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分析论文_曹立松

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分析论文_曹立松

曹立松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00051

摘要: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地质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地质环境下修建工程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地区分布着软土层,因此我们在进行道路路基设计时,就需要广泛应用软基处理技术,此项技术在我国道路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道路路基的设计中,使用软基处理技术对道路安全性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现阶段的道路建设中,软基处理技术在道路路基设计中的具体使用存在问题,应该及时改进。

关键词:道路路基路面;软基处理;分析总结

前言

当前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道路上的车流量日益增加,为道路路基路面的承载力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我国道路的施工技术在不断进步,可是技术水平依然不高,对道路的施工质量没有保障。如何提升道路施工的技术水平,已经是我国现阶段道路施工中面临的主要课题。为了有效提升道路的使用年限,确保人们的安全出行,建设单位应该在道路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做好路基路面的设计工作,提高对软基处理的关注,从而避免道路在后期的使用中发生质量问题。在道路建设中,软基的处理问题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路基路面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具体情况,保证施工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为提升道路施工质量带来保障。

1软基特点

软土层的主要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在软土上建设道路会增加施工难度,并且很难保证道路路基路面的建设质量。在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中,软基的特点就是强度低、承载力低等,在道路建设中对软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道路投入使用后发生严重的沉降,为车辆的顺利通行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严重的意外事故。因此,设计人员在选择软基处理技术时,需要对施工现场的软基状况充分考虑,保证软基处理技术的合理性,提升软基处理效果,为道路整体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避免道路投入使用后发生质量问题。

2软基处理存在的不足

2.1缺乏对软基处理问题的重视

道路工程施工特点就是环节较多、难度较大且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如果施工人员缺乏对软基处理的重视,对后期的软基处理工作会非常不利。若是路基施工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就会直接影响道路的施工质量。现阶段,随着我国道路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加,路面的承载也在不断提升,这对道路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及牢固性有着重要的考验。基于此,在道路路面路基设计中路基处理是关键项目之一,尤其是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分布有软土层的地区。可是,在具体的道路设计施工中,有时受造价等因素控制,对道路路基的设计施工缺乏足够重视,降低了标准,从而造成软基处理不合格。

2.2软基处理技术缺乏科学性

因为对软基处理技术缺乏足够重视,导致现阶段几乎大部分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没有针对软基处理技术制定较为完善的设计施工规范。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中,软基处理的技术、方法与地质、地层和土壤的性质存在有较大的关系。因此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研,做好相应的勘察工作,并根据地勘资料选择适合的方案。然而,在具体的道路路基的设计施工中,受工程建设周期的制约,道路的参建单位经常会缺乏对道路路基设计施工的重视,尤其是软土路基的重视,为了赶工期盲目施工,从而导致了道路投入运营后发生各种质量状况。

2.3缺少高水平软基处理人员

道路路基路面的软基处理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很强的专业能力,对设计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然而,现阶段部分施工与设计人员在进行软基处理时,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同时缺少责任意识,在具体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就会发生技术状况,从而导致路基路面发生质量问题,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对软基处理技术应用的总结

在进行路基路面的设计时,只有设计人员对道路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掌握,才能确保制定的设计施工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前,设计人员应该详细的勘察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之后再参照勘察报告制定合理的路基路面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为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如若道路的周围有湖泊及河流的存在,还需要充分考虑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需对建设场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更详细的勘察,对软基的整体强度和承载力进行相应的检测,若是不符合相关要求,道路的线位选择就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现阶段常规的软基处理技术有抛石挤淤、换填、加固土桩等。

3.1软基处理中抛石挤淤技术的应用

若是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很高且排水困难,就需要采取抛石挤淤技术进行软基处理。具体的施工中,在软基上铺设不容易被水软化的石头,并利用小石块对存在的缝隙进行填充,铺设完工后,应该采取压实设备对其实施碾压,进而将软基中的淤泥挤压出来。在压实施工中,直到不能下沉挤压时,停止压实施工,并保证软基中的淤泥全部排出,有效增加软基的强度,为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2软基处理中软土换填技术的应用

若是软土路基中软土厚度偏薄且路堤填方高度相对较低,也可利用软土换填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挖出软基中的软土,之后,在利用适合的换填材料实施填筑,确保软基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在具体的施工前,应该严格审核设计图纸,对施工重点全面掌握,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审查;合理的选择和储备换填材料;在挖掘出软土或淤泥后检查软基的底部;填筑换填材料;之后利用推土机实施逐层压实。软土换填完成后,应该自检换填的质量,然后再报检,令监理人员实施抽样检查,保证软土换填效果,有效提升软基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强度。

3.3软基处理中加固土桩技术的应用

加固土桩是将石灰、水泥或其他某些对土固化的材料,通过专用的机械在地基深部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形成的具有较高强度的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从工艺上分为干法(粉体)搅拌桩和湿法(浆液)搅拌桩。该种处理方式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过渡渐变段,也就是按照软基的处理长度将其划分为几个范围,并且在不同的范围内设置不同的桩间距,从而实现逐级过渡,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在设置桩顶的过程中需要铺设相应厚度的垫层,并在垫层中铺设土工格栅,以便于上层的负荷能够均匀的传递到复合地基上。

加固土桩软基深层处理技术施工过程中,其主要是以泵送、运输车辆等方式对材料进行输送完成浇筑,施工环节中需要经历多个步骤,无论是打桩环节还是灌注环节都容易出现失误情况,容易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且占据的施工空间较大,在施工完成以后需要对完成的填层进行振捣夯实处理,并且在施工完成以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养护,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同时造价也相对较高。

结束语

总的来说,软土地基的处理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不仅工序繁琐,在专业性及技术性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道路参建人员在具体的项目中有必要结合现场情况及地勘报告选择合理的方案,万不可采取如出一辙的技术。经过文中对软基处理技术的详细探究,希望道路参建人员对软土路基加强重视,避免路面发生裂缝、塌陷等质量问题,有效提升道路的施工质量,从而实现最大化的道路建设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洪军.浅谈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处理[J].科技资讯,2013(22):66.

[2]曹庆军.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7(05):241-242.

[3]蒲祖运.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7):82-83.

[4]段鑫.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对策[J].山西建筑,2014,40(16):175-176.

[5]范志红.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J].交通世界,2016(26):16-17.

[6]朱玮,罗声琅.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J].交通世界,2016(26):30-31.

[7]冯辉.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217-218.

[8]李方方,李俊.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8(02):1-2.

论文作者:曹立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分析论文_曹立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