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侯莉,王小芳,彭卫平,梁珍玲,谢晓华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5

【摘 要】目的:研究将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应用于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中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12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入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将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应用于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引起广大医护患者的重视。

【关键词】心脏康复训练;冠心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多是因为患者心肌内出现缺血缺氧或者心肌坏死的状况所产生[1]。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饮食不规律或者作息不规律所产生的一种疾病,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对患者影响较大,在部分状况下,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还会引发大脑心脏肾脏等组织出现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且根据当前的临床资料显示,冠心病患者的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也需要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将心脏运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将其临床护理取得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0例患者: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7.32±4.32)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10.12±0.34)年:实验组患者男34例,女26岁,平均年龄(67.32±4. 53)岁,病程4~13年,平均病程(1O.14±0.43)年。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对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年龄≥60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排除精神有异常,无正常自知力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等[3]排除60岁以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以及心理障碍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护理治疗前,均需要停止使用之前医治的方案,并且接受对应的心、利尿、扩血管、吸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治疗基础性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应用相应的药物,对起血压以及血糖、血酯进行控制: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入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具体方式如下。

在患者患病早期,护理人员应当随时对患者进行卧床姿势调整,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以及精神状态进行床上被动运动,例如简单的肢体活动和翻身等;当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后,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边运动,并在搀扶或医护人员陪同下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例如采用椅子疗法等;当患者病情已经基本稳定后,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行走和穿衣等日常生命活动,保证患者的各项基础功能得到恢复。而当患者病情基本痊愈后,可以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步行训练,使患者进行自主运动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可以让患者家属叮嘱患者每日进行相应的治疗,使患者在家也能够坚持锻炼,使心功能恢复正常。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食用对心脏有益的食物,比如食物要富含蔬菜、水果、全麦、高纤维食物、瘦肉、家禽;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积极锻炼,至少保证每日30分钟的锻炼时间,同时戒烟戒酒,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此外,通过讲座、互动讨论或通过专业医护人员随访等方式,针对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其负性情绪。指导家属在生活各方面进行关心和帮助,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等。心脏康复运动按自我感觉控制运动强度,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每组训练内容包括大约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健身操),随后进行30-40分钟的有氧训练(蹬车、行走和划船相结合的运动)和弹力带训练。运动强度因人而异,运动靶心率(次/分)=心率储备×(60-80%)+静息心率。运动中一直有专业医护人员在旁监测其血压、心率等变化,指导其运动。另外,鼓励患者每周除正式的训练外,自主锻炼1-3次。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6-MVD)、LVEF、LVDD、LVESD、NT-proBNP;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采用SAS、SD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前后6个维度进行评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情况

如图1所示,患者治疗前后(6-MVD)、LVEF指数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2项指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LVDD、LVESD、NT-proBNP以及MLHFQ分值均有所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4项指标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显示其实验组采用心脏康复训练干预对患者预后康复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评分逐步降低,治疗6周以后两组均下降效果明显(P<0.05);配合心脏康复训练治疗的实验组在6周指数下降更为显著,6周后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如表4所示,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前后6个维度进行评分,治疗后两组在6项指标均得到有效的提高(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长期卧床给患者带来不良的的后果;冠心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4],国外相继提出来“心脏康复“的概念[5],强调了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对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也有相关报道[6]。20世纪70年代大量实验开始证实冠心病患者早期活动的益处[7],并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近二十年来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取得了快速发展,身心健康已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心脏康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但其在我国临床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极少有文献对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药患者护理模式进行报道。对于心脏康复的强度、有氧持续时间相关研究也不一致,冠心病患者运动方案任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内外研究表明,冠心病的所引起的心绞痛与胸闷,其也可以是由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引起。而康复治疗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2组研究对照,实验组采用的心脏康复训练治疗依从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及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常规配合治疗。通常冠心病患者发病后采用常规固有治疗模式患者自尊心降低,事业心降低,克服应激的能力降低。而非药物治疗作为心脏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治疗、心脏康复运动治疗)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但其在我国临床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医护人员应携手治疗冠心病患者。他提出心身诊疗模式即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必须关注患者同时存在的心理问题,力求心身健康[8]。

心脏康复对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在这几个方面取得不错的进展[9]:(1)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以及在入院的风险。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2)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预后康复。焦虑抑郁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3)心脏康复训练有良好的成本收益,可以有效的减少住院天数和治疗经费,患者可以早日重复工作及生活。心脏康复训练目前在我国已经冠心病患者康复的的组成部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参加心脏康复训练的患者在我国临床并不多见,多种因素导致患者没有参与心脏康复训练,对解决心脏康复参与率低的问题,国外以医护人员和家庭组成的心脏康复项目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智能网络的普及,对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疾病结局起到一定帮助,中国心脏康复起步比较晚,也缺乏专业的人才与完善的医保政策扶持,探索复合我国的心脏康复模式仍然需要探索。

相关研究显示,对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治疗是一种临床上较为新型的治疗方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患者在康复期间的运动治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促进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使患者能够更快的建立起侧支循环,减少患者交感神经的活动,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本次研究通过设立对照的方式开展,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运动康复治疗,并在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前,采用了较为全面的危险分层评估。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开展有效的运动康复治疗,避免过度训练,对患者健康造成损害。本实验证明,加入心脏康复训练配合临床药物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且患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及提高更为明显,直接体现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体现。

加强康复医学与运动医学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心脏康复模式的进步及发展。有针对的进行心脏康复教育是心脏康复的首要步骤,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意识。由医护人员完成心脏康复的指导和监督,落实心脏康复运动计划方案,更加恰当的宣教可以促进患者行为的改变,从而进行有规律的心脏康复训练,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实验组采用心脏康复训练联合临床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对其心功能、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其实验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研究证实,我院采取心脏康复联合临床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取得了一定的预后疗效,对我院今后开展康复训练提高了有效的借鉴作用,也让我们树立信心,可以在临床冠心病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心脏康复治疗。并制定出最合适的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再发病率和死亡率等。

参考文献:

[1]蒲佳.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7.26(18):83-84.

[2]王吉佳.运动康复治疗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06):148+151.

[3]马伟利.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运动康复干预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4):10-11.

[4]叶常英,杨丽娟,马力.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7):8-10.

[5]胡江飚,陈海挺,陈赛璇.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3,13(01):34-36.

[6] 苏媛媛,张伟宏,宋晓月等.抗阻运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康复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杂志,2017,52(2):154-157.

[7]张慧萍,何晓艳,须琼英.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8):1171.

[8] Anderson LJ,Taylor RS.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people with heart disease:anoverview of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J].Int J Cardiol,2014,177(2):348-361.

[9] 马跃文,刘畅.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41-143

[10] Buckley JP,Furze G,Doherty P,etal.BACPR scientific statement:British stand-ards and core component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J].Heart,2013,99(15):1069-1071.

论文作者:侯莉,王小芳,彭卫平,梁珍玲,谢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侯莉,王小芳,彭卫平,梁珍玲,谢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