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摆脱和扭转英语教学的被动局面,赋予英语教学应有的活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笔者本着“减轻负担、激发兴趣、开创思维、培养能力、提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有利于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学习环境
一、激发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1.加强情境教学。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实践课,需要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言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取语言交际能力。这对于正在处于打基础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成分,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是保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我在每教一个新的语言点时,坚持做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如投影、幻灯、微机、录音等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些必要的语言情境和三维动画,尽可能利用身边实情实景去导入新课,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充满浓厚的兴趣,信心十足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学法指导。
对一些较难学的教学内容,课前找好“领头人”,以点带面,通过他们的示范对全体学生起到“导向作用”,引导全体学生领会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些学生在学习一些语法规则时,总是记不住,我自编了一首顺口溜来帮助解决这些难题。如:一般现在时行为动词的问句形式:“助动词在前,动词原形在后,人称在句首,其他成分不能丢,划上句号再停留;若是特殊疑问句,疑问词在最前头。”过去完成时:“人称HAD在句首,过去分词跟着走,When、Before从句做状语,动词顺序有先后,若用Since作状语,应用现在完成时。”
课堂教学提问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不同,进行分层次提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耐心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布置作业期间,我总是先口头(重点放在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上),后笔头,加强双基训练,通过词——短词——句子,不断使学生增强学习外语的信心,从而排除怕英语、烦英语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英语的方法。并有侧重地面批面改作业,强化矫正。一有进步,给予肯定,以强化学生学习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在教材安排处理上,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力争做到化繁为简,因材施教,巧设台阶,在“趣”字上下功夫,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表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贯穿在表演活动中,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保证教学过程信息量,引导学生高效率获取知识
我努力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求“实”,训练上求“活”,方法上求“趣”,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环境,全面构建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课堂教学结构,周密安排教学程序。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教法与学法、反馈与控制的关系,把握课上的“实、活、精、新”,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特别是通过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将视、听、思、记、用的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地接受知识信息,这样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又能及时反馈信息,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提高学生理解掌握的能力,保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如,在进行“被动语态”的教学时,通过投影片反复抽拉展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明确了“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人称变化,再辅以相应配套的投影练习题、改错题,具备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叉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堂实践中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动口的机会,在句型和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精心安排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口头练习材料,让每个学生按二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自由结合进行训练。
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们基本掌握了“现在完成时”的特点和用法。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国家的重要城市的英语名称,扩大了词汇量,当然全员参与也要保证那些“学困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步骤,不能让他们“坐冷板凳”而无所事事。因此在教学中,对这些学生要优先提问,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做法,让他们在口头训练时,不感到胆怯。通过同学教、同桌教、教师教,达到他们能自己亲自说好为止。所以在这一点上,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所不同的是对于比较难的课题,我都要为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事先备好“小灶”内容。
如练习时,按英语课坐位“一帮一”即程度好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先练,并向他们提供适量的练习材料,当堂学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论文作者:燕芳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态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语言论文; 教育学》2018年12月总第163期论文;