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纳:深圳社会文化的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论文,社会文化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集纳,不仅仅是拿来和汇集,更主要的是集合众人的东西,融会贯通,纳为己有。深圳历史上是一个边陲小镇,“固定资产”里的文化存量很少;到文革时期已十分荒凉落后,“活期存折”里的文化几近空白。严格地说深圳特区文化与深圳历史文化基本没什么联系,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正是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深圳人也确实画出了又新又美的图画,集纳就是最主要的画法。
一、深圳社会文化集纳的主要构成
1.文化活动载体——人才的集纳
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成为特区后,深圳几百万城市人口的构成主要来自国内四面八方。早期深圳主要是出口加工基地,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居多,企业多是密集劳动型,需要大量劳工,因此大批进入深圳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男女青年,其次是不满于自己现状的知识分子,还有高校毕业生。随着深圳经济的迅速发展,1992年以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崛起,1998年深圳正式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和第一推动力,1999年10月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这些使深圳日益需要也日益吸引一批批文化程度高的知识分子和相当一部分留学生,而深圳从去年也开始实施用百万大学生置换百万民工的计划,近年来全国各地每年进入深圳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就有1 万名左右,其中博士已有1200多名。
2.文化人才智能——脑力的集纳
早期到深圳的移民,高层次的人才并不多,但是,深圳人善于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借脑,集思广益,不惜高价从海内外各地借聘高级人才为自己所用。如许多深圳企业就纷纷到内陆高校借脑,不少内地专家、教授利用业余时间服务于深圳。深圳的许多大型项目也多半是通过借聘海内外各方面的高级人才共同完成的。华侨城就连续10余年高薪聘请新加坡的国家规划大师孟大强先生,参与总体规划和设计;在城区、景区的设计、建造方面先后邀请数百名建筑规划、民俗、美学、艺术、历史等方面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论证,部分专家学者还直接参与了设计建造:“锦绣中华”和“民俗村”聘请了各地著名工匠建造,“世界之窗”的几百件雕塑委托国内外美术院校的100多位雕塑家设计制作; 三大景区众多文艺节目的编排、演出,也是通过短期和长期聘请国内外的文艺人士共同完成的。
由于到深圳的人员主要是劳工、科技、商业一类,文艺人才进入深圳的不多,即使进入也多下海,高层次文艺人才奇缺,但是深圳却能通过借聘各地著名的文艺人士,共同制作大手笔。最典型的要数《深圳故事》,这一深圳歌舞团创作演出的现代舞剧,去年跨长江,渡黄河,在中国文化中心北京的演出中一举获得成功,以内容和形式上鲜明的时代性和新颖性获得舞蹈界的一致好评,被中国舞协主席贾作光称为“一声惊雷,震裂了舞蹈文艺的天空”。《深圳故事》背后的故事,则是其创作队伍的构成:上海文化名人余秋雨任艺术顾问,原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应萼定任总导演,北京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任作曲,岳世果、应萼定、刑德辉、张平任编剧,上海乐团著名音乐家陈燮阳任指挥,香港王志强、梁永森任舞台美术,香港女设计家麦青任服装设计,主要演员有知名舞蹈家黄启成、山羽中和新秀李楠、孙巍……这些人员来自中国的四面八方,带着不同的风格特征、艺术理念,相聚于深圳,没有相佐、隔阂,一起创作出了风格新颖、富有时代精神的现代舞。
3.文化历史遗产——景观的集纳
深圳是一个很缺乏人文旅游资源的城市,但是人文旅游却成为深圳的突出特色,就得益于其集纳精神。深圳人利用特区窗口的独特位置和大胆创意,以世界性的视野,以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把国内外的旅游景点和相关的文化拿来,重新加工包装,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再“出售”给国内外的游客。80年代海上世界的“中国民俗风情博览中心”、南油总公司的“中华民族城”便表现出这一趋向。不过这方面的代表作应是华侨城于1989年起陆续建成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三大景区,深圳旅游业真正起步就从它们开始并打下基础,此后成为深圳经济的一大支柱。三个景区均把国内外各地凝固的景点与相配套的文化活动演出结合起来,开国内旅游文化的先河,10余年来接待了海内外游客6000余万人次,接待了世界几十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考察和表演团体,既把中国历史文化展示给世界,也把世界各国文化带入中国。
4.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的集纳
深圳没有著名的大学和研究院,但由于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场和人力资源,全国有不少名牌大学、研究院均活跃在这片热土上,并与深圳展开各种合作关系。1993年内陆就有130 多所高校在深圳设公司,与深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1996年以后,为了更好地发展合作关系,深圳政府出面进行各种合作,这种新优势引来了不少高校、企业,如深圳北大生物谷是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建的产学研基地,深圳清华研究院大楼是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与深圳的资源、环境优势建的产学研基地,深圳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是俄罗斯、乌克兰的8 所科研院校和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的。当国内著名企业纷纷在国外设研发中心时,海外著名企业却陆续登陆深圳,1999年10月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美国郎讯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就让海内外震惊,随后世界最大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德国法兰霍夫研究院、日本富士通、加拿大的阿尔伯特大学、以色列的RIT 公司和香港多所大学也纷纷在深圳设研发中心。
与北京、上海相比,北京有70多所高校和1000多个研究所,上海有50多所高校和900多个研究所,而深圳只有几所高校, 没有名牌大学。按照传统思路,深圳应尽快创办一些名牌大学,但深圳却另辟蹊径。市长李子彬说,深圳要走自己的新路,要营造一种“深圳没有国内名牌大学,但国内名牌大学都在深圳”的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深圳创业。去年开园的虚拟大学园,走的就是通过互联网集纳国内外名牌大学的新路。首批进入虚拟大学园的大学(院)有工程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之后,美国、英国、俄国、加拿大等17所海外名牌大学也加盟。虚拟大学园把“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结合起来,使几十所名牌大学(院)的科技成果能通过网上交流,进入深圳并就地转化:通过这一网络促成大学(院)与企业、大学(院)与风险投资机构的交流合作,为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条件;通过这一网络建造深圳的远程教育系统和教视窗、图书馆,促进各大学在深圳开展多形式培训和研究生实习工作,有系统、全方位地培养和引进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总之,各种文化在深圳,有澳门式的杂处共存,而更多的是香港式的交叉融合,集纳则是其独特的、主要的特征。有人说“深圳没有流行色”,话虽绝对了点,但也从另一面道出了深圳社会广泛集纳各地文化的非单一性。深圳人爱把自己定位于“中西交汇前沿”、“中外窗口文化”、“港口文化”,认同余秋雨教授关于“文化集散地”、“文化码头”的说法,也多少是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表现。
二、深圳社会文化集纳的意义、要素和发展阶段
1.深圳社会文化的集纳是一种文化交融和文化创造
深圳社会文化的集纳并不是各种事物的简单堆积,不仅仅是博物馆式的收集陈列,而是具有市场化、产业化和智能化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前沿性和世界性的特点,蕴含了文化聚集、交融和创新的特性。如,同样是引进各地各类人才,进入深圳的人才整体上就要比其他地方更能产生高效能,不少在其他地方无用武之地、不出色的人到了深圳,便充分发挥潜能,干出优异的成绩,这是因为深圳的用人机制已很大程度地纳入了有序的市场化轨道,因此在国内深圳人跳槽最频繁,流动最充分,工作效率最高,博士后在深圳下岗也未起波澜,反倒成为其他地方的焦点新闻。深圳在自身没有名牌大学、研究院的情况下,能引来国内外众多名牌大学、研究院和企业聚集深圳,就说明深圳的市场已具有良好的世界性吸引力,标志着深圳已由前期主要为别人加工生产发展到开始成为集纳世界高科技文化的基地。如,华侨城三大主题公园,表面看是把各地景点集中在一起,但这种集中是以深圳地处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和窗口为依托,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文化主题为灵魂的,这依托和灵魂像一条金线串起一颗颗珍珠,形成一件新的艺术品,是旅游文化创意的大手笔。再看现代舞剧《深圳故事》,它的创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但决不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四不象”,舞剧的整体艺术风格依然是典型的深圳特征,不但作品本身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创造,作品的生产方式也具有创造性和前沿性,就如深圳人自己总结的:“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精品生产模式——以深圳的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深圳本土的文化力量为依托,以海内外的文化人才为创作主导,……促进了文化产品生产的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这些说明深圳特区已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集纳环境和机制,体现了对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追求。
2.深圳社会文化集纳的移民因素分析及与其他四个特区比较
放眼中外,大凡移民杂多的地方总是充满活力的,中国是一个集权制的国家,又是世界两个仅有的实行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的移民有中国的国情。比较5个特区可以看出, 除了中央倾斜政策外,决定移民集纳程度及其能量散发的有三个最主要的因素:(1 )移民的数量、质量和混杂性;(2)移民区自身的人口密度、 历史文化的强度;(3)移民区毗邻的参照区域的强弱。 这三要素又与中央的倾斜政策起着互动的作用。
第一,移民的多杂程度是文化活力的先决因素。深圳在这方面类似近代上海,租界时期的上海,各地移民人口的比例在70%以上,这是上海崛起为中国第二强市的原因之一。深圳移民更多,达90%左右,人缘也更杂,更年轻化和高学历化,高于珠海更远远高于海南、厦门和汕头,这是深圳比其他特区更具活力的先决因素。第二,移民区人口密度是影响移民多杂程度的因素,历史文化的强弱是决定不同背景的移民文化能否充分交融的因素,两者多数情况下成反比,所谓“虚故纳万境”,这一点深圳与珠海类似。深圳由于人口密度很小,历史文化薄弱,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便不需要对移民区作文化认同:深圳移民多是包袱轻的年轻人,没有明显的聚族而居情形,因此也最大程度地解除了原有文化背景的依托和束缚,往日的门第、资历和成就不再成为炫耀的资本,“英雄莫问出处”成为深圳人的信条,“敢为天下先”成为深圳人的个性,“现在时”的能力和创造力成为深圳衡量一个人的尺度。这使得深圳人较少封闭排外的心理,更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活力。第三,移民区毗邻区域的强弱,具有互动、参照作用,也是影响到杂多的移民文化能否磨合并产生向心力的因素之一。这一点,深圳比珠海更显优势——深圳毗邻的香港比珠海毗邻的澳门强得多。香港是中西文化高度交融的发达地区,而澳门只是中西文化杂处(并未有效交融)的不太发达地区,萄国文化也远不如英国文化的强势和具有现代性、世界性,加上深圳四通八达的交通,处于中西交汇前沿的位置,因而比珠海的活力更强,文化新质更多。在三个主要因素的综合打分上,深圳的优势最明显,珠海其次,其他三个特区中,汕头原有的人口密度最大,传统文化最强,缺乏毗邻强势区域的互动,开放后曾长期处于交通不畅的状况,因此较为封闭,排外严重,吸纳移民最少,文化活力较差,文化新质缺乏,其人文社会至今仍保留着明显的传统特征。厦门与汕头有较多相似之处,有汕头所没有的毗邻台湾的互动条件,由于两岸关系的缘故而未能充分地发挥。海南在人口密度、历史文化强势方面中等偏下,较邻近的越南、老挝等国是不比海南强的弱势区,更因交通不便、山高皇帝远等原因,而成了捞一把的冒险家的乐园。可以说,深圳是实打实干出来的“特区黑马股”,而海南在1988年成为特区后,虽然也从各地涌入大量文化素质较高的移民,但缺乏一个有力的参照系使其产生良好的文化交融、整合,加上当时特区效应已火爆,海南实际是被当作“特区概念股”炒上了天,不少进入海南的人才也成了炒家而不是耕耘者、投资家。
3.深圳社会文化的集纳还未进入人文领域的黄金时代
站在中国文化高空俯瞰深圳社会文化,应该说,深圳社会文化的集纳主要还是体现在作为经济社会的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和科技文化方面,尽管深圳的人文建设以短短20年看也取得了超常的发展和成就,但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特别是高层次的文化集纳还是显得单薄。这一现象可以用作家朱健国的话作部分解释:“深圳人都视文化是深圳的薄弱环节,但当一些名作家想移民深圳时,深圳有关部门却千方百计阻拦。宁可花巨资办‘作家之家’,请内地名作家来深圳写作、讲学,但就是不欢迎他们定居深圳。……问题的真谛恐怕还是怕内地名人来把深圳的文化走向扭过去了。深圳目前宁可没有名作家,也要保护自己的无名作家创作适应深圳走向的文艺作品,即使这些作家只是三流四流。”“决不走老路,决不走回头路,这就是深圳人的可贵。但是如何向前走,这又是深圳人的难处。”朱先生分析的是外一层的原因,内层的、关键的则在于:首先,这是中国集权模式下深圳的起点是经济特区而不是人文特区的定位所决定的,这一定位决定深圳的人文不可能较早地携经济同行,就是后行也以渐变方式为主。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深圳还处于经济社会的黄金时期、还未进入人文社会充分发展的阶段所决定的。经济与人文犹如天平的两端,难以两边同时又同样用力。当经济社会处于城市高速发展的兴奋中心时,城市从上到下的注意力和社会市场的需求就会自发又自觉地向这一中心聚集,使深圳对科技、管理和商业人才的需求迫切又迫切,使深圳不必多加思索就能自觉地引进这类人才,并创造、形成相应的社会环境和用人机制,而人文领域人才的引进和机制,自然就处于兴奋中心的边缘,受到抑制。第三,由于科技、管理和商业人才具有普遍适用性,没有地域门户之隔,引入较单一,而人文文化人才则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民系、流派、风格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深圳虽然制定了《文艺人才规则》之类,也下力气引进一些高级文艺人才,但基本是小心谨慎的,更主要的是主观上的重视如果缺乏客观的社会需求相配合,就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良好的集纳效果和环境机制。第四,正由于人文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本土人文文化未形成之际,深圳着力培养本土人文文化的考虑也有其理由,事实说明这也产生了效果。不过随着本土人文文化的逐步形成,深圳也要逐步引入多样的人文人才,才能通过碰撞、交融和竞争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否则本土人文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自身周期性的凝滞中。
集纳只是深圳社会文化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不是成熟阶段,不是高级阶段(相对于深圳自身而言)。深圳虽然也出现了虚拟大学园等具有世界水平的大手笔创意,具有较多的既明显不同于内陆也有别于同地域广州的文化新质,但整体而言,仍处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阶段,仍处于打经济基础的阶段。历史文化本很薄弱的深圳,也不可能短期内就形成自己的模式,集纳将是必经的较长期的阶段。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对深圳社会文化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一些人常批评深圳经济与人文失衡,这是没有认识深圳所处的这一发展阶段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且,经济与人文的不平衡也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要看经济是怎么个发达法。深圳的“暴富”不是发现金矿石油一类的偶然,而是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因此她处在中国这个有着深厚历史的文化大国里,其新式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不可能只是在经济领域里天马行空般的独来独往,它就必须不断突破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突破过程的冲突必然导致新质文化的伴生,必然会不断生长着、积累着新型人文文化的细胞。只是这种突破是以器物化、生活化和渐进式的情景出现的,容易被人们忽略,所以深圳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的遥遥领先并不意味着就是畸形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就会对应地削弱了人文社会的发展,相反,它是在为人文气韵的勃发准备着充足的营养血肉。展望未来,较大的可能是:深圳经济社会在自身进入大的成熟休整期间,新型的人文文化胚胎也大致孕育成型,中高层人文文化的迫切需求开始凸现出来,这时深圳高层面的人文文化才会进入充分的集纳时期,人文文化自身在经过从底层到高层的金字塔式的积累后,一座有型有款、立体厚实的深圳“现代文化名城”才会慢慢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