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广安区东方小学 广安 638000)
新课程突出语文教学要具有民主意识、开放意识、人文意识、学习意识,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因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即“道”的一面),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即“文”的一面)。这种教学往往不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只对文本作蜻蜓点水的处理就左顾而言他,将作者从文本的中心位置驱逐出来,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也不深入作者的情感。有的教师甚至觉得汉语言是感悟性而非科学性的。这不竟让人深感疑惑:“悟”,属于习得范畴,是学生自己的事,语文课应是立足于习得,仅让学生自己“悟”,要语文课和语文教师何用?钱梦龙先生称这种片面注重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为“凌空蹈虚综合症”。
一、语文教师应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
何为“文”?主要体现在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就是能够准确而又有创造性地与人交流的能力,包括识字、听、说、读、写、思等接发信息的能力;何为“道”? 主要体现在学生人格、个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前者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赋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以独特的呈现方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感悟,由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言实践自然呈现的。
可见,语文作为母语学习从一开始就显现其二重性特征,即不仅要学习语言的形式方面,而且还要学习语言的内容、思想等。良好的形式能激起脑肽的释放,促使学生的心理放松,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兴趣的刺激下激活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极强的求知欲,进入忘我的境界,从而提升能力。成功的语文教学必须是“文”与“道”统一的语文教学,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依存的,是不可剥离的。《新课标》也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中,“文”与“道”统一
既然“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那么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形式上生动活泼,讨人喜欢,内容上内涵丰富给人以启迪的好课,为什么屈指可数呢?怎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有效的呢?一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前学校课堂改革的方向,影响着诸如“培养学生能力”这类问题的解决。教育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能力培养的题目大于、高于但不等于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可见,“培养学生能力是一个总题目。它实际上概括了课堂教学的一切,既包括‘双基’教学,又包括‘双基’融会贯通基础上的系统化和概括化”。以叶圣陶为代表的一批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先驱,他们通过课堂专业教学(“学得”而非“习得”)训练,来培养能力,以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今天,在选文型教材内容为主流的教学环境中,只有将文体中蕴含的知识内涵和人文内涵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受到熏染,得到提高,知道内化为自身素质,语文科的基本目标才达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才提高了。
三、教学中,“文”“道”统一的尝试
教学实践中,由谁去挖掘文本中的知识和人文内涵,在挖掘过程中采用何种方式直接关系到“文”与“道”能否和谐统一。
“对话”是“自主、合作、探究”化学习的核心。“自主探究”又是“对话”有效的途径。原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只有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在“对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是“文”与“道”的统一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下面,笔者以一则文言文《醉翁亭记》为例,尝试在教学中挖掘出它的文本内涵,并将其上升到理性高度内化到学生乃至自己的素养中。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常用的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串讲法,注重综合性;二是讲解法,注重系统性;三是翻译法,尤以直译为主,注重应考;四是表演法,可在某些课文中创设情境。本文虽然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但文字并不艰涩,因而并不适宜翻译法。若通过“串讲法”或“讲解法”,表面看是面面俱到了,但学生没有对文本的阅读和玩味,就像无源之水,其所得实在有限。古人学语文就很讲究“读”,今人学古文更应讲究读,但并非毫无指向的、模糊地随意读书,而是每读一遍应有一遍的特定目的。
介绍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诵读课文。《醉翁亭记》巧用“而”、“也”,句式错落,和谐舒缓,一唱三叹,这就使美达到了极致。全文21句,句句以“也”收尾,各种意兴和人生况味尽在“也”中,是一篇适宜诵读的佳作。
通过诵读,学生读“活”了文本,读“活”了作者,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中。此时,让学生畅谈所感,分享他们的“真切感受”与“独特体验”。正如宋代江西派诗人曾几在《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中所说的:“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
有的同学被文本出色的语言所吸引。从中不仅学到了“醉翁之意”、“水落石出”等成语,而且积累了一些语意组合模式。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抓住四季富有代表性的景物概述四时不同的景物。这对学生组织语言、调整思维都大有益处。
有的同学关注于“醉翁之意”何在。正如伽达默尔所说:“每一种体验都是从生命的延续中产生的,而且同时是与其自身生命的整体相联系的。”因而,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由作者自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体验出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用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郁闷;有的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体验出一个“乐”字。乐何?乐乎观赏山水,乐乎怡情自然?还是乐乎与游人同乐?游人是谁,太守、宾客、滁人?一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正好暗示出作者“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有的还认为作者乐在“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是太守感于心、著以笔“文学情节”的流露。同学们的答案异彩纷呈,教师应本着“中立”的原则,保护所有参与者的不同观点。
可见,以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探究为基础,通过个性化解读,展开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开辟了从文本到生活,从文本到心灵的新径,满足了学生需要,向“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靠拢。
论文作者:周长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论文; 太守论文; 人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