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论文_覃相文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论文_覃相文

西昌电力工程公司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所以,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不仅针对目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还介绍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危险源的识别。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

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因此,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需要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其过程属于动态发展的形式。实施该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现场安全的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安全管理能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企业自我改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完善安全卫生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在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环境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应当按照相关部门提供的安全管理规范进行项目管理,能够解决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欠佳、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等普遍情况。

通过安全管理能够做到对危险因素的预先识别,有利于减小安全隐患的防控范围,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现实“零事故”的管理目标。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强化操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工作的质量,为现场作业安全可控提供支持。

2、危险源的识别

提升工程危险源辨识度首先需要工程现场的作业人员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工作,此外,需事先对工程建设进行现场安全分析,并将该分析结果放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根据该指导书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解决方法。

3、识别方法

3.1直观经验法

主要是通过参考先例、按照以往经验辨识危险源的方法,在这一经验法中主要包括对照分析法、类比推断法和经验法等。经验法和对照分析法主要是借助专业人员的经验来观察和分析电力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以及源头。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但判断方法受专业人员和技术要求的限制,所需的分析人员需要有较高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另外,个人的主观判断有一定的偏差,需要多方面的交流和意见交换,以获得更为细致的危险源辨识。

3.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和直观经验法大同小异,主要是通过专家经验和发散性思维,再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源进行多方位讨论而形成。各专家需要在对项目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后运用发散性思维将可能想到的危险源记录下来并提出自身看法,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提升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3流程图法

项目流程图是给出一个项目的工作流程或项目各部分之间的下相互关系等信息的图表它包括项目系统流程图、项目实施流程图和项目作业流程图等,然后,分析人员在项目流程图中的每个模块中标识出属于此阶段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从而按阶段找出整个工程项目的所有危险源。

3.4假设条件法

假设条件法主要是通过鱼刺图法分析可能产生的危险源,其过程是首先描述工程项目的情境现状和条件,对其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然后对实际过程中发现的变化情况和产生的危险事项进行记录和数据分析,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计算和筛选来判断和锁定危险源。

3.5系统分解法

利用系统分解的原理将一个复杂的项目分解成多个比较简单或容易识别的子系统元素,从而识别各子系统内包含的危险源因素。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也可用于零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3.6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即假设项目未来的状态进行详细描述并分析该情景中的危险源识别项目风险。情境分析法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分析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可以借助计算机对该过程进行分析。其过程主要是先对项目进行情景描述,然后通过对项目中的要素变动分析危险源及其所产生的危害。

3.7核对表法

即作清单核对法,先通过搜集历史上类似项目资料及访问相关人员,用表格归纳总结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因素或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表格与当前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实践

本文结合电力配网施工工程来进行安全管理的实践应用。配网工程是指电网公司投资的10KV及以下线路和设备新建或者改造的工程项目。10KV配电网在整个电网中十分重要,是电网的基础。配网工程建设能够完善10KV电网能够结构,使配网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安全运行水平。配网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施工作业量小,但作业面较大,且作业点较为分散,技术层面难度不大,但由于其大多数位于城市中心,人口集中,车辆密度大,对于安全管理的控制来说讲极为不利。所以,保证配网工程顺利进行的重点就是配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4.1要做好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

深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特点。然后结合相关规定,进行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评价及危险源辨识,针对施工器具、设备材料、作业环境和安全因素等具体情况,通过差异化的分析,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补充和完善,编制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4.2安全管理控制点设置

由于配网工程点多面广,作业分散,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做到事无巨细,所以安全管理控制点的设置就尤为重要,安全管理控制点是根据已制定好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的安全风险评级来设置的,分为关键控制点和一般控制点,风险性较大,施工难度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作都应该被设置为关键控制点,其他工作设置为一般控制点。安全管理控制点的设置,实现了整个施工流程中安全管理的分级控制,明确了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重点,使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管控好施工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也便于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控。

4.3现场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虽然配网工程和输网工程、变电工程同属于电力工程的范畴,在现场管理控制方面都有相同的组织措施,即项目部应配备法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班组应当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同时施工企业也要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定期的巡查以及不定期的检查。但是配网工程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配网工程安全管理与其他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4.3.1配网工程,尤其是技改项目大多数位于城市市中心,这些地方人流车流密散,容易发生第三者触电,坠落以及车辆碰撞等事故,所以,配网施工的第一项工作应当是划出施工范围,做好临时围挡以及占用道路的预警工作,做到封闭式施工;

4.3.2配网工程的点多,且每个作业地点的施工量不大,所以机械转运较为频繁,容易发生重物打击、车辆倾倒等事故,应当提前熟悉现场,提前制定好机械转运的安全技术方案,并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指挥;

4.3.3配网施工登高作业较多,且经常频繁上下杆,要求做好登高作业的监护工作,防止高空坠落事件发生;

4.3.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较多,要制定好临时用电方案,并有专业的电工进行作业,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的原则进行,严禁私拉乱扯,保证临时用电安全

4.3.5现在城市中电缆工程日益增多,在电缆切断之前,一定要做好电缆的识别工作,防止因误剪而造成的伤人、停电等事故。

4.4作业结束后的安全管理

很多人认为工程作业结束后,安全管理也应当随之结束,其实不然,现场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作业结束后,对本次作业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对于违规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事先未发现的危险源,应当记录其应对的措施,上报管理部门,对作业指导性文件进行一定的补充,以防止以后的工程出现同样的安全问题。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安全管理条,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安全现状分析,结合实际理论方案指导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的问题从理论的高度来提出如何有效识别工程中的安全隐患的方法。并在分析电力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中应对安全源的一些措施。

参考文献

[1]范建春.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10)):63- 64.

[2]李爱丽.浅谈电力工程项目外包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A].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5(07):24- 2.5.

[3]郭在亭.对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的探讨.湖北电力,2015.

论文作者:覃相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实践论文_覃相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