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防雷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张浩鸣

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防雷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张浩鸣

张浩鸣

身份证号码:44522419910523XXXX

摘要:目前,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备测试技术规范GB/T21431-2015基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没有建筑物智能系统防雷设备测试的目标检测指南文件。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进行测试技术研究,帮助加强建筑智能系统防雷设备的质量控制。本文研究分析建筑智能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加强绿色建筑质量控制。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系统;防雷检测

引言

建筑智能化趋势表现在电子设备将生活与科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建筑一般是比较高层的建筑,容易遭受雷电的袭击,同时,高层建筑内部的电子设备易受雷电的干扰,因此需要加强防雷设计。智能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检测更加注重防止感应雷侵袭,实际工程测试将技术与具体的工程实例相结合,准备测试计划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并确保智能建筑物防雷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对智能建筑防雷装置的细致检测,确保其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将隐患消除于未然状态,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电安全。

1新建智能建筑防雷设计要点

智能建筑是由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在综合布线的基础上,通过系统集成技术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智能化建筑内部各种电路设备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密度大,组织复杂。在恶劣天气下,容易受雷电影响,出现损坏或运行紊乱,将会给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新建智能建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做好智能建筑的防雷设计[1]。

1.1内、外部防雷措施组合使用

在建筑物传统的防雷装置中,主要考虑的是外部防雷措施。例如避雷针、网,引下线、均压环以及接地装置与建筑工程的钢筋结构、窗框等金属物相互连接,形成法拉第笼提高了传统建筑的防雷安全性。智能化建筑在设计之初时在优化外部防雷措施的基础上,还应运用综合防雷思想,将屏蔽、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和接地等内部防雷措施有效地组合起来以提高智能建筑的防雷效果。

1.2优化电力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电力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集成于建筑物的内部,由于其后续维修保养成本大,因此要求在使用前就要加强对它的整体性设计,避免因设计错误带来的巨大损失。

(1)线缆应选择建筑物平面的中心位置布线,远离建筑外立面;应与防雷引下线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并尽量避免与防雷引下线长距离平行。

(2)在不同性质线路间要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优先使用有屏蔽层的电缆;无屏蔽电缆应穿金属管或敷设在金属线槽内,金属管、槽应至少两头接地,并确保电气导通,尽量减少中间的开孔处。

(3)为防止雷电波沿线缆等侵入建筑,从室外引入建筑的线缆应采用长度不小于15m的金属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并保证首端经阀型避雷器接地,末端金属外护套与建筑接地网可靠连接。

1.3注意避雷针带网的设计

我省降雨多,雨水中酸性物质较多;受季风环流影响,年均风速比内陆地区大。因此,出于防腐蚀和抗风力的考虑,宜将天面的避雷针带网的尺寸厚度等适当加大一个级别[2]。

2新建建筑智能系统的主要防雷措施

2.1等电位连接

智能化设备的金属外层、防静电、安全保护、功能性、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要求的最短距离与等电位网格连接。等电位连接网络应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防雷接地采用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智能建筑的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大于1欧姆。

2.2雷击电磁脉冲屏蔽

智能建筑的雷击电磁脉冲屏蔽一般利用建筑物屋顶及立面的金属表面、金属框架、混凝土内钢筋等自然金属部件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综合合理布线

建筑智能系统线缆应与电力线缆、电力变压器、可能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保持必要的间距。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缆线和配线设备,宜敷设在金属线槽或金属管道内,且等电位连接网络的金属部件敷设,不宜贴近雷电防护区的屏蔽层。布置建筑智能系统线缆路由走向时,应尽量减小由线缆自身形成的电磁感应环路面积。

3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先设计再方法再检测调整下排列)

3.1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建筑智能系统设计与建筑功能的工作直接相关,因为建筑的高度和结构特性使智能系统的规模相对较大。大型智能系统难以执行实际操作,影响系统控制,并给系统管理和维护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在建筑智能系统设计中,应尽可能避免集成的管理形式,采用模块化设计,对建筑进行分区,并将类似或相同的功能拆分为一个系统模块。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系统的规模,在系统运行时易于维护,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模块化设计的智能系统使您能够在特定层或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独立处理,并将处理信息首次反馈到系统中,从而实现信息互操作性。

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第5.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在100米以上的建筑中,除了浴室、游泳池和溜冰场以外,其他地方都要安装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发生火灾时,烟气会迅速消散,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紧急照明系统会自动打开,但心灵的恐惧仍会使逃生过程更加困难,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添加紧急广播,有助于火灾发生时人员快速疏散。与此同时,该智能系统的集成线路布局合理,设备完整,应有效提高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可靠性。

3.3防雷、抗电磁干扰系统

防雷、防电磁干扰系统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征,通过电子信息系统预测建筑物的防雷风险,并防止闪电对智能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与此同时,设计建筑结构时需要科学合理的接地措施,以确保智能系统接地的稳定性。与普通建筑不同,建筑物的正常运行严重依赖智能系统的操作,因此必须很好地防止对基站、雷达等设备的电磁干扰。

3.4智能化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是构建智能系统的主要设计概念,因为建筑智能化程度高,对资源的需求也会增加。为了有效地降低能耗,您必须尽可能收集有关建筑的信息,建立高能效数据模型,积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智能系统设计,最大限度地选择环保交换用耗材,并使用更多可再生资源来优化资源配置。

3.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由系统服务器、网络管理员、现场控制器、现场传感器等组成,系统支持b/s体系结构,并通过TCP/IP网络充当生产工作站,使您能够访问系统和授权各种用户权限。采用典型的双层网络结构(管理层和监控层),确保系统的分布性和可扩展性。

4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防雷装置质量检测

在实施防雷测试之前,应充分理解被检测智能建筑的主要信息:防雷分类和建筑智能系统的防雷分类。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一般分为一、二、三种类型的防雷建筑物。建筑智能系统的防雷分类一般分为A、B、C、D四级(属于SPD电子信息防雷)防雷等级。了解防雷等级,了解用于保护建筑物内需的智能系统设备的分布状态、类型、功能和性能参数。电源线、信号线进入建筑物的方式;供配电情况及配电系统接地方法。楼宇智能系统防雷装置主要检测项目:(1)等电位连接共享接地系统检测;主要包括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导体规范和连接方法、接地干的规范和放置方法、金属管道和接地线直接连接、等电位连接接地带的材料规范和连接方法。(2)智能系统屏蔽接地检测;这包括智能系统屏蔽接地和布线、建筑物电缆出入规范类型、安装和屏蔽、进出计算机房的电缆安装和屏蔽。(3)智能系统限压保护装置的试验;这包括电涌保护器选择是否合格、安装位置、连接方法、连接线的规格、接地线的规格和连接方法。(4)智能系统综合布线试验;主要组件包括电源线、信号线、连接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源线、信号线布置间隔以及电缆和电气设备的间隔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

5结束语

现代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是“节地、节能、节材、环境、智能”。绿色建筑可以利用信息化和智能来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智能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防雷设备质量的优缺点与整个智能系统的安全性有关。因此,必须加强智能系统的防雷试验质量。

参考文献:

[1]苏琳智,郭宏博.新建智能建筑防雷装置检测的相关探讨.电子世界.2017(12).

[2]黄建中.建筑智能化系统防雷接地工程技术要点[J].智能建筑,2017(1):68-70.

[3]马朝阳,付显涛.超高层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实施探讨[J].智能建筑,2017(10).

论文作者:张浩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防雷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张浩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