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范核源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范核源

范核源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门通过运用技术、经济、法律等手段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及投资效益的综合性学科。探讨如何控制基建项目工程造价,既是适应经济形势、政策法规的变化需要,也是每一个造价管理人员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存在问题;控制策略

一、前言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基建项目建设全过程,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审计阶段。为了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所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方式受到经过审核批准的工程项目预算的限制,把工程进程中的造价和预算相比较,发生不同情况就更正过来,这种控制方法是面向资源和部门的控制方法,难以通过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去消除无效的作业活动,阻碍工程项目造价的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三超”现象也显而易见。这是由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的“量”、“价”已得到控制,“价”是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根据人的想法随便更改;而“量”是指工程项目的实体消耗量,其用量一旦制定,基本上是不能改变的,即使在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改变实体消耗量,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前期考虑不周,设计文件粗糙造成的。另外,对投资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不能做到合理的制约,加上我国企业基本上没有对工程造价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意识,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使造价管理的各项工作和工程造价的计价与管理缺乏有效的依据;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时忽视了现代管理先预测、后控制的思想与方法,管理过程中没有有效的统一管理的方法,整个体系的活动者业主、设计、施工等没有一致的造价目标意识,缺少交流,导致全过程造价管理各阶段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使我国的造价管理的意义得不到更好的彰显。

三、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控制策略探讨

加强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是工程成本投入最大的环节,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行准确的总体造价估算,并且还需要做好工程项目效益预测工作,进而决定是否进行项目投资。在此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前期的收集工作,搜集工程项目造价相关资料,具体包括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以及资源储备状况、选择施工工艺等,及时搜集资料信息,并且基于项目进展情况做好信息更新,科学的估算工程项目,以确保建设项目前期工程造价的可控性。

(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优化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关系,力求达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和谐统一。一方面,积极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防止出现预算超概算的情况,从而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实现造价控制的预期目标。限额设计首先要对通过上级审批的投资额和工程量进行逐层分解,分解时需要按照专业和单位进行,这样可以提高限额设计控制的有效性。其次,造价人员需要加强和设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积极配合设计人员,为设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造价人员需要对设计概算以及执行的情况进行跟踪审查,严格要求设计人员进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并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提出合理的降低造价的设计修正方案,以达到设计优化的目的。

(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根据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中的条例规定,建设工程项目业主方必须要在招投标活动中为投标单位提供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计算规则、工程子项划分规则、工程计算单位规则、项目设计图纸等招标文件,因此,建设工程项目业主方只有加强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才能确保整个招投标活动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建设工程项目业主方在与承包方签订施工合同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管理,只有合理的合同造价才能作为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核心依据,对减少合同双方履行合同条款过程中的合同纠纷事件有着重要作用,这也是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

(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一是重视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是双方造价控制、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加强合同管理,要保证合同造价的有效性、合理性、合法性,可以减少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较好的控制工程投资造价。二是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在施工阶段,工程设计变更是影响到工程造价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变更发生得越晚则损失越大。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损失较低,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还有可能导致设备、材料还须二次采购,产生违约损失,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有可能导致已施工的工程拆除重做,变更损失更大。所以要尽最大可能把变更控制在初期,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发生,同时要建立变更审批制度,要先估价审批后再变更。三是加强签证的现场监督、审核和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或项目管理公司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现场零星签证、额外点工及各种合同外费用。对必须发生的签证,应做到先估价审批、后签证,签证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签证而发生的增减费用,即使了解工程造价的动态成本,避免事情积压到最后造价失控。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制度,也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

(5)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是指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质量验收合格、确认符合合同要求后,向建设单位进行最终工程价款结算。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实际造价。第一,严格审核工程量。要求审核人员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现行预算定额中的计算规则,准确的计算量。第二,把好材料价格关。对材料价格审核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关,一是确定计差价的材料,不该进行调差价的决不进行调差价;二是按设计图纸核算定额所需材料用量或按实际核定用量;三是在所报结算中,所取定的材料价格。四是要在所报决算中,按所取定的材料价格进行计算。第三,业主审核完后,送到审计部门进行复审。以确定合理的造价,并编制符合实际的竣工结算报告。

四、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一定要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的监督力度和专业化程度,使工程造价问题更合理化和科学化。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工程造价实际的情况,坚持创造出新的方法,努力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促使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向着健康、积极、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宇.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造价控制探讨[J].建设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581.

[2]李玲.关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J].山西建设,2011,37(1):232-233.

[3]赵志纲.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实证分析及具体措施探讨[J].中外建设,2011,(5):101-103.

论文作者:范核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探讨论文_范核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