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措施经验论文_毕黎明

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措施经验论文_毕黎明

毕黎明

七台河市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对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措施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极高的一类疾病,一般危险性较高,病情较为复杂,病情进展快,因此容易给临床工作增加负担,一旦护理不及时或者不到位容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危险[1]。护理风险指的是护理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直接或者间接造成患者伤残甚至死亡可能性,风险程度高、不确定性大、复杂多变,因此降低心内科护理风险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关键的意义[2]。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心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9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4.29±4.56)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39例,心绞痛患者92例,心肌炎患者1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4.31±4.61)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38例,心绞痛患者94例,心肌炎患者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基础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即传统的遵医嘱进行临床护理操作。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主管护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疾病知识、护理技术、护理要求以及法律法规等开展培训,让护士掌握临床护理的要点,同时合理安排护理资源,科学安排值班。其次加强基础护理,护士要加强巡视,加强护理记录书写管理,避免漏记、不及时记录,记录前后矛盾等情况;强化药物管理,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建立服药记录卡,同时要向患者讲明药物服用时间、禁忌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加强护理环境优化,定期通风,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夜间护理操作过多影响休息,安排各种检查要提前和患者进行沟通;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预先安排岗位负责人,按照预案开展急救,避免混乱。第四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聊天、心理干预等方法拉近和患者距离,消除患者对疾病恐慌和对医务人员的误区,争取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因护理人员因素、药物设备应用不当、护患沟通以及其他因素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医疗技术、护理服务对患者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血管内科属于临床上高风险科室之一,心血管疾病则具有突变性和多样性,医护人员应及时开展治疗和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病情,而且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对年龄较大,因此病情复杂且自理能力较差,存在的风险点较多。我院将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总结如下:一是管理因素,病房的管理一旦不到位,比如走廊光线太暗、地面湿滑等容易造成患者摔跤;多收费、错收费容易造成患者情绪波动引发纠纷。二是护理人员因素,部分护士年轻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预见性护理思维,造成患者不良情绪发生;部分护士则不能及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导致家属不理解;此外护士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上相对匮乏,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及时,一旦发生纠纷时则容易造成败诉[3-4]。三是患者方面因素,患者普遍文化程度低,相关知识缺乏,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意识不足,部分患者不能遵守医院的院纪院规,随意离院,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则随意活动可能引发心跳骤停;部分患者和家属期望值过高,希望能够药到病除,一旦病情恶化则指责医务人员;此外由于患者行动障碍病情危重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因此可能发生坠床、摔倒以及自杀等意外。

我院对心内科患者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综合护理的实施转变了传统遵照医嘱执行的护理模式,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培训,强化护士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基础护理措施让患者享受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通过心理干预消除患者负性心理压力,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配合临床治疗的开展[5]。其次加强了护士的培训与学习,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士应急意识与能力,加强了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发展,降低了护理纠纷发生率。此外护士加强巡视,通过良好的沟通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痛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告知患者治疗方法以及预后,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拉近了和患者距离。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应用在心内科护理中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静.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321-322.

[2]景艳.心血管内科护理中风险问题的发现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86.

[3]刘桂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2,20(1):152-153.

[4]刘桂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实用[J].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52-153.

[5]陈小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2012,1(8):150-151.

论文作者:毕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措施经验论文_毕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