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碳素光治疗机局部照射治疗;物理治疗;颈型颈椎病;疼痛;关节活动范围
颈型颈椎病有头、肩、臂的疼痛与相应压痛点,X射线无颈椎间隙狭窄等退行性变化,呈生理曲线变化。根据当前颈椎病病发人群看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尽早治疗对该病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该病与患者生活、工作有直接关系。临床症状:颈、肩、背疼痛,颈肌与斜方肌受累比较多见,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此,我院提出碳素光治疗与中频脉冲电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4月--2019年3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碳素光治疗组与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B组各45例。
碳素光治疗机局部照射A组:男(n=21),女(n=24),年龄25--64(平均:34.1±9.4)岁。平均患病时间(25.3±14.7)月。
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B组:男(n=31),女(n=14),年龄26--68(平均:35.7±9.6)岁。平均患病时间(24.3±1.3)月。90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碳素光治疗机局部照射A组:应用马鞍山市瑞恒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素光治疗机(型号:TSG-1,注册证号:皖械注准20162260367),治疗方法:接通电源启动设备,触摸屏幕进入工作界面进行点击操作,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耐受程度选择碳光强度,设置治疗时间为30min,采用碳棒燃烧局部照射患者颈椎疼痛处,点击“开始治疗”;每日1次, 30min/次,3d为一个观察疗程。
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B组:将5cm*8cm电极放置于颈椎疼痛处,镇痛处方,选择持续治疗30min,启动仪器开始治疗。每日1次, 30min/次,3d为一个观察疗程。
1.3评价指标
(1)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一种在临床实践中简单地测量疼痛强度的方法。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差。分数越低,患者感觉到的疼痛度越小。
(2)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
1.4数据处理
SPSS22.0,计量资料,用t、平方差[()]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百分数(%)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
治疗前,两组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3d、6d后,碳素光治疗机局部照射A组评分低于中频脉冲电治疗B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
治疗后,碳素光治疗机局部照射A组治疗颈椎活动范围有明显提高,可转动
自如,中频脉冲电治疗B组患者仅可简单轻缓转动头部,其他方向无改善。
3讨论
据统计:颈椎病病发率超过50%,约15%女性及10%男性患者伴有慢性颈椎痛,给患者生活带来直接影响[1]。颈型颈椎病为颈椎病初期过程,年轻人群患病率较高。临床症状: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活动范围小。碳素光治疗与中频脉冲电治疗为常见方法,研究表明碳素光治疗效果好于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碳素光治疗效果治疗可缓解疼痛,提高疼痛参数、扩大活动范围[2]。
本研究中,治疗3d、6d后,碳素光治疗机局部照射A组评分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B组(P<0.05)。同时,患者颈椎活动范围有明显改善,优于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组。
综合分析,碳素光治疗机局部照射对颈椎病疼效果显著,亟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商月辉,商亚丽,蔡艳芳等.八段锦锻炼对颈型颈椎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31):121-123.
[2]常步青,冯虎,于朝将.颈前路零切迹融合系统和传统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比较[J].中国骨伤,2017,30(5):411-416.
论文作者: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碳素论文; 中频论文; 疼痛论文; 脉冲论文; 局部论文; 患者论文; 颈椎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