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后随访总结及分析论文_付丽丽,赵丽萍

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辽宁 沈阳 110016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预后效果。方法 电话随访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3个月的患者,将其分为高血压病史组(n=170)和无高血压病史组(n=125),其中男性245例,年龄:41~76岁,平均62.48岁;女性50例,年龄:59~74岁,平均64.67岁。295例患者的住院天数为5~20天,平均10.34天。并分别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Karnofsky预后评分及MR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有高血压史的患者CEA预后效果较无高血压史患者预后差。结论 由于血压升高,动脉管壁的弹性纤维承受的压力负荷增大,影响脑灌注,严格控制血压能维持患者良好的脑氧供需平衡,有效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随访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脂质在血管壁上堆积形成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危险性预测的重要指标【1】。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严重脑缺血症状,包括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口角歪斜、眩晕、呕吐、记忆力定向力下降等使患者生活受限,造成患者家庭及心理的沉重负担。是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的领域之一,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3】。也是影响CEA预后效果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行CEA手术治疗的295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随访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神经外科共行29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其中2例患者因更换电话号码而失访,故本组资料是295例随访结果的整理分析,其中男性245例,年龄:41~76岁,平均62.48岁;女性50例,年龄:59~74岁,平均64.67岁。295例患者的住院天数为5~20天,平均10.34天。随访期间,1例术后患者出院1月后并发血栓;1例术后患者出院后在家中突然晕倒,意识不清,出冷汗,二次住院治疗,2例均为有高血压史患者,最高血压达220/110mmHg,所有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头、颈部电子计算机造影术(DSA)检查确诊,其中单侧颈动脉狭窄236例;双侧颈动脉狭窄49例,(一般在一侧手术后2~3个月再进行对侧手术);295例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为50~60%的198例,狭窄达70%以上的97例,随访资料收集率达99.3%。

1.2 方法

1.2.1 术前处理:(1)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血脂药物。(2)对患者血压进行评估并记录,测量时取仰卧位,安静环境中,充分休息后测量血压。每4-6小时记录一次,并严格按照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测量,了解术前患者的基础血压。一侧颈动脉狭窄严重者,分别测量双上肢血压,做好记录并报告医生。(3)本组有高血压病史者170例,入院时,只有82例规律服用降压药,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86例未正规服药,血压控制不良,波动较大,入院后经正规口服降压药物,血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2例为顽固型高血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控制。(4)如患者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置。(5)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手术注意事项,让患者放松心情,更好的配合。

1.2.2 手术要点:(1)手术均全麻进行。(2)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20-30分钟。(3)积极控制血压,一般提升收缩压至150-160mmHg,以保证阻断过程中的脑血流灌注;CEA术后24-48小时血压常用波动,一般控制血压较术前基础血压降低20%左右,多数认为收缩压在110-140mmHg为宜【4~6】。(4)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肢体运动及感觉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并注意观察病情,局部功能缺失症状如头痛、头晕、谵妄、呕吐等给予及时处理。

1.2.3资料统计:将295例CEA患者病史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成有高血压病史组(n=170)和无高血压病史组(n=125)。

1.2.4 随访:术后3个月时,采用电话随访形式,分别对有高血压病史组(n=170)和无高血压病史组(n=125)分别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Karnofsky预后评分及MRS评分进行对比随访。

2 随访结果:

3 总结与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CEA是治疗颈动脉内膜狭窄的金标准,而血压的控制是影响CEA预后的关键。本组预后随访研究中,295例CEA术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的170例患者行CEA术后3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并有1例患者术后1月并发血栓;1例患者二次住院治疗。无高血压病史的125例患者行CEA术后3个月后,无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

(1)注重细节

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及他汀类降脂药,可预防和降低出血的风险。

②术前充分对患者进行血压评估与调控,可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③术后收缩压控制的量化目标现无共识,多数认为收缩压控制在110~140mmHg为宜【6】,血压过低会引起缺血性脑卒中,要严格控制扩血管药物的速度和浓度,直至血压稳定在目标值内。

④控制术后疼痛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

⑤患者术后保持半坐卧位,这样可减少脑灌注。

⑥术前教育及术后针对性的护理观察能提高预后率

⑦可给予氧气吸入,保持病室安静,保证患者休息。

⑧术者需掌握熟练的手术技术,格外注意掌握术中每个细节。

(2)队员配合极为重要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涉及多学科,多专业,术者需要精通

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影像学、介入等多领域知识,同时,还需要有麻醉、手术、护理人员的多方配合,才能共同保证患者的安全。

(3)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CEA是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段,严格控制血压能维持患者良好的脑氧供需平衡,有效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康复。由于本组随访时间短,患者的远期预后率是否有差异需进一步随访并加大样本量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齐向征,王玉玲,杨新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关心的研究 [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11):1082-1083.

[3].刘昌伟,王深明.血管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5.

[5].李生,李宝民,王君.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血压调控的探讨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3):240-242.

[6]黄海清,王晓英,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79-80

论文作者:付丽丽,赵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295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预后随访总结及分析论文_付丽丽,赵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