维和发现过程.”我赞同邓楠书记的看法:“科普”具有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4 扬子江城市群中扬州精准定位的实施建议

(1)统一思想,清醒认识存在问题。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起点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沿江八市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确国家战略在城市群建设中的先导和引领作用,在发展中不能背离这一主旨。对扬州来说,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以科学的态度研究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对扬州的重大意义和可行性,充分论证调研,在发展中找到适合扬州的城市定位,进而把这种定位加以强化、细化。

(2)协作共商,寻求区域战略融合。从经济发展角度,对内积极推进与扬子江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产能协调融合,推动产业聚集区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内部恶性竞争。对外组团推动外贸服务载体建设,以协作共赢的姿态进一步提升“请进来,走出去”的效率和水平。从文化融合角度,加大力度挖掘扬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扬州独有的城市文化,并以此为切入点与金陵文化、吴文化等整合共享。利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将包含扬州文化在内的“扬子江文化”打包推介给世界,提升扬州城市软实力,进而提升扬州的对内对外开放发展水平。

(3)全方位推进,整合立体化交通网络。综合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最重要的纽带。扬州地处长江以北,长江天堑使扬州与除南京和镇江以外的其他江南城市有着天然和割裂。即使是同处江北的南通,也是由于近几年宁启铁路的开通,才使得两个城市之间的往来日趋频繁。对扬州来说,参与进扬子江城市群的交通联动,除了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规划建设的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铁路、扬马城际铁路、扬泰机场二期建设、润扬第二过江通道等项目以外,还需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协同整合,力争把扬州打造成扬子江北岸的重要交通枢纽。除此之外,扬州必须会同城市群其他七市,加大对长江沿线和广大腹地的整合,打造“江海联运”体系。这项工作需要由省级政府和交通厅等相关部门牵头,统一管理规划,在全省层面上构建长江和沿海港口融合体系,并放眼广大内陆地区,促进内陆城市建立“无水港”,使经济腹地和扬子江城市群实现双向融合,扩大提升“江海联运”水平和范畴。对扬州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加快扬州港口建设,全力参与到扬子江城市群港口联盟,以积极的姿态融入江苏省港口一体化建设。

(4)高起点融入,提升区域一体化层次。纵观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脉络,其共同特征都是城市群内部结合度高,对外开放度高,区域内能实现资产要素的高度自由流动,扬子江城市群的开发,已基本具备了上述条件,可以说城市群的融合提升必将是水到渠成。扬州市如何在这场大会战中,以更高的起点融入进来,进而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寻求到自己独特的位置,将是扬州立足于未来的重要抓手。目前来看,扬州市还有一些短板需要尽快弥补。首先,在基础交通设施领域,高度衔接、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扬州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在推进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服务、公共设施共享互联等方面需要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迅速对接。再次,需要主动突破行政边界限制,以积极的姿态整合内部资源并服务于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最后,需要加强各种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在大力引进并利用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营造有利的创业就业环境,避免出现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恶性竞争,使人才成为扬州市在扬子江城市群中充分发展与精确定位的第一要素。

参考文献:

[1]彭飞.扬子江城市群的区位分析及推进之策[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7-92.

[2]李麦产.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土壤里培育城市竞争新优势——以扬州为例谈城市群中单体城市的发展[J].城市观察,2015(1):184-192.

[3]杨海华.扬子江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研究[J].区域与城市经济,2018(3):47-48.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8.024

[基金项目] 文章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系列论文,项目名称《基于“差异化定位”的扬子江城市群中扬州市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1190)。

[作者简介] 陆剑,男,江苏扬州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跨境电商。

标签:;  ;  ;  ;  ;  

基于区位特征分析的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扬州定位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