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玉玲

耒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8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西药应用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褪时间、胆红素完全消褪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西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加快患儿的黄疸病症消褪,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一种处于新生儿期新生儿的常见病症,在住院的新生儿疾病中约占40%,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胆红素的上升,并且未结合胆红素含量明显上升,导致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并且使得新生儿的脑损伤出现,严重者出现较为明显的后遗症或者死亡病症[1]。临床也亟需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抚触、基因以及光疗和药物治疗,目前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药物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是研究热点[2]。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中西医接受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产科分娩、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的药物治疗方案均得到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根据患儿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分别7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42例,女性患儿30例,其年龄在2~40d,平均年龄为17.3天,患儿的出生体重在2519g~3837g,平均为2937.7g,其中足月儿58例,早产儿14例;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40例,女性患儿32例,其年龄在2~39d,平均年龄为17.6天,患儿的出生体重在2545g~3893g,平均为2929.7g,其中足月儿56例,早产儿16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患儿结合培菲康进行治疗,患儿每次服用1g,每天服用两次[3];观察组患儿则在西药应用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结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患儿每天服用1g,每天服用三次,两组患儿持续治疗七天[4]。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其中治愈为患儿在治疗七天后黄疸病症完全消失,同时胆红素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为患儿在治疗七天后其黄疸病症均有明显消退,同时血清胆红素属于正常;无效则为患儿在治疗七天其黄疸和血清胆红素指标均无显著变化,部分患儿甚至加重[5],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比率之和。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基础指标和观察指标均结合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结合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1,同时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2,另外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褪时间(4.01d)、胆红素完全消褪时间(4.3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黄疸消褪时间(5.89d)、胆红素完全消褪时间(6.91d),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

3.讨论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的西药治疗中结合培菲康是对肠道菌群失调进行调控,能够通过促进胆红素水平下降,从而缩短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周期,培菲康的代谢产物乳酸和乙酸能够降低肠道的PH,同时对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有很好的抑制,从而抑制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能够有效降低肝肠循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促进黄疸病症的消退。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指出孕妇在妊娠时伴随有内蕴湿热会导致出现胆汁外溢,其临床治疗主要进行清热退黄、利湿治疗[6]。本研究中结合茵陈黄颗粒进行治疗,其成分主要包含栀子、茵陈和黄芩,具有清热利湿以及退黄作用,有药理研究表明茵陈具有抗炎、利胆和解热作用[7]。中西医结合能够进一步促进症状的消褪,改善病症状况,在临床治疗中非常具有应用价值。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褪时间、胆红素完全消褪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因此,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西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加快患儿的黄疸病症消褪,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乐琴,陈勇南,王云香,虞军勇,祝巧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4(09):2284-2286.

[2]谷鑫,彭静,阿米娜·克然木,赵宏宾.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5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1,07(02):28-29.

[3]郭江洪,林妃红.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09):707+709.

[4]李晓慧.茵栀黄口服液与蓝光照射联合应用治疗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8):982-983.

[5]巨容,蒋燕,高淑强,周红,胡旭红.深静脉置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34(30):79-81+84.

[6]戴月映,孙盛兰,吕艳梅,陈伟贤,苏莉洁,尹小乐.改良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4,43(07):1021-1022+1025.

[7]戴月映,孙盛兰,吕艳梅,陈伟贤,苏莉洁,尹小乐.两种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03):263-266.

[8]钱建青,凌万里,周剑峰,陶黎梅,顾梅青.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02):102-105.

论文作者:黄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黄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