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莎剧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以四大悲剧“愤怒”隐喻为例论文

朱生豪莎剧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
——以四大悲剧“愤怒”隐喻为例

陈洁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 概念隐喻理论为莎剧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莎翁四大悲剧中的“愤怒”隐喻多为常规隐喻,新奇隐喻数量较少,其源域映射的依然是常规隐喻的概念特征。尽管英汉“愤怒”隐喻具有较多的认知共性,但朱生豪对概念隐喻的翻译呈现出“文化-认知”双重归化倾向。译文指向易于读者理解的汉语概念系统及汉文化语境,语义及审美意趣与原文偏离较多,但有利于莎剧的推广与普及。隐喻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概念隐喻的文化异同,还应考虑原文隐喻在目标语中的规约化程度,从认知等视角探索隐喻翻译的制约因素及规律。

[关键词] 隐喻翻译;归化;朱生豪;四大悲剧;认知方式

1.0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兴起,莎剧隐喻研究开始引入概念隐喻的理论视角,超越传统修辞学及文学的研究范式,探索莎剧语言及文本背后的隐喻认知规律(Tissari,2006;Lyne,2011;Wilson-Lee,2013;陈洁、谢世坚,2013;谢世坚、刘希,2013;陈洁,2017)。与此相应,莎剧隐喻翻译研究也从关注隐喻表达的跨语言转换,转向探索概念隐喻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作用。关于莎剧翻译认知研究的意义,刘翼斌(2010b)指出,文本意义转换的实质是两个文化社团经验的转换,翻译的过程是隐喻跨文化重构的过程;通过概念隐喻的认知方式探究莎剧译本的特点,有助于揭示翻译的认知理据及译者的心理机制(刘翼斌,2010a;王明树,2019)。在翻译认知研究领域,Kassner(2013)通过对比不同时期莎诗的隐喻翻译,发现基础概念隐喻具有跨文化普遍性,复杂概念隐喻则随时代及文化的变迁而变化。刘翼斌(2010a,2011)通过对《哈姆雷特》“悲”“仇”“喜”“玄”四大主题隐喻的分析,从认知角度评价梁实秋和朱生豪两译本,剖析翻译主体的思维方式,探索隐喻翻译的认知规律。

翻译研究的认知视角为深入认识莎剧语言特点及翻译规律带来广阔的前景,但迄今研究数量不多。刘翼斌(2010a,2011)对《哈姆雷特》隐喻翻译的研究主要限于原文与译文的隐喻对比,并未将这种对比置于英汉隐喻系统中,所得结论不足以揭示译者的认知倾向及隐喻翻译的总体规律。为此,我们选择莎剧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悲剧,以及对中文读者影响较大的朱生豪译本为语料,将前人研究较多且具有跨文化普遍性的“愤怒”隐喻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比英汉“愤怒”隐喻认知方式的基础上,发掘莎剧隐喻及朱生豪隐喻翻译的认知特点,探索概念隐喻翻译的制约因素及规律。

三是事中事后监管改革成效很大,“双随机一公开”推进顺利,但是,环境影响评价弱化厉害。一些地方以简政放权的名义,在审批时限上大打折扣,甚至推行“零审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难以严格风险关,这为环境保护许可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埋下了隐患。

2.0英汉“愤怒”隐喻对比

Lakoff & Kövecses(1987)认为,英语中基础的“愤怒”隐喻是“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固态的“热”是“火”(ANGER IS FIRE),如“He was breathing fire”;液态的“热”是“容器中热的液体”(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如“You make my blood boil”。Yu(1998)认为汉语中基础的“愤怒”隐喻也是“愤怒是热”,但“热”分为固态和气态:固态的“火”与英语相同,如“发火”和“大动肝火”;气态的“热”是“容器中热的气体”,如“发脾气”和“生闷气”。Kövecses(1995)则认为,英汉共同的基础“愤怒”隐喻是容器隐喻,即“人体是情绪的容器”(THE BODY IS THE CONTRAINER FOR THE EMOTIONS),同时“愤怒是容器中的物质”(ANGER IS A SUSTANCE IN THE CONTAINER)。至于容器中“愤怒”的形态,在英语中是“液体”(FLUID),在汉语中是“体内超量的气”(ANGER IS EXCESS QI IN THE BODY)和“气的运动”(ANGER IS THE MOVEMENT OF QI)。

Kövecses(2003:21)共列举了英语中12个与“愤怒”相关的隐喻,除基础的“火”和“容器中热的液体”之外,其他源域还包括“精神失常”(INSANITY)、“对手”(AN OPPOENT IN A STRUGGLE)、“困兽”(CAPTIVE ANIMAL)、“负担”(BURDEN)、“自然力量”(A NATURAL FORCE)和“上级”(A SOCIAL SUPERIOR)等。这些隐喻将“愤怒”视为一种不良情绪,是人们尝试征服和控制的对象,而它同时也控制和役使人。关于“愤怒”隐喻的使用频率,Kövecses等(2015)通过语料库调查发现,美国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愤怒”隐喻依次是:容器隐喻(CONTAINER),如“fill someone with anger”;所有物隐喻(POSSESSED OBJECT),如“X’anger”;以及对手隐喻(OPPONENT),如“to push anger down”。这三个高频隐喻,尤其是容器隐喻和对手隐喻,主要凸显“愤怒”的强度和对抗性等特征。

1) So frowned he once, when in an angry parle

7)FAre they informed of this? My breath and blood !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scalp moisture 4 28

表 1英汉“愤怒”隐喻的对比

3.0莎翁四大悲剧中的“愤怒”隐喻

莎翁四大悲剧中的“愤怒”隐喻主要包括:1)与转喻相关的隐喻:“愤怒是皱眉”;2)基础隐喻:“愤怒是容器(心/脾)中的物质”“愤怒是容器中的液体(胆汁/血)” “愤怒是热”以及“愤怒是火”;3)规约化程度较低的新奇隐喻:“愤怒是越界”或“愤怒是加速”,与常规隐喻映射的概念特征一致,均强调“愤怒”的对抗性(反控制性)及强度特征。

3.1 “愤怒是皱眉”

“愤怒是皱眉”与“以果代因”的转喻认知方式有关,用人们愤怒时显露的面部表情喻指其内在的情绪感受。如例1用丹麦先王鬼魂的皱眉喻指其内心的愤怒。

在国内学者对汉语“愤怒”隐喻的研究中,林书武(1998)与Yu(1998)的观点相似,认为汉语中基础的“愤怒”隐喻是“气”和“火”,另两个常见隐喻是“愤怒是人体内部的不安”和“人体表象的异常”,分别从人体的内、外部描述“愤怒”引发的身体反应。张辉(2000)认为,可以借人们的行为及生理反应、通过转喻表达“愤怒”,而且汉语通常将“心”看作“愤怒”的容器,用“满”形容情绪的强度,如“愤怒是积满于心的东西”。总之,具有典型汉文化特征的“愤怒”隐喻是“气”、“火”以及“容器(心)”。隐喻通常与转喻相关,如用“愤怒”时的生理表征转喻内在的心理感受。另外,情绪的强度也是隐喻的重要特征。

He smote the sledded Placks on the ice.

(Hamlet , 1.1.61-62)

3.2 “愤怒是容器(心/脾)中的物质”

容器隐喻是英语中基础的“愤怒”隐喻。在四大悲剧中,充当“容器”的身体器官主要是心或脾。如例2中马尔康劝慰麦克德夫化悲痛为力量,激起“心”中的愤怒,做好讨伐麦克白的准备;例3中伊阿古假意劝说奥瑟罗对苔丝狄蒙娜的“奸情”保持冷静,不能任由“脾”中的愤怒控制自己的言行。

2) Be this the whetstone of your sword: let grief

Convert to anger; blunt not the heart , enrage it.

(Macbeth , 4.3.228-229)

3) ... marry, patience,

温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色性的认识》[24]一文中通过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来明确其内涵;于金富《“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通过研究“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理解;吴恩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关系析论》[26]通过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来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And nothing of a man.

(Othello , 4.1.88-90)

3.3 “愤怒是容器中的液体(胆汁/血)”

容器隐喻还涉及容器中“愤怒”的物质形态,英语常见的形态是“液体”,在四大悲剧中,主要为胆汁或血。根据“以因代果”的转喻认知方式,胆汁和血常被视为与愤怒有关的体液,尤其是胆汁。根据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体液(humours)学说,胆汁过多会引发人的愤怒情绪。如例4中哈姆雷特诱惑叔父观看剧中的弑君情节,致使国王陷入“胆汁”引发的暴躁不安中;例5中奥本尼公爵怒斥高纳里尔虐父的卑劣行径,用“血”喻指自己难以遏制的愤怒之情。

4) — With drink, sir?

— No, my lord, with choler .

— Your wisdom should show itself more richer to

signify this to the doctor, for, for me to put him to his

purgation would perhaps plunge him into more choler .

(Hamlet , 3.2.295-299)

5) Be-monster not thy feature. Were’t my fitness

To let these hands obey my blood ,

在翻译“愤怒是皱眉”时,朱生豪省略具体的表情细节,将原文中“frowned”一词代以笼统概括的“怒容”(例10)、“(瞧上去)像发怒”(例11)等词语。汉语中有用“愤怒”的生理表征代替内心感受的转喻认知方式,但朱生豪并未直译“皱眉”的表情特征。

Thy flesh and bones ...

(King Lear , 4.2.64-67)

3.4 “愤怒是火”

英语中“愤怒”的物质形式除液体之外,还有固态的“火”。如例6中雷欧提斯欲为父复仇,燃起似“火”的愤怒,但因听闻妹妹溺亡悲伤过度,他的愤怒暂时平息。

(—— 喝醉了吗?

6) — I have a speech o’fire that fain would blaze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烤烟田间生长过程中,参照 YC/T 142─2010 标准,在各个小区调查不同烤烟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品质等。当烟叶成熟时严格以小区为单位,采收后置于烤房的同一层烘烤,每个小区单独计产,按 42 级烤烟国标级,并计产、计值。各处理分别选取 X2F、C3F、B2F 烟叶样品各 2 kg,送赣州市烟草公司进行外观质量及化学成分鉴评。

But that this folly drowns it ...

— How much I had to do to calm his rage!

(Hamlet , 4.7.188-190)

3.5 “愤怒是热”

英语的基础隐喻“愤怒是热”也出现在四大悲剧中,人们在愤怒时感到体温升高的现象构成了该隐喻的认知基础。如例7连用“愤怒是热”“愤怒是火”“愤怒是血”强调李尔王暴躁易怒的性格特征。

综上所述,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概括英汉“愤怒”隐喻的异同:1)共性隐喻。英汉相同的基础隐喻是“热”和容器隐喻。英语中“热”的形态是“火”和“液体”;汉语中“热”的形态是“火”和“气”,同时“心”常充当容器隐喻的源域。2)独特隐喻。除上述“热”的形态及容器隐喻同中有异外,英语中独特的“愤怒”隐喻是对手隐喻,强调人与情绪的对抗;汉语则常与转喻相关,更多地涉及“愤怒”引发的身体反应。3)映射特征。英汉都强调“愤怒”的强度,但英语更侧重人与“愤怒”的对抗,如“愤怒是武器”和“愤怒是上级”。英汉“愤怒”隐喻的这些共性与差异,为我们深入研究莎剧隐喻及朱生豪隐喻翻译的认知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Fiery ’?FThefiery Duke, tell the hot Duck that

QLearQ

(King Lear , 2.2.292-293)

3.6 “愤怒是越界/加速”

这两个新奇隐喻同样呈现基础“愤怒”隐喻的概念特征。“愤怒是越界”强调愤怒的对抗性(反控制性),如例8中伊阿古劝说奥赛罗将愤怒控制在理智范围之内,避免冒然行事。“愤怒是加速”强调愤怒的强度,如例9中爱德蒙哄骗哥哥在父亲的愤怒“减速”之前,暂避风头以免发生正面冲突。

8)Confine yourself but in a patient list .

Whilst you are here o’erwhelmed with your grief

这783例患者中,X线平片漏误诊77例(9.83%),其中四肢骨折8例,骨盆骨折12例,脊柱骨折10例,肋骨骨折44例,鼻骨骨折3例。

(Othello , 4.1.76-77)

9) That’s my fear. FI pray you have a continent

forbearance till the speed of his rage goes slower ...

(King Lear , 1.2. 164-165)

4.0朱生豪对“愤怒”隐喻的翻译

将朱译本与四大悲剧原文中的“愤怒”隐喻相比较,我们发现尽管英汉“愤怒”隐喻有较多的认知共性,但朱译灵活自由,在隐喻的语言表达和认知层面与原文多有偏离。虽然朱译本保留了原文的部分“愤怒”隐喻,如“愤怒是火”和“愤怒是心中的物质”,但在多数情况下,朱生豪倾向于将原英文隐喻转换为具有明显汉语文化及认知特征的隐喻,或代之以平实直白的表达。

4.1 “愤怒是皱眉”译为笼统的“怒容”

They are apt enough to dislocate and tear

10) So frowned he once, when in an angry parle

He smote the sledded Placks on the ice.

(Hamlet , 1.1.61-62)

(它脸上的那副怒容 ,活像它有一次在谈判决裂以后把那些乘雪车的波兰人击溃在冰上的时候的神气。)

第三,创新盈利模式,不再单一依靠广告创收。媒体融合的推进,急剧地改变着报刊媒体的生态环境。媒体融合的发展问题既涉及到采编资源的整合问题,也关系到媒介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而融合媒介环境下营销部门该如何设置,如何与采编资源有效对接,这都是媒介融合面临的新问题。当前,报刊媒体融合仍旧以广告为主,盈利模式单一。报刊社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在与网络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突出自身优势,以扩大盈利空间。如依托自身优秀的采编资源,实行付费新闻,为小众提供优质信息资源,依托已有的多媒体资源,实行即时新闻付费直播模式等。借助已有的传统报刊品牌知名度和资源,创新报刊媒体融合盈利模式。

11) — What looked he - frowningly ?

— A countenance more in sorrow than in anger.

(Hamlet ,1.2.229-230)

(——怎么,它瞧上去像在发怒 吗?

老龄化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一般比较普遍,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见图),中国从2000年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7%,开始步入老年社会,随后这一比例逐年上升,到2014年首次突破10%,截止到2016年,我国65周岁及上人口占比已达10.8%[1]。

——它的脸上悲哀多于愤怒。)

4.2“愤怒是容器(心/脾)中的物质”留“心”去“脾”

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用,要能够根据已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学生有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新的问题当中发现与旧问题的联系点,并从关联处出发,将已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方法迁移过来。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学习思维的根本目的。

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滚滚硝烟,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村创刊,时为中共中央华北机关报,承担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职能。迎着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人民日报社于1949年进驻北京,接管了位于王府井大街的国民党华北日报社,编辑出版中共中央机关报。

“愤怒”的容器隐喻涉及两个身体器官,朱生豪仅保留“心”而未译出“脾”。例12译文保留了原文隐喻“愤怒是心中的物质”,并在翻译“enrage”时增加隐喻“愤怒是火”,提升了愤怒的强度。例13则放弃对“spleen”的直译,代之以其他隐喻或直白表达,如将“all in all in spleen”译为“意气用事”,用“愤怒是气”替代“愤怒是脾中的物质”。这一重“心”轻“脾”的翻译方式,也印证了汉语中更为典型的愤怒容器是“心”(张辉,2000)。但令人费解的是,汉语中有“脾气”一词,可见英汉民族对“脾”与“愤怒”的相关性具有一致的认识,但朱译本不倾向用“脾气”对译原文隐喻“愤怒是脾中的物质”。

12) Be this the whetstone of your sword: let grief

Convert to anger; blunt not the heart , enrage it.

(Macbeth , 4.3.228-229)

(把这一桩仇恨作为磨快你的剑锋的砺石;让哀痛变成愤怒;不要让你的心 麻木下去,激起它的怒火来吧。)

雨后空蒙的湖光,依稀可见的湖岸线,照片中的夏小凡留下一个侧影,头微扬,目视远方,抿着嘴,神情倔强。照片送达夏小凡手中时,高志明清楚地看到她眼中的惊喜,抬头瞟他一眼时,似乎还含了几分——爱恋之意?

13) ... marry, patience,

Or I shall say you’re all in all in spleen

And nothing of a man.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它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作为电力源的充电系统,其目的是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可以直接由外接电源充电的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而且电池容量较大可以靠纯电力驱动行驶较远的距离(目前我国的要求是综合工况下行驶50km),因此其对内燃机的依赖较少。在插电式混合动力中电动机是主要的动力源而内燃机作为备用动力,当动力电池能量消耗到一定的程度或电动机不能提供所需动力时才启动内燃机以混合动力模式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如图2所示。

(Othello , 4.1.88-90)

(可是不要气恼;否则我就要说您一味意气用事 ,一点没有大丈夫的气概啦。)

4.3 “愤怒是容器中的液体(胆汁/血)”译为“愤怒是气”

“愤怒是容器中的液体”是英语中的独特隐喻,朱译本在处理这一跨文化差异时呈现明显的归化倾向,通常将其译为典型的汉语隐喻“愤怒是气”。如例14先将“blood”译为“怒气”,后将“passion”译为“血气”;例15将前后两个“choler”均译为“脾气”。

14) My blood begins my safer guides to rule

Andpassion , having my best judgement collied,

Assays to lead the way ...

(Othello , 2.3.201-203)

(我现在可再也遏制不住我的怒气 了;我的血气 蒙蔽了清明的理性,叫我只知道凭着冲动的感情行事。)

15) — With drink, sir

— No, mu lord, with choler .

说完,她跑回座位,趴在桌子上“嘤嘤”地哭起来。意料之中,张绍凡哭过后就去班主任那告状了,在校我挨了老师一顿批,回家又挨了老爸一顿揍。

— Your wisdom should show itself more richer to

signify this to the doctor, for, for me to put him to his

Or I shall say you’re all in all in spleen

purgation would perhaps plunge him into more choler .

(Hamlet , 3.2.295-299)

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应给患者卧位,血压及脉搏测量1h(连续2-3次测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完成常规检查,恢复稳定状态转换后的生命体征,半卧位,容易加速患者康复。当患者手术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根据液体饮食半软饮食方案,适当饮食;24h可以行走后行动,采取一些温暖防寒措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伤口愈合程度。术后护理与患者的最终康复益处及术后护理效果有关,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实际保证。

—— 不,殿下,他在发脾气 。

—— 你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医生,才算你的聪明。因为叫我去替他诊视,恐怕反而更会激发他的脾气 的。)

4.4 “愤怒是火”与原文一致

朱生豪在翻译时通常保留原文“愤怒是火”的隐喻,如例16将“fiery”译为“火性”。(并在翻译其后的“hot”时依然沿用该隐喻,将原文的“愤怒是热”改译为“愤怒是火”。)译文对“愤怒是火”的偏好,除译者的个人倾向之外,还可能是因为“火”是“热”的具体形态,更易被人们感知,在认知上占据了比“热”更强势的地位。

16)FAre they informed of this? My breath and blood!

‘Fiery’ ?FThefiery Duke, tell the hot Duck that

QLearQ

(King Lear , 2.2.292-293)

(你有没有这样告诉他们?我这口气,我这一腔血!哼,火性 !火性子 的公爵!对那性如烈火 的公爵说——)

4.5 “愤怒是热”译为具体形态

“愤怒是热”是英汉共同的基础隐喻,但朱生豪未采取完全对等的翻译方式,而是倾向于将“热”译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例16将“hot”译为“性如烈火”,例17将“heat”译为“怒气”。

17) Bethink yourself wherein you may have offended

him, and at my entreaty forbear his presence until some

little time hath qualified the heat of his displeasure;

which at this instant so rageth in him that with the

mischief of your person it would scarcely allay.

(King Lear , 1.2.158-162)

(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听我的劝告,暂时避开一下,等他的怒气 平息下来再说,现在他正在大发雷霆,恨不得一口咬下你的肉来呢。)

4.6 “愤怒是越界/加速”仅留映射特征

“愤怒是越界/加速”分别强调“愤怒”的对抗性(反控制性)和强度,朱生豪未直译该隐喻,而是采用其他方式保留其映射特征。如例18未译出“范围”或“界限”等概念,而是用“耐住”一词表达愤怒的反控制特征,并添加“怒气”一词;例19用“来不及”表达愤怒在时间上的紧迫感,并在后文中增加“控制”一词。朱生豪对新奇隐喻的翻译,在隐喻的选择及语言表达方面均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处理方式。

18)Confine yourself but in a patient list .

Whilst you are here o’erwhelmed with your grief

(Othello , 4.1.76-77)

(竭力耐住 您的怒气 。刚才您恼得昏过去的时候)

19) Who can be wise, amaz’d, temperate and furious,

Loyal and neutral, in a moment? No man:

Th’expedition of my violent love

Outrun the pauser, reason ...

(Macbeth , 2.3.106-108)

(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中保持镇定,在激于忠愤的时候保持他的不偏不倚的精神?世上没有这样的人吧。我的理智来不及控制 我的愤激 的忠诚……)

5.0朱生豪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

综上所述,朱生豪对莎翁四大悲剧“愤怒”隐喻的翻译总体上呈现以下规律:1)在翻译英汉相同的“愤怒”隐喻时,若该隐喻在英汉概念系统中均占强势地位,则在译文中保留原隐喻,如“愤怒是火”;否则将其替换为在汉语认知中更具强势地位的隐喻,如莎剧中的“愤怒是热”,在译文中常被替换为典型的汉语隐喻“愤怒是气”。2)在翻译英语的独特隐喻时,不倾向于移植原文隐喻,照搬英语独特的认知方式,而是用汉语中规约化程度较高的隐喻替换原隐喻,或使用直白的表达方式,如将“愤怒是液体(血/胆汁)”译为汉语隐喻“愤怒是气”或“发怒”之类直白的表达方式。3)在翻译隐喻系统中规约化程度较低的新奇隐喻时,仍以汉语的认知方式为准,而不直译原文。如“愤怒是越界/加速”强调“愤怒”的常规概念特征,对隐喻的跨文化理解并不造成障碍,但朱译本却不作直译处理,而是仅保留源域凸显的概念特征,将原隐喻替换为“愤怒是气”或“愤怒是火”等汉语常规隐喻。

纵观译文中的“愤怒”隐喻,“愤怒是气”的使用频率较高,占据强势地位。这一方面印证了该隐喻在汉语概念系统中的认知显著性及文化代表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朱生豪的隐喻翻译具有明显的归化倾向,即将原文的概念隐喻向易于读者理解的汉语概念系统及文化语境转化。

表 2朱生豪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

朱生豪为降低译文的理解难度,追求平白易懂的语言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舍弃了莎剧原文隐喻承载的英语概念系统及文化特征,将其向汉语概念系统及文化语境转化。这种显著的归化取向,与刘翼斌(2011)的研究发现相互印证:她通过比较梁实秋和朱生豪对《哈姆雷特》概念隐喻的翻译,发现梁译常将源语语境及隐喻置于首位,有时为保留原文隐喻,不惜牺牲译文表达的流畅性;而朱译则将目标语语境放在首要地位,当英汉隐喻不一致时,通常使用汉语的原型范畴,并选择虚化的方式进行翻译。

朱生豪隐喻翻译的归化倾向,引发我们对概念隐喻翻译的再思考。国内学界通常将源语和目标语隐喻的关系分为三类:用相同的常规隐喻表达同一概念;用不同的常规隐喻表达同一概念;以及源语的新奇隐喻或诗性隐喻规约化程度较低,目标语缺少与之对应的隐喻。对于前两种情况,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当源语与目标语隐喻相同时,译文应保留原文隐喻;当源语与目标语隐喻不同时,应当用目标语隐喻替代原文隐喻。对于第三种情况,学者们则有不同的看法。朱晓敏等(2013)认为,译文应舍弃原文的新奇隐喻,用直白的语言解释原文语义,以便读者理解。张蓊荟(2009)、肖坤学(2013)等则认为,译文应移植原文隐喻,既保留原文的审美效果,又有利于语言社团之间的文化交流。朱生豪隐喻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在这三种情况下(无论源语和目标语隐喻的异同),都倾向于用目标语隐喻替代源语隐喻,并且有意识地增加汉语常规隐喻的使用,降低读者理解的难度。这种文化与认知的双重归化倾向,致使译文与原文隐喻的语义内涵及审美意趣偏离较多,但显然有利于莎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

朱生毫对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也能从一些国外学者的隐喻翻译研究中得到印证。Burmakova & Marugina(2014)根据认知翻译假说(Cognitive Translation Hypothesis)将隐喻翻译分为三类:译文隐喻与原文相同;译文隐喻与原文相同,但表达方式有别;以及译文隐喻与原文不同。他们通过分析俄罗斯作家Vasily Shukshin的短篇小说集及其英译本,发现以上三类情况分别占比54%,30%和16%,译者显然倾向于保留原文隐喻。Yan等(2010)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结论则与此相反。他们对语料库中“恐惧”(fear)隐喻的英译汉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英汉隐喻的异同并不是译者对原文隐喻进行取舍的唯一依据,原文隐喻在汉语中的规约化程度也是影响隐喻翻译的重要因素。如果该隐喻在汉语中的规约化程度较高,译文往往会保留原文隐喻及其表达方式;如果该隐喻在汉语中的规约化程度偏低,或汉语中缺少与之对应的隐喻,译文则将原文隐喻替换为汉语中规约化程度较高的隐喻,或用直白的表达方式对其进行解释。

我们认为,Burmakova & Marugina(2014)和Yan等(2010)的研究结论虽然相反但都具有可信度。前者的语料是文学作品,后者则基于大规模的语料库调查。文学翻译若要忠实于原著,则倾向于在源语和目标语隐喻相同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原文隐喻的语义内涵与审美意趣。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信”虽然是翻译的普遍原则,但认知的规约化程度也是影响隐喻翻译的重要因素。为便于读者的理解,译文往往将隐喻在目标语中的规约化程度作为翻译的重要依据,有时甚至偏离或舍弃原文的隐喻概念系统及文化涵义。朱译本虽属文学翻译,但其中的隐喻翻译在认知上更具归化属性。为在短期内完成规模浩大的翻译工作,将莎剧介绍给普通中国读者,朱生豪将隐喻的规约化程度置于跨文化异同之上。这虽然令莎剧隐喻的语义及文化内涵有所减损,但有助于降低译文的认知难度,易于一般读者理解。我们在其中获得的启示是,隐喻翻译不应仅仅考虑源语与目标语隐喻的文化异同,试图找到与隐喻关系相“匹配”的翻译方式,还应根据翻译的特定目的、读者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源语隐喻在目标语中的规约化程度,从而选择最为恰当的翻译方式。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当原文隐喻在目标语中规约化程度较低时,译者若忠于原文进行直译,则译文呈现明显的异化倾向;若为便于读者理解进行意译,将其替换成在目标语中规约化程度较高的隐喻,则译文呈现显著的归化倾向。

图 1制约隐喻翻译的认知因素

6.0结语

从认知角度发掘朱译本隐喻翻译的规律,不能离开英汉隐喻系统的对比。基于英汉“愤怒”隐喻的研究发现,莎剧四大悲剧中常规隐喻频现,但在英汉隐喻具有较大认知共性的情况下,朱生豪往往舍弃原文隐喻,将其替换为具有典型汉语文化特征及认知显著性的隐喻,如“愤怒是气”。这种“文化-认知”的双重“归化”倾向,与国内学界关于隐喻翻译的分类不符,表现出特殊性。朱生豪隐喻翻译的另一特点是,有别于一般的文学翻译,不倾向于保留源语隐喻,而是将隐喻规约化程度置于跨文化异同之上,频繁使用在汉语中规约化程度较高的概念隐喻。这虽然与莎剧隐喻的语义及审美意趣偏离较多,但易于读者的理解,有利于促进莎剧的传播与普及。

隐喻翻译是语言、文化与认知等多种因素在跨文化语境中协同作用、动态平衡的结果。隐喻翻译研究不应仅局限于语言及文化层面,还应从认知等角度发掘隐喻翻译的制约因素,探索隐喻翻译的规律。笔者今后还将扩大莎剧译本的研究范围,从概念隐喻的认知视角分析梁实秋、卞之琳、方平等译者隐喻翻译的特点及倾向,刻画莎剧隐喻汉译的总体面貌,深入发掘隐喻翻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

注释:

① 莎剧版本:阿登版莎士比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08。

② 朱生豪译本:朱生豪,范锐译,多雷绘,(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 Burmakova, E. A. & N. I. Marugi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Discourse[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 2014,(154):527-533.

[2] Kassner, L. Three ways to view a sonnet: Metaphor and poetic structure in three translation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XC[J]. Yearbook of the Germa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sociation , 2013,1(1):195-214.

[3] Kövecses, Z. Metaphor and the folk understanding of anger[A]. In J. A. Russell et al. (eds.). Everyday conceptions of emotion [C].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5:49-71.

[4] Kövecses, Z. Metaphor and Emotion :Language ,Culture ,and Body in Human Feel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5] Kövecses, Z., V. Szelid, E. Nuca, O. Blanco-Carrion, E. A. Akkök & R. Szabó. Anger Metaphors Across Languages: A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pective[A]. In R. Heredia & A. B. Cie licka (eds.). Bilingual Figurative Language Processing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341-367.

[6] Lakoff, G. & Z. Kövecses. The cognitive model of anger inherent in American English[A]. In D. Holland & N. Quinn (eds.). 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195-221.

[7] Lyne, R. Shakespeare ,Rhetoric and Cogn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8] Tissari, H. “Is love a tender thing?”: metaphors of the word Love in Shakespeare’s plays[J]. Studi linguistici e Filogloici Online , 2006,4(1):131-174.

[9] Wilson-Lee, E. Shakespeare by Numbers: Mathematical Crisis in Troilus and Cressida[J]. Shakespeare Quarterly , 2013,64(4):449-472.

[10] Yan, D., D. No⊇l & H. G. Wolf. Patterns in metaphor translation: translating FEAR metaphor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A]. In R. Xiao (ed.). Using Corpora in Contrastive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C]. 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0.40-61.

[11] Yu, N.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M].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98.

[12] 陈洁. 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看概念隐喻的系统性[J]. 山东外语教学,2017,(3):3-12.

[13] 陈洁,谢世坚. 莎剧对常规隐喻的超越与创新[J]. 山东外语教学,2013,(4):30-36.

[14] 林书武. “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8-12+56.

[15] 刘翼斌. 隐喻认知观对中国《哈姆雷特》翻译研究的启示[J]. 贵州社会科学,2010a,(2):64-67.

[16] 刘翼斌. 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认知研究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0b,(5):242-245.

[17] 刘翼斌. 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基于《哈姆雷特》平行语料库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8] 王明树. 概念隐喻理解的认知流程及翻译研究[J]. 英语研究,2019,(9):144-153.

[19] 肖坤学. 识解重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译文表达[J]. 外语研究,2013,(4):81-87.

[20] 谢世坚,刘希. 概念隐喻视角下《李尔王》傻子角色的隐喻修辞[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33-138.

[21] 张辉. 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J]. 外国语,2000,(5):27-32.

[22] 张蓊荟. 认知视阈下英文小说汉译中隐喻翻译的模式及评估[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23] 朱晓敏,曾国秀. 现代汉语政治文本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5):82-86+128.

Zhu Shenghao ’s Translation of “ANGER ”Metaphors in Shakespeare ’s Four Great Tragedies :The Cognitive Domest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CHEN 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China )

Abstract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provides an inspira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 ’s plays . “ANGER ”metaphors in Shakespeare ’s four great tragedies are mainly conventional ,while a few novel metaphors are also mapping the same salient features of “anger ”as those conventional ones .Despite the cross -cultural similarities of “ANGER ”metaphor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Zhu Shenghao ’s translation style reveals a noticeable preference for domestication of “ANGER ”both culturally and cognitively ,i .e .adapting Shakespeare ’s “ANGER ”metaphors to fit in with Chinese conceptual system and cultural contexts .This preference apparently diminishes the semantic and aesthetic values of the original ,whereas it effectively enhances interpretation and spreading of Shakespeare ’s plays in China .Apart from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ognitive factors ,such as the entrenchment ranking of metaphor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hould also be incorporated in the process and the study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

Key words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domestication ;Zhu Shenghao ;four great tragedies ;way of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19)03-0120-11

DOI :10.16482/j.sdwy37-1026.2019-03-012

收稿日期: 2018-10-05; 修改稿, 2018-12-28; 本刊修订, 2019-05-10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认知视角下莎剧隐喻的汉译研究”(项目编号:15FYY004)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陈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电子邮箱:aprilben@126.com。

(责任编辑:张羽佳)

标签:;  ;  ;  ;  ;  ;  

朱生豪莎剧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以四大悲剧“愤怒”隐喻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